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64600000002

第2章 起源于祭祀

庙会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宗庙社郊制度,即祭祀。在远古时期,祭祀是人们生活中一件经常而又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早期的祭祀主要是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在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的过程中,人们聚集在一起,集体开展一些活动,如进献供品、演奏音乐、举行仪式等。这种为祭祀神灵而产生的集会,可看作是后世民间庙会的雏形。

(一)庙会的渊源

庙会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形式,反映了民众的心理和习惯。庙会的渊源,可以上溯至古老的社祭。

社,先秦时初指土地神,亦指祭祀土地神的场所,后代逐渐演变为地方基层组织或民间团体。

古人以土地滋育万物,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所以普遍立社祭祀。

据《尚书·甘誓》记载,夏代对于战争中违命的人即在社施行惩罚。甲骨文多见祭祀殷王于社,祈年求雨的记录。《诗经》中也有西周时用粮食、牺牲祭社,祈求甘雨和丰收的篇章。

(二)社神的祭祀

在周代,王为群姓立社,称为太社,自为立社,称为王社。诸侯为百姓立社,称为国社,自为立社,称为侯社。百姓25家为里,里各立社,称为民社或里社。而社神是土地神。

土地神又称“土地公”“土地爷”,是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众神之一,流行于汉族地区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

旧时,凡有汉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现象。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现代多属于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诸神中地位较低的神祇。

在民间信仰中,神明多半会有明确的出身,但土地神的出处有很多。有的说土地神为周朝一位官吏张福德,生于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他自小聪颖至孝,36岁时,做朝廷总税官,为官廉正,勤政爱民,至周穆王三年辞世,享年102岁。

有一贫户以四大石围成石屋奉祀,不久便由贫转富。于是百姓诚信神恩保佑,乃合资建庙并塑金身膜拜,取其名而尊为“福德正神”。故生意人常祀之,以求生意发展。

还有的说土地神为周朝上大夫的家仆张明德,主人赴远他地做官,留下家中幼女。张明德带女寻父,途遇风雪,脱衣护主,因而冻死在途中。临终时,空中出现“南天门大仙福德正神”九字,封为忠仆之号。

上大夫念其忠诚,建庙奉祀。周武王感动说:“似此之心可谓大夫也”,故土地公有戴宰相帽的。

明清以后,民间又多以名人作为各方的土地。例如清代翰林院及吏部所祀的土地,传为唐代大文人韩愈。杭州太学一带,原是岳飞的故乡,于是太学就奉岳飞为土地神。现在的土地庙中常配祀有土地婆婆,其俗约起于南宋。

各地所祀的土地公都是慈眉善目,白须白发的老人。因土地公生前为官,所以多数身穿官服。有时会有土地婆陪祀,有时则只有土地公而已。

传说,玉皇大帝委派土地公下凡时,问他有什么抱负。土地公说,希望世上的人个个都变得有钱,人人过得快乐。

土地婆却反对,她认为世间的人应该有富有贫,才能分工合作,发挥社会功能。

土地公说:“那么,贫穷的人不是太可怜了吗?”

土地婆反驳说:“如果大家都变有钱人,以后我们女儿出嫁,谁来帮忙抬轿子呢?”

土地公无话可说,因此打消了这个原可“皆大欢喜”的念头,世间才有今天的贫富悬殊差别。世上觉得土地婆自私自利,是一个“恶婆”,于是不肯供奉她,却对土地公甚为推崇。

土地载万物,又生养万物,长五谷以养育百姓,此乃中国人所以亲土地而奉祀土地的原因。

《太平御览》引《礼记外传》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故建国君民,先命立社,地广谷多,不可遍祭,故于国城之内,立坛祀之。”

自东晋以后,随着封建国家从中央至基层的官僚制度的逐渐完善,土地神也演变成为在道教神阶中只能管理本乡本土的最低级的小神。

汉族许多地区的习俗,每个人出生都有“庙王土地”,即所属的土地庙,类似于每个人的籍贯。人去世之后,道士做超度仪式时,都会去其所属的土地庙做祭祀活动。或者是死人的家属,到土地神庙,禀告死者姓名生辰等资料,以求土地神为死者引路。

闽南、台湾人则认为,土地神可以保佑农业收成,也可以保佑生意人经商顺利,旅客旅途平安,甚至还保护坟墓,不受邪魔的侵扰。

土地神是功能性极强的神明。一般说法,土地神为地方之守护神祇,为一乡一里之神。

土地神是民社的重要的精神支柱,民众向社神祈求风调雨顺,就要进行社祭。

(三)社祀的发展

春秋时,遇到日食、水灾亦祭祀于社。战争中俘获敌国君主,也曾用作祭社的牺牲。发生重大事变还要结盟于社,社更成为公众活动的中心,盛大的社祀往往会吸引邻国君主专程前往参观。

