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67600000003

第3章 五铢通行之前的货币

如何稳定货币,健全钱法,是汉初统治者所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经济课题。这一问题,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变得更加尖锐起来。

汉武帝凭着文景时期的积蓄,开始了对匈奴的长期战争,造成国家财政支出大增,经济面临严重困难的局面。为了扩大财政收入,支援战争需要,汉武帝进行了大规模的财政改革,币制改革则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西汉元狩、元鼎年间,政府企图藉铸钱之利以弥补巨额的财政亏空,也企图用更换新币的办法限制豪商巨贾居奇取利,操纵货币,再加上关东地区遭受水灾,急需巨款赈贷。因此,汉代政府决定进行币制改革。

(一)昙花一现的白鹿皮币

在建立统一的货币制度的斗争当中,汉武帝曾根据御史大夫张汤的建议,发行白鹿皮币和白金三品。

1.皮币出现的历史背景 文景之治是汉文帝、汉景帝两代四十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的盛世。

文景之治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直到武帝即位后的几年里,汉朝在将近七十年的时间内,国家安定没有战事,天下百姓除了遇到水旱灾害,都会衣食丰足。京城和边郡的粮仓都是满满的,国库中有大量的钱财和物资。

有人这样描述,京城存钱有万万之多,由于存放太久,连串钱的绳子都腐烂掉了,以至于无法计数。粮仓里的陈粮又压上陈粮,装不下就只得堆积在仓外头,很多粮食都因此而腐烂不能再食用了。在百姓聚居的街巷中,处处有马,田野中更是有许多成群结队的马匹。连看管里门的小吏也都吃着精米和肉食。

有的官吏任职很久,以至于在任期间生子抱孙,做官的后代就拿官职作为姓氏。可以说人人自爱,不肯轻易触犯法律,总是好行仁义,不做有失体面的事情。

后来,汉武帝多次发动大规模对匈奴的战争,耗尽了几十年积攒的国家资财,国库空虚。朝廷不得不依靠在野的地方贵族、豪强、工商巨富,让他们拿出相应的钱财帮助国家走出困境。

当时,富商大贾们并没有向国家伸出援助之手,而是蠢蠢欲动,开始积贮财物,大肆奴役贫穷之人。他们动辄使用成百辆的车子转运货物,在市场上乘时射利,贱买贵卖,获取丰厚的利润。

即便是那些有封地的诸侯,也不得不向富商们低下高贵的头颅,因为他们的生活生计还得仰仗这些大商人。大商人凭借充足的金钱资本,从事冶铁、煮盐等商业性生产活动,控制着大量的劳动力,累积起来的财富多达万金。

富商不但不帮助国家解决燃眉之急,还凭借地方经济实力的强大,公然对抗中央朝廷。最可怜的是无所依靠的老百姓,他们的生活陷入困顿之中。

这样,汉武帝和公卿大臣商议,决定用更改币制的办法来解决国用,同时打击那些投机取巧兼并田宅之徒。

公元前119年,因为天灾人祸,国库不足,汉武帝决定正式制造白鹿皮币和白金币。

本来币制变更是国家财政经济政策的重头戏,可皮币的出台却有点匪夷所思,只是这个时候皇帝私家的禁苑之中出现了白鹿。

白鹿的出现给币制变更提供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原因。当时,相关的官员便向汉武帝提议说:白鹿是一种吉利的象征,用它的皮制成货币,一定可以为国家带来吉祥。而且皮币质轻价贵,古时就曾经专门制作出皮币以充当诸侯之间交往的礼物。今天,相距较远的王侯们使用大量的铜币做往来礼聘,真是既烦琐又费时费力。

既然皇帝的狩猎场中有白鹿,可以就地取材,用白鹿皮造出皮币来,这比起开矿取铜制币来说简单多了。皮币的价值可以由朝廷自行规定,在经济流通领域中的作用很可能会更大些。

这一提议正当其时,正和汉武帝的心思,剑锋也直指郡国地方势力。皮币用一尺见方的白鹿皮做成,四周绘饰有华丽的彩色绣纹,每张价值40万钱。凡是皇亲国戚以及诸侯等朝见天子、敬送贺礼时,必须用这种皮币铺垫玉璧,才能算作礼物,仪式方得以举行。

