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中国就业形势空前严峻。据一份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报告称,中国城镇失业率已经攀升到9.4%,2008年中国已有67万家小企业被迫关门,约有670万个就业岗位蒸发。2009年610万名大学毕业生中,就业困难的比例可能占到1/4,全国各行各业等待安排就业者总数预计会达到2400万,这一数字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与此同时,联想等许多中外大公司的裁员浪潮,也让不少职场精英开始岌岌自危,一旦被裁,将何去何从?
然而,就在阵阵就业寒潮当中,有不少人却抓住了危机下的机遇,走出了一条创业新路。80后女孩程凌看准了外贸服装厂用极低价格处理库存积压物品的机会,凭借“一元服装”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赚了20万元,成为在创业论坛里流传最广的火热故事。无独有偶,原为文化公司业务主管的张先生,因公司经营困难被迫下岗后,开了一家“水晶坊”,小店也经营得有声有色。
这些创业故事无可否认地证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危机到来的时候,也往往意味着创富机会的到来,就看你有没有能力抓住它。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柳传志说,金融危机是青年人创业的最好机会。只要渡过了这一艰难期,就可以有很大的发展机会。一方面,政府将积极采取各种优惠措施大力扶持和帮助企业;另一方面,经济衰退使一些行业的竞争趋于平缓,人工、原料、租金等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这些都是创业的有利条件。
马云也认为:形势好的时候,轮不到我们创业,形势不好的时候才是机会。中国是未来10年全球机会最多的国家,在100年才有一次的“冬天”,创业是最有意义的事情。机会已经完全形成,所以创业吧!
然而,机遇永远与风险同在,在创业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多方面的风险,特别是对于初次涉入商海的创业者来说,许多都是从小打小闹开始的,可能就是一个店铺、一个办公室、单枪匹马或“几条枪”,无论是什么形式,一开始都面临着资金少、抗风险能力弱、创业经验不足的特点,随便一点小的事故可能就会使婴儿期的事业遭受灭顶之灾,导致多年辛苦积攒的创业资金血本无归。在此情况下,要想吃到馅饼,创业者有必要掌握一些风险规避的常识和技巧,从而有效规避与防范可能出现的创业风险,使创业之路走得更顺当一些,尽快掘得第一桶金。
本书正是为了帮助那些从未尝试过创业,对创业有强烈渴望,但创业风险意识和知识比较薄弱的读者,针对他们的实际需要,在参考、借鉴大量国内外创业领域最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大量新生代创业家的真实案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阐述了如何规避创业风险的方法与要点,书中系统讲述了以下一些风险的规避:
1.市场定位的风险——做正确的事比正确的做事更重要
2.选择行业的风险——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3.创业心态的风险——敢于冒险,更要懂得规避风险
4.融资的风险——会融才会赢
5.合伙人的风险——合伙创业就像一场婚姻
6.经营思路的风险——思路越广,财路越宽
7.市场变化的风险——计划要周密,行动要迅速
8.创新的风险——要创新,更要会模仿
9.竞争的风险——懂得妥协和低调
10.逆境中的风险——保存实力,反败为胜
每一个时代的成功都与其独特的大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都有不可复制性。近10年出现的新生代创业家的成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虽然他们规避风险的方式各有不同,但他们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都体现出了一定的成功规律,这些成功经验对于欲投入商海一搏身手的年轻人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信通过阅读本书,创业者和潜在创业者,以及正在迈入创业行列的有志之士、企业管理人士和普通职员,能够获得智慧的启迪,更好地规避创业风险,找到创业的沃土和成功的捷径,并最终取得成功!
同时,我们对参与本书编写的成员:张志军、贺子锦、韩媛媛、王振伟、杨国辉、闫博、李忠良、赵静、李绍玲、李光亮、孙占领、呼建朝、王章文、张艾莉、杜延起、张萍、刘芳、刘俊义、翟龙顺、张志勇表示感谢!
作者
2009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