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84400000007

第7章 艺术与人的创造(2)

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人类最初的艺术品都是从劳动工具或劳动成果中脱胎而来,同生产劳动实践有着直接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艺术生产才逐渐独立出来,这些劳动产品也逐渐从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变为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从艺术的性质来看,艺术既凝聚着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诉求,又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生产既然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自然也和人类的其他生产实践活动一样,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艺术的价值是作为主体的人对作为客体的自然界漫长生产实践的产物;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艺术的价值又是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和作为创作客体的社会生活相互作用的结果。总的来说,艺术生产离不开主观创造,也离不开社会现实,艺术必然是心与物、主观与客观的结合。而人内心的主观情感,和人身外的客观社会,也因为艺术这种独特的人类生产活动而获得了充分的统一。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发展离不开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和经济基础。但是另一方面,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社会发展的某些历史阶段,艺术的繁荣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可能呈现出某种不平衡的现象。以19世纪的俄国为例,在经济上,当时的俄国还保留着农奴制,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的各资本主义国家,但在文化艺术领域却呈现出一片繁荣的局面:文学上有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等一批大师,戏剧上有果戈理、契诃夫等名家,音乐上涌现了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美术上涌现了画家列宾,还有《天鹅湖》、《睡美人》等一批优秀的古典芭蕾舞剧作品。可以看到,当时俄国社会在经济生产和文化艺术之间的落差是非常巨大的。所以说,艺术生产既受到物质生产的制约,又具有其特殊、个别的现象成分。

在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艺术”与“文化”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把艺术看作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文化”其实是狭义概念,仅仅指人的精神活动,它与经济、政治并列组成社会生活的领域,三方面相互制约,相互反映,又相互作用。而广义概念上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也体现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人类活动,包括劳动生产、经济生活在内,都属于广义上的人类文化。一个社会在特定时代中的艺术活动,不仅取决于艺术创作者的个人能力和情感,也反映了该社会该时代的物质生产、政治经济状况以及时代精神。没有这些外部的基础,任何艺术创作都将是无源之水。而有了这些基础,才令艺术创作拥有了自己的文化之根。

第三节艺术与人类创造本能

艺术和科学技术一样,都离不开创新。离开了创新,科技就不能发展;离开了创新,艺术就失去了生命。正是在对前人,对同时代人,甚至对自我的不断超越中,艺术家实现了自我的价值,也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经久不衰的动力。但事实上,在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在某些人类早期文明非常发达的地区,创新都没有被视为艺术的基本特征。比如在古埃及,对艺术家的要求就不是创新,而是遵循既定的艺术风格。艺术从业者从小就被要求学习严格的艺术法则,对他成就的评价也并非取决于他是否能创作出新的艺术形象,而是他能否完美地模仿那些被公认为名作的往昔作品。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古埃及艺术在近三千年的时间里保持了固定的风格。相类似的是古希腊,当时希腊人的语言里甚至没有“创造”的字眼,对艺术家来说,同样只需要会模仿就足够了。无论在埃及还是希腊,艺术的概念都是对现有规则和规律的服从,艺术活动和工匠的劳作没有多大区别,都被要求为按照规则制作事物,艺术家必须受到规则支配而不能为所欲为。

在西方文化中,赋予艺术以创造的内涵来自于对上帝创造的认识。当然,这并不是说艺术是由上帝创造的,而是说,直到西方人有了“上帝创造万物”的观念,才真正有了“创造”的观念,并逐步把它运用到了艺术上。也就是说,直到基督教的兴起,西方人才拥有了创造的概念。虽然基督教诞生于罗马帝国时期,但基督教文化却和古希腊有着很深厚的渊源,比如柏拉图就曾阐述过他对“造物主”的认识。柏拉图笔下的造物主是宇宙的灵魂和创造者,他赋予混沌的物质以形式,把永恒的理念和运动的物质结合起来创造世界万物。把柏拉图的救世主和基督教信仰的上帝作比较的话,可以看到二者的区别:救世主是利用现有的物质进行造物,与其说这是一种“创造”,不如说更接近于“制作”。而上帝创造世界则完全是“无中生有”,不但可以从虚无中创造出天地万物来,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任意改变已经创造出来的事物,完全体现了一种“神迹”。

