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44400000005

第5章 真命天子刘秀

巨鹿有一个男子名叫马适求,他听说王莽暴虐无道,便想纠集燕、赵壮士,入都行刺王莽。大司空掾属王丹听说后,立即上告,王莽发兵抓捕马适求,将他杀死。又派遣三公大夫查究他的党羽,辗转株连,杀死郡国豪杰几千人。一时间,人人都想诛杀王莽,以报仇雪恨。

魏成大尹李焉与卜人王况是好友,王况对李焉说:“新室将亡,汉家复兴,你姓李,会成为汉朝的功臣,不久就会应验。”王况又东拼西凑,写成十万字交给李焉。李焉派人抄录,抄录的人竟入都禀报王莽,王莽慌忙下令捕捉李焉及王况,将他们处死。

王莽见人人都想复兴汉朝,索性派遣虎贲将士拿着刀斧,到汉高庙中左砍右劈一番,然后将高庙改作兵营,让轻车校尉住在那里。又想王况文章里有汉室复兴,李氏会成为功臣几句话,就封侍中李棽为大将军扬州牧,赐名为圣,让他领兵攻打盗贼。

上谷人储夏,请命招降盗贼的头目瓜田仪。王莽封储夏为中郎,让他前去招抚。储夏去了一趟,就拿到了瓜田仪的降书。王莽又令储夏召瓜田仪入朝,当面授官封爵。谁知储夏再去时,瓜田仪已经死了。王莽将瓜田仪的尸体厚葬,赐谥瓜宁殇男,想借此安抚其余的盗贼。偏偏一盗刚死,又出来男女两个盗贼。男的叫秦丰,在南郡作案;女的叫迟昭平,家居平原。王莽听到消息大吃一惊,严令内外牧守缉捕盗贼。

荆州盗贼王匡、王凤等盘踞绿林,气焰嚣张。牧守接到王莽的诏令,不敢违背,只好选募两万壮士前去讨伐。王匡等出来迎战,打败官兵。荆州牧守亲自督战,又被王匡等人打败,还被夺去许多军用物资,荆州牧守吓得屁滚尿流,慌忙逃回。大约走了一里多,忽然出来一大队人马截住官兵的去路,为首的一位彪形大汉大声叫道:“好汉马武在此,你们快留下头来!”荆州牧守魂飞天外,急忙命人驾车从旁边逃去,哪知马武的长矛已经刺进车中,回手一钩,立即将车辕钩倒,把那位金盔铁甲的荆州牧守掀翻在地上。只听马武又大叫道:“我们为饥寒所迫,不得已沦为山贼,并非一定要杀死朝廷命官,怎奈朝廷不思救助百姓,反而虐待百姓,实在可恨!我现在暂且饶你一命,给你一个改过的机会,如果再敢虐待百姓,下场就像这个人!”说着,举起手中的长矛,刺死了旁边的一个将士。荆州牧守这才敢爬起来,看看左右,都已逃走,只有一个尸体横在地上,更加胆战心惊。勉强定了定神,站了一会儿,才见逃兵陆续回来。荆州牧守急急地逃回州署,从此再也不敢轻易出来攻打盗贼了。

王匡等打败官军,又攻破竟陵城,虏来妇女数十人回绿林山中,纵欢取乐。百姓失去妻女,无从追寻,报官也没用,徒落得家破人散,十室九空。苍天有眼,也不让绿林盗贼安享温柔,一场大瘟疫让绿林山中的盗贼死了无数。盗贼的头目不敢再住在绿林,分头散去。王常、成丹进入南郡,称为下江兵。王匡、王凤、马武、朱鲔、张卬等向北进入南阳,称为新市兵。王莽派遣司命大将军孔仁巡行豫州,又起用严尤为讷言大将军,与秩宗大将军陈茂,一同赶往荆州。两路人马出发后,又接到东海警报说盗魁樊崇更加猖狂,王莽于是又命太师王匡与更始将军廉丹,率兵讨代樊崇。

