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67600000002

第2章 汉承秦制铸造半两钱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战国时期流通的刀、布、郢爰和贝币等大小、形制、重量和货值不一的庞杂混乱的六国货币,把秦统一货币的政策和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在货币方面,汉承秦制,西汉初年所铸的钱,虽陆续减轻重量,仍然称为“半两”。由此可见,秦半两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一)萧何赠刘邦秦半两

战国后期的物价很低,正常的粟价每石大约只有几十个钱,一斗米也只要三枚秦半两就够了。

有记载说,纵横家苏秦到燕国去,只要百钱就够了。还有记载说,萧何多送了两枚秦半两给刘邦,刘邦就非常感激,以致后来为萧何增加了封地。

当汉高祖刘邦还是一个平民的时候,在他的家乡沛县有个秦朝的属官萧何,就有几次用他的身份庇护过刘邦,等到刘邦当上了亭长,萧何还常常帮助他。

到秦代末年陈胜起义,各地响应,刘邦聚集了几十人,杀了秦朝的沛县县令。当时,萧何、曹参等辅佐刘邦起义,推刘邦为沛公,征发沛县子弟,得到士兵三千人,投奔项梁,项梁又给刘邦兵五千余人,大将十人。这样,刘邦就成为项梁部下的主力军了。

当刘邦率众军进驻咸阳时,有些官吏每人送他三枚钱,唯独萧何送了五枚。当时通行的钱当然是秦半两,三枚、五枚都指的是秦半两钱,可见当时铸钱不多,也不是任何事非钱不能办。

大概当时取与之间常常就是几个钱。《史记》还记载:汉高祖五年既杀项羽,天下已定,接着便论功行赏。群将争功,一年多还不能决定。

刘邦以为萧何功劳最大,封为酂候,食邑也多。其他的武将有点不服气,说萧何光用笔墨谈兵,并不去作战,为什么反而高升?

刘邦说,你们知道打猎吗?知道猎狗吗?打猎,追野兽的是狗,而发指示的是人。现在各位能得野兽,只是“功狗”,至于萧何是发指示的,是为“功人”。

这时武将们也不敢再争了。

于是刘邦又封萧何父子10多人,都封为食邑。并且萧何本人增加到了2000户,这也有他当初多奉送两枚秦半两的因素。

(二)汉初的半两钱荚钱

汉朝建立以后,因为刚刚经过严重的战争创伤,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百业凋敝,民生艰难。百姓生活困苦,购买力低下,社会能供应的生产、生活物资也不丰富。

在这种情况下,秦半两币值过重,流通不便,不利于国民经济恢复的弊端就显现了出来。汉高祖认为秦钱太重,因为当时铸造的半两钱方孔太大,周边像四片榆荚合成,所以被称为“荚钱”。

荚钱面值较轻,因而流通顺畅,特别适合于在特殊困难时期普遍贫困的平民使用。然而由于铸币权下放到私人手里,没有形成统一严格的管理,导致各地所铸货币形制各异,没有统一的标准。再加上前朝流弊犹存,各种不同样式、轻重的钱币同时在市场上流通,令百姓不知所从,货币的信用度很差。

还有一部分人借铸币牟利,在造币过程中掺杂实假,随心所欲的偷换铸币原材料、任意减重、大量滥造,更加重了恶钱的泛滥,加重了百姓对货币的不信任感。

当时,长安城中一部分不法商人为了发国难财而囤积居奇,肆意哄抬物价,再加上恶钱泛滥所造成的货币贬值,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据《汉书》记载:“物痛腾跃,米至石万钱,马至匹百金。”一石米的价格竟与一斤黄金等价,而一匹马则要百金,也就是100万钱。由此可见,当时的通货膨胀率有多高。

其实,汉初颁行荚钱,固然是为了方便在战乱中丧失财产的百姓自救,另一个现实的原因是,由于汉朝开国时的62郡中,直接掌握在朝廷手里的只有区区15郡,其余全部分给异姓或同姓诸侯王作为封国。

