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88400000008

第8章 长虹:中国家电业的不逝彩虹(1)

引言

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是我国大型国有独资公司,始建于1958年。回顾过去,长虹曾连续13年以50%的速度增长,年工业总产值在20年间增长了1650倍。今日长虹拥有覆盖全国各地的一万多个营销服务网点,具有强大的营销实力,产品畅销美洲、澳洲、东南亚、中亚等国家和地区,在海外享有盛誉。

面对正愈演愈烈的彩电行业的市场竞争形势,联想、长虹“以产业报国,民族昌盛为己任”,人们依稀能够探寻出中国民族工业的未来发展。

1.创业轨迹

1958年10月,七八。厂破土动工。

1965年3月。四机部将七八。厂第二厂国营四川无线电厂更名为国营长虹机器厂。

1986年8月,成功引进松下技术,第一栋彩电大楼落成。

1988年6月,开始股份制改造,成立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1989年12月,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一级企业。

1992年,长虹彩电年产量突破100万台。

1994年3月,长虹股票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1995年11月,长虹彩电累计突破1000万台。

1996年初,首批VCD上市,长虹进军数字视听领域。

1997年,吉林长虹、江苏长虹相继挂牌成立。

1997年底,空调投放市场,长虹进入“白色家电”领域。

1998年9月23日,长虹彩电累计突破3000万台。

1999年7月,长虹大容量高能绿色环保电池——无汞碱锰电池上市。

2001年1月1日,中国首台精密显像电视——长虹精显彩电诞生,标志着长虹在彩电高端技术研发上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2002年,长虹彩电销量已超过1100万台,全球累计销量已成功突破7000万台。长虹在稳坐中国彩电大王宝座的同时,在世界彩电业中的排名也大幅提升,成功跻身世界彩电产销量第二位。

“豪赌”:奠定长虹基业

熟悉国情、精于运算、敢于决策是倪润峰取胜市场的三大法宝。抓住机遇,三次“巨赌”三次成功,为长虹攫取了大量资本。1987年,倪润峰首“赌”涨价,为长虹赢得亿元以上的原始积累;1989年的倪润峰二“赌”降价,为长虹“赌”掉了几百万台的积压;1996年倪润峰再“赌”降价,为中国彩电业“赌”退洋货,为长虹“赌”来半壁江山。有人说,长虹一直就是靠“赌”过来的,这话并非毫无道理;也有人说,就因为“好赌”,长虹又注定总是传媒的话题,这话也没错。与那些短寿的一夜暴富者不同的是,长虹确实是凭着勤奋苦干外加一次次成功的冒险和媒体的捧场而成长起来的。

1985年,当倪润峰就任厂长时,长虹正在进行着军到民的转换,它只有一个用报废的旧电镀厂改造的类似于手工作坊的生产车间,只好灰头灰脑地跟在潮流末端,蹒跚着朝彩电行业迈进。

经过一年多的拼杀,倪润峰率领长虹在中国彩电行业的大舞台上幸运地抓住了最后的机会,使自己的企业在松下生产线投产一年后就赚回了上亿元。倪润峰利用当时市场的不健全和抢购风,借与工商银行合作搞有奖储蓄的机会,心有余悸地“赌”了一次涨价,从而为企业发展奠定了资金基础。

一“赌”为长虹带来了可观的利润,也为长虹带来了20万台(价值3.2亿元)彩电积压。

经历1989年整整一个夏天的焦灼,8月9日,长虹的决策者们经过几昼夜的分析论证,断然做出了又一项惊世骇俗的决定:长虹彩电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降价。

号角吹响之后,长虹当年的这些“土包子”们,依靠“小米加步枪”,终于艰难地打破了封冻多时的市场坚冰,成功打响了中国彩电市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场价格战。说这是一场赌博,是因为在那样一个时代,任何一次超常规的尝试,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与众不同,都会带来被千夫所指的危险。果然,就在长虹产品宣布降价后,彩电行业上空顿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50天后,国家出台了关于彩电降价的决定。当如梦初醒的同行们回过头去捣腾各自的彩电时,长虹偌大的库房空空荡荡,20万台彩电早已销售一空。

