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65200000002

第2章 简要介绍

卢沟桥亦作芦沟桥,是北京市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石联拱桥,也是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作为一座古桥,卢沟桥的建筑风格为后人称道。

卢沟桥不仅有雄伟的结构,更有沧桑的历史。它修建于1189年,早在金朝章宗年间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到了近代,这里更经历了对中国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卢沟桥事变。这些沧桑的历史给这座古老的石桥,带来了浓厚的历史感,从而使这座桥成为了一个历史的符号。

(一)位置与名称

卢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约十五公里的丰台区永定河上,永定河旧称卢沟河,桥以卢沟命名。

卢沟桥始初名“广利桥”,后改称“卢沟桥”。在国外也称“马可波罗桥”。

卢有黑色之意,以河水浑浊色暗得名。1698年,在整修了卢沟河的河道、河堤之后,改名为永定河,此名沿用至今。

(二)建筑风格

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9.30米,建有10个桥墩,11孔。中心桥孔间距21.35米,东西两岸间距16.49米。

桥墩呈船形,进水一面有分水尖,每个尖上安置一根26厘米边长三角铁柱以迎击洪水和冰块,保护桥墩和桥身。

出水一面砌成流线型,状如船尾,减少水流对桥孔压力。经试验:这座古桥有较大的承载能力,曾通过429吨大型平板车而无恙。

卢沟桥两边有望柱和栏板,望柱有281根,每个都刻有形态各异的石狮。据古书《从海记》中说:“桥柱刻狮凡六百二十有七”,后来保存下来的共有大小石狮501个。

在桥的整体结构上,卢沟桥也独具特色。其拱券的跨径与桥墩的距离一致,由桥的两端逐渐向桥中心增大。

桥拱为弧形。矢跨比率为1:3.5,这与我国古代其它的石拱桥有着很大的不同。如江西的万年桥,安徽的太平桥,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以及河北省的井径桥等,其矢跨比率多为1:2,所以多为半圆形。

卢沟桥采用的矢跨比率使得桥面较为平缓而更加实用,但从力学的角度讲,建造的难度也更大,造型也更加美观。由此可见金代建桥技术的高超。

在桥拱上采用的是框式纵连式的砌拱法,使整个拱券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中心桥孔及两侧刻有吸水兽。传说是龙的九子之一,性喜水。所以被安置在此,具有压制洪水,防洪泛滥的喻义。其中,中心桥孔和西五孔龙门石上的吸水兽,据专家考证是金代的原物。

在桥的结构、桥墩及拱券的各个部分,石与石之间,都用带棱的腰铁和铁拉件紧紧连接在一起,大大加强了石与石之间的牢固性。1786年,《卢沟桥诗序》记载:

石工鳞砌,锢以铁钉,坚固莫比。

因此,卢沟桥才能够历经八百多年风雨而依旧傲然屹立。

卢沟桥的桥面十分讲究,分为河身桥面和雁翅桥面两个部分。河身桥面长213.15米,宽7.5米,若包括栏杆地袱和仰天石在内,共宽9.3米。

桥面中央较东西两端稍高,约成0.8%的坡度,坡势平缓,适宜通行。雁翅桥面斜长28.2米,成喇叭口形状,最初入口处宽32米,坡度较大,上下高差近2.1米,约为3.5%的坡度。此种桥面,令人感觉通行顺畅又威严壮观,集美观实用于一身。

卢沟桥的桥墩设计也颇具特点。除两侧金刚墙外共有十座桥墩。每座都是肩挑两拱,拱拱相连,共同承担桥体的负荷,使桥墩及各拱与桥体紧密地连接为一个整体,极为牢固。

桥墩的平面形状俯视呈船形,北端迎水方向砌成楔形分水尖,长4.5至5.2米不等,约占桥墩的40%,用以迎击上游冲来的洪水。

经过券洞后,作流线型内收,状如船尾,使水流可以迅速分散,减轻了水流券洞内的压力。有效地保护了桥体。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为使桥墩北端的楔形分水尖更加经久耐用,设计者在每个分水尖上加装了一条边长26厘米的三棱形铁柱,俗称“斩龙剑”。

