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说:“在德国,因为学制的关系,有些人一待就会待上十年才拿到博士学位。”
留学生听了,很吃惊地说:“那好久啊!”是啊,对于才二十岁的他而言,十年,实在是太漫长了。
老师笑了笑:“你为什么会觉得那很久呢?”
留学生回答说:“当然很久了,要是等我拿到学位再回国教书或工作,还要十年,这样加起来,到那个时候我岂不是都已经三四十岁了吗!”
老师:“就算你不来德国,有一天,你还是会变成三四十岁,不是吗?”
“是的。”留学生答道。
老师又说:“你想通我这个问题的含义了吗?”
留学生有些不解地看着老师。
这个时候老师说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话:“生命没有过渡,不能等待,在德国的这十年,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啊!”
愚人总是说:“等着吧!等着吧!我得咬着牙度过这个过渡时期!”于是生命就成了一段段痛苦经历串在一起的酸葡萄。只有智者才会把生活用一个个幸福快乐的过程来诠释。
痛苦按照天神的旨意,惩罚快乐二十四小时一刻不停地推巨石上山。巨石每次被快乐从山脚推到山腰,就滚下山来,快乐再从头推起。
“你现在还快乐吗?”痛苦幸灾乐祸地问快乐。
快乐的回答出乎痛苦的意料:“我快乐!”
“你说谎,明明在痛苦地推巨石,却还说快乐!”痛苦道。
快乐满头大汗地推着巨石,腾出一只手来从怀里抓出一只蝴蝶,双眼充满了喜悦说:“你瞧,我昨天推巨石时抓到一只蝴蝶,一只漂亮的蝴蝶,你说我能不快乐吗?”
痛苦痛苦异常。
快乐道:“人生的幸福快乐不在于你拥有什么或正在做什么,而在于细节的把握。每个细节都有幸福和快乐啊!”
痛苦把这话告诉了天神,天神感叹道:“这是谁也管不了、夺不走的幸福啊!”于是,天神放了快乐。
一位富商,英年早逝。临终前,见窗外的市民广场上有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对他的四个未成年的儿子说,你们到那儿给我捉几只蜻蜓来吧,我许多年没见过蜻蜓了。
不一会儿,大儿子就带了一只蜻蜓回来。富商问,怎么这么快就捉了一只?大儿子说,我是用你送给我的遥控赛车换的。
富商点点头。
又过了一会儿,二儿子也回来了,他带来两只蜻蜓。富商问,你这么快就捉了两只蜻蜓?二儿子说,我把你送我的遥控赛车租给了一位小朋友,他给我三分钱,这两只是我用两分钱向另一位有蜻蜓的小朋友租来的。爸,这是那多出来的一分钱。富商微笑着点点头。
不久老三也回来了,他带来十只蜻蜓。富商问,怎么捉这么多蜻蜓?三儿子说,我把你送给我的遥控赛车在广场上举起来问,谁愿玩赛车,愿玩的只需交一只蜻蜓就可以了。爸,要不是怕你着急,我至少可以收十八只蜻蜓。富商拍了拍三儿子的头。
最后回来的是老四。他满头大汗,两手空空,衣服沾满尘土。富商问,孩子,你怎么搞的?四儿子说,我捉了半天,也没捉到一只,就在地上玩赛车,要不是见哥哥们都回来了,说不定我的赛车能撞上一只落在地上的蜻蜓。富商笑了,笑得满眼是泪,他摸着四儿子挂满汗珠的脸蛋,把他搂在了怀里。
第二天,富商死了,他的孩子在床头发现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孩子,我并不需要蜻蜓,我需要的是你们捉蜻蜓的乐趣。
智者明白,生活的真谛就在于过程,所以他们会把生活的每一段路都安排得快乐充实,最终得到的也是无怨无悔的结果。而一直追求结果的愚人却往往在痛苦和劳累中度过一生。
4.智者随机应变,愚人一根脑筋
智者善于随机应变,他们能够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适时地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愚人则往往呆板木讷,他们墨守成规,一根脑筋,不会拐弯。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在未发迹的年轻时代,曾担任过铁路公司的电报员。
