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2300000002

第2章 深度访谈(2)

《妇女闲聊录》是作家自认为的一个转型之作,可以看出,林白逐渐从“沉浸在自我感觉中”朝“深远处”走去,她不想越走越狭窄。全书的语言与以往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书面语到口语的叙述,林白找准了一个对自己来说是全新的叙事风格和语境。她把视线转移到普通的农村妇女身上,通过木珍这一人物去知识化的“闲聊”中,林白汲取了乡野话语的活力和趣味,用独特的叙事展现了对现实生活的探索。正如林白自己说:“我听到的和写下的,都是真人的声音,是口语,它们粗糙、拖沓、重复、单调,同时也生动朴素,眉飞色舞,是人的声音和神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没有受到文人更多的伤害。我是喜欢的,我愿意多向民间语言学习,更愿意多向生活学习。”

林白从自我隔绝、内心黑暗阴冷、充满焦虑和不安的世界中走出,与现实生活达成了和解,从只热爱纸上的生活,对许多东西视而不见,到愿意主动走向“辽阔光明的世界”,林白不仅从写作上发生了改变,连自己的生活和状态也发生了改变。

林白平常的生活很简单,打坐、太极拳、太极剑、书法,晚上临汉隶《曹全碑》,早上起来读一读古代作品,一天只吃两顿饭,以素食为主,学习艾灸,云南的朋友送她一只木制的艾灸器,回到北京她又在网上买了一只铜做的。一般小毛病艾灸都可以解决,不必上医院,林白一直持续着这样的生活方式。看起来虽然依旧是深居简出,但林白开始接触互联网了,并拥有了自己的新浪微博,偶尔会和读者进行互动和交流,记录一些自己的日常生活。现如今,她有了一种开放的心态,变得越来越从容和自如。

要知道生活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战争,它是人与人之间共同构建起来的某种关联,也是自我认知和经历的一个蜕变过程。作家亲临于生活之中,不可能置身事外,更不可能与其割裂,虽然世俗和艺术的冲突并不亚于世俗与艺术的融合。作家的痛苦正是他们所面对繁复的、琐碎的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不对称产生的失衡造成,更多的时候,他们恐惧并拒绝面对这个世界。

在这群略带忧郁的人群中,来来往往不乏林白这样的作家,由内向外,逐渐从禁锢、封闭的内心阴郁中走出来,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同时也伴随着写作上的又一次腾飞。

[获奖之类从不抱奢望]

青年作家:《北去来辞》确实让人看到了与以往不同的林白,故事跨越30年,人物众多且复杂,书写也更加开阔、坦然,这种改变是否一开始就是你确立的目标?

林白:只能算方向,不能算目标。或者说,不是一个狭窄的、必须驱赶自己要达到的目的。一旦确立目标,人就难以获得自由。

青年作家:不过小说依然是以两位女主人公红海和银禾来展开叙述的,以女性的视角来看中国的历史和社会变迁。你如何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准确地找到契合女性的那部分认知?

林白:首先是要找到对人物的认知吧。并非仅仅是女性。而且里面的重要人物史道良并不是女性。

青年作家:红海和银禾两人命运的交错与趋同,能否说就是当今大部分女性的生存困境的一个缩影?她们与你有某种共同的经历和记忆吗?

林白:也可以说成是缩影,不过我并不是把她们当成缩影来写作的,她们是各自的“这一个”。当然,无论从大的感觉到小的细节,我们会有一些共同的东西,也可以说,是我把自己的一部分实感经验赋予了她们,甚至是自己的血肉。

青年作家:《北去来辞》获茅盾文学奖提名,但最终与“茅奖”失之交臂,觉得遗憾吗?

林白:一方面,我对获奖之类从不抱奢望,但就巨额奖金而言,不能说毫无诱惑。低收入作家、从不触电、极少有额外进项,一大笔奖金还是能使我垂涎欲滴的。

[男性与女性的关系永远在错位之中]

青年作家:你一向被指为中国“女性主义”写作的代表,你的众多作品也确实都有这方面的指向,而你又拒绝被贴上“女性主义”的标签,这是为什么?

林白:我不知道有谁愿意被贴标签的,何况我觉得自己的作品比“女性主义”大得多。无论是早期还是近期,女性主义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作为一个作家,应该时时警惕,不能让任何主义扰乱自己。

青年作家:你说你尊重“女权主义”,我倒觉得现在的“女权主义”越来越狭隘,凡事都以男人为基准,把男人作为参照和对比,去跟男人较劲,感觉反而是自我的一种丧失,女人还是没有真正独立起来,尤其是摆脱对比地去独立思考,不知道你怎么看?

