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受雇于某个公司,就发誓对工作竭尽全力吧!只要你依然还是整体中的一员,就不要谴责它,不要伤害它,否则你只会断送了自己的前程。如果你对公司、对工作有满腹的牢骚无从发泄时,做个选择吧:一是选择离开,到公司的门外去发泄;二是选择留在这里,在其位谋其政,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的工作上来,为更好地完成工作而努力。记住,这是你的责任。
任何抱怨都于事无补
国学大师如是说
其实哪一个人在人生的坎坷路途上没有过颠踬?哪一个不在憧憬那神圣自由的快乐境界?不过人生的路途就是这个样子,抱怨没有用,逃避不可能,想飞也只是一个梦想。
——文学家、翻译家梁实秋
“事情怎么会这样呢?真是烦人!”“我这次考试没考好,全都怪……”“考试题出成这样,老师根本就是在为难我们。”“太讨厌了……”这是不是你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心情不愉快的时候,这些抱怨的话好像是不经过大脑就到嘴边了,然后心情会变得很沮丧。
其实,抱怨只是暂时的情绪宣泄,它可做心灵的麻醉剂,但绝不是解救心灵的方法。抱怨是人性中的一种自我防卫机制,抱怨的人总觉得自己是最正确且最不幸的,而这种不幸和痛苦,是除了他自己以外的全人类给他的。
一般来说,抱怨的人会经常发牢骚,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外部原因。罗曼·罗兰说过,只有将抱怨环境的情绪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总是指责他人,认为别人没有将事情做好;为自己的错误做出种种狡辩,却不反思自己;对一些不可抗拒的外在因素不能坦然接受,反而进行埋怨和诅咒;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只会向人诉苦,而不懂得应该尽快解决……这样的人只会陷入更加痛苦的深渊,他们的抱怨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助益。
白白有这样一位朋友:家庭条件很好,但是有一个使人很不舒服的习惯——爱抱怨。在白白的印象里,这位朋友好像从来就没有过顺心的事,什么时候与他在一起,都会听到他在不停地抱怨。高兴的事他抛在了脑后,不顺心的事他总挂在嘴上。每次见到白白,他就抱怨自己所谓的不如意,结果把自己搞得很烦躁,同时也把白白搞得很不安,白白甚至有点不愿见到他。
你周围有没有这样的“有毒”朋友?他们总在不停地抱怨。其实,他们所抱怨的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而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些小事情。
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白白的朋友一样,把每件不称心的小事都堆积在心里、挂在嘴上,自己的心态、情绪也因此变得很糟。在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下,他犯错误的概率自然要比别人高,而且还有许多新的烦恼在后边等着他,那么他又要开始新一轮的抱怨——沮丧——出错——倒霉……他自己还不明白:我运气为什么总是这样差?那些能力不如我的人为什么干得总比我好?他们为什么会比我顺利?
我们常用“万事如意”“一切顺利”等词语来表达祝福,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那只是一个美好的祝愿而已,现实生活中怎么可能事事如意呢?我们不可能保证事事顺心,但可以做到坦然面对,该放则放,不要把一些垃圾总堆在心里,把乌云总布在脸上,把牢骚总挂在嘴边,否则你自己会一直是个倒霉蛋,周围的朋友也会觉得你烦人。
【人生智语】
抱怨不会为你带来多少帮助,与其整日抱怨,倒不如想办法解决问题。抱怨不仅会让别人厌烦,也会让自己心烦,对于解决问题没有半点助益。
欣赏你的对手
国学大师如是说
对手也能使我们强大,他总逼着我们去壮大自己的思想,快速地行动起来。
——文学家、思想家鲁迅
关于做人做事,一位成功者说:“为人处世,要坦诚宽容;不要耿耿于怀,小肚鸡肠。当然,尤其是对你的对手。”而我们要说的是,要善于欣赏你的对手,你之所以生机勃勃、斗志昂扬,是由于有竞争对手的存在。
竞争对手不是永恒不变的,今天是竞争对手,或许明天就是你的合作伙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在与对手的竞争中,能征服对方的心,才是最彻底、最高尚、最伟大的胜利,而善于欣赏对手的优点就是取得这种胜利的必要条件之一。
