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82400000005

第5章 定下基调(2)

周文王把自己宝贵的人生经验和亲身体悟,透过六十四卦保存下来。他为六十四卦的每一个卦都写了卦辞,每卦六爻,每一爻也都写了爻辞来说明(也有说爻辞是周公写的),费尽苦心、字斟句酌,这就是最早的《易经》。文王六十四卦推演下来,居然天衣无缝,既环环相扣又没有矛盾,而且可以互补。

其实,六十四卦还是八卦,八卦就是六十四卦;《易经》就是八卦,八卦就是《易经》,连起来就叫易经八卦。六十四卦不过是八卦两两相叠,重新排列组合得来的,所以又叫重卦。下面一个叫内卦,上面一个叫外卦,这样一来三画卦就变成了六画卦,也叫六爻卦。之所以这么变,是因为人类社会越发展,人事越复杂,三爻卦已经不够用,而六爻卦就很精细了,也很科学。

至于为什么只用六爻变,起码有这么两种解释。一种是孔子在《系传》里说的:“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三极”也就是天地人“三才”。人文文化中人有男有女,天地也同样有阴有阳,二三得六。这是孔子的心得,几千年来,我们没有脱离他的范围。第二种是说,“六”代表事物发展的六个阶段。宇宙间的事情物理,都是按照这六个阶段发展的,没有超过六个阶段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六六大顺,逢七就变”,第七个变就已经是另外一个新局面的开始了,这也是被现代科学证明了的。

那么,这六个阶段是按怎么个顺序走的,或者说六爻卦亦或三爻卦是从哪里画起?从下面画起,由下而上,由内而外。这也是《易经》给我们的启示,所谓“气由下升”。引申一下就知道,《易经》告诉我们:天下的事情要发生变动,那都是从下面开始的,也就是从基层变起;或者说宇宙事物的变化,是内在先开始变,比如人的变,就是内在思想先变,别人要想改变你,那是相当难的。中国人说的:“物必自腐,然后虫生”,也就是这个道理。

一卦有六爻,64个卦就有384爻,384个爻的变化那就非常复杂了,叫作“牵一发而动全身”。单从一个卦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这种复杂性,每一个卦起码都可以变出八个卦,八八六十四,这就从八卦变成六十四卦。每一个卦还有错卦和综卦,综卦就是把本卦掉个头,从对面看过来的那个卦,错卦就是位置不变,六个爻阴的变阳、阳的变阴。此外还有交互挂,也就是把本卦的二三四爻配合成一个三画卦(互卦),三四五爻也配合成一个三画卦(交卦),然后把交、互两卦上下重叠为一个新卦,就是本卦的交互卦。除此以外,各个变卦分别还有他们自己的综卦、错卦、交互卦。够乱的!没关系,你只要知道这就叫错综复杂就好了。对于一个卦,要上、下、左、右、里、外、前、后多个角度都看到,还要看到这里面的交互变化。对卦是这样,对宇宙自然,对人事百态也得这么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八面玲珑就是这么来的。反正就是要周到,别以偏概全,这就是《周易》也就是《易经》给我们的思想。

《易经》广大悉备,无所不包。六十四卦比八卦更精细,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六十四卦方圆图对于时空的绝妙把握。这里的方图代表方位、方向,是管空间的;圆图代表时间,代表宇宙的运行法则。图中蕴涵了宇宙人生的奥秘,即便现代科技发达,也还没有达到它的高度,也还不能完全解释它。但是,从中却可以看出,我们中国人的思路那是和时空紧密联系的,完全是取法自然得来的,做人做事是一套东西,而且这套东西直接和宇宙自然声气相通。不像西方那样是分开的,做事的划给科学,做人的划给宗教。

文王演《周易》,不过是想把宇宙自然的规律引进到人世社会上来,这其实也就是伏羲氏一画开天、生阴阳、创八卦的初衷。他们都通晓了宇宙的自然规律,更明白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的规律和人类社会的规律是相通的,所以要引导人按照自然规律来做人做事。

很庆幸,咱们的圣人也是心灵相通的。伏羲、文王之后又有周公、孔子生,他们身体力行并积极推进,继续发扬伏羲氏和文王的思想精神。

礼乐文明建制

商朝是一个非常迷信的时代,当时民智也还没开,要一下子破除迷信,那是相当困难的,几乎不可能。这样,周文王才会用卜筮的词句,用卜筮的形式来写《易经》,用吉、凶、悔、吝、无咎这些话,透过占卜来了解其中的道理。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应该也是这么个情境。这就给《易经》披上一层神秘的外衣,也就是后来所说的以神道设教,其实这是他良苦的用心。

