房遗爱及高阳公主一案,证据确凿,长孙无忌上报高宗。高宗顾不上手足之情,当即下令抓捕房遗爱下狱,再让长孙无忌等人复审。房遗爱是个有勇无谋的家伙,一上刑具,就把同谋和盘托出。长孙无忌冷笑道:“我想与你同谋的,恐怕不止这几个人吧!”房遗爱答道:“没有了。”长孙无忌道:“荆王李元景地位低微,都想当皇帝,难道吴王李恪等人就没什么牵连吗?我劝你老实招供,如果有人主使,你的罪过可以减轻,何苦跟着别人去死呢!”房遗爱听了这话,以为长孙无忌在替他着想,叫他牵入吴王李恪,就能免去死罪。因此,房遗爱随口承认,竟然把吴王李恪也诬陷在内,却正好中了长孙无忌的诡计。原来,太宗健在的时候,因为李承乾被废,最初打算立魏王李泰,后来又要立吴王李恪,都被长孙无忌阻止,高宗这才得以继位。后来,魏王李泰病死,吴王李恪文武全才,威望很高,高宗封他为司空,兼任梁州都督。长孙无忌生怕李恪得势,自己遭到报复,就打算借着房遗爱的事陷害李恪,置他于死地。有了房遗爱的供词,李恪当即被打入大狱。
长孙无忌呈上结案卷宗。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及荆王李元景、吴王李恪等人按律当斩,高阳公主、巴陵公主也该赐死。高宗对群臣道:“房遗爱等人罪该万死,但他们都是朕的亲人,可不可以免他们一死?”兵部侍郎崔敦礼抗奏道:“陛下虽然想法外开恩,但毕竟法不容情,如果连谋反都不杀,还怎么惩戒后人呢?”高宗连声长叹,按照结案卷宗下了诏书。李恪临死前大喊道:“长孙无忌,你陷害忠良!如果李氏祖宗有灵,应当灭你九族,一定不会让你作威作福的!”长孙无忌等人还不肯罢休,又追究所谓的“余党”,把江夏王李道宗、执失思力、宇文节等人全都牵连进来,发配边关。房遗直因为父亲忠诚,免了死罪,贬为铜陵尉。
高宗继位三年,王皇后无子,太子之位一直空缺,高宗很郁闷。后宫刘氏生了个儿子名叫李忠,长孙无忌、于志宁等人经过商量,请求立李忠为皇太子。高宗同意,行了立储的礼仪,并让王皇后抚育李忠,王皇后心里很高兴。只有一件事不如意,后宫有一位萧良娣很有姿色,深得高宗宠爱,册封为淑妃,还生了个儿子叫李素节。因为母亲得宠,李素节受封为雍王。王皇后忌妒得要命,多次在高宗面前进萧淑妃母子的谗言。萧淑妃听说以后怎么能忍受,免不得反唇相讥。高宗既不便袒护皇后,又不便替萧淑妃说话,干脆撇开两人的矛盾,自己找心上人寻欢作乐去了。
三年守丧期满,正赶上太宗的忌日,高宗亲自到佛寺去上香。并不是他迷信佛法,诚心为太宗超度,而是想去找武媚娘。没想到这一找却找来了一个大魔头,竟然夺去了大唐的江山。
武氏出宫后,开始还能一心念佛,时间一长,就耐不住寂寞了。碰巧白马寺中有一个和尚叫冯小宝,长得眉清目秀,身材魁梧,武氏就和他勾搭上了。这一天,武氏听说御驾到来,不禁想起旧情,料想高宗不会无缘无故地来这里,于是精心打扮一番,出门迎驾。高宗来到寺中,看见武氏桃花依旧,风姿体态一点儿没变,不由得悲喜交加,情不自禁起来。匆匆上过了香,就让侍卫在外边候驾,自己拉着武氏进了禅房。两人追述三年间的相思之苦,泪流满面,说不尽的缠绵悱恻。临走前高宗许下承诺,让武氏蓄起头发,自己一定早日召她回宫。
高宗回宫后,时时惦记着武氏,几乎茶不思,饭不想。王皇后委婉一问,高宗实话实说,王皇后竟然毫不阻止,反而撺掇高宗快召武氏进宫。原来,王皇后以为武氏一进宫,萧淑妃必然失宠,对方多一个敌手,自己增加一个帮手,何乐而不为呢?高宗大喜,隔三差五地派内侍去探望武氏,看看蓄发长了多少。说来也怪,武氏的头发长得特别快,没多久就长出了一头青丝,再少添点假发,盘成云髻,居然和在后宫的时候一模一样。武氏当即告别了情人冯小宝,随着内侍进了宫,拜见高宗。高宗见她风姿不减当年,不禁大喜。