有两个选手在世界职业拳击争霸赛上对决。年长的叫卢卡,30岁;年轻的叫拉瓦,25岁。上半场两人打了六个回合,实力相当,难分胜负。在下半场第七个回合,拉瓦接连击中老将卢卡的头部,打得他鼻青脸肿。短暂休息时,拉瓦真诚地向卢卡致歉。他先用自己的毛巾一点点擦去卢卡脸上的血迹,然后把矿泉水洒在他的头上。拉瓦始终是一脸歉意,仿佛这一切都是自己的罪过。
接下来两人继续交手。也许是年纪大了,也许是体力不支,卢卡一次又一次地被拉瓦击倒在地。按规则,对手被打倒后,裁判连喊三声,如果三声之后仍然起不来,就算输了。每次都不等裁判将“三”叫出口,拉瓦就上前把卢卡拉起来。卢卡被扶起后,他们微笑着击掌,然后继续交战。这样的举动在拳击场上极为少见。
最终,卢卡负于拉瓦,观众潮水般涌向拉瓦,向他献花、致敬、赠送礼物。拉瓦拨开人群,径直走向被冷落一旁的老将卢卡,将最大的一束鲜花送进他的怀抱。两人紧紧地拥在一起,相互亲吻对方被击伤的部位,俨然是一对亲兄弟。卢卡真诚地向拉瓦祝贺,一脸由衷的笑容。他握住拉瓦的左手高高举过两人的头顶,向全场的观众致敬。
事实上,你和对手一样可以坦诚相处,真心交流。若你能放下狭隘,用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待你的对手,你就会发现,对方其实并非想象中的那样处处与你作对,他有许多东西值得你去学习和借鉴。排斥对手于事无补,甚至会导致两败俱伤;相反,只有欣赏对手,才更能征服人心。彼此用真心交流,就会开出友谊之花。使他变成你的朋友,将对手视为前进的动力,不是更有助于你的成功吗?
所以,何必用那种仇恨的目光看待对手呢?如果这样做,只会让自己感到心累,而且到头来得不到半点儿好处,还不如真诚地欣赏对手,学习他的可贵之处。欣赏对手可以使我们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不仅使“敌人”变成朋友,还能获得对手的信任和帮助。
【人生智语】
欣赏对手是我们学会做人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人格魅力,也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洗涤我们的灵魂;欣赏对手能够体现出我们宽广的胸怀与高风亮节,更能展示我们谦虚谨慎的作风。
别被他人的话击倒
国学大师如是说
成熟不是看你的年龄有多大,而是看你的肩膀能挑起多重的责任。不要计较太多的得与失,要学会用一颗宽容的心包容对方的缺点与失误。
——文学家、翻译家梁实秋
在别人指责我们或者对我们进行攻击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方寸大乱、恼怒不已。其实你应该知道:你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令所有的人都满意。所以,我们要理智对待“批评”,懂得为人处世的变通之道。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会批评别人,也经常遭受来自别人的批评和攻击。应该说,这些都在所难免。在面对别人对我们的批评时,要汲取其中的合理成分,同时也应该感谢这些能帮助我们完善自己的批评。
事实上,成功者无不具有开阔的胸怀,他们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来改进自己的工作。比尔盖茨就经常对微软公司的员工说:“客户的批评比赚钱更重要。从客户的批评中,我们可以更好地汲取失败的教训,将它转化为成功的动力。”比尔·盖茨本人就是一个胸襟非常宽广的人,他鼓励公司里的每个人畅所欲言,当别人和他有不同意见时,他都会很虚心地听。每次公开讲演之后,他都会问同事自己哪里讲得好,哪里讲得不好,下次应该怎样改进。这就是成功者的风范,也是比尔盖茨之所以能成为微软公司创始人的潜质之一。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戏剧家阿瑟·米勒曾经到当时已年逾古稀的戏剧大家曹禺先生家做客。午饭前的休息时间,曹禺突然从书架上拿来一本装帧讲究的册子,上面裱着画家黄永玉写给他的一封信,曹禺逐字逐句地把它念给阿瑟·米勒和在场的朋友们听。这是一封措辞严厉、不留情面的信,信中这样写道:“我不喜欢你在新中国成立后写的戏,一个也不喜欢。你的心不在戏剧里,你失去了伟大的灵通宝玉,你为势位所误!命题不巩固、不缜密,演绎分析也不够透彻,过去数不尽的精妙休止符、节拍、冷热快慢的安排,那一箩一筐的隽语都消失了……”
这是对曹禺的严厉批评,用字不多却相当激烈,然而,曹禺却将这封信视为对他的鞭策和鼓励。