周公和武王大概是文王最贤能的两个儿子,周文王在世的时候,他们就辅助文王,随侍左右,颇受熏陶,他们深深地理解父亲文王是重在教化。所以,当周武王提出“人为万物之灵”这句话时,他是有很重很重的使命感在里面的。那意思就是说:既然身为人,就要觉悟,要拉开跟动物的距离。文王在《易经》里不是说了吗:人是天地之间唯一能够帮助天地来改造这个世界的一种动物,这是我们的责任。其实,这正是《易经》的宗旨,或者说是周文王的宗旨,武王把它明确地提出来,说明他真正理解了先王的意图。

礼乐就是为了教化。在周王朝刚得天下的那段时期,武王继承了父亲设计的礼乐,也因袭了殷礼。一方面,周文王时代就很重视礼乐,而且,经过精心设计和多年实践,颇具规模,颇有成效;另一方面,殷礼也还有可取之处,该继承的也要继承,不能为了创新就完全弃旧,关键是看旧的合不合理。当然,即使因袭,也必有它自己的一番统一性。这里自然有周公的一番心血,尤其在武王克纣六年崩后,周公摄政,再六年,正式制礼作乐,成了系统也成了制度。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弟,周成王的亲叔叔。因早前被封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所以称周公。周公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是能够与孔子并称为圣人的人,而且周、孔并称的时候,恐怕还得周公在前,孔子在后,周公称先圣,孔子称先师,周公称元圣,孔子称至圣,周公被封为文宪王,孔子被封为文宣王。如果把我们的上下五千年分成前后两个阶段,则可以说,周公是前一阶段礼乐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是后一阶段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

不管为伏羲八卦做注解也好,还是为万民教化而设礼乐制度也罢,首先,这个设计者要真正悟得宇宙人生的大道理。不经世事、不经困厄大概是没法悟的,一是没那闲工夫,二是更没那心境。文王拘羑里而演《周易》,据说写的是卦辞;周公居东才有的爻辞,也就是说爻辞很可能是周公写的,而且是在“居东”的时候,“居东”也就是周公的困厄。为什么困厄?简单说来就是:武王一死,继位的儿子成王还是个小孩子,所以让周公摄政,武王封在东边儿的另三位弟弟不干了,都想自己揽权当大王,却给周公泼脏水,说周公大概要篡位,我们要清君侧,竟然纠合了纣王的儿子搞叛乱,结果让周公给平了,就此也消除了商的残余势力,征服了东方很多小诸侯国,实际上是为了稳固周的统治基础。周公的行为可没得到侄子的认可和理解,得到的只有误会,人家还小嘛。所以,周公这段时间心里是十分苦闷的。很多明眼人都说:作《易》者大概有忧患吧,那指的就是文王和周公父子。

常言说,日久见人心,加上老天示警的帮衬,最后成王终于理解了周公,认可了人家勤劳王事的甘苦。从此以后,周公得到了成王的完全信任,一切政事全交周公处理,自己心悦诚服、再无怨言。于是,周公得以逐步实行他的政治理想。

最著名的,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那就是制礼作乐。当然,礼乐是伴着宗法制和封建制一起施行的,但我们这里暂不去说它,只着重说礼乐。周公的心志和先王是相通的,制礼作乐是为了教化。当然会有人马上站出来说:他那是为了他们的家天下,是为了维护统治。这可能就有点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圣人的名号不是那么容易得的,对几千年来大家公认的事情还是要持尊重的态度。

人家那套制度也是先试点后推行的。新都洛邑就是新礼乐的一个试演场——周公既定乱,以殷民建洛邑,因势利导,遂会诸侯于明堂。明堂者,乃明诸侯尊卑之意。这一次会合诸侯特别值得重视,因为就是从这一次开始,颁布了朝见的位次。位次的决定,即表示封建制度的完成。而且,效果还特别好——周公建立明堂而朝诸侯于其位,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既然天下大服,说明当时的人们那是相当认可的,应该是心悦诚服。也只有大家都心悦诚服,才可以传播久远,也就说明它真的合情合理。我们中国人一般都是说“合情合理”“合理合法”,大概还没有倒着说的,可见在中国人心里,本来就是按照“情、理、法”的顺序依次排列的。这应该也是长期传下来的思想文化,充分体现着以人为本、道法自然的中国思想精神。“礼”正是从“理”来的,是从“宇宙自然之理”来的。

