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83200000008

第8章 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1)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科学宗教观,它强调宗教作为社会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思想上层建筑,是人类的社会生活过程在人们头脑中的曲折反映,归根到底由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的,这对我国的宗教工作具有普遍而广泛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实践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宗教问题的实际,使二者正确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宗教问题的道路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宗教问题的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是在宗教基本理论政策上逐步系统化的过程,是坚持和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过程中,学术界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自身的科学性所决定的,同时也是中国解决宗教问题的实际需要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逐步深化的历史过程,在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和不断生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理论的过程中,总体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理论体系。

一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历程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源头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后期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将空想社会主义转变为科学,为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工人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他们在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中,不仅领导了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而且广泛研究了与社会主义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其中包括宗教问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阐明了宗教问题与社会主义的关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初期,根据俄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俄国的宗教国情相结合,在处理俄国革命中的宗教问题过程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也伴随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的宗教国情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德国,也不同于列宁所处的俄国,因此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宗教观就不能教条式的照搬,必须与中国宗教国情正确结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首先进行了这种结合的工作,就处理好宗教问题提出了不少观点:如对群众反神权和鬼神迷信的斗争要加以引导,要服从反封建的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对宗教徒要作具体的阶级分析;要保障民众宗教信仰自由;共产党人可以而且应当同宗教界建立政治上的统一战线;要保护宗教文化;指出帝国主义利用宗教作为他们侵略中国的工具,等等。这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初始阶段的成果。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执政,开始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宗教问题,成为党和国家宗教工作的全新的课题。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进程进入了新阶段。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初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是社会革命时期,国难当头,以救亡图存、夺取政权为目标;第二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这一时期可以称作社会革命向社会建设的过渡时期,虽已夺取政权,但围绕政权仍不时有激烈的阶级斗争;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至今,真正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1982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为新时期宗教工作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它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新阶段。

(一)建党前后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四”运动前后及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陈独秀、***、恽代英等人探索了宗教的本质、起源、根源、社会作用、演变规律、发展前景以及对待宗教和宗教信仰的态度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精神。

新文化运动初期,***和陈独秀就用近代唯物主义批判儒教。十月革命胜利后,他们相继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用唯物史观分析宗教。陈独秀指出:宗教是“经济的基础上面之建筑物”,“属于依他的信仰,以神意为最高命令”[15]。***指出:“宗教的信仰就是神的绝对的体认”[16],“是人类的精神把地上的实物写映于天上”的结果[17],“是不平等关系的表现”[18]。“宗教是一个无知的隐遁地方……人类对于自然界或人间现象不能理解的地方,便归之于神。”[19]因此,“一切宗教没有不受生产技术进步的左右的,没有不随着它变迁的。”[20]随着人类认识和实践的能力不断提高,“自然现象、人类社会都会脱去神秘的暗云,赤裸裸的立在科学知识之上”,宗教将逐渐消亡,因为“太阳出来了,没有打着灯笼走路的人了。”[21]不过,“犹太教、儒教、回教、佛教、耶教等五大宗教的教义,曾于人类进步以很深的影响,亦是不争的事实。”[22]这些论述,初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成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理论起点。

从总体上看,他们的宗教观基本上在世界观领域展开,还具有较强的学理色彩,尚未自觉地将对宗教的认识和对宗教问题的解决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起来。但可以说揭开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序幕。

在中国共产党人中,开始将对宗教的马克思主义认识及对宗教问题的解决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紧密联系起来的,始于毛泽东。毛泽东在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过程中表明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如在大革命时期提出对群众反神权和鬼神迷信的斗争要加以引导,要服从反封建的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在土地革命时期提出对宗教徒要作具体的阶级分析,保证民众宗教信仰自由,红军长征时期提出特别要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抗日战争时期提出共产党人可以而且应当同宗教界建立政治上的统一战线。

1931年11月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真正的信教自由的实际为目的,绝对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一切宗教不能得到苏维埃国家的任何保护和供给费用,一切苏维埃公民有反宗教的宣传之自由,帝国主义的教会只有在服从苏维埃法律时,才能许其存在。”[23]这一规定既参考了苏联宪法的相应条款,又结合了中国的实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实际的实践结合,为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宗教政策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深入结合,形成了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周恩来、李达及中央文件和文稿对宗教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和阐述,逐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完整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1942年2月15日,《新华日报》发表题为《共产党对宗教的态度》的社论指出:共产党人对于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基于唯物主义的认识,基于科学的客观真理。

共产党人主张教会同国家分离,主张国家不偏袒任何宗教,但绝不强迫别人遵从自己的信仰,这犹之别人不应强迫共产党人遵从他们的信仰一样,因为这是每一个人的意识和世界观的问题。各人有各人的宗教信仰自由,每个人有举行自己所奉行的这一种或那一种宗教仪式的自由,同时,每个人也有不属于任何宗教团体而保持自己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因此,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明文规定保证一切抗日人民之信仰自由权,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在尊重中国主权与遵守政府法令原则下,允许任何外国人到边区游历,参加抗日工作,或在边区进行实业文化与宗教活动。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各省市民主政府共同施政纲领规定:保障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尊重蒙、回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24]。晋察冀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各界人民均有信教自由,边区内蒙、回、藏少数民族一律平等,尊重其宗教信仰[25]。内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规定:自治政府确保人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喇嘛的人权、财权受自治政府保障[26]。建国前夕,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各少数民族有保持或改革其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的自由[27]。这一规定使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成为国家意志,为新中国的宗教政策奠定了基础。

