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44400000022

第22章 忠臣董宣

马援平定交趾,领兵回朝,将要抵达都门,朝中百官都与马援有些交情,于是出都远迎。待马援到来,彼此下马叙谈,然后在驿馆中休息片刻。平陵人孟冀是马援的老朋友,当即起身道贺。马援说道:“现在匈奴、乌桓仍在骚扰边塞,我还想请命出击,男儿理当战死边疆。”猛冀接口说:“身为壮士,就该这样。”众人无不赞叹,然后一同入都。马援进宫复命,奏明一切。光武帝慰劳一番,特赐给马援兵车一乘。

建武十九年正月,光武帝追尊宣帝为中宗,在太庙祭祀昭帝、元帝,在长安祭祀成帝、哀帝、平帝,舂陵节侯以下都在章陵祭祀,各设置太守为典祠官。这时候,河南原武县中出了一群妖贼,为首的叫单臣、傅镇,二人占据县城,自称大将军。光武帝派前辅威将军臧宫,调兵数千人前去讨伐。原武城内粮草众多,贼人坚守不出,汉兵难以攻克,反而战死了很多士兵。

光武帝忧愁得很,特召集公卿王侯商议。群臣多主张悬赏缉拿,只有东海王刘阳进言说:“妖巫逼迫众人作乱,必定难以长久,就算其中有人心中悔恨,想外出逃亡,只因外围太紧,无从脱身,也只好拼命死守。现在应让士兵撤围,放他们出城。贼众解散后,头目被孤立,自然容易抓捕了。”光武帝立即传令让臧宫按照刘阳的话去做。没过多久,贼众果然陆续逃跑,城内空虚。臧宫进城之后,杀死单臣、傅镇。原武平定。

此后,光武帝更加喜爱东海王。皇太子刘强自从母后被废,常常心神不安,又见东海王越来越受宠,更加忧愁。殿中侍讲郅恽劝刘强让出太子之位,刘强听从郅恽的话,上书请求让位,愿意做外藩。光武帝不忍心答应,刘强又秘密托付近臣再三恳求,光武帝这才决定改换储君。刘强奉诏缴上太子印,去做东海王。前东海王刘阳被立为太子,改名为庄。郭皇后母子虽然都被废,但光武帝顾念郭氏亲属,封郭况为绵蛮侯,郭竟为新郪侯,郭匡为干侯。郭梁已经去世,没有儿子,女婿陈茂被封南<亠幺言幺>侯。郭况礼贤下士,声誉很好,光武帝也格外恩宠他,后来又迁封他为阳安侯,食邑比以前加倍。到建武二十年,迁封中山王刘辅为沛王,令中山太后郭氏为沛太后,又提升郭况为大鸿胪,赏赐给他的金银不计其数。郭况的母亲刘氏病死时,光武帝亲自前去送葬,并把郭况的父亲郭昌的遗柩从真定迎到洛阳,与他的母亲合葬。追封郭昌为阳安侯,赐谥为思。

光武帝的姐姐湖阳长公主,被宋弘拒婚后,总算是守住了晚节。光武帝格外怜悯,赐给她许多财物。公主豢养的家奴,数以百计。这些家奴良莠不齐,有几个狡猾之人常常倚势作威,横行都市,甚至杀人后逃到公主家避祸。地方官不好前去抓捕,以致造成悬案。不久,公主外出闲游,令一名奴仆陪同。洛阳令董宣正为一个案子守候多时,恰巧碰见那名奴仆,一眼就认出他是杀人要犯,便拦住公主的车驾,向她要人。公主十分恼怒,叱责董宣。董宣拔出佩刀,指责公主放纵家奴,然后又让奴仆下车,奴仆无奈,下车谢罪。董宣毫不留情,把手中的佩刀一挥,将奴仆杀死,然后放公主过去。公主毕竟是女流之辈,回宫之后,就在光武帝面前哭诉一番。光武帝也很气愤,立即召董宣入宫,指责他冲撞公主,还令左右鞭打他。董宣说道:“请容臣说一句话,然后再处死不迟!”光武帝勃然大怒:“你还有什么话说?”董宣回答:“陛下竟让长公主放纵家奴杀人,还如何治理天下?臣请求自杀便是了!”说着,用头撞柱,血流满面。光武帝觉得董宣的话有道理,火气小了下来,嘱咐小黄门扶住董宣。不久又下诏嘉奖董宣守法,特赐钱三十万。从此,董宣威震都下。

