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65200000002

第2章 简要介绍

卢沟桥亦作芦沟桥,是北京市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石联拱桥,也是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作为一座古桥,卢沟桥的建筑风格为后人称道。

卢沟桥不仅有雄伟的结构,更有沧桑的历史。它修建于1189年,早在金朝章宗年间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到了近代,这里更经历了对中国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卢沟桥事变。这些沧桑的历史给这座古老的石桥,带来了浓厚的历史感,从而使这座桥成为了一个历史的符号。

(一)位置与名称

卢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约十五公里的丰台区永定河上,永定河旧称卢沟河,桥以卢沟命名。

卢沟桥始初名“广利桥”,后改称“卢沟桥”。在国外也称“马可波罗桥”。

卢有黑色之意,以河水浑浊色暗得名。1698年,在整修了卢沟河的河道、河堤之后,改名为永定河,此名沿用至今。

(二)建筑风格

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9.30米,建有10个桥墩,11孔。中心桥孔间距21.35米,东西两岸间距16.49米。

桥墩呈船形,进水一面有分水尖,每个尖上安置一根26厘米边长三角铁柱以迎击洪水和冰块,保护桥墩和桥身。

出水一面砌成流线型,状如船尾,减少水流对桥孔压力。经试验:这座古桥有较大的承载能力,曾通过429吨大型平板车而无恙。

卢沟桥两边有望柱和栏板,望柱有281根,每个都刻有形态各异的石狮。据古书《从海记》中说:“桥柱刻狮凡六百二十有七”,后来保存下来的共有大小石狮501个。

在桥的整体结构上,卢沟桥也独具特色。其拱券的跨径与桥墩的距离一致,由桥的两端逐渐向桥中心增大。

桥拱为弧形。矢跨比率为1:3.5,这与我国古代其它的石拱桥有着很大的不同。如江西的万年桥,安徽的太平桥,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以及河北省的井径桥等,其矢跨比率多为1:2,所以多为半圆形。

卢沟桥采用的矢跨比率使得桥面较为平缓而更加实用,但从力学的角度讲,建造的难度也更大,造型也更加美观。由此可见金代建桥技术的高超。

在桥拱上采用的是框式纵连式的砌拱法,使整个拱券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中心桥孔及两侧刻有吸水兽。传说是龙的九子之一,性喜水。所以被安置在此,具有压制洪水,防洪泛滥的喻义。其中,中心桥孔和西五孔龙门石上的吸水兽,据专家考证是金代的原物。

在桥的结构、桥墩及拱券的各个部分,石与石之间,都用带棱的腰铁和铁拉件紧紧连接在一起,大大加强了石与石之间的牢固性。1786年,《卢沟桥诗序》记载:

石工鳞砌,锢以铁钉,坚固莫比。

因此,卢沟桥才能够历经八百多年风雨而依旧傲然屹立。

卢沟桥的桥面十分讲究,分为河身桥面和雁翅桥面两个部分。河身桥面长213.15米,宽7.5米,若包括栏杆地袱和仰天石在内,共宽9.3米。

桥面中央较东西两端稍高,约成0.8%的坡度,坡势平缓,适宜通行。雁翅桥面斜长28.2米,成喇叭口形状,最初入口处宽32米,坡度较大,上下高差近2.1米,约为3.5%的坡度。此种桥面,令人感觉通行顺畅又威严壮观,集美观实用于一身。

卢沟桥的桥墩设计也颇具特点。除两侧金刚墙外共有十座桥墩。每座都是肩挑两拱,拱拱相连,共同承担桥体的负荷,使桥墩及各拱与桥体紧密地连接为一个整体,极为牢固。

桥墩的平面形状俯视呈船形,北端迎水方向砌成楔形分水尖,长4.5至5.2米不等,约占桥墩的40%,用以迎击上游冲来的洪水。

经过券洞后,作流线型内收,状如船尾,使水流可以迅速分散,减轻了水流券洞内的压力。有效地保护了桥体。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为使桥墩北端的楔形分水尖更加经久耐用,设计者在每个分水尖上加装了一条边长26厘米的三棱形铁柱,俗称“斩龙剑”。

每当初春季节,大地转暖,冰雪消融。永定河水携带大量泥沙冰凌,自河北怀来沿山谷而下,水流甚是湍急,奔腾咆哮,撞击桥墩。

由于有了这把“斩龙剑”,狂浪浮冰被击得粉碎,乖乖地顺着桥洞向南流去,确保了桥体的安然无恙。这是卢沟桥建造者的又一极富创造性的杰作。

数百年来,这把“斩龙剑”不知保护过多少次卢沟桥免遭毁坏,保护了下游多少生灵免遭涂炭。在卢沟桥地区,历史上曾有过许多关于斩龙剑守护石桥平息水患的传说。

因北侧分水尖占整个桥墩的十分之四,就使得桥体压向桥墩的南面,为解决整桥的平衡问题,建筑师们又在分水尖的凤凰台上加压了6层厚达1.83米的压面石,第一二层挑出于分水尖之外,其余4层逐渐向上内收,至顶上台面微微隆起,似琴面状。