武氏见过王皇后,皇后笑脸相迎,两人互相说着恭维的话,气氛相当融洽。傍晚,高宗和皇后给武氏接风。武氏装作谦恭的样子,一点儿也不敢放肆。等到酒阑席散,皇后回宫,高宗连忙拥着武氏进了寝帐,一夜的颠鸾倒凤,风流无限。高宗接回武氏,越瞧越爱,再有王皇后在旁边说好话,说武氏如何勤勉,如何温恭,更让高宗喜欢得不得了,当即加封武氏为昭仪。萧淑妃增加了一个劲敌,免不得恨上加恨,愁上加愁。武氏一味巴结皇后,根本没把萧淑妃放在眼里,萧淑妃气愤地向高宗告状,高宗全然不加理睬,对她更加冷淡。武氏挤倒萧淑妃后,又想进一步下手,扳倒皇后。王皇后对待宫女不太亲近,武氏则对宫女百般笼络,每每得了赏赐,全都分给下人。宫女当然感激,也就心甘情愿地当起了武氏的心腹,从此把王皇后和她母亲的一举一动都向武氏汇报。
武昭仪十月怀胎,满心指望生个儿子,不料却是个女儿。武氏大失所望,一狠心,干脆在这个女婴身上做做文章,正好可以诬陷皇后。于是武氏将女婴扼死,然后设了个局陷害王皇后,说是王皇后所为。高宗起初不信:“皇后不会下此毒手,你不要怀疑!”武氏就呜呜咽咽地说了皇后许多坏话,高宗开始还半信半疑,后来越听越生气,不由得大怒道:“如此悍妇,天理难容!如果不是你的话,朕还在梦中呢。朕将她废去就是了。”武氏又假装害怕:“废皇后是国家大事,陛下千万不能因为我这几句话就草率行事。而且满朝大臣没人知道内情,岂能不出来谏阻?还请陛下三思,宁可赶走臣妾也不能废了皇后啊。”高宗道:“只有长孙太尉是朕的娘舅,而且当面受了先帝的嘱托,朕跟他商量一下,就能解决了。”武氏见高宗已经决定,就要跟高宗一起去。高宗当然答应,于是当天晚上,高宗就带着武氏来到太尉长孙无忌的王府。
长孙无忌听说高宗突然来访,不知道为了什么事情,只好陪着谈些闲话。谁知谈了半天,高宗并没有要走的意思,长孙无忌只好设宴款待。席间,武氏问起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无忌就让他们出来拜见,大儿子名叫长孙冲,已经封为秘书监,此外还有爱妾生的三个小儿子,都只有十几岁,还没封官。武氏对高宗道:“皇舅身为国家元勋,理应全家受封,愿陛下施恩加封,也算报答皇舅了。”于是,高宗当面加封了长孙无忌的三个小儿子。长孙无忌当然拒绝,高宗不答应,长孙无忌只好让三个儿子拜谢皇恩。后来高宗借着醉意,大概地说了皇后脾气不好,并且有忌妒霸道的行为。长孙无忌这才有些明白,但只是装聋作哑,或者用别的话打岔。高宗有点儿不高兴,下令撤席,打算回宫。武氏却还谈笑自若,跟长孙无忌的妻妾握手告别,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第二天,武氏派人给长孙无忌送去好多金银珠宝,长孙无忌也只是象征性地收了几件,其余的都退了回去。当晚,礼部尚书许敬宗拜见长孙无忌,密谈高宗要改立皇后的事,劝长孙无忌顺从,长孙无忌断然拒绝。
冥冥中自有天意,武氏竟然再次怀孕,而且这次生了个男孩儿。高宗非常得意,给他取名为李弘,格外宠爱。武氏有了儿子,多了一层希望,于是想出一条最凶最毒的办法陷害王皇后。什么办法?她与宫女串通一气,让她们准备一个木偶,上面写着高宗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用钉子钉住,暗地里藏在王皇后的床下,然后偷偷告诉高宗,让高宗亲自去察看。高宗到那里一搜,果然找到了证物,不由得怒气冲天,破口大骂,吓得王皇后抖成一团,拼命辩解。高宗也不理她,拿着木人来到武氏宫里。武氏先是装出一副气愤的样子,等看到高宗已经怒不可遏,反而好言解劝,请高宗息怒,保重龙体。当天晚上,武氏服侍高宗就寝,二人呢呢喃喃地聊到半夜才没了声响。