有一次在假日期间,轮到卡内基值班,电报机滴滴答答传来的一通紧急电报,内容令卡内基几乎由椅子上跳了起来。
紧急电报通知在附近的铁路上,有一列货车车头出轨,要求上司命令各班列车改换轨道,以免发生追撞的意外。
当天是假日,卡内基怎样也寻找不到可以下达命令的上司,眼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而一班载满乘客的列车正急速驶向货车头的出事地点。
卡内基不得已,只好敲下发报键,冒充上司的名义下达命令给班车司机,调度他们立即改换轨道。避开了一场可能造成多人伤亡的意外事件。
按当时铁路公司的规定,电报员擅自冒用上级的名义发报,唯一的处分是立即革职。卡内基十分清楚这项规定,于是在隔日上班时,将写好的辞呈放在上司的桌上。
上司将卡内基叫到办公室,当着卡内基的面,将辞呈撕毁,拍拍卡内基的肩头:“你做得很好,我要你留下来继续工作。记住,这世上有两种人永远在原地踏步:一种是不肯听命行事的人;另一种则是只听命行事的人。幸好你不是这两种人中的其中一种。”
只会听命行事的人是可悲的。下面这个例子就是一个明证:
秦始皇死时,曾立下遗诏,要太子扶苏继位。当时太子扶苏因为素来与秦始皇政见相左,因此早被派到北方边疆监军了,跟大将军蒙恬在一起。蒙氏家族是将相世家,蒙恬及其弟蒙毅在朝中拥有很高的地位。
而秦始皇死时,身边只有权宦赵高及丞相李斯,赵高一心想立自己便于控制的胡亥做皇帝。他便趁外人还不知道秦始皇已死及遗诏内容的时机,胁迫丞相李斯一起,改了遗诏,命扶苏自杀,要胡亥继位。
扶苏接到假的诏令后,觉得十分悲愤,但却不愿违抗命令,便要自杀。蒙恬觉得诏书有诈,劝扶苏弄清真相再死不迟。可扶苏一片愚忠,不顾一切地自杀了,将大好河山交给了昏主奸臣,致使秦朝不久便灭亡了。
随机应变,是摆脱困境的良方,其关键是要善于创造和利用“下台阶”的机会。聪明的人善于把握和创造这样的机会从困境中轻松摆脱出来。
电影幽默大师卓别林,不光演技突出,在生活中也是一位特别机智的人。一天,卓别林带着一大笔款子,骑车驶往乡间别墅。半路上遇到一个持枪抢劫的强盗,逼他交出钱来。卓别林满口答应,只是恳求他:“朋友,请帮个小忙,在我的帽子上打两枪,我回去好向主人交代。”强盗摘下卓别林的帽子打了两枪,卓别林说:“谢谢,不过请再把我的衣襟打两个洞吧。”强盗不耐烦地扯起卓别林的衣襟打了几枪。卓别林鞠了一躬,央求道:“太感谢您了,干脆劳驾在我的裤脚上打几枪,这样就更逼真了,主人不会不相信的。”强盗一边骂着,一边对着卓别林的裤脚连扳了几下扳机,也不见枪响,原来子弹打完了。卓别林一见,赶忙拿起钱袋,跳上车子飞似的逃走了。
卓别林的智慧使他在危险之中临危不乱,巧妙应变,最后化险为夷,逃离险境。
一位身穿便衣的警察走进列车的厕所。冷不丁一个妙龄艳装的女郎一闪身也跟着挤进厕所,反手将门锁上:“先生,把你的手表和钱包给我,否则,我就喊人说你侮辱我。”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场面,警察清楚地知道,厕所里没有其他人,辩解是毫无意义的;稍有迟疑,眼前这女郎就会反咬一口,立即使自己身败名裂。陷入困境的警察急中生智,张着嘴巴不停地叫着“啊啊”,就像一个十足的哑巴,表示不懂女郎说的是什么。
女郎赶紧打手势,这名警察同志仍然窘急地“啊啊”着,见此情景,女郎失望了,真倒霉,怎么碰上个哑巴!她转身正想离去,这时警察一把抓住女郎,拿出钢笔,打着手势请她将刚才说的话写在手上。女郎欣然接受,接过钢笔就在警察的手上写道:“把你的手表和钱给我。不给,我就喊人说你侮辱我!”
警察立即翻转手掌,抓住女郎说:“我是便衣警察,你犯了抢劫罪,这就是铁证!”
