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的是,现在社会上拥有淡定心态的人太少,心浮气躁、愤懑不平的人却太多。因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的大有人在;因周围环境嘈杂而无法安心工作、学习的人时常有之。做工作,听不得批评,拈轻怕重,稍有不顺就跳槽;于名利,却人人争先恐后,趋之若鹜,生怕自己落于人后;对待婚姻与恋爱,受不了委屈,一有摩擦隔阂就轻易分手……这个社会几乎是浮躁成风,可更多的人往往只埋怨社会、怨恨他人,却忘了想想,是否这些不快乐、不幸福都是自寻烦恼呢?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里,唯有做一个内心淡定的人,懂得选择,学会放弃,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才能获得心灵的笃定和超然,智慧便会在淡定中悄然降临。
冷眼看尽繁华,平淡对待得失,畅达时不张狂,挫折时不消沉。在人生的历练中涵养从容的定力,在潮起潮落的人生戏台上,举重若轻,击节而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一份洒脱娴静的心态来面对喧嚣的红尘。
当你蓦然回首的时候,才发现,幸福就在眼前,成功从未远离你。
孔孟对你说
真正有所建树的人是沉默的,内敛的,低调的,就好比一株熟透了的稻谷,低垂着沉甸甸的果实,从不炫耀。但是,即便再怎么低调,识货的明眼人依然知道他们的分量,会自然而然向他们投以敬佩的目光。
5.人格的绝对感召力
在当今社会中,为人处世的基本点就是要具备人格魅力。何为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一个人能受到别人的欢迎、接纳,他实际上就具备了一定的人格魅力。伟大的人格具有绝对的感召力,永远像太阳的光辉一样吸引着人们仰慕的目光,温暖着世间每一个人的心。
人格魅力的性格特征也就是个人品质的吸引力,根本在于一种使人喜爱、仰慕并渴望接近的性格品质,这种反映一个人的精神和品德的内在属性——人格魅力,能像磁石般使众人聚集在他的周围。
从本质上说,人格魅力是一个人心理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它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格、思想情感、性格气质、学识教养、处世态度等。一个人能否为别人所接纳,是否具有人格魅力,关键在于他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如何。个人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与他人的关系的性质、程度,为了广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我们要优化社会交往中的个人形象。
人格魅力的基点就是真诚、恪守信义,即对许诺一定要承担兑现。孔子说:“人无信不立。”认为讲信用、守信义,是立身处世之道,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情操,它既体现了对人的尊敬,也表现了对己的尊重。但是,儒学反对那种“言过其实”的许诺,也反对使人容易“寡信”的“轻诺”;更反对“言而无信”“背信弃义”的行为。
一个人道德人格的高低是衡量这个人人性的标志。一个人如果道德人格低下,就说明他已经丧失了人性,与禽兽无异。一个道德人格高的人,就是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因而也是受人尊敬的人。
儒家的道德人格,由仁、智、勇、行四个要素构成。“仁”是儒家人格的核心,它标志着儒家人格是仁爱型人格,也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内在依据。人的慈爱之心、恻隐之心、怜悯之心是构成“仁”的起点。仁德包含着仁、义、礼、智、信、恭、宽、信、敏、惠、忠诚、敦厚、刚毅、自强不息,等等,仁统率诸德。
儒家认为,为政的关键是要“正”,“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如果为政者自己身正,其管辖下的各级管理人员以及民众就没有不正的。所谓“身正”就是为政者的道德人格,它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政者自己“身正”,其人格影响力达及其下级和民众中去,他们就能够自觉地遵守社会的规范,不需要命令他们去做什么才去做什么;相反,为政者自己身不正,你下命令去强制他们做什么,他们也不会服从。
一个领导者威信的获得和影响力的发挥,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其中最重要的是言行一致的诚信道德品质、作风以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人格力量。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是不可能有公心的,只有拥有公心的人才是无私无畏的,人们熟悉的白求恩是如此,孔繁森也是如此。
“身正令行”是一个真理。提高领导者和管理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集体主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在今天是何等重要啊!只有身正才能更好地发挥领导的权力,己不正焉能正人?“与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作为一个领导者,一定要廉政、勤政,全心全意地服务于大众。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成为富有魅力的人,从而在工作与事业上取得更大成就呢?