礼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其范围那就太广大了。举凡政治制度、行政法规、社会规范、宗教仪式、外交礼仪,甚至两国交兵,都有礼的存在。周公制礼,传了三百年到春秋的时代,还能看到此礼的遗迹。那时,列国贤大夫判断人的吉凶皆以礼,无礼必亡身;而外交人员见面也要先赋诗明志——来个咏叹调,用这种方式代替直接的表白,目的就是为了稳住对方的情绪,避免直接的冲突。这实在是伟大的发明,周公制礼成了大功德,传颂久远,也影响深远。

礼的真义,其实就在以谦让完成事情,也就是以和平的手段求得事情的顺利完成。抓住这一点来看周公的礼,就会更真切。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看出礼与乐的密不可分。乐有融洽的本质,再配上礼,自然可以促使典礼或事情顺利地进行,并圆满地完成。《诗经》除《国风》为民谣外,《颂》为宗庙之乐,《小雅》为燕飨之乐,《大雅》为朝会之乐,《雅》《颂》多有追叙祖德考烈之作。“追叙祖考之德业,孝也;燕飨劳士,体惜也。孝则民德归厚;体惜则劳而不怨。辞让和平之心因而兴起”,所以,要参透周公之礼乐真义,不可不读《雅》《颂》。

同类推荐
  •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出世时,家道已衰落,是没落贵族的后裔。据说他的父亲名激,在孟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轲的主要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良苦用心“。在母亲的精心教诲下,孟轲度过了充实的少年时代。 本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列举的200多个经典定律,是人们从千变万化的生活中所提炼总结出的精华。书中总结了管理、经济、心理、人生、教育、事业、家庭、感情等方面最经典的定律、法则和效应,全方位地扫描人生的全过程,交给我们一把又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点亮一盏又一盏指路的明灯。把握这些定律,对于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多重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你也可以利用这些神奇的法则、定理来驾驭你的一生,改变你的命运。
  • 禅修养心

    禅修养心

    禅是达观处世的态度,禅是养心怡性的指南;禅是慈悲为怀的仁心;禅是励志修身的妙悟,禅是执着追求的精神;禅是优势生存的智慧。用禅的精华来浣洗我们的心灵,教你学会做淡定的自己。平常之人常有,而平常之心难得。反过来讲,正是因为心难平常,人才变得如此平常。常怀悲悯之心则恶念不生,人便活得踏实、平和,人才有感恩心。善与恶、爱与仇,在人心里此消彼长,你必须谨慎把持,以使佛心常驻。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是十分明显的道理。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能做些有意义的事,为后人留下点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我们要追求的正道。珍惜生命、顺应自然,该来的终归会来,该去的终归会去。我们无法挽留,也无法驱散,平心对待,一切随缘!
  • 方与圆智慧

    方与圆智慧

    《方与圆智慧》,一共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讲解“方”与“圆”的内涵以及攻略,让人们对这种哲学有所了解;中篇解决职场中的“方之道”与“圆之术”,从与领导、下属、同事与客户的相处说起,针对人们经常会碰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让读者领略内方外圆智慧的魅力,学会与身边的人融洽地相处,从而获得领导欣赏,获得下属尊重,获得身边同事的信赖;下篇讲解交友之道,办事之道,教会人们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从而建立丰富的人脉资源。同时,学会在困难时刻巧妙地求助别人,助自己度过难过。
  • 伦理与文明(第2辑)

    伦理与文明(第2辑)

    《伦理与文明》是全面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建设问题的连续出版物(集刊),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省伦理学与精神文明建设基地主办。本辑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主要围绕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研究、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研究等方面展开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水平与研究价值。
热门推荐
  • 念无妖

    念无妖

    那一世,她生于天庭之上,百鸟朝凤,其光璀璨。她被认作神之子,拥有万仙所妒的神躯。她初次历劫,在历劫中遇见一名凡人少年,她想许少年一世长安无灾,但后来,她因失心忘了少年,少年死于她手。她救济,在奈何桥上遇见一名男子。救济凡尘的她为了令一名男子将他亲手杀死,殊不知,这名被她杀死的男子,才是她的真心。而她的命运,就是忘记。她于千年后又遇见了他,他委身相随,可她,偏偏又记不起他……
  • 偷帽子的男人

