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片之三:《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
(一)电影简介
本片是澳大利亚导演彼得·威尔的电影代表作之一。
在1959年的美国,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其沉稳凝重的教学风格和较高的升学率而闻名于世。在那里,教育的模式是固定的,不仅单调乏味而且束缚思想。作为其毕业班的学生,普遍的理想就是升入名校。然而,在一个新的学期,这一切随着一个新教师基廷的到来而发生了改变。
文学老师基廷反传统的教育方法给学院带来了一丝生气:基廷让学生们在校史图片前聆听昔日毕业生们死亡的声音,反思自己生存的意义;让男生们在绿茵场上一边踢球一边宣读自己的理想;他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他还向学生介绍一些富于激情和自由思想的诗歌;他所提倡的自由发散式的思维哲学在一些学生的内心里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渐渐学会自己思考与求索,勇敢地追问人生的路途,甚至违反门禁,成立死亡诗社,在山洞里击节而歌。
最后,不幸发生了。男生尼尔因为父亲粗暴地扼杀其理想而选择了自杀。基廷也被学校开除。然而,就在基廷最后离去的时刻,学生们以自己反抗校长的压制而站上课桌的行为表达了对于基廷的支持和向往。
本片获得1990年奥斯卡(美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原创剧本奖(汤姆·舒尔曼),以及1990年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奖等多项国际电影节大奖。在豆瓣电影网站,本片获得观众评分8.8分的高分。
(二)影评作业分析
第一篇作业(自由命题)
《死亡诗社》:教育体制掩盖下的真实元凶
影片《死亡诗社》,以一群生存在体制下的激进青年期望完成对个人梦想、自由的实现为事件基准,客观地将教育弊端引入到更为严峻的社会思考中。从这个角度来看,单纯地将传统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性格影响来作为议论的话,显然还不足以支撑整部影片的主题延伸。影片之所以能让观影者通过教育体制发掘出社会病态的一面,正是因为在其看似平淡的叙事中实则隐藏着更剧烈的矛盾冲突——家庭。作为社会组成的最基本单位,家庭才是左右人性的关键所在。最重要的是,影片就是以这样的事实呈现出了禁锢人们思想的真正元凶。
父权的束缚是本片中家庭负担对尼尔实施压迫的具体体现。
这种威胁的力量在尼尔与父亲的对话中特别明显。围绕父子谈话时的空间对位关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父亲这个角色作为家庭代表其微妙的暴力与操控欲。在影片的开始,尼尔与同学的融洽氛围在父亲的闯入下瞬间便变得紧张起来;接下来在一个中景镜头中,同学中间的尼尔与父亲处于一个面对面的对峙状态,随着两人沟通失败(事实是父亲施令未果),父亲便将尼尔带出门外。
影片在这里,在父子对立的基础上为全片设下一个极鲜明的伏笔,那就是父子是存在原则上的对立的,而尼尔与家庭则更趋近于一种号令与被施令的关系,同时父亲将尼尔带出门外更说明父亲作为家庭代表可以轻易闯入尼尔的空间,并能够破坏对尼尔有利的条件将其带到自己的管辖内,这种令人窒息的紧迫感在宿舍狭小拥挤的空间内被无限地放大了。被带出的尼尔,随后少了同学的陪伴,面对父亲的高压只能妥协。影片此处巧妙地设计了一堵墙,隐喻了尼尔的处境,面对家庭的阻碍,尼尔是无路可退的,这同时也为片尾尼尔的自杀谱下前奏。
很明显,尼尔的反抗情绪在高涨。在参与话剧演出受到父亲又一次阻碍时,片中给了尼尔一个脸部特写,诚然,剧情发展到这里,尼尔的存在是如此的强烈,这种镜前的紧迫强调了尼尔的承受力已趋近饱和,而这也成为了故事叙事发展所必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其实在片头对于这种局面产生的原因便有过细致的解释。
两个小男孩哭着与各自的父母作别,人群的嘈杂突出了孩子们内心渴望自由的复杂心境,同时也说明父母们的盲目,对于子女不能够正确地认识分析。接下来影片采用了一个空镜头,意图是借空镜表达一种人性的缺失;同时包围在森林中的学校好似监狱一般,说明了教育体制具备的残酷性。而这一切之所以能产生,都是父母、家庭一手造成的。