史籍中还出现“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禹劳天下而死为社”等说法。

共工氏,我国上古传说中的人物。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共工氏是神农氏以后,又一个为发展农业生产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他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关于他的传说,几乎全与水有关,最有名的故事是共工怒触不周山。把土地神指实为某个帝王,当属后来的传说。

除国都外,民众聚居的城邑也往往有社。《左传》中就有民间妇女在乡村之社结盟的记载。据说大约25家即置一社,可见基层居民点也都要立社。这样,社便具有了地方基层组织的性质。

据《左传》记载,鲁昭公流亡至齐,齐景公宣称准备将邻近鲁国的土地“千社”奉献给他。鲁定公时,齐景公又曾给卫国土地“书社五百”。

战国时代,有的文献说汤武征诛时,就以书社赏赐有功的士大夫,还谈到楚王、越王打算以书社数百赏赐孔子、墨子等。虽不是古代史实,但却反映了春秋战国之际,社已成为地方基层单位,大约同邑、里相当。

至汉代,中央、郡国、县、乡、里各级行政机构都立有社。乡以上的社由政府设置,官府祭祀。里社则由居民自己组织祭祀,即以里名为社名,里的全体居民不论贫富都参加。

每年春二月、秋八月上旬的戊日举行社祭,祭后在社下宴饮行乐,费用由全里居民分摊。有时也采取捐献的办法。

除去集体的祭祀外,个人也常向社神祈福、立誓、祛病。领导社事的是里正、父老,里、社在组织上是合一的,社的活动即为里的职司的一部分,并得到封建国家的认可与支持。社祭时的具体执事者称社宰、社祝、祭尊,是宗教巫术者的称谓。

社的活动的参加者并没有专门的称呼,反映了当时里、社尚未分离的情况。不过,与先秦相比,汉代里虽普遍立社,但已出现与里有别的“里社”一辞。社神和社祭的地位有所降低,里中居民对社的活动的态度随贫富分化而不一致,已开始带有自由参加的色彩。

这些说明,汉代里与社的关系开始出现了分离的迹象,社的活动开始出现了私人化、自愿化的趋向。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人口流散,汉代严整的里制已无法维持,全里居民参加的里社制度开始瓦解。

此时,私社开始发展。有适应门阀世族制度和战乱中举族迁徙或聚保的需要,以宗族地望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宗社,有按阶级和职业结成的社。

而最盛行的则是东晋末南北朝时,由佛教信徒组成的“邑义”和“法社”。

邑义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一般按村邑或宗族组成,在僧人参加或指导下,结集人众,聚敛财物,从事造像、修寺、建塔、营斋、诵经等活动。其主事者名目繁多,主要有邑主、邑长、邑维那、邑师等。参加者称邑子、邑人。规模一般为十余人至数十人,有的达数百人甚至千人以上。

法社兴于南方,侧重讲经、说法、修行,参加者往往是贵族、官僚、士大夫。

邑义和法社,特别是邑义,实际上是寺院地主和世俗地主借助佛教来统治、剥削群众的组织。随着时间的推移,到隋唐时,邑义和法社在地域和活动内容上的区别逐渐泯没。

唐朝开始,就下诏强调社祭,令民间普遍立社。唐五代私社大盛,通称社、社邑、义社、义邑、邑义等。许多私社因本身的主要活动或社人成分而有专名,如亲情社、官品社、女人社、坊巷社、法社、香火社、燃灯社等。

这些私社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类主要从事佛教活动,与寺院和僧人有密切关系,多数就是依附于寺院和僧团的组织,僧人参加或领导的也不在少数;一类主要从事经济和生活的互助,其中最主要的是营办丧葬。有些社则兼具上述两类社的职能。而传统的社祭,往往仍是这些私社的重要活动内容。

(四)社祭的舞乐

社祭时要有舞乐。自古以来,祭神时总少不了舞蹈、音乐。

傩舞是古代祭仪式中的一种舞蹈,傩戏是在傩舞的基础之上发展形成的戏剧形式。傩祭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到商代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

傩舞是我国古代大傩祭奠中的仪式舞蹈,后世逐渐发展成娱乐性的民间舞蹈。广泛流行于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安徽、山东、河北等地。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如鬼物、跳傩、傩戏等。

也有名之为跳神的傩舞的特征,一般都木制假面,扮作鬼神歌舞,表现神的身世事迹。从我国有文字记载开始,就有关于傩舞的记录。

而鸟舞也是属于社祭仪式之一。有学者认为,“履大人迹”是指象征男女性事的一种舞蹈,或称鸟舞。学者们认为,后稷本是其母姜嫄参加社祭后,与某个姬姓男子野合而生,史籍载为“履大人迹”,是出于儒家崇圣心理,对上古时期男女野合的巧妙掩盖。儒家为了更神异其事,把履大人迹进一步解释为“履帝迹耳”。