当时,郡国官吏多畏惧盗贼,不敢前去围剿。只有冀平连帅田况向来以勇敢著称,他请命严剿盗贼,所向披靡,王莽因此提升田况任青、徐二州牧守。后来田况又上了一篇奏章,堪称当时的救世良策,可王莽暗加猜忌,怀疑他扰乱军心,就召田况为师尉大夫,另派他人剿灭盗贼。

田况入都后,齐地空虚。盗贼只畏惧田况,听说田况调到两城,竞相庆贺。碰巧女盗吕母病死,其余的盗贼多半归顺樊崇,樊崇的党羽越来越多。樊崇有意夺取齐地,约束众人,于是定出军规,告示山东。太师王匡与将军廉丹奉命东征,在地皇三年孟夏离开都城,文武百官都到都门外饯行。恰逢天下大雨,有几个老成练达的长者,见士兵拖泥带水,不禁长叹说:“这就是泣军,泣军不祥。”王匡、廉丹共率领十万人,向东进发,沿途征集粮饷,极其苛刻。有人因此写了一首歌谣:“宁逢赤眉,莫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原来樊崇听说王匡、廉丹东来,料知必有大战,怕手下与官兵战斗时互不认识,于是让手下把眉毛涂成红色,作为记号,此后号称赤眉。樊崇申明纪律以后,反比官军过境要仁慈许多。廉丹很得军心,只是纵兵为虐,比王匡更胜一筹,所以人们才编出这首歌谣。

百姓恐慌得很,再加上没有粮食,大多扶老携幼,逃入关中。关吏据实上报,流亡的百姓差不多有几十万人。王莽不得已开仓发粮,赈济灾民。可官吏贪污腐败,饥民饿死的十有八九。中黄门王业掌管长安粮食,王莽问起灾民的情形,王业竟回答说:“这些都是流民,并非真的闹饥荒,臣看他们流落都门,吃的都是好东西呢!”王莽信以为真,认为关东饥荒全是虚报,一再派人到军中催促廉丹,赶紧剿贼。

廉丹与王匡到了无盐,正值土豪索卢恢等人占据城池、依附盗贼,便率兵进攻,杀死索卢恢等一万多人。王莽派遣中郎将带着玺书,慰劳将士,加封王匡、廉丹为公,赏赐有功将吏十多人。王匡得到封赏以后,想尽快荡平盗贼,后探得赤眉别校董宪等聚众数万人,占据梁郡,就下令出兵攻打董宪。廉丹劝说道:“我军困乏,现在应暂时休息,然后慢慢前进!”王匡愤然说道:“行军全靠锐气,既然打了胜仗,正好鼓足勇气,深入敌阵。你如果胆小,我愿单独前进。”说着,命令将士快速赶到梁郡。廉丹不好坐视不理,只得带领部下,随后跟上。

走到成昌,望见前面的敌人几乎与泰山压顶一般而来,将士们不战先慌,纷纷后退。群贼已经杀过来,势如潮涌,锐不可当。王匡知道打不过,随即退走。群贼在后面追赶,杀死官军无数。王匡抱头逃回,正与廉丹相遇,他大声说道:“盗贼势力强大,不可轻敌,赶快逃走吧!”廉丹瞪着眼说:“能战就来,不能战便死,为何要逃走呢?”王匡羞惭满面,低头无语。廉丹更加生气,跃马前进,冲入盗贼军中。

群贼一拥而上,把廉丹团团围住。廉丹连杀数十个盗贼,终因寡不敌众,力竭身亡。王匡逃脱后,不得不据实上报。王莽下诏哀悼,赐谥廉丹为果公。

国将哀章,自愿领兵铲平盗贼。王莽立即派遣哀章东行,与王匡合力抵御盗贼。又令大将军阳浚屯兵敖仓,大司徒王寻统兵十万,镇守洛阳。听说严尤、陈茂先胜后败,王莽不免焦灼万分,准备遣风俗大夫司国宪等人分别巡行天下,废除一些苛禁。

这时,忽然冲出一位汉家后裔,起兵南阳白水乡,要来讨伐王莽,索回汉室江山。此人就是汉景帝的第七代子孙,长沙定王刘发的后人,姓刘名秀,字文叔,身长七尺三寸,确实是汉朝龙种,与众不同。

