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44100000002

第2章 《红楼梦校本》序言(2)

在这些地方,《红楼梦》原都击中了封建社会的要害,若把《红楼梦》作为文艺作品反封建来看,固不仅仅如此。它的最精采的地方,即感动人心的所在,也还不在此。追求个性解放,歌唱恋爱自由,提高女性地位,这都是本书一望而知的突出之点,《红楼梦》之所以为《红楼梦》。虽然有人觉得《红楼梦》还没有真正男女平等的观念,也还谈不到妇女解放,然而像宝玉著名的宣言:“女儿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这种话出现在十八世纪初,中国封建统治严厉的时代,应该说是惊人之笔。这话针对着传统“女卑”的说法加以反驳,不恤矫枉过正地把男子看成浊物。我们尽不妨说它不合乎逻辑。惟其“狂妄”,所以有力。且假如把它孤立起来看,不过是句口号,文艺上的价值也还有限。妙在《红楼梦》全书支持了、说明了这个,使后来的读者都觉得女儿们真是冰雪聪明不可不有,那些贾府的男人们以及雨村、薛蟠辈真是浑沌渣滓断不可有。我们似乎很自然地相信了贾宝玉的“怪话”。这是作者创作的成功。这是《红楼梦》里跟封建观念冰炭不相容的最现实的东西。虽然有些夸大,却能够帮助有概括性的艺术形象的完成。曹雪芹的思想,在这些方面已轶出古代“畸人”的范围,对刘伶、阮籍辈毕竟不同了。

小说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的真实的。《红楼梦》所创造的人物,不但众多,性格也是多姿的,复杂的;谁是正面人物,谁是反面人物,它的倾向性原很鲜明,但也不适于用一个公式来硬扣。我们一面要区别他们所代表的某种社会力量的本质,同时又不能忽略他们个性的差别、繁变和全部性格所含有的复杂的意义。正由于《红楼梦》写得几乎像生活本身一样丰富多彩,所写人物既是典型的,同时又有明确的个性,我们读《红楼梦》就仿佛走进了一个现实的世界,跟许多真人真事接触,跟书中人的喜怒哀乐愤慨不平处处起了共鸣。

我们要分析这许多典型人物的复杂的含义,自非三言两语的事情。这儿只将宝玉、黛玉、宝钗略为一谈。宝玉是书主人,《红楼梦》的思想性往往借他来表现,如上边所说,他反功名利禄,反礼教伦常,反男尊女卑等等,他的叛逆性格本不成问题。但作者对他的写法却有两种保留:(一)宝玉的叛逆性,似乎不够彻底。(二)作者也有一些保留的看法和说法。这由于作者的时代局限,思想上的矛盾呢;还是怕触犯文字的禁网,事实上的不得已呢?我想,是兼而有之。但这并不妨碍宝玉在《红楼梦》中成为正面的肯定人物。有人举出宝玉有许多缺点,因而怀疑肯定的看法。这是不对的。分析一个人物要从他主要的、本质的地方着眼,要从他所处身的客观环境来体会,不能孤立地摘出个别的现象作为事证。这样就不能恰当地了解正面典型的性格,同时也无从说明本书批判的意义。

至于作者对宝钗、黛玉,胸中原是黑白分明的,表现在书中人贾宝玉心理方面亦正复如此。如第三十二回宝玉说:“林妹妹不说这些混帐话,要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他又说:“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木石姻缘。”宝玉的左钗右黛以及为什么赞成黛玉,都说得很分明;但作者却不把宝钗写成戏上的小丑,对钗黛二人既采用才貌均等的写法,而对于宝钗的批判多通过一些个别的事例,但却十分本质地暴露了她的深沉险谲。作者用这样手法来写钗、黛是适当的。在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上,譬如把宝钗写成凤姐儿一样,也就不能恰当地衬托出黛玉的性格。而且大观园许多女子以至于宝玉都是封建社会、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虽然对这封建阶级,有不妥协以至于叛逆的,也有服从以至于拥护的,分明各各不同,自不能混为一谈,但总起来说,这些不幸的牺牲者应该都在哀矜之列;所以“怀金悼玉”,无碍事实上的左钗右黛,而“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也不因而削弱作者笔下鲜明的倾向性。《红楼梦》书中对封建制度的本身很表愤慨,但对于处在被压迫地位的妇女,如“十二钗”之类,哀愁的成分要多一些,这不是很可理解的么?