姜嫄是上古时代人,陕西武功人,原为炎帝后代有邰氏的女儿,后来成为黄帝曾孙帝喾的元妃。姜嫄生活的时代,相当于我国古史传说中尧、舜、禹时期。当时人们“知母不知父”,因而后稷有被其母姜嫄抛弃的历史记载。

中华民族音乐的蒙昧时期,早于华夏族的始祖神轩辕黄帝两千余年。据今六千七百年?至七千余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可能已经可以烧制陶埙,挖制骨哨。这些原始的乐器告诉人们,当时的人类已经具备对乐音的审美能力。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远古的音乐文化具有歌、舞、乐互相结合的特点。葛天氏氏族中的所谓“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的乐舞就是最好的说明。

上古部落首领的名号,无不跟他的发明创造有关。伏羲氏发明捕鱼狩猎、神农氏发明种植五谷、有巢氏发明建造庐舍、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他们的发明创造都隐含在名号里。

而葛天氏部落,不仅是乐舞的发明者,也是织布、穿衣的发明者。由于葛天氏部落首领利用葛这种植物纤维造福部落之民,后人才称之为“葛天氏”。

上古时代,人们所歌咏的内容,诸如“敬天常”“奋五谷”“总禽兽之极”反映了先民们对农业、畜牧业以及天地自然规律的认识。

古代社祭是音乐舞蹈对后世庙会上祭神、娱神,以至娱人的活动,无疑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社祭是我国庙会产生的主源。

同类推荐
  • 渭河传

    渭河传

    面对几乎承载了公元10世纪初期以前中国历史和文化经历太多精神和情感的渭河来说,她的古老与悠长、她的复杂与曲折,尤其是她所负担的华夏文明光芒实在是过于丰富厚重、波澜壮阔了!而且发生在渭河沿岸的许多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入和事,读者都耳熟能详。
  • 民间婚俗

    民间婚俗

    婚姻礼俗是男女建立婚姻关系的必要途径。由于结婚是人生最大喜事,关涉到家庭幸福、家族香火的延续和社会的安定,因此有关婚姻的习俗也就特别繁多。哭嫁仅仅是婚俗中的一个插曲。以上简单梳理了哭嫁习俗流变的轨迹,从中可以看出,婚俗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婚俗还包含丰富的文化意蕴,充溢着美好的情感以及人们对幸福家庭生活的向往。本书将依照婚礼的程序,展示婚礼中重要环节的风俗画面。
  • 民间演艺

    民间演艺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老子:乱世里的南方智慧

    老子:乱世里的南方智慧

    权势者的欲望无所节制,百姓小民无力对抗。老子用比国君更权威的口气,试图对这种潮流踩刹车。本书再现了言简意赅的道家经典《老子》的思想和语言魅力,认为老子的思想源于谜一样的古老的南方隐者文化,相较于儒家以礼法对抗乱世,老子则主张道法自然、包容万物,这是乱世中的一缕清风。同时,本书将老子放回战国乱世的历史脉络中,纠正了以往大多数人对于老子思想的“反智”“反文明”的指责,试图理清老子及道家思想之核心“无为”的真意,其实是悲天悯人的积极关怀。
热门推荐
  • 神奇宝贝之靛吹风

    神奇宝贝之靛吹风

    智商超高的残疾男孩,被抛弃,却因一次机会,他看到了另一个世界,看到了另一个未来,看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新小说(重生之混元大熊猫)将在二零二零年九月一号上午九点种开始更新,开更五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捧场!感谢!!!
  • 情途陌路

    情途陌路

    听闻自己父亲重病入院,在需要一大笔钱之后,柳烟儿在刚上班的第一天,就直闯总裁办公室,哪里料到,为此的看到了一幕——,原本以为,自己会似小说里边的,遇上一个好心的总裁,给自己带来一线的生机,哪里曾想到,自己遇上的,是一个流氓总裁,非但不答应救自己,反而还落井下石,在告诉她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之后,给了她一纸的契约。
  • 八宝妆

    八宝妆

    京城众人都认为,皇上给显郡王与义安候府嫡女的赐婚,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显郡王是那朵鲜花,义安候府的嫡女是那不招人待见的牛粪。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真相往往是谁用谁知道。
  • 误惹王爷之王妃要休夫