关于白鹿皮币,《史记·平准书》记载:“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藻缋,为皮币,直四十万。王侯宗室朝觐聘享,必以皮币荐璧。”文中提到的“藻缋”,学者王雷鸣在《历代食货志注释》一书中注为“指白鹿皮币边缘附以有彩色图案的刺绣物件,以为装饰。”

皮币的称谓,在很早之前就有了。在先秦指毛皮和布帛,统治者间常作为贵重的贡品和礼物。汉武帝又赋予皮币新的内容,规定王侯、宗室朝觐皇帝或相互聘享,必须用白鹿皮币。

鹿在古代是宫苑中蓄养的珍贵动物,白鹿更是汉武帝宫苑中所特有的。用白鹿皮制币,确实很难伪造。汉武帝规定王侯宗室朝觐聘享,必须以白鹿皮币为“荐”,同时规定白鹿皮币只能由少府以40万钱高价独家经营。

这种做法,不失为加强中央财力、打击诸侯王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皮币过于奢华,没有在基层流通的物质基础,不久便废止了。

2.张汤与颜异的皮币之争 发行白鹿皮币,作为打击诸侯王、加强中央财力的手段,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白鹿皮币只有方尺大小,它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实在算不上什么实物货币。

因为白鹿皮币造价太高,流通不广,所以也不能真正发挥货币的作用。严格说起来,它甚至还不能称为完全意义上的货币。

提到皮币的使用废除,必然要提到两位人物,他们便是张汤与颜异。

皮币政策出台的时,匈奴浑邪王等人前来投降,大汉朝廷正要兴兵攻打匈奴,崤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却发生了水旱灾害,平民百姓流离失所,他们都仰仗官府的供给,但官府库藏空虚。

早就摸透了朝廷心思的大臣张汤,顺着皇帝的思路,“请造白金及五铢钱”,说是请求铸造银钱和五铢钱,这当然也包括白鹿皮币在内。

按司马迁的记载,汉武帝是和张汤“合谋”之后,才造出白鹿皮币的。张汤和皇帝在廷议上抛出造新钱的计划,主要是为了让朝廷的手头宽裕些,以便进一步“笼天下盐铁,排富商大贾”,趁势让国家垄断盐铁的经营权,打击富商大贾。

白鹿皮币一经推出,首先引起了颜异的质疑和责难。颜异是什么人?皮币出炉之后,他为什么要首先反对呢?

颜异,当朝的大司农。秦时置治粟内史,汉景帝时改称大农令,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掌管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是九卿之一。

颜异对这个别出心裁的皮币毫不客气,他批评说:“现今各王侯朝贺之时用蓝宝石进献朝廷,每块价值不过数千钱,而垫玉璧的白鹿皮反而每张值40万钱,这真是本末倒置!”

这话让汉武帝听来,心里很不是滋味。毕竟汉武帝为皮币之事挖空心思不说,还贡献了那么多鹿皮。想一想,皮币之事没有皇帝的参与和拍板,是不可能付诸行动的。

颜异的话让皇帝身边的近臣张汤更是大为不快。张汤是古代著名的酷吏,当时,张汤与长安的富商田甲、鱼翁叔等人暗中往来频繁,这些富商,才是张汤真正贴心的朋友。

张汤本来是想拿皮币往脸上贴金,经过颜异的搅和竟成了无甚高见的下策。这位酷吏此后一直寻思着如何反戈一击。

颜异说出这些不中听的话来,并无他意,因为他身兼大司农之职,言论也主要是从货币实用性的角度来考虑的,这是颜异的本职所在。而且,从颜异的立身行事来看,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本分之人。