作者对宝钗用笔比较地含蓄。但他兼用了另外一种办法来使他的倾向性表达得很分明,这就是自来晴、袭为黛、钗影子的说法。不便用黛玉来写的便用晴雯,不便用宝钗的便用袭人。这自然也因她们性格身分的不同。八十回中对袭人的贬斥,虽也相当地含蓄,却比写宝钗已露骨多了。如袭人的暗害晴雯,阴诋黛玉,都写得很清楚,而宝钗只在琐屑的小事上,有意无意地嫁祸给黛玉,如二十七回叙扑蝶事。又如七十七回宝玉明知,且已几乎明说晴雯是袭人害的,而三十六回他对“木石”“金玉”的表示便只在梦中叫出。本书扼要地抓着正副十二钗的领袖“黛晴”“钗袭”,写为两种典型:一种是封建统治者视为肖子完人的,另一种是他们看作叛臣逆子的。大观园荣宁二府的女子虽多,却用这线索把它贯穿提挈起来;更借了书主人宝玉的思想、言论、态度和行为,明确地表示出抑扬、褒贬、上下、左右来。这是作者之意,也就是本书很值得注意的事。虽然黛玉、晴雯这一类型的人,很难说她们是有意识地反封建,却无碍《红楼梦》反封建的意义。

《红楼梦》的倾向性这样的鲜明,典型的形象这样的突出,所以他的主题是很明确的。跟这个密切配合的是它的艺术成就。离开思想性固没有《红楼梦》,离开了它的艺术的成就,也不成其为《红楼梦》。《红楼梦》的所以伟大,首先在于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勾勒出一幅出现在十八世纪的中国时代生活的巨大的画图,从而深刻地暴露了封建社会的罪恶,批判了统治着人的心灵数千年之久的封建的观念形态,并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了封建社会必然要走向崩溃灭亡的消息。

《红楼梦》所写人物很多。小说的好坏原不必以人物的多少来分,但难得它把许多人物都写得那样成功。这么多的人自然不能一个一个地仔细描写。对于很多的次要人物,作者每只用寥寥几笔或只用一种暗示,而这个人物的形象便显露出来。就在外的相貌来说,对“十二钗”的正面描写,全书非常之少,不过黛玉、宝钗、凤姐、迎春、探春、袭人、鸳鸯、尤三姐等几个人,其他的人并不曾多说,但如妙玉、平儿、紫鹃等人的形象也还是逼真的。性格方面几乎没有雷同。即在同一类型的人物中,也必同中有异,写出他们的个性来。如黛玉跟晴雯不同,而晴雯跟芳官又不同;宝钗跟袭人不同,跟凤姐也不同。其他如写贾赦、贾政、邢夫人、王夫人之辈也都是这样的。

作者又是记事的能手,本书“人”“事”的复杂难得记载,在第六回他本人曾透露一点:

按荣府一宅人合算起来,人口虽不多,从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事虽不多,一天也有一二十件,竟如乱麻,并无个头绪可作纲领。正寻思从那一件事,自那一个写起方妙。

《红楼梦》里许多事情互相关联,互为因果,大事包着小事,小事又引起大事,此起彼伏,形成波澜,相生相引,有如螺旋,作者说要找头绪,的确被他找着了。以这样多的人物活动,这样多的事情串插,而我们读来一点不觉纷繁、杂乱、琐屑,只情不自禁地跟了他走,跟着故事的情节活动,而对于书中人物的爱憎好恶又自然地符合作者原来的意图。这岂不是他找着了头绪线索的原故?《红楼梦》固亦有极繁极密处,尤妙能“执简驭繁”。它的明清简要干脆的地方实不可及。