这种建造技巧,既保证了桥的整体平衡,也使得分水尖更加坚实稳固,使整座桥梁浑然一体竖不可摧。

(三)修建历史

卢沟桥的修建是有一定背景的。古老的北京从燕国的蓟城,到辽代的南京,城市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卢沟渡口的重要性自然也与日俱增。

但是,“卢沟河水非常浑浊而湍急,当地的老百姓每年要根据水位深浅,选择地点搭临时桥梁。后来官家在两岸造了一座浮桥……”这是宋朝使臣许亢宗在1125年出使北国时写《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中有关卢沟渡口的一段描写。

1153年,金中都作为北方政治中心,进出都城的唯一门户卢沟渡口,仍用临时木桥或浮桥,显然已不能适应当时形势。

金代第四任皇帝完颜亮将国都由上京会宁府迁至金中都,其动机之一,就是为了方便就近统治。

当时,由金中都南下中原,必取道良乡、涿州,从而进入西倚太行山东麓、纵贯华北平原的南北向大道。

然而,出得中都城,所遇第一条大河即是发源于山西省西北部、穿出太行山脉、流经今北京地区西南郊的永定河。

永定河古称桑干河,因流经黄土高原,水流含沙量之高仅次于黄河,故又称浑河、小黄河,因水势汹涌,经常改道,曾称无定河,在金代称卢沟河。

在卢沟桥建成之前,其地就是古渡口。据史料记载:“离良乡三十里,过卢沟河,水极湍激。燕人每候水浅,置小桥以渡,岁以为常。近年都水监辄于此河两岸造浮桥。”现代的京广铁路、京石高速公路,也是由此处跨河南下。

至1189年,金国已在中都定都37年,国势达到全盛时期,与中原的政治、军事、经济联系愈加密切,卢沟河上原有的摆渡、浮桥、季节性木桥等渡河方式已不能满足交通需要。

在这一年,金代第六任皇帝金章宗完颜璟下令,在卢沟河上建一座大石桥。卢沟桥始建于1189年6月,1192年3月竣工。

(四)历史沿革

卢沟桥建成后,它成为京南的交通要道,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元代人蒲道源在《辛斋诗话》中有诗写道:

卢沟石桥天下雄,正当京师往来冲。

由此可见,卢沟桥的修建,对当时的交通与文化交流都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当然,作为一座古桥,卢沟桥也经过多次修缮,这就构成了卢沟桥漫长的历史沿革。

在明朝年间,据记载自1412年至1555年共修桥六次,均无大工程。

在清朝年间,卢沟桥共修桥七次,其中五次工程不大,只有两次工程稍大一些。

其中,在1698年的那次重修时,康熙命在桥西头立碑,记述重修卢沟桥事。因为康熙年间的这次重修,历史上也就有了两个卢沟桥,最初的建于1189年,至清康熙年间毁于洪水。1698年,这才有了现在的卢沟桥。

因此,通常所说的卢沟桥有八百余年历史,是把新旧两个桥的时间算在一起,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康熙重建的卢沟桥,只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1908年,清光绪帝死后,葬于河北省易县清西陵,必须通过卢沟桥。由于卢沟桥桥面窄,只得将桥边石栏拆除,添搭木桥,事后,又将石栏照原样恢复。

此后,从1908年至1949年,卢沟桥没有大的修缮工程,仅个别地方添配了栏杆和石狮。

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发生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成为中国展开全国对日八年抗战的起点。

新中国成立后,在桥面加铺柏油,并加宽了步道,同时对石狮碑亭做了修缮。

同类推荐
  • 风筝

    风筝

    金开诚编著的《风筝》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风筝相关知识。《风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青少年国学课

    青少年国学课

    1900年2月10日,梁启超写下了激扬一代中国人的巨作《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而今天梁启超曾寄望的少年具有的希望、进取、日新、破格、盛气、豪壮、造世界等气质,都在这一代身上依稀看见。可是,代价是他们身上的中国传统日趋稀薄,他们身上的特质与个体不复存在。到哪里才能找回我们丢失的传统?最好的途径和方法就是从老祖宗的国学典籍中寻找我们的根,重拾我们心灵的真善美。
  •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金开诚编著的《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古代舞蹈史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阿黑西尼摩:彝族创世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阿黑西尼摩:彝族创世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彝族创世史《阿黑西尼摩》是现存彝文典籍中一部罕见的巨著,它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创世神阿黑西尼摩的形象,展现了彝族先民对远古时代的思考与阐释。此版本译自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乡水卜龙村公所小新寨施文科毕摩和其徒弟李亮文共同收藏的抄本,包括序歌、西尼摩生万物、人类的起源、分天分地、叽依定历法、旱灾、洪水泛滥、天地的生日、长寿和死亡、婚嫁的起源和演变、祭奠的兴起等篇章。
  • 街角的老北京

    街角的老北京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阿龙伴随着这座古都一起成长,他看到处处皆文化的老北京正在渐渐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灯火璀璨、人声喧嚣的现代都市逐渐崛起,心中满是怀念与不舍。于是写下《街角的老北京》,将目光投向北京的街头巷尾、古寺园林,并将目之所及且依稀尚存的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的风物图景记录下来。
热门推荐
  • 噬灵武帝