董宣,字少平,陈留人。后来在任五年,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四岁。光武帝对待董宣还算不薄,可对三公,还是不肯轻易放过。大司徒韩歆自杀后,继任大司徒戴涉被处以死刑,大司空窦融也被牵扯在内,因此罢官。只有大司马吴汉,任职多年,未曾受到谴责。他平时谨慎小心,出师时,早上接到诏令,晚上就上路。从驾出征时,如果有闪失,众将都惶惧不安,只有吴汉仍像以前一样,整理兵器,勉励士兵。光武帝因此感叹吴汉有才,始终委以重任。吴汉的妻子曾在吴汉出兵时买了一些田宅,吴汉回家后责备她说:“将士在外,粮饷都不够,为何还要购买田宅呢?”说完,就将田宅分给外家兄弟。总计吴汉为官二三十年,没有修筑一座府第。夫人先他而去,也只是薄葬小坟。建武二十年,吴汉一病不起,光武帝亲自前去探望。光武帝回宫不久,吴汉就去世了,赐谥为忠。另任中郎将刘隆为骠骑大将军,行大司马之事。提升广汉太守蔡茂为大司徒,太仆朱浮为大司空。

伏波将军马援有志从戎,因匈奴、乌桓多次骚扰北方,主动请命戍边。光武帝于是令马援屯兵襄国,令百官在都门为他饯行,黄门郎梁松、窦固当时也在其中。马援对二人说:“人生有幸才能得以富贵,你们想要富贵长久,就该居安思危,小心自保!”二人嘴上虽然答应,心中却不以为然。原来,梁松是大中大夫成义侯梁统的长子,娶舞阴公主为妻,窦固是窦融的弟弟显亲侯窦友的长子,娶涅阳公主为妻。二人总以为是皇亲贵戚,不怕什么意外变故。马援与梁统、窦友同朝为官,常常往来,所以出言劝诫。

马援屯兵襄国,部署兵马,第二年带领三千骑兵出五院关,袭击乌桓。乌桓兵已经逃去,马援追赶一程,只杀了一百多个敌人,接着收兵南归。乌桓狡黠得很,等马援收兵回去,又来追赶。多亏马援昼夜赶路,才得以保全军队,但战马已死了一千多匹。鲜卑与中原本不相通,见乌桓骚扰边塞,劫掠到很多东西,暗暗垂涎,再加上匈奴派人引诱,自然利欲熏心,一同前来生事。建武二十一年秋天,鲜卑一万多骑兵进入边塞,侵略辽东。太守祭彤是征虏将军祭遵的堂弟,有勇有谋,能拉开三百斤的弓箭。听说鲜卑入境,亲自率领几千人迎战,杀死很多敌兵。虏兵慌忙逃走,祭彤在后面穷追不舍,又斩杀三千多人,获得好几千匹战马。鲜卑从此不敢入关侵犯。

碰巧匈奴连年旱荒,人畜死了很多,无力南下侵略,边关稍稍安定。以前西域各国已臣服汉朝,王莽篡位时,西域又投降匈奴。匈奴贪得无厌,众国不堪忍受其剥削,光武中兴后,众国纷纷派人到洛阳称臣。光武帝因天下刚刚稳定,无暇顾及此事,就谢绝番使,没有答应他们的请求。

莎车王贤不肯臣服匈奴,特与鄯善王安贡献方物,再次恳求归附汉朝。窦融等人都上言说莎车王一心归附,不改初衷,应赐给他称号。光武帝于是封莎车王贤为西域都护。敦煌太守裴遵得知此事后,上奏说夷狄言而无信,不可给他们大权。光武帝也很后悔,因此收回西域都护的官印,另封贤为汉大将军。贤从此怀恨在心,虽将官印缴还,但依旧谎称自己是大都护,蒙骗各国。各国不知真假,只得听命。贤越来越骄横,想吞并西域,先向各国征收赋税,稍不如意,便发兵相逼。各国打不过他,只得把儿子或孙子送到洛阳做人质,希望另派都护。光武帝不改初衷,见了各国送来的王子王孙,只赏给他们一些金帛,把他们全部遣回。各国连忙写信给敦煌太守裴遵,托他代为上奏,请求汉廷留下人质,严惩莎车。祭遵代为上奏,光武帝将此事搁置不提,各国的王子王孙们都想回国,后来竟然悄悄逃回。莎车王贤知道汉朝不愿顾及西方,就写信给鄯善王,劝他与汉朝绝交。鄯善王安不肯听从,将来使杀死,贤于是发兵攻入鄯善。鄯善王战败后,逃往山中。贤又领兵袭击龟兹王,并吞龟兹的国土,气焰越来越嚣张。鄯善王安上书洛阳,再次请求派儿子去做人质,另派西域都护。光武帝派人传令说:“朝廷不想远征,众国尽请自便。”鄯善王于是与车师等国全部归附匈奴。