作者尤擅长描写环境,渲染空气。有透过人物的心理而境界变化的。如第三回林黛玉到的,第六回刘姥姥到的是同一荣国府,而在林黛玉眼中的荣国府跟刘姥姥眼中的荣国府大不相同。有随着时间情事而境界变化的。如同一大观园,十七回是新造的空园,十八回是人工装点的,到了四十回刘姥姥进去,便是有人住的花园了。可惜后来败落的大观园,当在雪芹的残稿内,我们不能看见。今存八十回后半却也写了一些,如鸳鸯、宝玉眼中的园景,也就够萧瑟的了。渲染空气的地方,如五十四回庆元宵,七十八回赏中秋,同一夜宴,同一盛会,而繁热凄凉,俨若冰炭不同的两个世界。那中秋晚上,无论贾母怎样的带头起劲,众人怎样的努力追陪,都是强颜欢笑而已。其实那时贾府并没有事实明显上的破败,而哀愁的预感已渗透了每一个角落里。

再就结构来说,《红楼梦》超过了以前白话小说的名著。它的结构是完整的,谨严的;同时又是有变化的,不落入公式化的科臼。可惜书没有写完,无从全面地谈它的结构。有一点可以提到的,大概本书分为上下两部,五十四、五十五两回做它的分界。五十四回记元宵夜宴繁华极盛时,是个顶点,以后便走下坡路。原书大概本计划一百十回左右,恰好当它的一半。五十五回紧接五十四回,文章的境界风格迥不同,好像音乐上的变调有正本第五十五回总批:“此回接上文,恰似黄钟大吕后,转出羽调商声,别有清凉滋味。”,我认为这个评语是中肯的。

谈《红楼梦》艺术的成就,自不能丢开它的语言。语言虽只似文学工具的问题,却跟思想内容息息相关的。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大大地发挥了北京语的特长。口语体的文学,宋元以来早有了,像《红楼梦》这样的小说出现于清初,并非偶然。它用流畅圆美而又简洁的北京语做基础,掺上了他家习用的方言(如原籍丰润,便有丰润话,久住金陵,便偶有南京话)和一些白话小说传统的语言。它并非纯粹“写话”,也吸收了一些文言的成分。这些文言成分不但不妨碍白话的生动活泼,反而丰富了口语。《红楼梦》的语言不止在叙述上用得很好,而且善用语言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如凤姐、宝钗、袭人可说是一类人罢,但凤姐开出口来便是凤姐,宝钗是宝钗,袭人是袭人,决不相混。宝玉、黛玉是同心人罢,而开出口来也不相同。本书所用语言实际上帮助了典型的完成。

上面说了《红楼梦》在思想上艺术上的许多优点,它有没有缺点呢?当然有的。它的作者不能不受到时代和阶级的限制。这种限制,主要的在于作者的基本倾向虽然如上所述,是对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作了深刻的批判的,但对他的本阶级仍不能不有若干的留恋。这就是本书最重要的缺点。第七十八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用神秘空气渲染的写法来预说贾氏的衰亡,又对于这些子弟们不能“继绳祖武”表示惋惜。像这些地方自然会跟作者的反封建的基本倾向有些矛盾。本书一些唯心的、神秘的,甚至于神怪的表现,可以说是缺点。但这也是时代的限制,我们可以理解的。大体上说,从他所创造的现实的东西看,我们不能不说作者已尽了他最大的努力了。