    误惹王爷之王妃要休夫

    一句话简介:这是一个呆萌傲娇女情挑腹黑忠犬男,却反被他吃干抹净不留渣的故事!***【全文简介】当你穿越了,误惹了腹黑、忠犬的男人一只......出逃时,他说:“你永远逃不出本王的手掌心,既然逃不了,那便乖乖沉沦!”表白时,他说:“本王不懂什么是爱,既然心给你了,你就一定要好好珍藏!”吃醋时,他说:“这种有失身份的事情,你以为本王就不会做吗?”成亲时,他说:“本王虽无实战经验,所幸昂藏七尺又睿智隽永,王妃如此弱不经风,可要淡定!”离开时,他说:“这辈子,我只会坚持一件事——等你!”她说,姐穿越而来,只想每天吃饭、睡觉、打豆豆,顺便捞个美男困个觉;他说,朕君临天下,只想每天看你、念你、宠幸你,顺便生个豆子圈住你!从此,她无法再逃,也不想再逃!***【女主版简介】一朝穿越,误惹处男一只!不过,这个男人也太帅了点吧!纳尼,还是生杀予夺的王爷?管你是帅得一朵梨花压海棠,还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姐可是新时代前卫女性,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都说,女追男隔层纱!小鲜肉,且看姐如何将你扒干净!只是,不是说好将咱们升级打怪的革命友情升华吗?转眼,居然连同白莲花,更换阵营?好好好,姐桃花一箩筐,不差你一朵!一纸休书抛给你,有多远给我滚多远!***【男主版简介】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烽烟尽处,江山惑乱!恩怨情仇,何以相抵?美人江山,孰轻孰重?天下之心,千古一帝!与我并肩共赏万里河山的女子,只有一位!为她,空设后位、散尽六宫!只为,等那场梦的延续!***PS:①本文一对一,一生一世一双人!②暖虐情深,男女双洁,男主强大,女主成长型!
  • 哑妃来袭:皇叔请小心

    哑妃来袭:皇叔请小心

    苏小梧,季剪秋,凤舞,乐游,她们是一个人。乞丐,杀手,军妓,舞姬,花魁,楼主,庄主,公主,她身份多重。从棋子到棋手,她以性命作筹码,孤注一掷。到头来却发现,她走的每一步都在别人的掌控之中,她依旧是棋盘上的一枚棋子,而落棋的,是命运。咸熙,洛迦渊,燕龙宇,慕容辛白,崔子西,淳璟,月泠,梨妆,红月……她身边的人不断,只是来去匆匆,留下的只有回忆。洛迦渊说,“人生若只如初见,该有多好。”燕龙宇说,“是我把她弄丢了,便是用整个天下作交换也换她不来。”咸熙说,“我从不信命,可天命说她属于我,我信了。”慕容辛白说,“我自认能给她最好的守护,到最后却发现,便是这样简单的一件事,我也做不到。”
  • 西清诗话

    西清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活出那份娓娓道来

    活出那份娓娓道来

    有这样25个人,要么他们的名字让你如雷贯耳,要么他们的作品让你如雷贯耳。李健、刘若英、孟非、林青霞、汪涵、陈道明、吴秀波、史铁生、麦家碧张充和、韩再芬、老树、阿城……其实你还不够了解他们,真正打动你的是他们的植物系属性,拒绝嘈杂和喧哗,静水深流在自己的河道。他们呈现了生命最自然的状态:不喧嚣、不攀比、不攻击、不急功近利,像一株植物自然生长。这是一个找自己的过程,他们找到自己,并与自己和解。于是任生活匆忙、人心浮躁,他们内心有自顾自的坚持,在这个浮躁快速的社会中专注地、慢慢地、简单地过自己最想过的生活。
  • 怒火之刃

    怒火之刃

    从怒火中汲取力量的失忆孤儿,自称为“英雄成名系统”的猥琐光球,来自失落王国的红发女子,于战争中寻找自我的丛林老兵,在陆地上四处游荡的海盗后裔,来自东方古国的流放刑徒,心怀复国之念的忠诚武士,还有叽叽喳喳的两只奇怪小鬼外加凶残的吉祥物一枚。为了对抗“恶魔”,看似完全不可能相处的队伍集合在了一起,为重铸“断剑”而踏上了旅途。
  • 江阴城守后纪

    江阴城守后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冷情谋爱:替罪娇妻宠上瘾

    冷情谋爱:替罪娇妻宠上瘾

    孩子病危,她在雨夜中跪求孩子的生父,但却等来锥心的羞辱!苏然想,如果不是因为孩子,她绝对不会再见冷骁一眼!他是恶魔一样的男人,接近她,只为借着她的身份害得她家破人亡。五年后,两人因为孩子重聚,那毁天灭地的仇恨,也让两人再次交织在一起。孩子是维系两人关系,唯一的纽带!当真相一层一层的揭开,苏然最后的一丝防线也彻底被攻破,背后的秘密鲜血淋淋。恶魔的禁锢,最为可怕:“曾经我以为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却原来没有想到我竟是最可怜的那个人。”他笑得邪肆:“辛苦的是我,你哪里可怜?”不管有多爱,不管有多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