那么,艺术创造更接近于以上哪一种“造物”呢?在理论界也有不同看法。克罗齐和科林伍德就认为,艺术家的创造是将一种混沌的情感转化为某种清晰可见的情感,并赋予感觉以直觉形式。按照这种理解,艺术创造就是柏拉图造物主意义上的制作而非基督教上帝的创造。但是,更多的美学家认为艺术创造类似于上帝的创造,先有了上帝创世的观念,才有了艺术创造的观念。克里斯特勒区分了三种意义上的创造:神学的创造、艺术的创造和广义的人的创造。三种创造在含义上没有本质的不同,但适用的领域发生了变化。原本创造是被上帝所独享的特权,到了18世纪,伴随着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美的艺术”的概念被确立,美学获得了独立地位,艺术家也开始被认为是出色的创造者。同时随着基督教神学影响力的减弱,原来专门用来指上帝“无中生有”的创世行为,先是被拿来形容诗人的创作,继而被用来指称所有艺术家的活动。到了20世纪,创造力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科学家、政治家和其他领域中的杰出人士都被称为是“有创造力”的,“创造”一词可以指称一切领域中的创新行为。在这里,我们看到,艺术创造成了连接神的创造和人的创造的一座桥梁,桥的一边是上帝无所不能的创世活动,另一边则是人类活动中的一切创造行为,体现了人类的创造本能。另外我们看到,在解释人类的艺术创造能力方面,有两种理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就是“灵感论”和“天才论”。

在美学史上,艺术家的创造时常被归功于“灵感”,灵感被视作艺术创造的源泉。柏拉图就认为,诗并不是诗人的创造,而是神的诏语,诗人不过是神的代言人。因为诗并不是靠诗人冥思苦想的创作得来的,而是不期而至进入诗人脑海的,这体现了一种“神赐论”的灵感观。到了18世纪浪漫主义运动时期,这种神赐论灵感观得到了一定的修正,灵感不再被认为是外在神灵的启示,而被视作创作者内心所拥有的天赋能力,由此形成了“天赋论”的灵感观。进入20世纪,由于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又出现了“本能论”的灵感观,主张灵感是个人潜意识的表现。在此基础上,“灵感”也被分为了不同的种类。艺术家在较短时间内创作单个作品时,往往在瞬间获得创作的灵感,这被称为“特殊灵感”;如果艺术家创作一件耗时较长的作品,则需要一种持续时间更长的灵感状态,这种灵感被称为“普遍灵感”;而如果是很多人共同完成一件工程浩大的作品,比如建造中世纪的哥特式大教堂或者开凿灵山大佛时,就需要一种“集体灵感”了。

同类推荐
  • “普世价值”评析

    “普世价值”评析

    《普世价值评析》由汪亭友著。针对中国思想理论界出现的“普世价值”思潮之争,《普世价值评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和方法,围绕“普世价值”的由来及内涵、与“普世价值”相关的理论问题、“普世价值”思潮中的重要观,展了较为系统和有说服力的说明、分析和论证,指出人们的价值认识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在阶级社会是有阶级性的,根本不存在适合一切人、一切时代的“普世价值”,并一步指出,社会政治领域的民主、自由、平等、公平、人权、和谐、宪政等价值观也不具有“普世性”;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孕育不出全人类的“普世价值”来;马克思主义也不是所有阶级都能认同的“普世价值”。
  •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书中给家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使家长既能够全面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又能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能给每位家长带来一份喜悦,更带来一份沉甸甸的收获,让孩子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奔向人生的又一个驿站。
  • 沉默的权威:中国基础教育教研组织

    沉默的权威:中国基础教育教研组织

    本书探讨中国基础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织机构教研组(教研室)的性质、历史与现状、基本职能、以及与教研室工作相关的各种社会、教育因素,并对教研室的历史使命和未来发展作出了深刻的理论思考。
  • 华大讲堂(2011)

    华大讲堂(2011)

    本书收录了2011年莅临“华大讲堂”的叶国华、陆学艺、蔡昉、房宁、王国刚、高培勇、范维澄、魏杰等8位专家的演讲文稿,内容涵盖中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十二五”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与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收入分配与财税改革、公共安全管理、2012年经济走向分析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其视野之宽阔、分析之精辟、见解之独到、内容之丰富、影响之广泛,堪称当代中国思想文化荟萃。本书还收录了每次演讲后的互动问答,通过专家与听众的智慧交流和思想碰撞,更能激发思考、深化理解。本书由专家演讲录音整理而成,口语化的表述方式深入浅出,让人犹如身临讲堂。
  • 女性乌托邦:中国女性/性别研究二十讲