“二赌”使倪润峰声名鹊起,偏居蜀地的长虹开始成为各类媒体报导的中心。

1989年以后的几年,中国彩电业似乎显得比较平静,但正是在这种平静之下孕育着一场大的变局。

自从彩电在中国形成大规模市场以来,日本彩电在技术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日本人把在中国彩电市场的优势整整保持了10年,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萧条期里,日本人在苦苦思索保护并扩大自己在中国彩电市场优势的途径。很快,日本人找到了新的契机——大屏幕彩电。

1991年初,29英寸松下画王彩电在中国率先上市,紧接着,在中国消费者的一片艳羡声中,东芝29英寸火箭炮粉墨登场,与松下联袂控制了中国的大屏幕彩电市场。

当长虹终于也研制出自己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屏幕彩电时,中国复关谈判在即。

复关一直是国人很关心的问题,而每一次复关热潮,洋彩电热都会在中国轩然掀起,同时国产彩电都会被迫后退一步。这一次复关呼声最高,洋彩电挟着国际走私席卷而来。

消费者都在观望,等待中国政府向世界允诺降低关税的日子,以买到便宜的洋彩电。

于是,彩电市场持续降温。1996年春节过后,本来就是彩电销售的淡季,那时就更是惨不忍睹。

一直对中国巨大的市场向往不已的国际彩电大户,不约而同地用各种方式加快了向中国市场纵深推进。

众多的炮火指向中国彩电市场,众多实力不济的彩电企业已经倒下。

长虹不想倒下就必须行动。倪润峰苦思冥想,决定奋力一搏。于是,长虹开始了其征战途中的又一次悲壮的“赌”。

说悲壮,是因为长虹以前的几次主动出击,都是为了捍卫自己对命运拥有的主动权,是所谓的“内战”。而这一次,是一场在中国市场发生的货真价实的国际竞争。交战的一方,是窥视并入侵中国彩电市场许久,意在把中国彩电市场一口吞下。再从容瓜分的世界彩电业霸头。而另一方,是以长虹为代表,誓死捍卫最后阵地的中国民族彩电业。要战斗就必须有武器,而武器只有两个:品牌和价格。虽然长虹当时已成为中国彩电业第一品牌,但比起松下、东芝、索尼、飞利浦等国际知名品牌来,长虹的优势并不存在。于是,剩下的便只有价格——这是长虹的老武器。

1996年3月26日,长虹郑重宣布:从即日起,长虹所有品种的彩电(从17英寸到29英寸),在全国61个大中城市的150家大型商场,一律大幅度让利销售,让利幅度为8~18%,每台让利从100元到85元不等。

长虹的降价迅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一直门可罗雀的彩电市场,突然被长虹“炸”开了,4月1日之前,一度搁浅的彩电市场,终于被长虹连推带抬地走出了烂泥潭,艰难地重新启动并显出持续增长的势头。

长虹投下的这颗巨石,在沉寂多时的中国新闻界激起了轩然大波。复关谈判前后的中国,充分领略了西方对中国的打压,满腔的激情与忧患正无处释放,长虹此举恰好触到了国人内心深处的民族情结。长虹“以产业报国,民族昌盛为己任”的宣言恰好喊出了国人长久的渴望。这一切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炒作点,媒体是不会放过这个时机的。

因此,长虹宣布降价之后,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纷纷为其摇旗呐喊。尤其是倪润峰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中出现时,长虹的宣言是如此强烈地让人产生了一种直击心灵的震撼。在媒体的炒作中,长虹被准确定位成“一面率领中国民族彩电业浴血奋战的大旗”。而这一形象又将为长虹开拓疆土带来数不清的好处。

经此一“赌”,为中国彩电业“赌”退了洋货,也为长虹“赌”来了半壁江山。1998年,倪润峰被日本人授予“日经亚洲最有成就企业家奖”,这是中国企业家在国际上所获得的最高荣誉。