颜异早先只是一个济南亭长,正是因为自己的廉直才一步步升迁为九卿的。颜异的廉洁正直不是错,错误的是碰到了专主纠察的御史大夫张汤。

张汤想除掉颜异,替皇帝的皮币出台扫除一个障碍,但总得找一个合适的罪名。后来正好有人因别的事情控告颜异,张汤立即抓住这件事大做文章。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颜异一次和客人谈话,客人说到了刚刚下达的皇帝诏令有不妥之处,颜异听后并没有搭腔,只是嘴唇微微动了一下,用司马迁的原话就是“微反唇”,表示不满的意思。

张汤抓住了这个“小辫子”,认为颜异身为九卿,明明知道诏令有不妥之处,却不启奏皇上,反而在肚子里诽谤,应予处死!

从此以后,张汤开创了一个腹诽治罪的先例,口里不言心中讥笑的也要治罪。这让大多数公卿大夫只好采取阿谀奉承以讨欢心的策略。

可怜的颜异到死也许才真正明白过来,不是因为自己的“微反唇”而招来了杀身之祸,真正的原因是自己反对皇帝出台皮币,触动了朝廷的经济利益,给皇帝大展宏图制造了障碍。

汉武帝这次相信了诬陷之人的话,也不管张汤曾经为他除去多少个异己,也不念张汤为朝廷出过多少力。

在老百姓看来,皮币中看不中用,因为它只解决了社会上层礼尚往来的交易成本问题。确实,有些纸币意味的皮币相对于那个时代确实有些超前了。

(二)白金三品的出现与废除

元狩四年,与发行白鹿皮币的同时,汉武帝还发行了白金币。因皮币仅限于王侯宗室朝觐聘享时使用,发行量大概不会太多,所以白金币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白金三品的出现与西汉黄金使用的频繁是息息相关的。

1.西汉黄金货币的繁荣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黄金正式宣布为法定货币。出土的秦朝黄金货币很少,汉代黄金货币出土的数量与范围却相当可观。

根据20世纪以来载诸报刊的考古出土资料进行初步统计,汉代的黄金货币出土的报道共有26处,遍及14个省市。汉代黄金货币流通范围,已远远超出战国时期楚国的领域而遍及全国。

汉代的黄金货币与楚国的爰金有所不同。西汉的黄金货币大多是饼块形状,大小不等。1968年河北满城一号汉墓出土金饼40块,呈不规则圆饼形,中心内凹,背面粗糙。经鉴定,含金量为97%,每块大小、重量、厚度不等,共计719.4克,平均每块有17.99克。

在满城二号坟墓中出土的29块金饼中,含金量为95%,共计438.15克,平均每块只有15.11克,比满城一号墓出土的金饼每块少2.88克。值得注意的是,满城二号墓出土的不规则饼状,周缘留有切割的痕迹,有的还经过锤打。

很显然,这种饼块状的黄金货币,根据交易的需要,可以任意切割,仍处在比较原始的称量货币阶段。

河北满城汉墓,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墓,当为汉初的黄金货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汉初法令规定,黄金以斤为计算单位,但河北满城出土的黄金货币都在一两左右,这可能与汉初经济凋敝,黄金货币流通量较小有关。

到汉武帝时,黄金货币有了较大变化,那就是对马蹄金与麟趾金的铸做。到了汉武帝太始二年时,黄金货币有了比较固定的形制。

汉代的黄金是政府规定的法定货币。当时,黄金货币使用的地域几乎遍及全国,此已为考古资料所证实。河南扶沟县、西安汉上林苑、江苏盱眙南窑庄、辽宁新金县等地出土的黄金货币,都有“上”字。

很显然,这个“上”字可能与汉代称黄金货币为“上币”有关。为什么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间,却有这一相同的刻记出现?答案只有一个:这些“上币”是由中央政府或郡国统一铸行,然后分散到全国各地去的。

