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67300000018

第18章 蜕变

祖师们讲:“大道不离身心,离开身心无大道。”大家怎么理解这句话?道是由生理和心理组成的,离开了身心,也就无道可言。大家都知道身体是个躯壳,这个四大是我们修行的工具。我们生活的娑婆世界是个器世间——物质世界。我们的本来面目是独立的,无形无相的。要在这个娑婆世界生存、工作、度众生,就要借助这个躯壳。如果你不把它保护好,它就不跟你配合,你的心灵就得不到安宁。

佛教有一句话叫“借假修真”。明知道它是个假躯壳,为什么还要修它,保护它呢?在本来面目没有找到之前,在“她”没有离体独立存在之前,身体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我们的心。什么时候你的本来面目脱离四大独立存在了,你才可以说:“这个躯壳不是我,是我的附属品,是我的工具。”在此之前,四大就是我,躯壳就是我。你没有见过“我”,怎么能说四大不是我呢?

我们生理上的反应都过不了关,生理都超越不了,心灵又怎么能迥然出现,超然其上呢?当它出现时,老祖宗为什么用“迥然”来形容它?就像在海上搞军事演习一样,导弹“唰”地从海底下冒出来,利利索索,干干净净。

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境界”?境界就是生理和心理反应的现象。如果你过了生理和心理反应这个阶段,没有反应了,这时候你的境界才谈得上是真正的境界。就如同祖师所说,这是“她”和宇宙衔接的时候,“她”知道自己是什么。但在此之前,都是“我”,都是“我的”,跟整体没有关系,跟万物没有关系。什么时候“她”能独立出现和存在,你做任何事都和整体息息相关。

这几天出现头痛、头晕、头胀、耳鸣、胸闷、上火等等,都是好现象,说明有好消息,见到沿途风光了,这些都叫做入道、得道的消息,尽管并不究竟。到哪里去没有沿途风光呢?没有沿途风光,说明你还没有迈出家门;一旦迈出家门,必然会有沿途风光。可是有了沿途风光,为什么你又害怕,裹足不前了呢?我们做哪件事没有感受,没有反应呢?如果你执著、留恋沿途风光,就没办法前进;如果你害怕沿途风光,也没办法前进;如果你修了很久还没有生理反应,说明你还没有迈出家门,还在屋子里打转,在原地踏步。

有些人问:“为什么我学佛修道这么多年还没有境界?”如果你用学佛的标准来衡量他,就会发现他并不是一个学佛的人,只是一个信佛的人。他误以为他带着虔诚心烧香、拜佛、诵经多年,就是在学佛修道,就应该有境界了。如果我们学佛修道多年,腿还在麻,心还觉得烦躁,呼吸还掌握不了,坐在这里还是头晕目眩,还是这些境界和反应,说明你也在原地踏步,还没有迈步。

为什么我们坐在这里,腿脚会麻、会胀、会痛呢?麻胀痛是件好事,说明气血在里面正常运行,疏通经络。当你把腿折叠起来,气血无法正常流通,在里面憋得发胀,所以就麻、胀、痛。一般年轻人才会麻、胀、痛。一个八十岁的老公公、老太太,他们盘腿几个小时也不会麻胀痛。难道你们还不如他们?老人家的气血已经衰竭了,血管里没有多少血液在流动,就像把水管子折叠起来,里面没有水流动一样,所以也就不存在胀麻痛了。实际上,刚开始的时候越胀越麻越痛越好。过了这个阶段,腿盘久了仍然会痛,但不会再麻了。

身体不超越,心也没办法入道。你想入道,但身体障碍你,让你没办法入道。佛教讲“降伏其心”,你的身体整天腰酸背痛,心如何能降伏呢?一个长期坐禅的人,一个修行好的人,他的气血畅通,能量已经升上来了,怎么可能腰酸背痛呢?

有的人体质比较虚弱,一打坐,肩背就冰凉,甚至疼痛。这说明身体曾经透支过,受过风寒。现在通过盘腿打坐,阳气从两只脚产生,阳气一旦产生就要往上输送;当身体里面有了正气、阳气,邪气、寒湿之气自然就被逼出体外,所以就会感到肩部、背部发凉、疼痛。这些反应是好事,它不是打坐产生的。如果不打坐,身体的阳气产生不了,体内的风寒、湿凉就没办法逼出来,一旦爆发,往往就要得大病。