由汉朝廷直接掌控的这区区15个郡,真正富有铜矿的地区很少,反而是南方的吴、楚两大藩国铜山盛布,南北矿产资源的分布很不均匀。

中央政府要铸钱又缺少铜料,于是只好以“秦钱重难行”作为财政困难、原料不足的遮羞布,一面大量回收旧币,销毁化为铸币的铜材,一面铸造耗用铜材量较少的轻钱。

(三)汉代半两的币值改革

汉代初期的轻钱仍然被称为半两,但较之标准半两、甚至秦二世时的减重半两钱,重量已大大减轻。

一般认为汉初官铸的半两钱,钱重只有三铢左右,仅及标准半两钱重的四分之一。民间私铸之钱,制作更为粗劣,钱重与官铸钱也有差异。

即使如此,中央所铸的轻钱仍不敷所用,于是汉高祖又允许民间自铸荚钱,以发掘民间潜力,借助市场的力量自行增加货币供应量。

中央政府的这一举措仅是应急之举,虽然可解一时的燃眉之急,但也会助长民间盗铸钱币的歪风,终究不是长久的解决办法。果然在公元前186年,汉朝政府终于忍无可忍,不得不出手整顿混乱不堪的货币市场。

吕后二年,汉朝政府决定加重货币来提高币值,由政府铸八铢钱。

由于与南越及匈奴作战,军费开支大增,又重新实行货币减重,行五分钱。所谓五分,就是半两的五分之一。

高帝末年和吕后时曾禁民私铸钱。汉文帝五年改铸四铢钱,并废除了禁止盗铸的法令。

同类推荐
  • 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信

    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信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信者,人言也。言无反覆、诚实不欺,是为信。
  •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修订版)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修订版)

    本书注重历史当事人的时代关怀,返其旧心,从广义的文化视角考察近代中国思想与社会的权势转移。全书跨越思想史和社会史的学科藩篱,通过探讨近代大变局中传统的中断与传承,中西文化竞争与民族主义的特异,思想衍化与社会变迁的互动等各层面的多元互动,揭示近代中国社会新中有旧、旧中有新的丰富特性。随着四民社会的解体和经典的隐退,出现了民国之中“国进民退”的倾向。这些演变既产生了众多问题,又遮蔽了不少问题,当时就造成读书人的困扰,迄今仍在影响我们。
  • 名城胜地对联(下)

    名城胜地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关于名城、胜地的对联,如“太白楼(歙县)”、“西湖桂斋(福州)”、“白居易墓(洛阳)”等等。
  • 寻味辽宁

    寻味辽宁

    《寻味辽宁》一书图文并茂地详细介绍了辽沈地区老字号的缘起、特色、掌故与传承,并对新时代辽菜菜品的研发进行了探讨。同时,该书也对辽菜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介绍。该书为人们读懂辽菜,并通过辽菜文化理解关东风情提供参考。
  • 茶馆文化

    茶馆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茶馆文化漫谈、北方茶馆、南方茶馆、施茶活动、茶馆的现代发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从茶的起源开始讲起,告诉读者茶如何从简单的饮变成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南北方茶馆的地理分布和功能介绍,为之勾勒了一幅茶馆在中国的兴衰走势图,并从各个侧面介绍茶馆如何承载着宴饮聚会、娱乐生活、洽谈生意、品谈人生等几个方面的功能,将茶馆现象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寄托着中国借物咏怀的传统道德情节。
热门推荐
  • A First Year in Canterbury Settlement

    A First Year in Canterbury Settlem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叛逃通缉令

    叛逃通缉令

    S级特工邵坤,为从神秘魔鬼特训场巫山脱离,接了特工生涯中的最后一个任务。令邵坤没想到的是,这最后一个任务彻底将他的人生轨迹改变。大是非下,邵坤为情而战,毅然背离组织的决策,由暗杀目标,变成了保护目标,从而产生了最大的矛盾点。从王者特工,到被全员特工组追杀的对象,邵坤一路险象丛生。身份的特殊,能力的卓越,邵坤浩瀚的斗争之路上,陆续得到各路女孩儿的信赖。挑战和机遇并存,邵坤在谈笑间度过重重险境,阴差阳错下俘获了无数美女的芳心。逆鳞之战,就此拉开…
  • 花下獠牙:绝宠天价嫡女

    花下獠牙:绝宠天价嫡女

    继母暗害,亲爹默许,造就她与生母的悲剧。死后重生,楚清幽发誓,让他们付出代价!与此同时被迫卷入皇室斗争,却发现幽王府里神秘力量。入宫从军,楚清幽一生风风火火,幸得所爱之人。只是这争斗不休,阴谋层出不穷。且看楚清幽是否能够化险为夷,风生水起!
  • 复仇总裁俏助理