特蕾莎修女就是一个有着强大人格魅力和感染力的人。从外表上来看,她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瘦弱、贫穷,可是内在的力量足以使她成为世界人民学习的榜样。特蕾莎修女做救助的工作做了半个世纪,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她深深明白,只有平等的对待和真心的帮助才能达到人格的平等,而居高临下则只会导致分裂和矛盾。所以她总是打着赤脚和穷人一起生活,而不是衣着光鲜。
1982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交战,特蕾莎修女来到战场,她问指挥官:“你们为什么互相残杀?村子里那些妇女和孩子怎么办?”指挥官说:“我们没办法,对方不停火我们只能对抗。”于是特蕾莎修女就走到对方战场,从容地去和对方的指挥官交涉,最终双方暂时停火,直到特蕾莎修女带出37名儿童,战斗才继续。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听到这件事情以后也连连称赞,表示就算是自己也做不到这件事。
其实特蕾莎修女就是一个瘦弱的妇女,只是她本着自己的至善之心来生活,终于在197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在颁奖的时候主持人说道:“她的事业的一个特征就是对单个人的尊重……最孤独的人、最悲惨的人、濒临死亡的人,都从她的手中接受到了不含施舍意味的同情,接受到了建立在对人的尊敬之上的同情。”而面对如此高的评价和赞赏,特蕾莎修女却依旧淡淡地微笑,说:“今天,我来接受这项奖金,是代表世界上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这个奖是对贫穷世界的承认。”她把奖金全部用于救助那些穷人和受苦难的人,并向诺贝尔委员会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取消例行的授奖宴会,因为那太浪费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人,却感染了无数人。最后委员会决定答应她的请求,并且承诺把省下来的钱捐给她的基金会。
特蕾莎修女在1997年去世,当时整个印度为她举行国葬,全国哀悼两天,无数人为她的事迹感动落泪。强大的人格魅力万古流传。
特蕾莎无钱、无势、无地位,除了爱,她一无所有。她何以释放出如此惊人的能量,感召了如此众多的民众,解决了连联合国都不能解决的事,那就是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爱戴。
孔子讲“克己复礼”,要克制自己的私欲使之合乎礼的规范;孟子讲“寡欲”,“养心莫善于寡欲”;荀子讲“节欲”,“欲需不可去,求其可节也”。一个自私自利的可怜虫是不会有公心的。个人主义、自私自利是一切犯罪和罪恶的根源。我们应该加强自我修养,修养的过程就是克己的过程,克己的过程就是抑制私欲的过程。克己奉公、无私奉献是威信、人格魅力的源泉。
一个人要想让别人尊敬他、欣赏他,就应该有自己的人格魅力,对自己本身的优缺点有一定的了解,不自卑,不自傲,与身边的朋友、同学、同事、亲戚、邻居搞好关系,能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做有失风范的事。在遇到困难、挫折时,有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使自己能从挫折中站起来,变得更加坚强,使自己渐渐地成长起来。而在生活当中更要有乐观、积极的态度,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自信地面对生活,享受人生,使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多姿多彩。
孔孟对你说
一个健康的人格不是本身就具有的,需要从平凡琐事中一点一点去积累,这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唯其如此我们才会让自己的人格充满魅力,充满绝对感召力,以德服人。
6.君子者,不忧不惧
一个人,真正需要的并不多,而想要的却很多。驰心于物外,能否带来心灵的安宁?物质上富足不富足,这是命运,你是求不来的,也不必刻意求。佛家认为,这是福报。知足方能常乐,俗话说:“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中庸》说:“君子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大学》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有德终会有财,作为读书人,应该立希圣希贤之志,程子说:“古之学者为己,其终至于成物;今之学者为物,其终至于丧己。”