(二)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党对宗教问题作了新的探索,使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实现新的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

建国初期,在总结宗教工作经验,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党中央提出了我国宗教国情具有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的“宗教五性论”,奠定了新中国处理宗教问题的现实出发点。

从新中国成立到60年代初期,我们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分析宗教问题,逐步形成了宗教具有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和双重作用等基本观点,这是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以后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重大成果。中共中央认为,由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特别是由于宗教制度民主改革的胜利,宗教矛盾的阶级背景已经起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既是人民内部矛盾又是敌我矛盾,转化为基本上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宗教界的大多数是爱国的,并且政治上大有进步。宗教界同社会主义的矛盾,除了反革命分子以外,是人民内部的问题,属于人民内部性质的矛盾。对宗教界应当按照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来处理同他们的关系。确实属于敌我性质的,才按照敌我矛盾处理。”[28]

新中国成立后到1956年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一段时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宗教问题。在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过程中,没有一般地重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有关论述,也没有简单照搬苏联的做法,而是继续走中国特色的道路。

在如何进一步处理好宗教问题方面,毛泽东提出:对于宗教家,必须在反帝反封建的基础上将他们团结起来[29]。周恩来指出:我们只把宗教信仰肯定为人民内部的思想信仰问题,而不涉及政治问题。不管是无神论者还是有神论者,大家一样可以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不信仰宗教的人和信仰宗教的人可以合作,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也可以合作,这对我们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互助合作是有利的。我们要造成这样一种习惯:不信教的尊重信教的,信教的尊重不信教的,大家和睦共处,团结一致[30]。李维汉强调:统一战线是按政治划分的,有神论和无神论是世界观问题,只要政治一致,就可以而且应当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只有这样,才符合整个革命斗争的利益,包括宗教界一切爱国人士的利益在内[31]。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进程在1957至1976年期间,由于受到党和国家在全局问题上“左”倾错误的影响,走入歧路并且中断。只是到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才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进程的新阶段——恢复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阶段。在这一伟大进程中,也恢复、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宗教理论,真正开创了中国特色的解决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进程重新恢复并逐步进入成熟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与改革开放的实践和新的时代特征相结合,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新境界。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要继续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不要求宗教信徒放弃他们的宗教信仰,只是要求他们不得进行反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宣传,要求宗教不得干预政治和干预教育。

(三)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

“文革”后的拨乱反正时期,邓小平对宗教问题和党的宗教工作高度重视,发表了关于宗教问题的重要思想。中共中央全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宗教方面理论和实践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于1982年3月31日印发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即著名的中发[1982]19号文件),实现了宗教工作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同类推荐
  •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用“文如其人”形容南怀瑾先生恰如其分。他的为人如同他的文章,朴素而雅致,随和而亲切,于平凡中自显不凡,他的文章如同他的为人,文学而多连,杂采而博贯,于随适中自见精神,人文合一,正是大师境界。
  • 禅道与人道

    禅道与人道

    本书是在深刻领会禅学精义,拜读佛教思想的基础上,对古今传承的禅的故事、禅的思悟、禅的智慧,进行了深入的发掘,撷取其中对现代人生颇具开悟与启迪的哲理名言与精思妙论,与实际生活融汇贯通有机结合,加以浓缩概括和精要点评,使读者阅读后产生一种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触动,从而为自己的未来人生做出积极有益的选择。全书共分十四章,以活泼生动的体裁,对禅道做了简要的概述,以发人深思的议论,对人生的轨迹做了精要的评析。
  • 与佛有缘

    与佛有缘

    在人生的纷杂喧闹中,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和不如意,佛学蕴涵着的隽永的哲理和宝贵的智慧带我们走进一个沉静而安详的世界,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执关现在。不担忧未来。让心灵得到平静,用清静之心看世间,世间即清静,用解脱之心看世间,心即解脱。用心去感受佛恩,以佛来洗礼心灵。得失随缘,来去随缘,心能随缘,故得自在。佛带给人心的宁静,佛让我们的心安祥。使我们对功与利都看得淡些,在社会上处处做好事正直,有善心,对人真诚,对佛有敬仰之心,他一定就是与佛有缘之人。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热门推荐
  • 家有萌徒:慢慢追师路

    家有萌徒:慢慢追师路

    一朝穿越,为人作嫁,他是痴傻的王爷,她则伪装成深宫小太监。在人间与神界之间,她被称为妖孽,追杀,重生,十年追寻,不改初衷。一个又一个十年之后,他亲眼看着他和他的母亲用剑亲手杀死了她和他的孩子,内心的绝望让她成魔,从此血染墨香哭乱冢。数不尽的乱世烽火,痴心等待的冷玉笙,最终也因为她而魂飞魄散。步步生香姻缘错,十年为他披嫁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梦笔汶川