景帝生长沙定王刘发,刘发生舂陵节侯刘买,刘买生郁林太守刘外,刘外生钜鹿都尉刘回,刘回生南顿令刘钦。刘钦生下三子,长子名叫刘<纟寅>,次子名叫刘仲,三子名叫刘秀。刘秀出生时,恰有一棵禾苗上长了九个穗子,于是就以秀字为名。刘秀九岁丧父,寄居在叔父刘良家,长大成人后喜欢种庄稼。长兄刘<纟寅>,字伯升,胸怀大志,常嘲笑刘秀像高祖的兄长刘仲。刘秀受到兄长的揶揄,也觉得务农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入都求学,拜中大夫许子威为师,学习《尚书》。后来因没有钱财,就回到家中。刘秀有一个姐姐,嫁给新野人邓晨,刘秀与他彼此时常往来。

一天,邓晨邀请刘秀到穰人蔡少公家聚会,恰逢那里宾朋满座,正在叙谈朝中之事。邓晨与刘秀都是后生,幸亏得到蔡少公的招呼,坐在末位。蔡少公能预测未来,他说:“将来刘秀应为天子!”有一个人起身问道:“莫非就是国师刘秀?”原来国师刘歆也曾预测过,所以故意改名为刘秀。蔡少公还没来得及回答,只听见末位上笑声响起,接着说出一句话:“怎见得不是我呢?”众人闻声瞧去,见是刘秀发言,不禁哄堂大笑。刘秀扬长走出,邓晨也告退了。

宛人李守喜欢星相之术,曾私下对儿子李通说:“刘氏不久就会复兴,李氏必将成为辅佐功臣。”李通将父亲的话记在心里,一心想做个攀龙附凤的功臣。地皇三年,新市兵窜入南阳,平林人陈牧、廖湛聚集一千多人,响应王匡、王凤,号称平林兵,闹得南阳境内风声鹤唳。李通的堂弟李轶对李通说:“现在四方纷乱,想必是汉室应当复兴,南阳宗室只有伯升兄弟对部众宽容,可以与他们共谋大事,希望兄长不要失去这个好机会!”李通欣然说道:“我也正有此意。”

碰巧刘秀来宛城卖谷子,李通与李轶乘机迎上去,与他商议起义之事,刘秀也不推辞,立即与二人订约,并回去告诉兄长刘<纟寅>。刘<纟寅>自王莽篡位以后,心中时常愤愤不平,暗中散财结交豪杰,大约有一百多人。于是把他们召集在一起,当面商议说:“王莽暴虐无道,现在又连遇灾年,兵革四起,天意如此,我们正好举事,恢复高祖旧业。”众豪杰拍手赞成,分别派遣亲友四处招募士兵,指日兴师。同族的子弟们都很害怕,各自躲避,后来看见刘秀也穿上军装,不禁惊疑道:“刘秀为人谨慎,为何也这般装束,莫非真的要起事?”众人于是纷纷聚集,共得子弟七八千人。

刘<纟寅>自称柱天都部,刘秀年仅二十八岁,帮助兄长举义,专等李通兄弟前来。李通让弟弟李轶出去招抚盗贼,自己在宛城暗暗布置,准备响应。不料,事情被人发觉,守吏带着官兵来抓捕李通。李通闻风逃走,李通的父亲李守及家人来不及躲避,都被抓去。官吏立即禀报王莽,王莽下令诛杀李通全族,共死六十四人。刘<纟寅>探知李通家属都被杀害,就派族人刘嘉前去说服平林、新市众头目,请求他们相助。刘嘉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两路人马,彼此约定合兵进攻长聚。后来,他们捣入唐子乡,诱杀湖阳县尉,沿途掠夺了不少财物。盗贼们想把这些财物据为己有,刘氏子弟不肯相让,双方争夺起来,眼看就要决裂。多亏刘秀随机应变,好言劝解族人,将所得的财物全部分给两路盗贼,盗贼这才愿意与刘秀一同攻打棘阳。