每当初春季节,大地转暖,冰雪消融。永定河水携带大量泥沙冰凌,自河北怀来沿山谷而下,水流甚是湍急,奔腾咆哮,撞击桥墩。

由于有了这把“斩龙剑”,狂浪浮冰被击得粉碎,乖乖地顺着桥洞向南流去,确保了桥体的安然无恙。这是卢沟桥建造者的又一极富创造性的杰作。

数百年来,这把“斩龙剑”不知保护过多少次卢沟桥免遭毁坏,保护了下游多少生灵免遭涂炭。在卢沟桥地区,历史上曾有过许多关于斩龙剑守护石桥平息水患的传说。

因北侧分水尖占整个桥墩的十分之四,就使得桥体压向桥墩的南面,为解决整桥的平衡问题,建筑师们又在分水尖的凤凰台上加压了6层厚达1.83米的压面石,第一二层挑出于分水尖之外,其余4层逐渐向上内收,至顶上台面微微隆起,似琴面状。

这种建造技巧,既保证了桥的整体平衡,也使得分水尖更加坚实稳固,使整座桥梁浑然一体竖不可摧。

(三)修建历史

卢沟桥的修建是有一定背景的。古老的北京从燕国的蓟城,到辽代的南京,城市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卢沟渡口的重要性自然也与日俱增。

但是,“卢沟河水非常浑浊而湍急,当地的老百姓每年要根据水位深浅,选择地点搭临时桥梁。后来官家在两岸造了一座浮桥……”这是宋朝使臣许亢宗在1125年出使北国时写《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中有关卢沟渡口的一段描写。

1153年,金中都作为北方政治中心,进出都城的唯一门户卢沟渡口,仍用临时木桥或浮桥,显然已不能适应当时形势。

金代第四任皇帝完颜亮将国都由上京会宁府迁至金中都,其动机之一,就是为了方便就近统治。

当时,由金中都南下中原,必取道良乡、涿州,从而进入西倚太行山东麓、纵贯华北平原的南北向大道。

然而,出得中都城,所遇第一条大河即是发源于山西省西北部、穿出太行山脉、流经今北京地区西南郊的永定河。

永定河古称桑干河,因流经黄土高原,水流含沙量之高仅次于黄河,故又称浑河、小黄河,因水势汹涌,经常改道,曾称无定河,在金代称卢沟河。

在卢沟桥建成之前,其地就是古渡口。据史料记载:“离良乡三十里,过卢沟河,水极湍激。燕人每候水浅,置小桥以渡,岁以为常。近年都水监辄于此河两岸造浮桥。”现代的京广铁路、京石高速公路,也是由此处跨河南下。

至1189年,金国已在中都定都37年,国势达到全盛时期,与中原的政治、军事、经济联系愈加密切,卢沟河上原有的摆渡、浮桥、季节性木桥等渡河方式已不能满足交通需要。

在这一年,金代第六任皇帝金章宗完颜璟下令,在卢沟河上建一座大石桥。卢沟桥始建于1189年6月,1192年3月竣工。

(四)历史沿革

卢沟桥建成后,它成为京南的交通要道,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元代人蒲道源在《辛斋诗话》中有诗写道:

卢沟石桥天下雄,正当京师往来冲。

由此可见,卢沟桥的修建,对当时的交通与文化交流都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当然,作为一座古桥,卢沟桥也经过多次修缮,这就构成了卢沟桥漫长的历史沿革。

在明朝年间,据记载自1412年至1555年共修桥六次,均无大工程。

在清朝年间,卢沟桥共修桥七次,其中五次工程不大,只有两次工程稍大一些。

其中,在1698年的那次重修时,康熙命在桥西头立碑,记述重修卢沟桥事。因为康熙年间的这次重修,历史上也就有了两个卢沟桥,最初的建于1189年,至清康熙年间毁于洪水。1698年,这才有了现在的卢沟桥。

因此,通常所说的卢沟桥有八百余年历史,是把新旧两个桥的时间算在一起,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康熙重建的卢沟桥,只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1908年,清光绪帝死后,葬于河北省易县清西陵,必须通过卢沟桥。由于卢沟桥桥面窄,只得将桥边石栏拆除,添搭木桥,事后,又将石栏照原样恢复。

此后,从1908年至1949年,卢沟桥没有大的修缮工程,仅个别地方添配了栏杆和石狮。

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发生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成为中国展开全国对日八年抗战的起点。