长虹成了中国彩电行业的当然盟主。

然而,市场瞬息万变,1996年的价格战使得长虹江山在握:硝烟尚未散尽,到1998年7月,蓦然回首时,已是山河破碎;在全国的35个城市102家商场彩电销售统计表上,康佳当仁不让,首次荣膺桂冠,长虹第一次被挤到了第二的位置。但尴尬并未结束,次月,长虹再遭排挤,连第二的位置都被TCL所取代,1998年10月,市场份额的占有情况为:康佳第一,12.7%;TCL一第二,10.6%;长虹第三,10.4%。遥想当年,1996年3月,长虹的市场占有率为17%,1996年末为27%,1997年定格为37%。但长虹的目标是41%,因为倪润峰听说国际上正信奉俄美冷战专家的观点,认定绝对垄断就是这个数,而现在长虹市场份额竟掉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10.4%。

另外一个令人更难过的消息是:1998年6月,长虹股东大会决定以10:3的比例在12月底前配股,可到了10月,长虹股票却跌到14.4元,跌破了配股价16.22元。据君安证券的一份报告透露,长虹1998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由1997年同期的1.98亿元上升到3.46亿元,但销售收入反而下降了14.2%。

倪润峰当然不能容忍长虹的滑坡,更不能容忍别人据此认定长虹好运已经终结。

1998年11月16日,长虹宣布已经控制了国产彩管货源的70%以上。中国彩电“资源战”正式打响。倪润峰拉开了长虹又一次“豪赌”的序幕。11月18日,在“98长虹发展研讨会”上,倪润峰宣布:长虹要进入垄断。此语一出,石破天惊。不仅在中国彩电行业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在中国新闻媒体上也引起了一场历时半年之久的论争。在传媒的爆炒下,长虹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就在关于长虹“资源垄断”的话题尚未结束时,1999年4月7日,本来就不太平的彩电界,狼烟又起,长虹再祭价格法宝——宣布全面降价。在“彩管垄断”的争议尚未结束时,长虹再次在媒体上“火”了起来。

整个1999年夏天,中国的传媒格外忙碌——因为长虹。

垄断彩管:一石激起千层浪

但倪润峰的任何一次狂赌,都不是心血来潮的产物,都不乏深刻的历史背景。一边是谈笑间强弩灰飞烟灭的气概,一边是千军万马要过独木桥的险峻现实。基于此,有人感慨,倪润峰不愧是一个处乱不惊的大家。当险峻逼来时,他不仅不为此气短、退缩,反而集合百亿资金,迎险而上。仅就此来讲,其恢弘豪气,国内还很难有别的企业家堪比。

市场发育阶段是一个残酷时代,同行之间的竞争趋于“刺刀见红”,胜者王侯败者寇。欲成行业霸主,先做乱世枭雄,这便是中国经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的战局。

从1984年倪润峰执掌长虹帅印开始,到1996年10余年时间里,长虹一直被业内看作是一个“惹是生非”、“好战分子”、“称王称霸”甚至“奸头”的形象,是彩电市场的台风中心。10年间,彩电界的同行们已经越来越习惯长虹“闹事”的节奏,越来越习惯接受长虹的影响和带动了。他们说:“如果有一天倪润峰不再往彩电市场扔原子弹了,那就说明中国彩电业已经找到根本出路了。”另一种说法:“如果倪润峰有一阵子没扔原子弹,那么别的彩电厂厂长就会睡不着。他们会辗转反侧地琢磨倪润峰的下一个轰炸目标。”如前所述,小的常规的原子弹不说,这10年光大的原子弹就扔过3个,每一个原子弹之后,身处中国彩电业排行榜最后一批的企业都会销声匿迹,长虹成为了一个“刽子手”。