所以当情感累积到一定程度时,爆发在所难免。影片的后段,尼尔被父亲从剧院带回家。镜头缓缓从一张全家福移向窗外的一前一后的父子,构图十分平稳。随后,尼尔坐在沙发上,面对父亲母亲的包围之势,尼尔是无能为力的。这时候,摄影机低角度拍摄父亲,父亲的形象高大且具有威胁性。但伴随着尼尔起身对父亲的反抗,画面突然紧张起来,快速的剪辑和特写强调了最初的不平衡不过是延缓了原本被隐藏的分裂。接下来剧情便发展到尼尔自杀这样一个关键点,尼尔的自杀又将家庭矛盾进而升级为社会性质的思考话题,人性的自由在影片中第一次被带到了社会认知的层面。但除此之外,虽然影片关于尼尔与父亲的矛盾有过精细的刻画,但戏剧冲突还不够构成尼尔自杀的原因,可能这也就是本片剧作上的一个小失误吧。
但这里必须要强调的是,影片中的安德森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虽然较之尼尔而言安德森的困惑可能并不严重,但影片在结尾仍旧以此来对尼尔的死进行了一个小小的呼应,安德森的父母强迫其签字这一场面更讽刺了在尼尔死后,人们还是没能认识到教育的精髓所在,而作茧自缚的正是家庭本身。从许多方面来看,家庭观念才是人性价值观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从教育体制弊端分析研究,则并不能触及对人性认知的实质。
那么,徘徊于家庭、体制间的青年究竟能否完成自我升华的实现呢?这种对位关系仍然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的,如同诗社成员第一次去洞穴读诗时必须经历森林的冷清与黑夜的恐怖一般,只有当金钱事业不再与生命成败挂钩时,我们的社会、家庭才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才能够真正领略到诗的美妙。这就是我最后想说的。
【附注:此文是一名吉林省考生在接受远程辅导的初期阶段写出的。】
【作业点评】
我先谈一个总的印象。比如你是学游泳的学生,我是游泳教练。我发现你已经可以在水里面扑腾了,不怕淹死,也能游。但是你有很多不规范的动作,有些明显的毛病。你的双脚会打水,有一条腿打得还挺有力,淹不着。但你的胳膊动得别扭,不协调,影响你的速度。你也不会换气呼吸,只能憋在水里扑腾,难以持久。这些毛病,纠正起来得下工夫。你如果聪明,虚心地学习,可能你会比那个完全不会游泳的人进步快。但如果你固执己见,不虚心纠正自己的毛病,总觉得自己会那么一点儿,不听教练的话,那你也可能会比那些不会游泳的人进步得慢。所以,你需要勇敢地纠正自己某些不协调的方面,某些毛病。不要自以为是,觉得自己看过一些片子,会一些专业方面的名词,就沾沾自喜。这样会耽误你。
这篇文章有一个很不好的架势,就是感觉特别充满自信,好像真理在手,剑拔弩张。这是我很不喜欢的一种状态。因为,一篇文章要有感人的力量,首先应该采取一种与读者平等的态度,一种探讨的姿态。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
具体谈你的文章。整个文章通篇都是在讲道理,在讲你对影片的理解。尤其是在讲社会政治方面的道理。什么“真实元凶”、“社会病态”、“暴力与操控”、“号令与被施令”、“威胁”、“分裂”,等等。用的词都很厉害。文章的题目就好像写的是一篇大字报,“文化大革命”期间那种大批判文章:“教育体制掩盖下的真实元凶。”显得有点杀气腾腾,追查“元凶”来了。并且一开篇就下了很大的结论,后面也作了许多非此即彼的简单化的判断。
我谈三个大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作为一篇向专业方向靠拢的影评,切忌大谈很多的道理。因为艺术欣赏,通常表达的是一种比较主观化的感受,究竟对不对,谁也不知道。你最多说自己的某种感受,而且你的感受不一定是别人的感受,更不能代替创作者的感受,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感受。虽然你的文章不完全是空谈道理,有一些具体分析。摄影的角度啊,构图啊,空间关系啊,某些表述显示出有些专业的素质。但是你这些专业方面的眼光,基本上为你的大谈道理服务。这个需要坚决地纠正,切忌大谈道理。
第二个问题,切忌下绝对性的结论。你下的一些结论,很容易被认为是偏激和片面,是一种简单化的思维。在艺术中,哪里有绝对的真理?艺无定论,文无定法。你要谈道理,可以谈一些初步的感受,提出一些疑惑,对不对可以探讨,这种态度就好。