    女性乌托邦:中国女性/性别研究二十讲

    女性/性别研究在20世纪末成为显学,是1960年代新女权运动的成果;在中国,它是1980年代“妇女研究运动”的产物。本书以公开讲座为基础,上篇“新中国妇女研究”多与现实问题相关,从1980年代至今,可见中国妇女发展的具体进程;下篇“性别研究与基础教育”侧重学理讨论和学科建设,与西方女性主义对应并相互呼应,在寻根溯源的基础上为中国妇女研究开掘本土资源。
热门推荐
  • 告诉你什么叫爱

    告诉你什么叫爱

    路敏离开家时是下午三点,那时儿子林林还在摆弄他的计算机。急匆匆出门时她抬头看了一眼天,天上只有一丝云彩,尽管太阳还高悬在天上,那丝云彩却有点发红。咪咪叫着追在后面,她大声呵斥着它,把它关回屋里。她听见小东西把门抓得刷刷响,便大声地喊着林林:“别光趴在那儿,你喂喂咪咪。”听不见儿子回答,只听见键盘还在噼里啪啦响。她走了,一边走一边想,这孩子这样下去可不行,一条生命全被一台电脑占去了。路敏是去晚报参加一个读者座谈会的。
  • 基督山伯爵(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基督山伯爵(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我的老婆很能打

    我的老婆很能打

    写的很渣,不建议阅读。之所以还写,则是因为有一些人还在看。
  • 猫爷的报恩

    猫爷的报恩

    当有一个酷酷的人说他是你的人时,你什么反应?反正我们女主是......“别跟着我,我不认识你呀!”他,来报恩,但干嘛宣誓主权?!很强词夺理哎!“听着,从今以后,我就是你的人,你也就是我的人!”
  • 一品仵作妃

    一品仵作妃

    从现代法医穿成古代仵作,她是判冤屈、辩真相的东苑朝第一位女仵作,从继任皇子到阶下之囚,他是论逍遥,戏人间的风流倜傥的清闲王爷她历经人生百态,剖死尸、受凌辱,让死人开口说话保其性命,他游历人间各处,避手足、戏仵作,与皇兄反目只为取她信任,她这辈子剖过无数死尸,却想……剖一剖这嘴皮利索处处戏她的风流王爷,剖一剖那万人之上的冷脸帝君真假之心,剖一剖那猜不透的环环相扣狼子野心,可她怎么都剖不透的是自己的此生真情……
  • 浅浅一笑醉花荫

    浅浅一笑醉花荫

    冉浅浅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再遇见柳明荫。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浅浅想,这厮不是应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吗?为什么他看起来比自己还穷酸潦倒?她呢?那个号称可以为了柳明荫放弃自己生命的何珊珊在哪?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曾经的何珊珊口若灿花,悠悠地念出仓央嘉措的这首诗时,连冉浅浅也感动的心像是被人揪了一把。浅浅看着柳明荫万年冰山的脸上终究出现了裂痕,她想,书到用时方恨少,自己紧张时连话都说不完整,更别说吟诗诵句了。这样的何珊珊,我连成为她对手的资格都没有! 新书《幸福向前冲》已开坑,是这本书里苏水瑶的故事,不同的人物会有不同的人生旅程,喜欢的小可爱们,欢迎移驾阅读!
  • 和孩子分清界限

    和孩子分清界限

    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要点,为父母如何正确处理亲子关系、怎样和孩子分清界限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意见。一旦您掌握了书中提供的原则和方法,并且灵活地运用于亲子关系,您就会感受到原来爱孩子是这样轻松。
  • 鸣机夜课图记

    鸣机夜课图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江湖变脸刀

    江湖变脸刀

    骷髅国被帝国使臣所灭,几十年后,骷髅国的遗老遗少仍然心怀古国,不顾人心思定的现实,他们打着骷髅的旗号,实则是为了传说中骷髅国留下的巨大的宝藏,于是江湖中血雨腥风骤起,杀戮......
  • 佛说大净法门品经

    佛说大净法门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