根据汉代黄金货币出土的情况来看,考古学者初步得出如下一些结论:汉代的黄金价值与秦代相同;汉代的黄金货币是法定的“上币”,流通地域较广,但每次出土量很少;黄金货币以饼块状为主,每块除一两型小金饼外,大致都在一斤左右;有些饼块状黄金货币底部刻有各种记号,有的刻有斤、两、铢的重量;黄金货币根据交易需要,可以任意剪凿,分散使用。

从以上结论中可以看出,汉代初期的黄金货币仍处在比较原始的称量货币阶段。这样,金、银等贵重金属以一种货币的形式出现便成为现实。

2.扑朔迷离的白金三品 汉代以后的人从来没有见过白金三品,其情况不得而知。司马迁和汉武帝是同时代人,其所记当时目睹情况自当可信。但是,历代研究钱币的人,对于白金三品却各有不同的解释。

关于白金三品的名称也存在争议,《史记》原文为“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两……”白金三品的名称俱在,好像是无可争议,其实不然。

《史记》一向以行文流畅著称,而此处上下语句晦涩难懂,不合司马迁风格,后人认为错脱是可能的。

关于白金三品的重量,《史记》只记载了龙币重八两,马、龟两币的币重却没有明确记载。

先秦的刀布遗留下来的不知有多少,汉代以后,却从无人见到过白金三品的实物。有些钱谱,如宋代洪遵的《权志》虽曾绘有图像,但也只是想象的。关于白金三品的形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上品,方孔圆形,上有龙形图案;中品,方孔方形,上有马形图案;下品,方孔椭圆形,上有龟甲文。

秦朝以后,方孔圆钱成为中国货币的主要形式。这种钱一般正面铸字,称“文”,背面无字,称为“幕”,无图案。白金三品从形式上来讲,完全和我国的传统不合。此外,虽然白银自古即为金三品之一,但从来没被用作货币。

自汉武帝铸白金三品后,我国自明末外国银元流入后才铸用银币,时间相隔一千多年。这在我国货币史上是个很独特的现象。

汉武帝铸造白金三品,和外国的影响也有关系。自张骞通西域以来,汉与西域往来频繁,西域银币流入我国不在少数,为和西域各国通商,依照西域银币的形制造钱是完全可能的。

总之,白金三品就像是海市蜃楼一样扑朔迷离,在人们的不断研究与考证中,也许总有一天,白金三品的真面目会呈现在世人眼前。

3.铸行白金三品的意义 发行白金三品和白鹿皮币同为汉武帝币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如果说,发行白鹿皮币在加强中央财力、打击诸侯王势力的斗争中还起过一定作用的话,那么,发行白金三品却是完全失败了。

而且,白金币是银锡合金,银和锡的比例并没有明确规定,盗铸有利可图,所以民间大规模私造。《史记·平准书》中记载:

自造白金五铢钱后五年,赦吏民之坐盗铸金钱死者数十万人。其不发觉相杀者,不可胜计。赦自出者百余万人。然不能半自出,天下大抵无虑皆铸金钱矣。

由此可见问题的严重性,白金三品已到了无法维持的地步。元鼎二年,白金三品终于废止。

秦朝统一以来,铜钱成为中国的主要货币。但由于钱币的价值太低,不便于用于大宗交易,只有金银这两种贵金属,才适合于作为价值尺度与支付手段的币材。这是世界各国币制的通例,中国也不例外。

西汉时,黄金的使用已相当普遍,但主要是在上层阶级之间流通,如帝王的赏赐、官吏们的馈赠等。汉代的文献中,还没发现平民之间用黄金交易的记载,这和黄金有限而用途甚广不无关系。

西汉国力强盛,国内外贸易发达,需要单位较大的货币。白金三品的发行,恰恰适应了这种需要,实在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但是,由于政策的失当,如银钱比价不合理,银锡杂铸而无确切的比例等,被盗铸者钻了空子,老百姓对白金三品并不信任。