    偷帽子的男人

    长途汽车在公路上蹒跚着,高温把车皮烤得烫手,车厢里的人像被焖进了一个大铁罐子,与汗臭及一肚子牢骚炖在一起,却又无可作为,只好昏昏欲睡。马珊云看着车窗外明晃晃的阳光,第一次独自旅行的兴奋全都被这烈日给蒸发殆尽,她选择用睡觉来屏蔽这种落差感。在睡着大约两个小时之后,马珊云忽然被后座的一个年轻男子急急地推醒了。“喂喂!快下车!车子起火了!”果然,她闻到了一股焦臭味正在车厢蔓延,虽然还没有明火,但是危险的气氛已经无处不在,恐慌的人群正涌向车门。
  • 穿越诸天从武庚纪开始

    穿越诸天从武庚纪开始

    大商国,血石,神族,等等相关耳熟能详的信息充斥着大脑。这一看就不是新手村的世界,许峰感觉到深深的绝望,以及来自某个老流氓深深的恶意。因为他完全了解自己来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没错,就是在华国几乎家喻户晓的国漫,武庚纪世界。
  • 王爷的倾城小琴妃

    王爷的倾城小琴妃

    乐小纯一朝穿越成为架空大陆丞相府不受宠的病娇千金。一道圣旨她无奈嫁给了三妻四妾的黎王。莫名卷入皇权争斗也就罢了,某王爷还总是来招惹她。“王妃,你很怕本王吗?”某王爷步步紧逼……”王妃你该还债了。“某王爷捏住某女的下巴……“王妃,还欠本王一个条件……”“王妃……““王妃……””纯纯……“…………“行了,别鬼叫了。”…………”好,都听你的。“……
  • 橙子味的初恋日记

    橙子味的初恋日记

    C市的人都知道,江Boss是个工作狂,可是,为什么却可以总在街上,超市,景区见到他?直到,帝国集团转发微博,道“楚总说,要带我们看江总撒狗粮”这时候人们才知道原来江Boss是结婚了!!结婚后的江先生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撒狗粮!!!一言不合就虐狗!!!
  • 一剑乱天机

    一剑乱天机

    她本是笑容明媚,慧黠灵动的无忧少女,奈何造化弄人,一朝穿越,等待她的竟是这样沉重的使命。族姐暗害,母亲疯癫,她筋脉寸断,跌落无回之谷。因祸得福,习得三煞鬼剑,看她如何回归,一了恩仇。先师遗命,回归之愿,她一路前行,天魔宫前,雪山之巅,她墨发飞扬,三煞鬼剑,剑指天阑……天机乱,生灵将覆,天宫出,鬼剑纵横。是谁的手,掌这天下棋局?是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以天下人血祭天魔?天宫魔典,引血雨腥风。天下江湖,谁主浮沉?
  • 调皮王爷俏皮妃

    调皮王爷俏皮妃

    一朝穿越,她从一个21世纪的白领律师米佳换身为古代少女梅芯雪。她的身份是先皇的私生女,却是三位帝皇的挚爱,她一生向往自由,却被爱情所拌,当历经种种,她一心摆脱皇宫牢笼的生活,却一生身不由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修仙皇朝

    修仙皇朝

    凤凰之子,再临凡俗!以凤凰之血,度天地之灵!将万民之力,灭仙人之威!这是一段平凡少年步步崛起的修仙史!热血、勇敢、坚毅、沉默、顽强,尽在其中!
  • 陌上春

    陌上春

    新书《女医青枝》,敬请关注...孔兰:这个夫君不是好人,我要逃跑......陆岩:这个女子怎会有多种身份,马车上遇到的小乞丐是她,酒楼里遇到的女店小二是她,听说她竟还当了偷牛女贼?孔蓉:这世上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你把一个眼里只有复仇的美男子,改造成眼里只有你的美男子......杜程:谁能想到,我只把剑亮了一下,敌人就望风而逃了......其实啊,我偷偷告诉你们,我真的不是剑术高手......
  • 重生之驸马请入瓮

    重生之驸马请入瓮

    前世,她倾尽一生的爱人,杀她子,灭她族,夺她江山,让她含恨而终。一朝重生,她步步为营,发誓要覆灭那狼子野心之人,守护皇族江山。据说:夫君风流多情,后院养美人三千,谁知,她嫁过来不出一月,三千美人尽散。妖孽夫君撩妹技能满分,让她丢了心,送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