女郎目瞪口呆,乖乖受擒。
有一次,一个剧团在某地演出。这次他们演出的剧本里面的人物有监狱看守和犯人。监狱看守交给一个犯人一封信,让他照着念。在历次演出中,犯人念的这封信都是全文写在纸上的,这次扮演看守的演员有意要和扮演犯人的演员开玩笑,把一张什么字都没写的纸递给了扮演犯人的演员。扮演犯人的演员一看就傻眼了,因为他已经记不起信的原文了。怎么办?他瞧了一会儿,诡称光线太暗,说了声“请代读”,便又把信还给了饰演看守的演员。扮演看守的演员也背不出信的原文,急得直冒汗,因为他不能再把信退给扮演犯人的演员了;但他不愧是个老演员,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办法,终于摆脱了窘境。
他忙说:“是呀,光线确实太暗了,我得拿眼镜去。”便托词下了台。不一会儿,看守戴了眼镜上台,并大声流利地为犯人朗读了那封信。可这次已不是刚才那张空白的纸,而是原先写满字的那封信了。
智者善于把自身的不利转化为自己的优势,他们不会不自量力地冲上去碰壁,而是灵活地利用自己的力量去适应外界的变化。
5.智者察言观色,愚人不长眼色
和智者在一起的感觉非常舒服,因为他们总是非常理智地说每一句话,做每一件事,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里。而愚人往往不长眼色,不明事理,经常让人下不来台。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赵太后执政。秦国趁机进攻。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表示:必须把赵国太后的爱子长安君作为人质,才肯派兵。
太后不同意,大臣反复劝谏,结果太后生气了,她对臣子下了一道死命令:“有再敢提出长安君作为人质的,我就要啐他的脸。”赵国形势危急,怎样才能用语言来打破这个僵局呢?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左师触龙主动站出来,表示想见太后,太后怒气冲冲地等待着他。
见面之后,触龙并没有提长安君的事,而是间接地说:“我的脚有毛病,走路都费劲,好久没有见到您了,但又恐怕您玉体有所不适,所以很想来看看您。”
见触龙并不是为劝谏而来,太后的怒气就消了三分。太后说:“我现在也是年纪大了,出入全靠坐车。”
“那您的饭量没有减少吧?”
“只是每日喝点粥罢了。”
触龙说:“哎呀,太后,不瞒您说,我的胃也很差,我勉强散步,每天走三四里,以便增加一点儿食欲,调和一下筋骨。”
“我可没有这个时间啊!”太后说着,满脸的怒气又消了三分。
触龙又说:“我有一个孩子,不成气,但是我老了,心里却疼爱他,又怕他以后没出息。希望能让他补充到侍卫的行列里,好让他保卫王宫,我是冒着死罪的危险来向您请求开后门的。”
太后会心地笑了,完全解除了戒备。
“好啊,你这个孩子多大了?”
触龙说:“15岁了,虽说还小,我总想在离世之前帮他安排好。”
太后看他可怜兮兮的样子,乐了,禁不住说:“男子汉大丈夫也心疼儿子吗?”
触龙说:“太后您有所不知,男人要是疼起自己的孩子来,那要比妇人还厉害呀!”
太后笑了:“不,还是妇人疼爱得更重些吧。”
触龙说:“不过,我觉得太后爱燕后,就超过了爱长安君。”
太后说:“你错了,哪里能比得上长安君。”
触龙不紧不慢地说:“父母爱子女,要替他们作长远打算,您老人家送燕后出嫁的时候,哭得多难受呀!可是在祭祀的时候,却说不要让她回来。这并不是您不想她,而是为她的长远利益着想,希望她的子孙永远在燕国为王。”
“是呀。”说得太后也激动了。
“这才是真正的爱呀!”触龙长长叹了一口气,“可是您对长安君呢?您给了他尊贵的地位、肥沃的土地、贵重的宝物,却不让他及时为国家建立功勋,一旦太后作古,长安君靠什么在赵国立足呢?我认为太后替长安君打算得不够长远,所以我说,您对他的爱不如燕后啊。”
太后这时才如梦初醒:“对呀,触龙,你真行,你说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这就是委婉建议的聪明之处,触龙不仅让太后慢慢消了气,还达到了自己劝谏的目的。试想,如果触龙直言相劝会是一种什么结果?
聪明的谋士没有明确提出反对意见,而是借古讽今,既不会当面得罪主子,又能实现自己劝谏的目的。愚笨的人往往不顾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历史上才有“文死谏,武死战”的说法。要是都像文中那样提出自己的意见,怎么会有死在劝谏上面的事情呢!
都说“忠言逆耳”,但是智者却总是有一种让忠言也顺耳的本领,拐一个弯,把自己的意见委婉地提出来,不仅对自己无害,而且会使自己的意见得到采纳。因为智者说的话都是经过审时度势,仔细考虑之后说出来的,所以听上去总是充满善意而又沁人心脾,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觉。智者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他们善于应对各种不同的场合甚至各种突发事件。
一位牧师正在向周围的听众讲解教义。牧师的声音很好听,而且他能把那些令不是教徒的人感觉枯燥无味的教义讲解得非常生动。他说:“上帝深爱着他的每一位子民,并且给予了他们同样公平的机会和能力,只不过有的人对深藏在自己体内的能力发掘得较早,而有的人则晚一点儿而已。只要不放弃,每个人都会得到上帝的帮助。”最后他以一句非常富有感情的话作为这次讲解教义的结束语:“共同努力吧,每一位上帝珍爱的子民,每一位从天而降的完美天使!”
当牧师准备走下讲坛的时候,周围的群众当中有人表示,牧师的讲解虽然煽动人心,可是却并没有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所以这些人要直接与牧师对话,希望牧师能够解答他们心中的疑问。牧师表示十分愿意和他们一起面对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