    复仇总裁俏助理

    四年后的重逢,她,精明干练,坚强隐忍;他,阴狠冷酷,邪魅果决......四年前是谁背叛了谁?四年后又是谁报复了谁?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又将拉开怎样的帷幕?......
  • Fake Mustache
  • 极道拳君

    极道拳君

    李行每晚都会堕入一个可怕的梦境,梦境中有无数恐怖的怪物,而击杀这些怪物可以强化肉身属性。 从此肉身无敌,横行现世,打爆一切不服! …… …… 本书主旨: 肌肉就是力量,力量打破一切!谁拥有力量,谁就掌握着真理…… …… …… 交流群:607498533 v群:543254351(入群要求2000粉丝值)
  • 婚姻的故事

    婚姻的故事

    我没有想到我会碰见林玲。星期三的下午,快要下班的时候,我路过街角拐弯处的邮局,顺便进去寄一封信。当我把信扔进邮箱,转身准备走开时,突然有人喊住了我。声音很轻柔,带着些犹豫。我回过头去,在已经昏黄的光线中,看到一张瘦尖了下巴的脸。我愣了片刻,没有想起她是谁来。她张大了眼睛,迎着我走过来:“你真的记不起我了?我是——”她张大了眼睛的惊奇神情,突然使我想起了她是林玲。林玲曾和我在一起插过队。我们在同一个公社,但不在一个大队。那时候,她也和现在一样,说起话来声音轻轻的,很文静。但脸色却不同。黑而红。和男孩子一样,剪着短短的头发。
  • 亲梅煮马

    亲梅煮马

    某年,话剧表演。她演祝英台,他演马文才!他愣是让马文才逆袭!她指责他胡闹!祝英台该和梁山伯化蝶归去,才算完美!而他说:只有没用的男人,才会让心爱的女人陪着自己死!于是,那年,他们的表演成了全校最大的笑话,她气了他一夏,任他怎样哄骗都不搭理他!……多年后,他学成归国,继承家族企业;而她,混迹商场,成为都市白领一枚。某夜,公司宴会,她是公司职员,他是神秘宾客。他们佯装互不相识。他英俊潇洒,谈笑自若;她插科打诨,应付自如。他说:梅小姐,我们可是在哪儿见过?看着眼熟。她暗想:可不是吗?二十多年前便见过了。彼时,她不是他的青梅,他不是她的竹马,他们只是宾客之谊。后来,大雪漫天,他们被困荒野。他背着她寻找出路。她问:我们是不是要死了?他说:哪能啊,我还没将心爱的女人娶回家,死不了!她问:谁啊?我见过没?他说:见过。她说:那行,如果我们能活着出去,我帮你娶她。他说:不用,你答应就好……
  • 国民校草的甜心小老师

    国民校草的甜心小老师

    十八岁的你是否也曾喜欢上一个少年,为他做尽了傻事,为他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做。 而艾宝贝就有,她在十八岁那年,就深深爱着一个少年。 高中。 艾宝贝:“你好,帅哥,你是新来的高一新生吗?现在我要告诉你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我喜欢你,我对你一见钟情,我要追求你!”她疯狂的追求,搞的人尽皆知。四年后大学里。 失忆的他追求她,一个校草追求老师的故事在校园里漫天飞。艾:“帝少轩,我是你老师,不要打我的主意!”帝:“宝贝……”艾:“不要叫我宝贝!叫我艾老师!”帝:“艾(爱)……老师!原来你喜欢乱~伦啊!”艾:“………”【甜宠√、搞笑√、浪漫√、校园姐弟恋文√】
  • 天才萌宝:农家俏王妃

    天才萌宝:农家俏王妃

    一朝穿越,她沦为养着一只小包子的单身农妇,未婚生子,遭家人遗弃,被世人唾骂。重男轻女倚老卖老的爷爷奶奶,自私自利的大伯一家人,包子父母,泼辣妹妹,一心想要读书而不得的弟弟,她决定代替原主,爱护儿子,孝顺真正对自己好的家人,至于那些嫌弃自己的人,她连一个眼神都不给!可她从山里捡来的一个痴傻野男人忽然成了当今皇上最器重的亲弟弟是怎么回事?还是她娃的亲爹?不信?他目光明亮的将她压在门板上:“要不要重温怀上儿子那天的情形?”她气急败坏:“你混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