林白:你说得很精辟。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同样存在着自我丧失的危险。独立永远是最重要的。

青年作家:在你的小说中,你认为男性与女性的本质关系是什么?

林白:男性与女性的关系永远在错位之中。其实人和人的关系也通常如此。

[《一个人的战争》对我形成了某种遮蔽]

青年作家:你说:“以前我们总是认为文学的价值在于某种‘超越’,这种站在高绝处的立场很容易‘隔’,不容易血肉相连,我现在认为,文学的价值在于那种切腹的百感交集,那种复杂的五味杂陈。”是什么促成了你这一观点的转变?

林白:是时间、生活,这些都会使人百感交集。年轻的时候生活太匆忙,没有准备好心情来凝视许多东西。

青年作家:其实从《妇女闲聊录》开始,就感觉你已经从“内心”往外迈出脚步,这种突破是偶然还是蓄谋已久?

林白:是生命的本能需要吧。向内时间久了会有塌陷感。

青年作家:经常把你和陈染放在一起比较,你的名作《一个人的战争》和她的名作《私人生活》光看标题都有很明显的“私人写作”标记。你们私下认识吗?交流过吗?

林白:我们早期有很多联系。但谈文学极少。现在不知道她情况怎样,觉得会很安静,挺好的。

青年作家:《一个人的战争》可以说是你最为人称道的小说,至今对你还有什么影响没有?

林白:所谓影响,就是隔一段时间出版一次,生活上得到一些补贴。哦,是有影响的,你无论写什么,人家都只愿意说你的《一个人的战争》,即使《北去来辞》,我认为其丰富性和复杂性都远超《一个人的战争》,但谈到林白,人们还是首先要提到《一个人的战争》,《一个人的战争》对我形成了某种遮蔽。这是很不爽的。

[生活第一,写作第二]

青年作家:据说你现在花很多时间来写毛笔字、打太极,“生活第一,写作第二”也是你说的,能否讲讲。

林白:其实写作还是我的第一爱好。写毛笔字还在第二位,现在已经有半年不写了,今天才去对面的笔庄买了两支毛笔,是一个老头自己做的,还给我刻了名字在笔杆上。也无所谓第一第二,写作是在生活之中的,是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或每周,写上几个句子,再删去几个句子,会有一种满足感。写作并不是外在于生活的一件事,只有对一件离自己的内心很远的事情,才可以说哪件第一、哪件第二。我觉得。

青年作家:写作中的你和写作之外的你,更喜欢哪个?

林白:都喜欢。人首先要做的是接受自己,然后喜欢自己。

同类推荐
  • 快乐故事

    快乐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6年第12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6年第12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创刊于2003年初,凭借强大的发行网络和发行数量,多年来一直居全国原创类文学期刊之首,并曾多次荣获省市级、国家级优秀期刊奖项。其影响已不仅仅在文学界,更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之中。许多作品一经发表,即被各大报刊转载,更有近半数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并产生巨大影响。本刊以贴近现实、关注人生的中长篇小说为主要内容,并力求在秉持沉稳、厚重的风格的同时,依然留有一片充满激情、活力的年轻声音。
  • 故事会(2015年7月上)

    故事会(2015年7月上)

    网络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老人是个收藏家,大半辈子收藏了很多宝贝,可惜的是,老人的三个儿子都在国外,老伴去世后就剩下老人独自生活。这时,老人昔日的学生出现了,他自愿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跟进跟出地伺候着。邻居们在背后议论:“看他这么殷勤,一定是图人家的钱财。”老人装作没有听见。老人的三个儿子也慌忙从国外打来电话:“小心被骗,他肯定别有目的。”
  • 故事会(2016年8月下)

    故事会(2016年8月下)

    《故事会》所说的故事,不仅高雅、高尚,而且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并能始终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尤为关键的是,其绝大多数故事,基本上都相当准确地切合着社会审美心理中三个最为关键的部位,即情感性、幽默性、传奇性。因此,尽管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资讯时代,或各种各样文化快餐层出不穷的娱乐时代,其所提供的故事仍能从一片喧嚣的声浪中脱颖而出。其二是由《故事会》编辑部所营造的“《故事会》编辑部文化”。
  • 打工故事