当时,阿瑟·米勒对曹禺的行为感到不解,其实这正体现了曹禺的清醒和真诚。尽管他已经是功成名就的戏剧大家,但他并没有过分在乎自己的荣誉和名声。在这种看似费解的举动中,曹禺已经把这种批评演绎成了对艺术缺陷的真切悔悟,对他而言,那封信已然是一份鞭策自己的珍贵馈赠,所以他要当众感谢这一次批评。
【人生智语】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应该善待他人的批评、忠告,因为剔除少数无用的、恶意的批评之后,大部分的批评都是中肯的,忠于客观事实的。如果一味地掩饰缺点,为自己辩解,不仅暴露了自己心胸的狭隘,还无助于进步和成长。
要有“不争”的胸怀
国学大师如是说
一个人的胸怀决定了他人生的高度。一个人立身处世,拥有什么样的胸怀,直接决定了其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如果不能打碎心中的壁垒,即使给你整个世界,你也找不到自由的感觉。
——学者南怀瑾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拿水与物不争的善性来说明水几乎近于道的修为。所以,一个人要有善于自处而甘居下位的气度,要有容纳百川的度量,立身要像水一样持平正衡,处事要像水一样调剂融和。
老子实际上是在期望人能做到如水一样。所谓“居善地”,就是善于自处而甘居下位;“心善渊”,就是心境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与善仁”,就是行为举止同水一般助长万物生灵;“言善信”,就是言语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正善治”,就是立身处世像水一样持平正衡;“事善能”,就是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动善时”,就是把握机会,积极行动,做到像水一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
如果将水的品性归结为一点,那便是“不争”。所谓“不争”,就是摒弃争强好胜之心,抛却争名夺利之意。若人能做到不争,便可消弭人世间的各种矛盾和争端。
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千百年来被传为佳话,二人从年轻时便有交游,管仲生活贫困,常常喜欢占鲍叔牙的便宜,鲍叔牙从无怨言。后来二人各为其主,等到鲍叔牙所辅佐的齐国公子小白被立为齐桓公时,对手的臣子管仲被囚禁了起来。此时,鲍叔牙一再向桓公推荐管仲,并说要完成霸业非管仲不可。管仲由此执掌齐国的政事,齐桓公九次会集诸侯,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都是采纳自管仲的计谋。而鲍叔牙则甘居其后。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牙一起经商,分财利时自己常常会多拿一些,但鲍叔牙并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是因为生活贫困。我曾经为鲍叔牙办事,结果使他更加困窘,但鲍叔牙并不认为我愚笨,知道这是由于时机有利有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都被君主免职,但鲍叔牙并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是由于没有遇到好时机。我曾三次作战,三次都战败逃跑,但鲍叔牙并不认为我胆小,知道这是由于我还有老母的缘故。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他而死,我被囚禁起来受屈辱,但鲍叔牙并不认为我不知羞耻,知道我不拘泥于小节,而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为羞耻。生我的是父母,但了解我的却是鲍叔牙啊!”
【人生智语】
人情世故,纷繁复杂,“上善若水”乃处世之基,以善念去关怀他人,用善心去包容他人,将水的泽被万物而不争的气度发扬光大,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会变得更加和谐和美好。
管仲有奇才,鲍叔牙爱其才而能包容他的缺点,这就是“不争”的胸怀。“不争”的出发点是利人利物,而非利己,但反过来常常也能收到利己的效果。依旧以管鲍为例,鲍叔牙善于识人而又毫无私心,所以齐国上下都对他极为敬仰,以至于他的子孙世代都在齐国享受俸禄,十几代人都得到了封地,大都成为有名的大夫。虽然从利己的结果来看,“不争”多少有些狭隘,但也的确道明了“不争而无尤”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