为什么说坐禅能治病?因为它可以把潜伏在身体里面的疾病分批地“曝光”。如果不通过坐禅陆续地帮助它们“曝光”,一旦得病,身体的很多隐疾就会同时爆发,那时候可能就过不了性命这一关。坐禅就相当于用探测仪探测地雷,把潜伏的疾病一个一个地“探测”出来,挖出来。

一个长期坐禅的人,如果两条腿还像灌满了铅一样沉甸甸的,实实在在的,走不动,那说明你的生命力已经枯竭到了极限。但是通过坐禅,只要半年,这种状况就会改变。你腿脚的经脉一旦打通,走起路来就像飞一样,在行香的时候,两只脚轻轻一点就跑起来了,小腿里面充满了气——这是元气,不是呼吸之气。

修炼有了功夫以后,说话、走路、做事,靠的是身体经络里面的真气,也就是元气,而不是肌肉的力气。所以过去的武林高手个个都要静坐,不静坐,身体里面的元气没办法长养。而且很多武林高手都是通过静坐而悟道、成道。道教的张三丰、王重阳就是通过练武、静坐而悟道、成道的。但是现在要你把身体空掉,放下确实很难。身体不通透,你怎么放下,怎么空掉呢?

这段时间大家的状态确实非常好,身体都在转变,脸色也有明显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昌恩和道源,通过这段时间的断食或少量饮食,对身体的肠胃进行了清理,他们脸上的黑晕和油腻明显少了很多。一个人每上一个台阶,身心都会有一个大的蜕变。在蜕变之前,身心都有一个极限的突破。没有这种极限的突破,身心没办法蜕变。就像军事演习一样,你本来只能挑二百斤,却让你挑二百五十斤。当你突破了二百五十斤,你的色身就会发生一个大的蜕变,以后你再挑二百五十斤就没有任何问题了。一段时间后再进行一次大的突破,你又往前迈进了一步。每突破一次,就超越一次自我。祖师说,一个大丈夫(出家人)没有超人的体力、魄力,何以征服自我,征服冥顽不化的末法众生?人家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人家做不到的你还能做到,而且还做得非常好,只有这样别人才会信服你。一个修行人如果没有一技之长,没有过人之处,凭什么让信徒供奉你?

身体的阴气重,打坐就容易昏沉,身体就会疼痛。所以每次吃饭只能吃六七成饱,这样气脉就会畅通,打坐的时候身体就不容易疼痛。实际上腿痛一般都是从四十分钟左右开始。身体的神经有一种记忆功能,到了它记忆的时间(开始痛),你把腿拿开,它就重复这个记忆,只要一到这个时间它就会痛。如果到这个时间你不把腿拿开,挺住了,它就过去了,它的记忆就会停留在另外一个层次上,比如停留在六十分钟上。可是每次腿一痛你就把它拿开,到了这个时间点,它自然会痛——一种神经痛。实际上当你身体这一关突破了,在突破心理的时候,你就不会再对抗。

身体的一点疼痛算什么?可是它却成了我们最棘手的障道之处。只要你想成就,就得过身体这一关。佛经上记载,那些天人或其他道的众生想要成就,获得圆满的果位,都要以人身来修行。如果以旁生的身体来修道,修到一定等级就再也修不上去。宇宙的法则就是这样,必须以人的身体为基础才能通过这堂课,以旁生的身体就不能获得圆满。所以人身是最宝贵、最难得的。纵然那些精灵鬼怪修得再好,神通再高,看到一个有修行的僧人,它也会依附你,做你的护法。因为它会获得无量的功德,并凭此很快丢掉它旁生的身体,获得人身。

精灵尚且如此,我们人怎能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不去转变和超越自己的身体呢?提起正念——参!!!

2010年4月4日

同类推荐
  • 禅说正能量

    禅说正能量

    我们经常提正能量,什么是人生的正能量?延参法师开示我们,对生活不失望就是一种正能量。凡事都往开处想,无论经历怎样坎坷的生活,内心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始终用一颗温暖的心去面对人生。生活中多些包容、理解、豁达、坦荡、坚强、善良,这些都是生命的正能量。
  •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居士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复兴的发起者与主力军。民国时期,居士佛教摆脱了依赖寺院与僧人主导的传统模式,建立了独立于僧团之外的自身组织形态,开始独立进行讲经说法、皈戒修持、研究传播,以及广泛地开展各种有别于传统的社会慈善事业。本书借助民国时期的佛教书刊、报纸、书信以及相关档案、史志、传记等文献资料,运用佛教史、社会史与城市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事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了近代居士佛教转型的社会化之维及地域性特征,指出了近代佛学义理的发展与佛教实践转变之间的交互影响,揭示了佛教在社会转型期的自身变革。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
  •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本集中体现季羡林先生天人和谐思想的作品。 书中的万事万物都被季羡林先生赋予了生命的内涵,老妇人、小男孩儿,一枝花,一条老狗,一场雨......季老以朴素的笔触描写对天地万物的情感,一生经历的人、事、物、景,在季老笔下是鲜活感人的,集中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天地万物那种"民胞物与"的大爱。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不只是在诉说着他的情感,更想向世人传达一种力量,跟随季老感受生命、体悟人生,收获内心安宁平静的力量。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热门推荐
  • 三生宿愿奈何我心