以前呼韩邪单于与汉朝和亲,娶了王昭君,生有一男,叫伊屠知牙师。当时呼韩邪已有两个妻子,好几个儿子,所以伊屠知牙师没有继位。呼韩邪死后,长子雕陶莫皋继位为单于,号称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遵从母亲的遗命,死后传位给弟弟且麋胥,且麋胥又传位给弟弟且莫车,且莫车再传位给弟弟囊智牙斯,号称乌珠留单于。囊智牙斯病死,弟弟咸继位,称乌累单于。咸又传位给弟弟呼都而尸道皋单于舆。舆的弟弟就是伊屠知牙师。伊屠知牙师本应由右谷蠡王提升为左贤王,左贤王是匈奴的储君,历代单于都做过这个官职。可舆一心想传位给儿子,竟杀死了伊屠知牙师。这下子惹恼了乌珠留单于的长子日逐王比,他私下抱怨道:“依照制度,应由右谷蠡王继位,否则我身为前单于的长子,也应该由我继承,单于怎么能杀害右谷蠡王,立自己的儿子呢?”从此与舆产生矛盾。

舆立儿子乌达鞮侯为左贤王,并派遣心腹监管比的部下。不久舆去世,乌达鞮侯继位为单于,不到一年,就病死了,弟弟蒲奴继承兄长的位子。恰逢遇到旱灾,人马死亡大半,蒲奴担心中原会乘机攻击,就派人到渔阳乞求和亲。日逐王比心怀怨恨,无从发泄,也暗中派汉人郭衡拿着匈奴地图,恳请归附。舆的心腹连忙将此事报告给蒲奴,请求立即诛杀比。比的弟弟渐将王在蒲奴帐下,得到风声,慌忙报告兄长。比又惧又愤,召集八部将士四五万人,说蒲奴兄弟不应当做单于,并提议为伊屠知牙师申冤。八部酋长联同一气,共同抵抗蒲奴。蒲奴派兵讨伐,见比的部下很多,不敢进攻。于是八部共推比为单于,仍称呼韩邪单于,并愿意成为汉朝的藩属。光武帝询问群臣,众人都说天下刚刚稳定,国库空虚,不能同意。只有五官中郎将耿国,援引孝宣帝的旧事,极力请求受降。光武帝依从耿国,答应让比归附。比于是自称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匈奴从此分为南北两支。

南匈奴称臣,汉廷上下正在庆贺,忽然南方传来急报,武威将军刘尚战死。

同类推荐
  • 唐朝小文豪

    唐朝小文豪

    唐朝皇室后人穿越回到了唐朝建立伊始,武德八年,那个动荡年代。那个时候,初唐四杰还没出生,还没有律诗,还没有词,没有对联。我要成为初唐第一大文豪,归田幽居,挥毫泼墨,吟花赏月。这是他的目标。但这个动荡的年代,不会如他所愿。玄武门之变,抗击突厥,灭梁国……他从旁观,到参与,一路见证大唐的崛起。……qq群:665114328
  • 大唐太监

    大唐太监

    我怎么成了太监?唐朝?我怎么还想着赚钱?目标怎么能这么小呢?当太监也要当一个有权有势有理想的太监,我的理想是什么呢?当然是结交各位大人,做皇帝的宠臣,平定安史之乱,然后封王拜相啦。
  • 三国之小军师

    三国之小军师

    韩飞,字子聪。辅佐刘备在汉末乱世中挣扎求生,收拢各方贤臣猛将,最终一统汉天下。世人赞他算无遗策,识人无双。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它并非这个时代的人,实乃一个爱玩三国游戏的穿越众而已。强烈推荐《甄帅向往的生活》
  • 那朝

    那朝

    一个原本在三流大学混吃等死的毁容学生,因为一场手术事故莫名其妙来到了...这是什么朝代?不知道?那就叫那个朝代吧...一心想回家,但可能吗?在陌生的朝代同样混吃等死梦中回家,还是...自己建造一个家?看男主在新世界的生活、奋斗、争夺。“不忘初心,不忘本心。”
  • 国破山河在