下面将叙说我整理《红楼梦》的经过。先从续书说起。曹雪芹只写了八十回,这是事实。八十回后据说他还写好了五六段,却不幸一起“迷失”了。对于这问题,暂置不论。曹雪芹没有亲自写完这部不朽的著作看明义(我斋)《绿烟琐窗集》中“题红楼梦”诗,其当时所见与今红楼殊异,且已写到黛玉之死,“金玉如烟”“石归山下”,雪芹是否曾写成全书亦只可存疑。这里说没有写完是指现在我们所见到的版本情况。终归很可惜的,谁也不能做这炼石补天的工作。程、高续刊四十回应该说是难能的,但以视全作,却不免大有逊色。续成之书从一七九一以来,通行一百多年,客观效果不太坏,书中人物如只就结局说,距作者原意相差也不太多。在若干程度上它为原作保存了悲剧的空气,这可算续书最大的功绩。续书的价值应该从它的本身,客观地重新估计。我原来整理校勘的只是曹著八十回的《红楼梦》,续书本不在范围之内。但程伟元、高鹗两人不仅刊行后四十回,并且也搞过前八十回,所以后文还不免牵连到他们。

怎样整理《红楼梦》?为什么要整理八十回本系统的《红楼梦》?《红楼梦》过去很凌乱吗?这一点首先需要说明。原来程、高的百二十回有两种工作:(一)补完后四十回。(二)连着前书把八十回整理了一遍。程、高既把前八十回给修改了,这样一来,表面上比较完整,然而就保存曹著本来面目一方面来说,就成为缺点了。用八十回本正式流通,在清代可以说没有,直到一九一一年左右才出现了有正书局石印戚序本。它又不是根据原本影印,只抄写后重印,自不免抄错妄改。原本听说后来被烧了。以后虽陆续发见三个脂砚斋评本,也都出于过录,而且是残缺讹乱的。一言蔽之,曹雪芹所著八十回从作者身后直到今天,始终没有经过好好地整理。现在由我来担任这项工作,自己觉得能力不胜,非常惭愧。又因原来计划目的不够明确,工作上也存在许多缺点。

同类推荐
  • 记忆的颜色

    记忆的颜色

    作为一位电影导演和作家,彭小莲长期关注老一代学者文人的精神世界和个人际,并不断间断地为他们撰写文章、拍摄映像、进行专访,甚至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好友和同道。这既源自于彭小莲个人的家庭影响,也是她在多年留学、导演生涯后的选择与志趣。本书以非虚构的方式,分别以赵丹与黄宗英、贾植芳、家族亲人和上海街头按摩店老板四组人物,撰写了关于“记忆”的长文,其中既有历史变迁的宏大叙事,更有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具体入微的言谈、选择、爱恨,整体上构成了一副关于记忆的长卷:既是彭小莲个人的,更是国家民族的一份记忆。
  • 生活,是第一位的

    生活,是第一位的

    《生活,是第一位的》是汪曾祺的文学创作谈,篇目不仅包括《自报家门》《关于〈受戒〉》《〈大淖记事〉是怎样写出来的》这样自白式的对自己创作初心与创作历程的阐述,也有《沈从文和他的〈边城〉》《读〈萧萧〉》这样对老师沈从文其人及其作品的剖析,更有《小说创作随谈》《小说技巧常谈》《关于小说的语言》《文学语言杂谈》这样关于小说创作的真知灼见……个中所述,皆是汪曾祺自己多年摸索的“甘苦之言”,绝非“零批转贩”。除小说外,本书中选编的文章还论及散文、戏剧等,汪曾祺对生活、对文学的思考、经验、心得,都在这些文章里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
  • 世界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叶思芬说金瓶梅(第2辑)

    叶思芬说金瓶梅(第2辑)

    《金瓶梅》对世情的揭露,对人性的描绘,比它的情色描写更具冲击力与持久性。在解读者叶思芬的眼中,这不是一部人们惯常认为的“淫书”“禁书”,而是一部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描写日常生活的书,写的是柴米夫妻的衣食住行、爱恨情愁、贪嗔痴慢、生离死别。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明朝中后期运河沿岸一个有钱人家的日常生活;看到潘金莲如何挣扎谋求一个更好地未来;看到西门庆在官场、商场乃至欢场的应对进退;看到那个时代的官员、商人、妓女与尼姑的生活点滴,以及这样的日常中,人的可笑、人的可怕,还有人的可悯;看到数千年来从未改变过的世道与人心。
  • 火车上的中国