    打工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官扎营的马子妮

    官扎营的马子妮

    晓梅的电话号码我没有存入手机,她来电话的时候我问,你是谁?晓梅很不高兴,说卫国你“揍式”(济南方言:装腔)么?我是晓梅。我赶忙道歉,最近忙晕了头,没有听出你的声音。晓梅就说,开始办理官扎营拆迁手续了。我问,什么时候?晓梅说,你明天来就知道了,说完电话就扣了。晓梅急忙扣电话并不是我没有听出她的声音得罪了她,是因为她要节省电话费,要不是为了我,她不会打这个电话。我和晓梅是同学,小学到中学始终一个班,小学还是同桌。更重要的,我们是邻居。在我们家没有搬走前,曾和晓梅的家在官扎营相邻了几十年。
  • 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

    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

    《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研究,综合运用了量表分析、主客观评价研究和纵向干预的实验研究等研究方法,弥补了我国尚缺乏对该理论模型的系统解释、验证、修订和实证研究等问题还不够深入的不足。跨理论模型作为综合性的心理研究模型,对众多的健康行为改变研究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被引证为过去10年里最重要的理论健康促进发展模式之一。
  • 萨诺亚舰娘领域

    萨诺亚舰娘领域

    轰鸣燃烧的巨舰大炮,穿梭天际的战机,嘶哑破音的怒吼,分崩离析的钢铁……交织的思想,乱世的战场,用这生与死的战火冶炼出最沉重的勋章……这是一个关于大海的时代,一个关于舰娘的时代,也是无数提督所向往的时代……【书友群:萨诺亚之环512230258,入群问题是本书你最喜欢的角色名】
  • 房屋纠纷处理一本通

    房屋纠纷处理一本通

    本书以浅显生动的语言,精选大量老百姓生活中常见的典型案例,系统讲解房屋买卖、租赁、装修及物业中各种常见的纠纷。主要宣讲民法通则、合同法、房地产管理法、《物业管理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几部与房屋买卖、租赁、装修及物业密切相关的法律及司法解释。
  • 流氓(中国好小说)

    流氓(中国好小说)

    一场电影,一个小小的意外,一句玩笑式的“流氓”,引来了一群看电影的人的集体围殴,所有人在不分青红皂白的情形下,充当着正义的“打手”,将一个无辜的农村少年振东活活打死。他们是作为正义的代言者审判着,却又被置于历史的荒谬中被审视着。小说用辐辏式的结构,将形形色色的的几个农村人的命运聚焦到围殴的场面上,集中展示了人性的残酷与荒谬。
  • 八月兰城

    八月兰城

    远涉重洋,孤负少年心。——唐默【以此书敬一年风月】
  • 沙兰坑人物(五题)

    沙兰坑人物(五题)

    忙于奔命的人们无暇感受自然赋予他们的禀赋,这时候的人们跟正忙于冬储的动物本质上没有差别。大自然似乎也无法开启人们的心门,人们仅仅沉浸在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收获的喜悦中。这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和背景。三尺之上祖宗的神灵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思俯视这些在黝黑的土地上蠕动的子孙呢?没有人寻思它。没有人愿意用那样的晦气玷污暂短的、不敢往深处想的喜悦。山上的坟茔幽森如初,乱坟岗子在秋阳下泛起点点白光。在紧张和忙碌中,没有人想起他们——亲人、朋友、邻居、陌生人,曾经相好或者交恶的人,寿终正寝的人,横死的人,或者善人、恶人,还有那些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永远定格在远方的人。
  • 陈

    那个我写了千遍姓氏,却不敢写出名字的人。如在你侧,让我做一方青石也好。一季花开,一季花落,一直在这里,等你停歇。
  • 都市最强毒液

    都市最强毒液

    【火爆爽文,最强毒液】屌丝青年唐飞在人生最悲惨的那几天成为毒液共生体,踩人抢钱,遇上一个又一个漂亮妹子,敌人也从普通人变为一个又一个改造者!终于,唐飞发现自己被卷进了一场战争,孤军奋战的唐飞找到了科技怪咖蜘蛛侠,找到了火男德莱文,找到了变异人鳄霸,还有自爆侠吉格斯……以上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想要拯救世界,结束战争,唐飞要和十几个妹子来一场让人脸红心跳的大被同眠!!!
  • 高门生存录

    高门生存录

    三娘是理智的,是现实的,是睿智的。她生活在没有硝烟的战场,时时小心,步步留意并不夸张,这是三娘的故事,也是三娘们的故事。且看三娘们于这方寸之间的处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