    国破山河在

    萨苏编著的《国破山河在》讲了一部抗战史,本书的作者翻阅大量的资料,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历史已经过去,现在走在大街小巷,依然可以看到当年那场战争留下的种种痕迹——都市中随处可见的慰灵碑、墓园中大片四棱尖顶的墓碑,都在无言地述说着对那场战争渐渐消逝的记忆。
热门推荐
  • 20世纪后半叶的在台知识人

    20世纪后半叶的在台知识人

    本书以胡适、傅斯年、蒋梦麟、梅贻琦、雷震、于右任、殷海光七位大家在1949年移居台湾的前因及此后在台湾的境遇为主线,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历史与文化解读。本书在历史档案的基础上真实地勾勒出七位知识人的命运剪影,透视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一代知识人的命运悲歌与文化乡愁。
  • 六朝文絜

    六朝文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枪神与狐泪(动物传奇·希望卷)

    枪神与狐泪(动物传奇·希望卷)

    它们的存在使大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也使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和充实。“动物传奇”丛书以短小的篇幅、精练的语言,描绘出大自然是善良的,同时也是冷酷的,人类只有顺应大自然,而不是战胜大自然,才会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这是一套关于人与自然的心灵健康之书。希望卷为其中一本,通过人与动物相处的经验,经过磨合,逐渐探索出一条充满希望的相处之路,那就是理解动物,给动物足够的生存空间。
  • 常欢喜

    常欢喜

    早就听闻邹国太子阴狠暴戾、喜怒无常,与疯子无异。接到和亲消息,皇亲国戚都透心凉了。所幸被选中的正是夕晨殿那个疯疯癫癫的公主,可谓是众望所归。把这个笑柄、灾星送出去绝对是最好的选择,再说了,疯子与疯子岂不绝配?新欢之夜,她扯下自己的红盖头对上的并不是一张癫狂的脸,自己的夫君简直比女人还要妩媚,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到底还是觉得可惜了。罢了,心死之人,只等归于尘土,居然见到了那个在她记忆中已经死去的人,邹国大国师……
  • 全能之主

    全能之主

    是英雄?是魔鬼?那都不重要,要的就是这种脚踏命运的感觉。
  • 西绪福斯神话(译林人文精选)

    西绪福斯神话(译林人文精选)

    《西绪福斯神话(译林人文精选)》是阐述加缪哲学理念和文学思想的简明读本,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的永恒苦难命运蔑视和抗争的精神。西绪福斯是个荒谬的英雄。他以自己的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而这是为了对大地的无限热爱必须付出的代价。当加缪这样看这个古代神话中的人物时,存在主义的哲学之眼就进入了古代的神话。
  • 夏晚初霁南省寓直用

    夏晚初霁南省寓直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定山集

    定山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戏惹君心

    戏惹君心

    大婚前,她被人设计声名俱毁。他是她的夫,却不愿正眼瞧她一眼,更为别的女人弃她、辱她。敌军夜袭,她被帝、妃弃于行宫,惨落敌国太子之手,然而他却发现惊人真相。那一夜,她舍下一己安危,救下数百宫人;而他,牺牲天下安宁,只为护她一人。他是谪仙男子,爱她刻骨却恨波不歇。弃安宁、违生母遗愿,入龙潭、赴风云巅,心痛浴火,摇变强势,只想拥她入怀,报复缠绵!江山争,帝王谋,美人欢,而她是“但求一人”的寻常女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失子恨

    失子恨

    那场雨下在冬季的一个深夜。寒气逼人。长江洪湖段的江面上,有一条拖轮泊在荒野的码头边。李汝会把拖轮的窗户拉开一条细细的缝,窗外的寒风就钻进来,他打了一个寒颤。他的神色很紧张。他不知道这个饥饿的夜晚对自己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船员纷纷离开了拖轮。拖轮上就剩下李汝会。忽然,有人在这时一声猛一声轻地敲拖轮的门,李汝会隔着门,问是谁。门外的人没有回答他,又开始敲。李汝会把门打开一条缝,那个人和着一股强劲的冷风闪进去。那个人竖着衣领,把一张脸藏在里面。李汝会依稀看到衣领上露出来的棉花絮发黄,可能曾被水淋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