    三生宿愿奈何我心

    “你说过的,要与我三生三世在一起。为何,现在你要离我而去”馨儿怀抱着满身是血的上官季羽大声哭喊着。上官季羽用他那最后的气语说“三生三世,奈何我心。如有下辈子,我还要和你在一起”.......说完这句话后,上官季羽永久的合上了眼睛,苍凉的地面上只剩下馨儿一人无声的哽咽中。
  • 极品老婆

    极品老婆

    春天我娶了一个老婆,秋天就收获了很多很多的感动……
  •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倾城毒妃要休夫

    倾城毒妃要休夫

    莫家有女唤芊芊,左手翻云,右手覆雨。莫芊芊一个无良的小女人,以炼毒为乐,以妙手救人为善。后被父母“卖入”宫中成为皇妃,可她岂是任人摆布的棋子。想拥有本毒妃?门都没有,老娘要休了他。一座宫廷,怎能困住凤凰。(倾城毒妃要休夫)且看莫芊芊如何在宫中翻云覆雨,步步升花。
  • 五分比丘尼戒本

    五分比丘尼戒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郎咸平说:改革如何再出发

    郎咸平说:改革如何再出发

    从“习李新政”到18届三中全会,本届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勇气与决心来推进改革,对此,一向直言不讳的郎咸平将作何评判?三中全会的《决定》长达60条,郎咸平如何用自己发明的8张图简明生动地为读者进行阐释?对于改革攻坚战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到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大考,以及改革突破口金融开放和上海自贸区的尝试,郎咸平这次又有什么话要说?面对重重阻力,中国究竟能否真正实现“二次创业”,改革如何再出发?请看《郎咸平说:改革如何再出发》全新解读。
  • 透视极品神医

    透视极品神医

    【最爽热书】【万人追读】医术,透视,信手拈来!收美女,打妖孽,成就都市传奇!白小凡语录:我不是针对谁,我只想说……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鸡!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自幼父母双亡,沦为乞儿。为了出人头地投靠青帮头目黄金荣;献媚于黄金荣的大老婆桂生姐;镇压工人武装,杀害共产党人取宠于反动势力;上攀“天子”蒋介石;中靠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下用青帮、“恒社”等帮会社团组织……一步步登上了民国年间名噪一时的“教父”宝座……本书除了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杜月笙用刀枪、鸦片、赌器、官印、女人、金钱,凭借黑道势力发迹于十里洋场的过程;同时又客观的记叙了杜月笙在抗战时期不惧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坚持支援国共抗日、并清剿汉奸特务的业绩;描叙了他对蒋介石攀附、希翼、失望、离心的四个阶段;刻画了他从“教父”宝座上跌下来,客死在香港的结局。
  • 演北拳事

    演北拳事

    官方文献中,一般没有滇北这种说法。滇东北滇西北之说倒是有的。因川、滇以金沙江为界,而金沙江在北纬二十九度附近转了个大湾,呈v形,滇北一下子就成川南了。但楚雄的另几个县,比如永仁、元谋、大姚和昭通西北部地区的土著居民,却以滇北人自居。有出门做事者,别人问:从哪儿来?答应滇北。自豪中便有些愤然——别人不知滇北之说。若仅以云南版图看,他们的故乡倒还真在大滇正北。人家的愤愤也非无理。二、作物滇北属于山区。山很不规矩,什么走向的都有,威风凛凛地把一个个小坝子围着。
  • 我夫君又重生了

    我夫君又重生了

    世上最后一个土地婆阮灵肩负着拯救神界的任务,被送回明朝小山村中,成为一个炮灰农女。在这里,她上山下田,种瓜种豆,牵姻缘,渡生死,努力积攒着功德点。却不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遇到了生平劲敌,勤恳种田变成了棋逢对手的博弈!“你需要男人。”他追。“我不需要爱情,不需要男人,只需要功德点!”她一招反杀。这是一个末代小神土地婆和古代大佬相爱相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