汉初货币履行屡废,据统计,除了白鹿皮币和白金三品以外,自汉高祖至汉武帝,几十年间,钱制改了九次,每次都使老百姓蒙受损失。

统治者朝令夕改,也实在难以取得老百姓的信任。所以,虽然白金三品的发行尽管符合货币发展的趋势,但还是没有逃脱被废弃的命运。

白鹿皮币和白金三品虽然使用的时间很短暂,然而在中国货币史上却有着重要意义。白鹿皮币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纸币的前驱,白金三品则是中国法定银币的源头。

(三)三株钱的铸造与流通

汉武帝刘彻于元狩四年冬,下令废止了汉文帝时期铸造的四铢半刃钱,更改为铸三铢钱。

由于多年来频繁地发动战争,穷兵黩武,国库空虚,汉武帝想通过更换货币的办法来缓解当时出现的财政危机,但因地方私铸泛滥,劣币大量充斥市场,造成货币混乱的局面,并没有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株钱钱径为2.3厘米,穿径为0.8厘米,厚0.15厘米,重2.5克,三铢钱“铢”字的“金”旁,上呈三角形,下是王字直笔到底为一横,与五铢钱的铢字笔画形体截然不同,背平无轮廓,成为三铢钱独有的一大特征。

当时,由于新铸的钱和过去的钱,钱文都为半两,同在市场上流通,大小、轻重、优劣不一,用轻钱时需再加若干,交易很不方便。再加上诸王、达官、豪富大量私铸牟利,更增加了币制的混乱,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生产和交换,也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三铢钱虽然仅仅铸行了几个月,成为我国货币史上流通时间最短的货币,但它在从半两钱制向五铢钱制演变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化百科

    世界文化百科

    各民族的古老文化中都有解释自身起源的故事,并且无一例外地将人类的起源归功于神的创造。在欧洲和中东,人们对《圣经》里关于上帝“创世”,并创造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的神话深信不疑。
  • 德国精神

    德国精神

    在当今世界主要大国中,说起别的国家,国人或许总是很容易说出这样那样的批评,但说到德国的时候,国人却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褒扬。在我们的意识中,德国精神是和严谨、忠诚、顽强、毅力等词语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也就有了“真的很德国”这样的广告词。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主要国家,德国无疑有其伟大优秀的一面,就这一点来说,国人对德国的褒扬是有根据的。
  • 中华喜事大观

    中华喜事大观

    喜——是百姓生活的福气标志;有喜——就有了生活中的居家之祥气;民间有喜——就有了极力向上的如日中升之瑞气。喜,是民间生活幸福的一个重要标志。喜,是一种好日子、好心情、好时光、好前景。喜,是一种民间传承明光的文化。喜,总是异彩纷呈:大年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五节、清明节等,诸多时节,百姓都会张灯结彩、披红挂绿、歌舞蹁跹。喜,是艺术作品:喜字、喜花、喜联、喜礼仪、喜乐、喜歌、伴嫁情歌、祝颂寿诞、喜寿星座、剪纸泥塑、匾额壁挂、绣品礼花等等。喜,无处不在,是一种吉祥文化。
  •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做到思辨性与文学性的统一,画面感与故事性的统一,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深入浅出,通俗活泼,以历史随笔的方式来演绎荆楚文脉,用大历史观、大文化观来阐述荆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了解荆楚文化的流变,并从中得到教益。
  • 民间演艺

    民间演艺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热门推荐
  • 轮回之再掌乾坤

    轮回之再掌乾坤

    天劫降、灭苍生、众神陨、战轮回,身死后灵魂意外穿越战天大陆。天尊神体、炎龙随行、兄弟相伴,战天神斧再战天。苍穹滴血凌云志,我命由我不由天!看我重登神界,待我再掌乾坤。
  • 开元天宝遗事

    开元天宝遗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米兰,幸福未眠(全本)

    米兰,幸福未眠(全本)