第二天早朝过后,高宗对长孙无忌、禇遂良及李绩、于志宁道:“朕一会儿有要事相商,你们先在这里等朕召见!”不一会儿,有个太监出来低声说:“今日皇上要废皇后,看来势在必行,你们就别阻拦了。”长孙无忌很生气,呵斥太监退下。又过一会儿,有圣旨传出,贬吏部尚书柳奭为荣州刺史,升中书舍人李义府为中书侍郎。长孙无忌看完圣旨,对李绩道:“柳奭是皇后的娘舅,现在却无端被谪;李义府是个阴险小人,与许敬宗狼狈为奸,我已经奏请外放贬谪,现在皇上反而下诏升官,皇上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这次是不得不争了,还望各位助我!”李绩不说话。禇遂良接着道:“太尉是皇舅,李司空又是功臣,如果进言被阻止,反而使皇上背负弃亲忘旧的恶名。只有我禇遂良出身卑微,又没有什么功劳,却白白地占着高位,昔日曾奉先帝遗诏,今日如果不以死相争,还有什么脸面见先帝的在天之灵?”话还没有说完,皇上便传召四人。四人急忙入殿,只听高宗说道:“皇后竟敢用巫术谋害朕,朕已经决意将她废了。”禇遂良立即跪下谏阻道:“皇后出自名家,妇德贤惠,应当不会做出这种事情。”高宗拿出木人,又讲了当时的情形。禇遂良问道:“陛下怎么知道不是他人陷害?会不会有人买通宫中侍女暗中藏下?陛下如果仔细追查,定可以水落石出。”高宗又道:“就算这件事不是真的,皇后没有儿子,也已经犯了六出之罪。武昭仪性情贤淑,又生了皇子,正好代替王皇后,朕已经决定这么办了。”禇遂良大声反对:“陛下难道忘记先帝的遗命了吗?先帝弥留之时,曾拉着陛下的手,对我们说:‘佳儿佳妇,今天就托付给你们了。’先帝的话还在耳边,陛下怎么就忘了呢?况且皇后并没有什么大错,实在不应该废呀。”高宗脸色非常难看,长孙无忌接着道:“禇遂良说的是,还望陛下三思!”高宗这才说:“你们先退下,明天再议。”
长安令裴行俭听说这件事,就去找长孙无忌打听。碰巧中丞袁公瑜也在座,裴行俭忍不住问道:“听说皇上要废皇后,改立武昭仪,有这回事吗?”长孙无忌答:“确有此事。”裴行俭道:“武昭仪如果被立为皇后,必定成为国家大祸,太尉不能不争啊。”裴行俭一走,袁公瑜也起身告辞,前脚出长孙无忌的门,后脚就去通报了武昭仪的母亲杨氏。杨氏连夜进宫告诉武氏。第二天凌晨,高宗下了诏书,贬裴行俭为西州长史。
早朝时候,长孙无忌见几个老臣都来了,唯独不见李绩,心里很纳闷。高宗提起了要废皇后的事,禇遂良立即下跪奏道:“如果陛下一定要改立皇后,也应当另外选择。武昭仪从前曾侍奉先帝,天下人都知道,现在要再立为皇后,岂不被后人耻笑?”接着,不停叩头,直到额头流血,并说:“如果陛下一定要坚持,臣请求辞官归田。”高宗恼羞成怒,命令左右拉下禇遂良。正在这时,帘子后面忽然传出娇声:“何不杀了此贼!”长孙无忌一听,料想是武氏说的,马上出班奏道:“禇遂良是顾命大臣,即使有罪,也不应妄杀。”群臣也极力谏阻,高宗这才让禇遂良退朝。
李绩本来自称有病,没去早朝,武氏知道他是有意袒护自己,就劝高宗密召进宫,商议改立皇后的事。当天晚上,高宗召李绩进宫。李绩从容答道:“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问外人呢。”高宗点头:“爱卿言之有理,朕已经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