    噬灵武帝

    灵云大陆以武为尊,南宫家族少爷南宫天直至十五岁未能觉醒武灵,受尽世人嘲笑欺辱。待到十六岁,他双灵觉醒,抬头对天道:“我命由我不由天,天若逆我,我便吞天。”(因为作者之前一直写仙侠,所以刚开始会有一点仙侠味,后面就不会了。)喜欢的可以加入qq群:930448109
  • 实干决定成败

    实干决定成败

    本书的出发点来自十八大倡导的新八字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这个精神的引导下,相信全国上下将会掀起一场实干的工作热情,而本书正是切入这个主题。实干是一种出色的工作态度,更是一种伟大的工作精神。本书从告别空谈开始,教会你如何在工作中真抓实干,把工作做到出色,如何让实干成为你工作的自驱力,帮助你走向卓越。在本书的最后,还为你量身定制了72条提高实干力的关键法则,每一条都能让你收获成功。
  • 爱的魔法升级变

    爱的魔法升级变

    艾茉筏国流传这么一句话,不想升级为魔法师的女巫不是好女巫,不是好女巫就不配拥有甜蜜唯美的爱情,对于想要甜蜜唯美爱情的紫蓝菲羽当然会不停的挑战对手比试魔法升级成为魔法师,做一个好女巫,得到想要的甜蜜唯美的爱情。艾茉筏国还流传一句这样的话,不敢向所爱之人表白那是因为觉得自己丑而自卑不敢向所爱之人表白,对于紫蓝菲羽来说,她那洋娃娃般精致的漂亮的脸蛋觉得自己丑而自卑是不可能的,所以她就勇敢的向所爱之人琥珀颎表白:“颎,我喜欢你,我想要你做我男朋友,我相信你也会喜欢我和答应做我的男朋友的对吧!”
  • 雁儿在林梢

    雁儿在林梢

    丹枫如雁儿般翩然回巢了,这个受江淮和碧槐极力栽培,而在英国学戏剧的小姨子学成回国了!由于碧槐的早逝,江淮不禁与丹枫堕入情网,另一方面丹枫从姐姐朋友谈话中猜测姐姐的死并不是心脏病那么单纯,而是江淮另外喜欢上别的女人,为了查出姐姐的死因,于是有化名为晓霜,接近江淮的弟弟江浩,把江浩迷惑得团团转,周转在兄弟俩之间。难道丹枫认为碧槐的死应该由江淮负责吗?而她准备化身为挟有复仇使命,且频频戏弄两兄弟的“黑天使”吗?
  • 未妨惆怅是清狂

    未妨惆怅是清狂

    她忍辱负重,是浴火凤凰,今生必定倾覆掉君王的天下!他是一代骄子,是玄界护法,一朝相遇,便放弃了所有!他爱她入骨,她却为了国仇家恨毅然决然的离弃。他恨她切齿,她已悔过往经尽心挽回。半世情缘,指间流沙。一程烟雨,刹那芳华。凝泪无语秋千下,惊鸿已逝,梦断天涯!这里有背叛、爱情、缠绵、悔恨,无辜的情缘,断不开的深情;这里暗潮汹涌,跌宕起伏,阴阳之隔;上演一段绝美的倾世爱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失宠皇后

    失宠皇后

    情路曲折的大学生苏以乔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一个陌生朝代,并发现自己成为备受冷落的皇后,处在皇权,相权,后权,以及后宫的各种矛盾之间,且看我们的以乔如何面对,气宇轩昂的皇上与英俊可靠的侍卫,是君臣,是朋友,还是情敌?俊朗如风的贵公子,张扬复杂的杀手,意气飞扬的谋士,刁蛮善良的公主,天真美丽的贵妃,妖魅的王爷,精彩人物轮番上场,为你带来无限精彩。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嫡女疯后

    嫡女疯后

    她本是跨国安保公司的年轻女总裁,却在得到一件稀有的古董妆奁后穿越了,成为大盛朝武丞相秦徇的嫡长女秦听韵,众所周知的傻女,且看她如何颠覆人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带着快乐去工作

    带着快乐去工作

    带着快乐去工作高尔基说过:“工作快乐,人生便是天堂;工作痛苦,人生便是地狱”。可见,工作在外面的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本书教你带着快乐去工作,只有工作快乐了,我们的生活才能充满阳光,我们才能带着快乐去生活。
  • 吴江雪

    吴江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诛妖记

    诛妖记

    水火相争天地摇,妖兽借机下天朝。腥风血雨满人间,天下苍生顷刻消。诸神奋力来救世,大仙相继也除妖。怪神怪兽怪法宝,书中怪事如牛毛。魔幻神话齐来袭,定教看官乐陶陶!在不周山下,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狭路相逢。共工一怒之下头触不周山,撞倒了这根擎天柱,结果导致天界晃摇。玉皇大帝御兽园里本来有八十一只神兽,由于受到惊吓,最终在妖王蚩尤的带领下逃窜下界,给人间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和天大的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