    【风尚阁】告诉你,阅读是一件美丽的事情:http://m.wkkk.net/fengshang/=================================A23岁那年,刚从学校毕业的叶怡岚在父亲的安排下,成了许氏集团二公子许云翔的助理…24岁那年,她向27岁的他告白,却换来一句“你喜欢我什么?”她一时语塞,喜欢一个人还需要理由吗…30岁那年,他终于承认自己早已中了她的毒,不再逃避…B他向她求婚—她却面露尴尬,“我们先试婚一段时间成吗?”他很想敲开她的脑袋看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按你的说法,我们在一起住的时间有两年了,这还不算试婚?”“那一纸婚约对你真的很重要?”她被自己说出口的话惊住。“叶子,告诉我,我该怎么做,才能让你忘记那场不愉快?”他轻叹一声,语气中夹杂着一丝无奈。她怔了下,怎么话题又扯到结婚上,苦笑道,“你知道我为什么不相信永远…”C在两家家长的授意安排下,他和她走到了一起…当两个人一一看出背后所有的阴谋后,他和她又被家人推到悬崖边上…不得已,两人无奈之下选择试婚,却依然逃离不了诸多的考验…一场再简单平凡不过的感情,却变得不再平凡,爱情的道路上处处充满荆棘…D当他35岁,她32岁,走过那3年之痛,7年之痒,9年之殇,他们还能否重新牵手重温他们的旧梦,能否坚持走完那段属于他们的幸福…中国-韩国-米兰-迪拜-米兰-温哥华-米兰上万米爱情长跑,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 赖皮王爷娇宠妃

    赖皮王爷娇宠妃

    紫幽砚银行柜台小姐,与劫匪缠斗被拍飞,穿越…使得原本毫无交际的两条平行线,从此,纠缠到一起怎么可以这样啊!太不公平了,虽然在电视上见识过打劫的,但是,这.这.这也太离谱了,就因为长的好看就要劫去卖了,长得好看是错吗?这是什么世道!!苍天啊!就因为反抗就要被拍飞,拍就拍吧,这也太不道德了,把人家乖乖女拍穿越了,还好死不死的直接从墙穿越落到帅哥的床上,什么烂墙~王爷怎么了,王爷就能随便亲亲抱抱良家妇女了,王爷还死皮赖脸的,恶寒,还撒娇,鄙视~精彩对话“砚砚、砚砚,你要到哪里去,带我一起去嘛”某男紧紧的抱住某女,王府内的众人纷纷抱抱手臂,表示恶寒。“你丫的有完没完,本姑娘要出去拉屎,你跟着来啊!哼”某女的河东狮吼发挥效应了精彩对话“砚砚,不要嘛,我要跟你睡”某位王爷撒着娇,抱着某女的小蛮腰“死一边去,本姑娘睡觉,别来打搅,否则~”某女阴阴的说着,看到某男乖乖后退,转身上塌睡觉~精彩对话“砚砚来奖励奖励为夫嘛”某位厚脸皮的王爷“乖,来脸伸过来”某女明媚的笑着,看着某男“喏”某男伸过脸,准备享受某女的香吻一枚““啪”想占本姑娘的便宜,再去修炼几百年,切~”某女潇洒转身离开某位怨夫,可怜兮兮的望着离开的背影,嘴角不自觉的抽搐,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我们且看一代权倾王爷,如何娇宠野蛮王妃一天一更,决不断更。爆发的时候一天两更,亲们多多支持拉~~~祝亲们笑口常开(笑笑要票票,要收藏。ps:我码字容易吗我?都不给收藏票票,只看不收过瘾吗?打劫收藏、票票拿来,不拿来就劫色,嘿嘿嘿~~~~)快来领养咯女主:紫幽砚由亲亲‘幻紫冰月’领养男主:龙寒墨由亲亲‘琉璃鸢’领养男宝宝:龙砚君(龙宝宝)由亲亲‘zuola126200’领养女宝宝:龙砚惜(龙贝贝)由亲亲‘雪灵児’领养男配:龙寒夜由亲亲‘幻月魅舞’领养男配:楼啸煜由亲亲‘丁香花絮’领养男配:紫猫儿由亲亲‘灵琲’领养女配:沐雪由亲亲‘楼|宦江城’领养女配:相思由亲亲‘相思如风’领养御医:月轩华由亲亲‘猫儿’领养丞相:鬼酱酱由亲亲‘蓝心雨爱’领养(*^__^*)嘻嘻亲耐滴们,这是笑笑的读者群:161077466敲门砖,任意一个人物名,欢迎亲们的到来哦!送给我的亲亲们,来~~~~超级大么么
  • 白衣胜雪(中国好小说)