    梦笔汶川

    女儿,政府开始供应稀饭了,有几家私人饭店和火锅店也开始免费发放赈灾稀饭了,我们能挺过去。女儿,移动手机机站开始架线了,马上就能听到你的声音了,咱家的房子只裂了几条细缝,维修一下还能住人。女儿,我和你妈妈再也不闹离婚了,我们三个人好好活着,我向你保证,以后的每一天,都跟你妈妈在一起,快快乐乐走完后半辈子,你能原谅爸爸以前的不好吗?……丁香把手机握在手心,渐渐暖和起来。丁香知道,手机已经有了人的体温。
  • 将军撩的有点甜

    将军撩的有点甜

    生死簿出了问题,许轻歌得以重活一世,真开心,可为什么司命薄也出了问题?许轻歌必须让苏木爱上她。从未谈过恋爱的许轻歌,在热心的叶袅袅的帮助下,许轻歌一计又一计的施,可惜苏木始终不中计。不中计也就算了为什么她是被反撩的那个?苏木:追了你那么多年,这一次我也要享受一下被追的感觉。许轻歌:这个撩的有点难啊。我要不要继续?苏木发觉别人看轻歌的眼神不对后:老子追了上千年媳妇,怎么能叫别的男人勾走。前一世苏木追了许轻歌好久,终于追上了,这一世苏木骗她追自己,可是最后他还是得再走一遍追妻路。不过小丫头撩起来好可爱的。Ps:司命簿上的无良任务都是男主出的。女主前期靠身份,后期靠实力。男主一直实力炸天。只是前期靠司命簿,后期靠不要脸。撕反派的情节不会太多,因为大家忙着发糖。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可是,江山美人难两全,有多少人最后饱尝孤独。将军打仗这种小说被虐多了,想来个甜的。
  • 唯愿守住这时光

    唯愿守住这时光

    她是千金小姐,却甘愿到他身边做小助理。他是商场新秀,却看不懂她的情。他说,秦初姚是我最重要的女人。只有她知道,她从来都不曾,因为他有命定的恋人,内定的未婚妻。她离开,他捧着她的日记泪湿眼眶,终于明白,她就是那粒吹进他心里的沙,与他心融。再次相见,他问她,“你记不记得你从我这里拿走的东西?现在你还给我吧。”秦初姚看着他,不明白。“你不记得没关系,我记得你还有东西放我这里,不过我没打算还给你。”苏铭堔抓着她的手放在自己胸口,“我很乐意跟你一起拥有它。”我喜欢你的时候,你不喜欢我,我爱上你的时候,你才刚开始喜欢我,等你终于爱上我的时候......你不知道我等这一天等了一个世纪。
  • 临宰

    临宰

    大道沉浮,鸿鹄不再。这变化莫测的天道世界,再临修道的少年,凭借一手吞天噬力,破道而行,主宰岁月!!!
  • 鲜美杂菌

    鲜美杂菌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普通大众的有益参考书。轻松快乐入厨房,美味营养又健康。材料简单,方法易学,就地取材,为你呈上飘香扑鼻的美食。
  • 唯有月光伴我不流浪

    唯有月光伴我不流浪

    “何霜夕,你和我结婚都那么久了,你应该明白我这个人的规矩。”陆禀议一脸不屑的看着角落,好像一只正在示弱的小狗。从结婚到现在,他明明白白的告诉过她,他们之间不能有爱情,不能有孩子,更不可能有除了利益之外的关系。她竟然还在痴心妄想,以为怀了孩子,陆禀议会回心转意,可是没有想到,眼前的那个男人却怀疑她的孩子不是他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洪荒镇世仙

    洪荒镇世仙

    圣皇盘古,以斧开天,身化万灵,万界,却因后力不继,致使天道不全。道祖鸿钧,不甘天道欺压万界生灵,以身化道,意图补全天道,掌控天道,解救万灵。奈何境界不够被天道同化,成为其傀儡,代替其行事。古往今来,轩辕,神农,女娲,伏羲,三清,十二巫祖,大巫蚩尤,战巫刑天,无不逆天,可全被天道玩弄鼓掌。而吾柳炎,当以身为基炼天地,以神融天道,建六道,掌轮回,成就天君。修炼境界:中天,羡天,从天,更天,晬天,廓天,咸天,沈天,成天,天王,天皇,天帝,天君……
  • 狂暴武神

    狂暴武神

    曾经的废物,逆袭而起,走上武道极致,平天下,斩杀蛮族,保卫家国,身边更是美女如云,坐拥怀抱。最后成就无上大道。
  • 3—6岁聪明宝宝营养餐

    3—6岁聪明宝宝营养餐

    《美食天下(第1辑):3-6岁聪明宝宝营养餐》教妈妈给宝宝做最爱的美食,天天不重样的爱心食谱,均衡营养,助力成长。科学合理的功能食谱,提升宝宝免疫力,超级妈妈的健康圣经。《美食天下(第1辑):3-6岁聪明宝宝营养餐》由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专业委员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