于是,1997年3月27日前夕,一些中小厂家怕倪润峰再有行动而抢先降价,彩电行里再掀降价风。长虹并不怕降价,长虹担心的是如此不分时机不从大局考虑的价格战,让国外品牌在中国再次崛起有了可乘之机。果然,在此之后,合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败在长虹手下又不甘消失的中小厂家纷纷外嫁国际资本,借洋品牌反戈一击。国际彩电列强几乎无一例外地在民族彩电业中找到了自己的登陆点,开始“借腹生子”,向长虹反攻倒算,意欲再展“宏图”。于是,长虹的市场份额开始一点一点地被蚕食。这时,外来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回升为28.5%。在排名前15位的品牌中,外来品牌已经占了6个,前10名中的第二集团几乎要变成清一色的“八国联军”,从大势上来说他们和民族企业的长虹、康佳、TCL、创维、海信、海尔等已经形成了1:1的对峙,而且上升之势十分明显。拿LG为例,它的市场份额的增长速度,从1998年1月的2%,猛增到10月间的6.3%,相当于长虹的61%,而在1996年长虹发动价格大战时,LG还名不见经传。在这种进攻之下,长虹的市场份额开始流失。而康佳、TCL、创维等民族彩电企业的市场份额虽然有所增长,但增长之和小于长虹的流失,这说明,民族彩电企业在中国本土市场的总份额下降了。

同类推荐
  • 从零开始读懂领导学

    从零开始读懂领导学

    生活中大多数的成功者都是各行各业中担当重任的人,他们独特而又迷人,可以兢兢业业又能一呼百应。他们也许没有过人的技术,也许没有庞大的资源,但他们有着神奇的令所有人为之倾倒、让所有人愿意追随的魅力、素质和能力。正是这种魅力、素质和能力,注定了他是一位成功者!
  • 零售心理战

    零售心理战

    全球最大便利店连锁公司7-Eleven的创始人——铃木敏文,结合40多年的零售经验,为您讲述洞察顾客心理的成功秘诀:不要为顾客着想,而是要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思考;比起优点,顾客往往更容易记住卖家的缺点;消费市场处于饱和状态时,只有当消费者亲眼看到具象的产品,才能察觉自身的潜在需求;顾客并非不愿购买,他们只是期待产品能够带来“合理化购买的理由”。通过引述日本各行业一线成功人士——包括AKB48制作人秋元康、优衣库品牌设计师佐藤可士和、JR东日本Ecute创始人镰田由美子等人的经营理念及案例,铃木敏文将为您献上一系列最经典、最全面、最实用、最通俗易懂的零售实践课。
  • 贯通中国人性的36个管理细节

    贯通中国人性的36个管理细节

    以个案例分析方法,透视中国人的行为特性,进而提出并阐明一系列经实践证明有效的中国式管理行为要点。不同于以往的中国式管理书籍,以人性人心为主干,在众多管理著作中,可谓是别开生面之佳作。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有很多企业家借鉴中国古代思想建立起特有的企业文化,形成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优势,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企业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式管理的要义,在于以人为中心、理人管事,透过管人的方式,达到安人成事的最终目的。但是,由于忽视中国人性化领导与西方法制化管理的区别,很多企业盲从西方式管理而不得要领,导致过度管理而缺乏领导,最终影响整个组织营运的绩效。
  • 管人用人有心计

    管人用人有心计

    本书正是一本讲解如何用人管人的参考书,从以下六个方面介绍了用人管人的重要心法。一、把人才看作企业的无价之宝,立足于企业的根本,选择适用的人才。二、全面考察人才的能力,将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力。三、主动与下属交流,通过积极的交流方式达到高效沟通,进而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四、员工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报酬,还需要一定的精神食粮。
  • 改法(稻盛和夫拯救日航的40项意识改革哲学)

    改法(稻盛和夫拯救日航的40项意识改革哲学)

    本书详细地披露了日航复兴过程中大量鲜为人知的幕后细节。本书作者历经一年时间,听取了稻盛和夫名誉会长、大西贤会长和植木义晴社长等多位人士的真实声音。并采访了从集团公司的职员、飞行员、客舱乘务员到地勤工作者(负责行李和货物的装载)、航行管理者等涉及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他们为日航的崛起挥洒汗水,贡献了一己之力。从他们的话语中,我们逐渐了解到,意识改革究竟以何种形式渗透到他们的内心并使之发生变化。日航的重生看似是个奇迹,其实这并非意外。从职员到董事,每个人内心的变化,以及意识、行动、组织和企划的变化是实现其快速崛起的关键力量。
热门推荐
  • 气象睢宁