一个人明白了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就不会忧虑衣食。相反,一个人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这种人,与草木同朽。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君子不忧不惧。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所谓“君子忧道不忧贫”,就是指君子当忧惧而忧惧,不当忧惧则不忧惧。
儒者忧道之不行,故孟子曰:“君子有终身之忧。”范仲淹曰:“先天下之忧而忧。”从个人角度着眼,则是“君子坦荡荡”,“仁者无忧智者无惧”,“君子不忧不惧”。君子并非生活、工作中没有可忧可惧之事,而是君子具备了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恰似俗话说的“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故朱子《论语集注》引晁氏言曰:“不忧不惧,由乎德全而无疵。故无入而不自得,非实有忧惧而强排遣之也。”
司马牛曾经问他的老师孔子:“什么人才称得上是君子呢?”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没有太多的忧虑,没有太多的恐惧,就是君子了。司马牛一听,不以为然,觉得太简单了。你看那饭店酒馆里猜拳行令、吆五喝六的人,不都是不忧愁不恐惧吗?难道他们都是君子吗?他觉得君子应该胸怀宏大志向,建立丰功伟业,怎么会如此简单呢?不免心里有点犯嘀咕。孔子知道他理解错了,又告诉他要做到“不忧不惧”是很不容易的,于是又说了一句话:“反躬自省,无所愧疚。”就是说,一个人要随时反省自己,内心没有缺欠,一生没有遗憾,心境非常安详,光明磊落,没有什么可以令其胆战心惊,犹如佛家讲的大光明境界。
叔本华的生命哲学思想认为,人生都是在忧愁和烦恼中度过的,所谓“十有九输天下事,百无一可意中人”,怎能没有忧愁,没有恐惧呢?
大概孔子对此也是深有体会,所以他才提出“君子不忧不惧”的说法。能修为到怀忧不惧的程度,那就可以算得上是君子了。而不到君子程度的人都是有忧有惧,在烦恼与恐惧中度过一生的。
历史上,以旷达著称的苏轼在与奸臣高俅的交往中,努力做到了“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其君子之风令人称道不已。
话说高俅并非出身显赫大家,他只是苏轼府上的一个下人。可是苏轼得闻高俅文章颇有文采,见解也颇深远,所以就很欣赏高俅。宋哲宗元祐八年,苏轼自翰林院出任中山府知府,他借着职务之便把高俅介绍给翰林学士承旨曾布,不过因为曾布府上已经有很多幕僚,所以并没有接受高俅。后来苏轼又把高俅介绍给驸马都尉王晋卿。这样一个契机,使得高俅住在王府里了,时间过了7年,高俅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认识了端王。
无巧不成书,一个月以后哲宗驾崩,新皇帝是端王接任。这时候高俅的好日子终于到来,徽宗很是重任高俅,数年后他官至节度使,渐升为枢密使相。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高俅得到高官厚禄,家人也跟着沾光。高俅的父亲升为节度使,其兄高伸也借着高俅的势焰,位居显臣之列。高俅一门都荣华富贵尽享,这可谓是平步青云。
我们再看苏轼,这位高俅的引荐人和恩人却饱受政乱带来的窘迫。元祐八年,宣仁皇太后崩,哲宗亲政。苏轼知道自己的政见将不会被新帝采纳,所以就很识趣地辞了官职。可是事情远没有结束,不到一年,政局变得更加混乱,圣元年闰四月,朝臣弹劾苏轼在担任翰林学士时所作的制词中有讥谤先朝之语,他被贬为英州知州。可是还没到知州任命,他就又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安置于惠州。这其实就是一个虚职,只是皇帝碍于面子而给不受重用的大臣一个去处。实际上苏轼不仅没有做官,还被变相监视了起来。屋漏偏逢连夜雨,苏轼不久以后又被贬为琼州别驾,居住在昌化军,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高俅这边风生水起,苏轼却惨淡至极。那么高俅和苏轼是不是就再无交往了呢?《挥麈后录》说,高俅和苏轼始终来往密切,高俅对苏轼的知遇之恩感激不尽,念念不忘提携之情。于是后来高俅都会接济苏轼及其家人,如果有苏轼的子孙来京城,高俅必定款待并且赠送钱财米粮。所以我们说苏轼没有看错人,他看中的高俅这个人,并没有让他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