新中国成立后,在桥面加铺柏油,并加宽了步道,同时对石狮碑亭做了修缮。

同类推荐
  • 金台集:维吾尔族诗人名作(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金台集:维吾尔族诗人名作(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金台集》是元代维吾尔族诗人纳新的代表作。为危素所编,纳新通过努力学习,充分掌握了汉民族文化,在文人才子云集的京师和江南,以诗文知名于世。其诗文以游览酬唱居多,亦不乏针砭时弊之作,风格清丽,不刻意雕饰。陈垣在《元西域人华化考》中对他极为推崇。
  • 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下

    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下

    本书收入文章40余篇:《论周秦“治道”及历史影响》、《从秦始皇陵园的建制看秦代社会矛盾》、《秦早期经济考略》等。
  • 老北京的记忆

    老北京的记忆

    《老北京的记忆》讲述了定格正在消失的京味儿生活,留住一座记忆中的城,图文版老北京风物志,百余幅珍贵图片,完美展现老北京风韵,再现京城市民生活图景,描摹一个时代的人文风情画。
  •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分为五个部分,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 三天读懂国学

    三天读懂国学

    本书通过对诸子百家学说的介绍,儒学、经学、理学、心学的梳理,二十四史的展示.中国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曲艺建筑等的讲解,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积淀,管窥国学的整体风貌。
热门推荐
  • 自己之歌·惠特曼诗精编(中外名家经典诗歌)

    自己之歌·惠特曼诗精编(中外名家经典诗歌)

    《自己之歌:惠特曼卷》是中外名家经典诗歌·惠特曼卷。作者惠特曼,收录了他的多篇抒情诗,主要内容包括:题诗、铭言集、我歌唱一个人的自身、在海上带有房舱的船里、幻象、开始我的研究、我听见美洲在歌唱、从巴门诺克开始、自己之歌、亚当的子孙、从被抑制的疼痛的河流德等作品。
  • 风筝怨

    风筝怨

    《风筝怨》从余光中先生千首诗歌中精选了100首,经过诗人的亲自审定。这本书出版于余先生90寿诞之时,是对诗人寿庆的一次隆重献礼。本书收录的相当数量的诗歌以前从未在大陆地区出版过,这次我们将其结集出版,也是为了让更多内地的诗友和文学爱好者一睹其风采。余先生为这部书籍的出版写了序言,我们也予以了完整收录。
  • 末日生存日记

    末日生存日记

    我拿着自制的尖木棍,重重刺进那头丧尸的后脑勺中!但是,木棍断了!尖头的部分还留在它的脑子里,另一头则被我握在手里。丧尸非但没事,反而更疯狂了!回身朝我扑过来!
  • 舔狗的大学生活

    舔狗的大学生活

    离家千里上大学是王宇壕的梦想,高考结束终于要迎来新的生活。王宇壕对天大喊:“我终于可以放飞自我做个舔狗啦!”
  • 一品傻妃:我本惊华

    一品傻妃:我本惊华

    前世,她是身经百战的特工,却被丈夫害死。穿越到古代,她成为一个被世人耻笑的痴傻王妃。前有王爷嫌弃,后有小妾暗害。从棺材里爬起后,她重生了这一回,定当活出惊世风华。管它妖魔鬼怪,害她者,定当十倍偿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划过的星空

    划过的星空

    小小的我们,有着大大的梦想,但愿这时光不负、青春不老、梦想不灭!
  • 遥远的绿叶

    遥远的绿叶

    这是一本有关未来的幻想小说。靠近北极的一所小学校,正在上课时,突然遇至了一场大地震。地震引发了雪山崩塌,将小学校埋在了地下。七千年过去了,人类的高科技将这所被埋在地下的学校发掘出来,其中三个小学生被救活了。时隔七千年的人类相聚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这本书里表达的情感与思索,有着相当深厚的哲学韵味。
  • 铁掌无敌王小军

    铁掌无敌王小军

    铁掌帮第四顺位继承人王小军根本不相信现代社会还有所谓的武林,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继承帮主的位子然后把帮里的四合院卖个好价钱去环游世界,可是事不遂人愿,警察、神盗门、唐门纷纷找上门来。王小军这时才知道自己的门派在神秘组织“武协”里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他肩负的,是将门派发扬光大,他是一个门派所有的未来……慌张啊!
  • Stories in Light and Shadow

    Stories in Light and Shadow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主的一生

    魔主的一生

    人生总会变化无常,本该种田隐居的强者,再次被迫踏上征途,他的传奇一生又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