    气象睢宁

    一只白鹭从河边飞起,又一只白鹭从草丛飞起,紧接着,一只只飞起,一队队飞起。飞起又落下,落下又飞起。飞起时是一阵白云,落下时似一地白雪,在古黄道上是那么的让人惊异、感叹!他们好像会说话,在欢迎刘礼春一行的到来,用自己最美丽的姿势。刘礼春似乎是听懂了白鹭的歌唱,露出了一脸的微笑。古黄河道,原本就有天然的美啊!
  • Between Two Ends
  • 灵起守护

    灵起守护

    如果说世界真的改变,灵气复苏,所有人的生活也将随之改变,恰巧你是幸运儿中的一员,面对未知,是继续践行自己的理念,还是随波逐流?欧阳还是希望活的有意义一点,偶尔装一装也是好的。
  • The Tapestried Chamber

    The Tapestried Chamb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吻定情:恋上蜜糖夫君

    一吻定情:恋上蜜糖夫君

    拐错男人进错房,她本想拍拍屁股溜走,无奈还没跑就被抓住,“女人,你在找死!”他凌冽的眼神仿佛万千刀刃射入她心,谁能想到前一秒要杀她的人,下一秒竟然要娶她做娘子?原本桀骜不驯、冷酷飘逸的男人一下子变身黏人的棉花糖?拜托!她身上还有艰巨的任务,要拐一群美男回女儿国,这下好了被妖孽缠上,她还怎么进行她拐男人回去的光荣任务?
  • 蟾溪流韵

    蟾溪流韵

    连德仁先生的《蟾溪流韵》即将付印,嘱我写序,诚惶诚恐。对诗词,我并不精通,但确是个爱好者。我始终认为,好诗歌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心底喷涌而出的。其鲜活的灵魂是无法隐藏的。读完连先生的诗集,酣畅淋漓,更加深了我这一认知。
  • 神魂裂

    神魂裂

    一位被父母抛弃的多重人格分裂少年,在一所诡异的精神病院中,意外得知了神界的存在,他陷入了惊喜与危机,为难与抉择,离别与重逢,最终,一个意志坚强的少年因为悲痛与仇恨叩开了神界的大门,截然不同的成神之道会让他在神界打出怎样的天地呢?
  • 零失败学烘焙

    零失败学烘焙

    《美食天下(第1辑):零失败学烘焙》集结了营养师的权威营养知识,烹饪大师曹广泉等几十年的烹调经验,讲解烹饪知识,介绍家常食材家常菜。营养保健及食疗部分根据最新的营养学研究成果,本着有助健康和疾病康复的原则选取菜品,对大众的食疗有着较好的指导意义。不同人群的营养保健及食疗部分根据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的生理特点,本着对特殊人群关爱的原则选取营养知识和菜品,给不同年龄段及性别的人群进行饮食指导。
  • 办公室战争

    办公室战争

    很多人抱着“青者自清,浊者自浊”的心态看待办公室工作,以为只要能独善其身就可以远离是非,然而事实上,办公室里没有真正可以明哲保身的人,只要身在办公室,便是处在风暴圈,没有所谓的,“台风眼”可容藏身。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们绝对不是鼓吹上班族在办公室里兴风作浪,但你必须保持头脑机警,消息灵通,随机应变。无论是职场老手还是新手,在上阵之前,你都要知道自己的办公室功夫练到了何种火候!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分清敌友,如何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稳固自己的地位,如何与上司建立和保持牢固的关系,如何防范办公室内的陷阱,如何找到办公室的同盟军……掌握了这些技巧,会使你在处理办公室人际关系时得心应手,攻防自如,游刃有余。
  • 看懂中国经济的第一本书

    看懂中国经济的第一本书

    辛苦流汗腰包还是没鼓起来?谁夺走了你的财富?国企、民企、外企,投靠哪路阵营才能有好饭碗?房价烫手,股市魅惑,热钱投机,啥时不再做钱奴?就业“被剩”,生活“被穷”,你离幸福几米远?物价、房价、股市、就业、税收等等行走在中国经济的江湖,纵然政府苦心孤诣,但始终众口难调,草根变富翁的侠客梦,怎样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