    火车上的中国

    本书作者留学英伦,在毕业与求职间这段“空窗期”,决定以铁路环线旅游的方式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眼中的中国。一节火车车厢,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作者在旅途中遇见了形形色色、揣着各种各样目的的人,或亲切,或憎恶,或喜悦,或悲愤,或开朗,或阴郁,或成功,或失意。本书以火车上的真实故事为背景,特地选取了18个城市或地区的18辆火车,通过平实的语言,以期向读者反映和呈现一个真实的中国,启发更多的中国年轻一代学会独立思考,了解什么是民主和科学,团结起来去为改变我们的国家尽心尽力。
热门推荐
  • 德鲁克的经管秘诀

    德鲁克的经管秘诀

    详细介绍“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先生的经营理念,教您认识自己的客户群,找到自己店铺的优势,对店铺进行有效管理,达到带领团队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生存、成长和壮大,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的最终目的。本书将德鲁克的管理智慧应用在实际的管理之中,无论您是店主、店长、经理还是渴望开店的普通人,本书都值得您一读。
  • 仙上被狼叼走啦

    仙上被狼叼走啦

    从前,有一个仙上:“我倾慕凡间一女子。此后,怕是再无入眼之人。”果不其然,此后,有一入眼之狼…也是从前,有一只雪狼:“狼家仰慕天上一仙上,可是,狼家就是太矜持了。”又果不其然,该仙上被直接叼走……此后的此后,六界传闻:#绝界无双守身如玉冰清玉洁冷艳毒舌,咳咳,冷漠的仙上被叼到狼窝#
  • 每日一杯红酒

    每日一杯红酒

    最畅销的中文红酒权威巨著,国家级葡萄酒评酒委员深度解读红酒文化。
  • 出劫纪略

    出劫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心灵与境界

    心灵与境界

    本书包括:“心与心理学: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意义”、“以心为本: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境界”、“走近荣格与走进自己,感受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意义”等9讲。
  • 外星秘密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外星秘密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奥秘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 如果医生得了高血脂

    如果医生得了高血脂

    书中结合了作者在心内科多年的问诊经验,总结了高血脂患者提问频率最多、最关心的问题,科学地讲解了导致高血脂的危险因素、如何在生活中控制血脂、降脂过程中需要知道的注意事项、怎样避免将来患上高血脂等核心知识。此外,作者还对患者采取书中诊治意见后,复诊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加以说明,更能让读者汲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全力将本书打造成最有亲和力的高血脂治疗和预防指南。
  • 医女小当家

    医女小当家

    《农女狂妻》新文开章,求收藏!现代急诊医生穿越到古代农村,成为了一个被自己亲大伯卖了二两银子出去的小媳妇,外加一个拖油瓶小弟一起被送到了夫家。相公年纪小了一点,不过长的挺英俊。本来以为自己是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哪里想到婆家居然是个天堂,虽然穷了一点,人口多了点。不过没关系,好歹她张庭也是现代新人类,一个穷家罢了,看她怎么用医术把这个家撑起来。
  • 错乱的迷宫

    错乱的迷宫

    东条钢铁工厂坐落在五股交流道旁的工业区,占地一千多坪,是供应大台北地区多数建筑物钢架的公司,钢铁厂的主要原料除了铁砂以外,还收购国外废弃轮船,拆卸钢板,重新溶成铸铁,加工成为不锈钢原料,可以说是资产上几十亿的大厂。平常总是嘈杂的工厂铁皮屋,今天却拉下铁卷门,厂区里静悄悄的,没有半个工人。厂房守卫打开铁门,只让几辆警车驶进,随即关上。
  • 九晨传说

    九晨传说

    我是主角,你死后我定去找你。生即终,不会耽误很多时间。不复杂也不简单,这是我的一切。清歌曼舞,毕生追随。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