而不能一上来就下结论,把盛气凌人当做义正词严。什么“教育体制掩盖下的真实元凶”,结论很绝对化。感觉你是个法官、审判官,给人判刑,元凶找到了。这种绝对性的下结论的口气,我是很不喜欢的。我估计其他老师也不一定喜欢。读者看你的文章,估计也不会很舒服。一个作者,不是法官、审判官,不能下绝对化的结论。你有思想,可以提出疑问。如果一定要下结论,那需要做很多的论证,需要很深入的研究。
第三个问题,与前面的问题相联系,你的笔调比较生硬,喜欢用一些绝对化的措辞。我觉得这可能是中学教育起的作用,你们语文老师起的作用。你的文章体现一种语言暴力,你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别人,但你的观念不一定是对的,不一定是准确的。
你的主观判断不是不能谈,可以谈一点,但最好用一种探讨的方式,一种洽商的口气。
另外,你有时还喜欢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词语,貌似专业语汇,其实属于生造,例如“空间对位关系”、“父子对位”、“事件基准”,等等。
现在举个例子,就看你开篇的第一句话:“影片《死亡诗社》,以一群生存在体制下的激进青年期望完成对个人梦想、自由的实现为事件基准,客观地将教育弊端引入到更为严峻的社会思考中。”这句话是非常理性的一种阐述,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一种阐述,是社会政治意识很强的一种表达。然而是很绝对化的一种表述,不准确的表述。用语也都显得笼统,大而不当,太空洞。
其实你有自己的优点,具备一定的专业眼光,例如讲到一些空间关系的设置,构图、镜头的表达,场面的设置,什么一堵墙啦,空镜头的作用啦,等等。但你没有集中在一个艺术上的话题来分析,没有把视听语言作为主要的话题来写文章。你只是以某种专业眼光,为你的绝对性观点服务,去寻找一些小小的论据。
有时候你的有些观点不但绝对,而且粗率。例如说什么这部影片的“戏剧冲突还不够构成尼尔自杀的原因,可能这也就是本片剧作上的一个小失误”。你做了判断,但缺少分析。你可以分析剧作,但需要作很多论证,才能说明剧作的“小失误”。
我希望你的思路是提出问题,而不是妄下结论;是用具象来说话,用具体的分析代替空洞的分析;在语言的表达上宁可委婉一些,而不要气势汹汹,盛气凌人。我相信,只要从具体的视听元素出发,集中一个有艺术意味的话题,文章就可以大为改观。
【附注:本点评节选自电话辅导录音。】
第二篇作业(自由命题)
窗户与命运
——浅析《死亡诗社》中窗户背景与尼尔命运之联系
美国影片《死亡诗社》中所抨击的那种传统、封闭的旧教育制度,不但误人子弟,而且吃人、杀人。片中学生领袖尼尔的死,深深地震撼着观众的心灵。编导者为了深化主题,调动了众多电影手段。为刻画人物心理变化,编导者时时突出主人公尼尔与窗户背景的关系和变化,便是一例成功的电影实践。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窗户常常又能代表心灵的眼睛。随着尼尔心灵的窗户被传统的教育制度关闭起来,我们见到尼尔背景中的窗户和他所看到的房间的窗户越来越小,以致完全关闭起来。
这一设置在尼尔与窗户的构图关系上,表现得非常一致。
尼尔是踏着青春的脚步走进这所教会学校的。尼尔一出场,身后的窗户中便透进了一片光明。尼尔初次与寝室的同学谈论理想的戏中,导演在场面调度上就强调了这一点。尼尔被安排在靠窗的位置上,他靠在桌旁,背对充满光明的大窗户,谈笑风生。
这样在人物造型上,尼尔就在逆光中勃勃生机光彩照人。在两边是同学的对称性构图,又传达出尼尔毋庸置疑的学生领袖地位,同时也预示出尼尔的理想便是在如同窗口一样的艺术舞台上,去展示属于自身的才华。
随着剧情的不断发展,创作者暗示观众的寓意越来越明显。
尼尔在老师基廷的教诲下不断萌发出对艺术的执著和热爱。他不但率领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秘密组织了“死亡诗社”,而且明知父亲反对他参加课外活动,还大着胆子冒充父亲写信给校方,说同意他参加话剧《仲夏夜之梦》的演出。此时的尼尔身后的窗户透着无限光明。当演出即将开始时,尼尔的父亲却坚决要求尼尔退出剧团。尼尔心中的光明暗淡了,尼尔身后的窗户小了许多。
但执拗的尼尔依然满怀激情地参与了《仲夏夜之梦》的演出。正当尼尔为演出的成功感到欢欣鼓舞时,尼尔的父亲出现在剧场中。尼尔看到了父亲站在一扇小窗旁,那暗淡的小窗代表了尼尔此时的心境。果然不出所料,尼尔被父亲强行带回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