    白衣胜雪(中国好小说)

    一部《白衣胜雪》,就将医疗界的江湖恩怨写得是风生水起、栩栩如生,就将让人头疼的医患关系写得那么透彻、那么精准,就将医生的那些心思写得那么细腻、那么刻骨,将患者的情绪发泄写得是那么入情、入理,将手术的具体情节描绘得是那么有声有色、津津有味。不仅如此,我们还看到了希望,医患关系改善的希望,医生职业后继有人的希望。应该说,没有深入的体验生活,没有细致的观察留意,没有深刻的琢磨体味,是写不出如此小说的,是写不得如此精彩的。
  • 斩魄弑魂

    斩魄弑魂

    踏仙界,灭宗门;斗仙佛,弑妖魔;生死爱,恒古情;剑冷血,拳惊天;破长空,九剑诀;灭沧海,玄天功;斩魂引,开大道;立九界,慑星辰。他用剑道九式惊天、裂地、灭空、斩神、绕魂、追风、射月、破五(五行)、荡云。独杀天下。他创造练气---筑基---凝灵---灵动---化婴---空境---涅魂—飞升之境界。她,东方玲儿,天之骄子,和他既是同门,又暧昧不断,最终是否为了他破色戒。她,杜新无双,塞外女修,是否是东方玲儿的化身,她竟然和东方玲儿如此相像,是否能陪着他走过杀怪之路,是否能成为他的最爱。他,阿肥,是男是女?他是神兽,但是所有人都代替不了阿肥,他是钟田敏生命中走的最进的,最亲密的伙伴。她,吕明兰,海外美仙,是否能和他一起双休,他能把她们全部都纳入怀中么?且看主人公肿么耍手段。丹道、修仙、收神兽、灭妖兽、泡妞儿、创功法、立仙门,哈哈!生他四五十个仙娃,自成神仙家族体系,好处一个都不能少。
  • 江街八号

    江街八号

    一生一生又一生,无论经历过什么,我都在找你九百年,
  • Tamburlaine the Great

    Tamburlaine the Grea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剑陵记

    剑陵记

    我守护不了剑陵,我只想守护我在意的人。古剑湛卢再世,绵延四百年的望江剑陵传说重新被人注意。一个秘密正在被人从坟墓里被挖掘出来。二十年前道佛齐力围剿千年妖王,魔教联手血洗仙山青城,是巧合,还是因果报应?正派收养的雪妖遗孤,二十年习文不习武。雪妖之子长大成人之后,在恰逢多事之秋时跟随同门参加品剑大会。因缘际会,他结识了性格身世迥异的朋友:相濡以沫却互为仇敌的爱侣,暗中保护自己的仙女,和自己命运纠缠的贵公子……抽丝剥茧,他的身世似乎并非妖王之子这么简单,自己竟然和望江剑陵有错综复杂的联系。乱世之中,平静的湖面下往往暗流最汹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怎么惩罚,员工才合作 怎么奖励,员工才积极

    怎么惩罚,员工才合作 怎么奖励,员工才积极

    有效奖惩是管理工作的核心要求,管理正是通过物质和精神上的各种褒奖或惩斥,促使员工形成正向积极的心理状态和规范的职业行为。所以,脱离了有效奖惩也就谈不上有效管理。本书是一本系统阐释奖惩策略的实践指南。书中用鲜明的观点、大量的事实、案例以及全面的实践技巧,揭示了如何通过奖惩唤起员工积极的心理反应、如何通过奖惩强化员工的职业规则,如何平奖惩的当前意义和长远影响等共七个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