棘阳守兵寥寥无几,两三天就夺下了。李轶、邓晨也从其他地方招到一些壮丁,与刘<纟寅>相会。刘<纟寅>准备进攻宛城,却被甄阜、梁邱赐截在半路,刘<纟寅>指挥众人迎战。正杀得难解难分,突然天降大雾,罩住两军,咫尺之间不辨南北。官军多是骑兵,趁势践踏,刘<纟寅>的部下都是徒步而来,顿时纷纷逃散。

此次刘<纟寅>倾力前来,连家眷都带在后面,本希望一路顺利地抵达宛城,不料途中打了这样的败仗,只好逃命,也顾不得家属的存亡。刘秀单枪匹马逃奔,在路上碰到妹妹伯姬,急忙叫她上马。走了半里,又与姐姐相遇,便让她上马一同逃跑。他的姐姐就是邓晨的妻子,单名为元,见刘秀已带上了妹妹,三人怎能共骑一马?刘元于是扬手一挥说:“弟弟、妹妹快走!这时已不能顾及我了,不要一起丧命!”刘秀还想再劝,怎奈后面喊声震天,有追兵杀过来,只得赶快逃走,可怜姐姐刘元及她的三个女儿,全被追兵杀死。还有刘秀的堂兄刘仲及数十个族人都死在乱军中。

刘<纟寅>退回棘阳,召集残兵,见到刘秀与妹妹后,心中稍稍得了些慰藉。刘秀讲起姐姐及兄长刘仲陷入敌兵,恐怕不能活着回来时,刘<纟寅>不禁泪如雨下。不一会儿,新市、平林两路盗贼的头目进来对刘<纟寅>说:“甄阜、梁邱赐已渡过潢淳,屯兵泚水,听说他的部众不下十万。我们寡不敌众,弱不敌强,不如弃城逃走,还可保全性命!”刘<纟寅>听了,十分焦急,只得好言劝慰,让他们少安毋躁,另想别的办法。

正惶惑间,忽然有一个人进来,大声叫道:“下江兵已来到宜秋,为何不前去乞求援助呢?”刘秀接口说:“李兄前来,好了!好了!”刘<纟寅>还不知来人是谁,等刘秀说明,才知是李轶的堂兄李通。立即请他入座,问起下江兵的来历,李通回答说:“我未曾起事,家属就已经死了,我孑身一人,奔走四方。听说下江兵帅王常颇有贤名,特地写信邀请他来攻打宛城,现在他已经到了宜秋,又知道你被困棘阳,所以急忙赶来,请你前去与下江兵相会。”刘<纟寅>问李通与王常是不是熟识,李通说道:“向来认识,难道我们还怕他不成?”刘<纟寅>非常欢喜,立即与李通同行,并嘱咐刘秀跟随。下江兵见刘<纟寅>等人赶来,问明来意,士兵立即进去禀报。

此时下江营内,除王常以外,还有成丹等人。王常把刘<纟寅>等人迎进,见刘<纟寅>兄弟仪表不凡,心中不禁肃然起敬。双方互报姓名后,讲起军事,刘<纟寅>口讲指画,滔滔不绝,再加上李通从旁劝说,王常顿时大悟,甘愿助刘<纟寅>一臂之力。双方当面签订契约,刘<纟寅>等起身告辞,王常把他们送出营外。

回来之后,成丹等人齐声说:“大丈夫如果起事,就应当自立为主,何必依附别人呢?”王常摇头说:“王莽无道,以致失去人心。现在人人都想光复汉朝,蠢蠢欲动,我们才得以乘机起事。但是想立大功,必须应天顺人,否则即使得到天下,也会再次失去。现在南阳的刘氏一族率先起兵,我看他们都是英雄,非我们所能比的,如果与他们合兵,必能建功立业,这是上天保佑我们,不可错过良机!”成丹、张卬这才悦服,立即与王常领兵到棘阳,与刘<纟寅>相会。新市、平林的士兵见有援兵到来,也都欢呼雀跃。

同类推荐
  •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洋务运动》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简明而不失其要地说明了洋务运动的来龙去脉。全书充满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动人细节,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给人很强的现场感。
  • 虎踞龙翱

    虎踞龙翱

    一夜之间,风云突变,天下易主,一时间豪强并立,重启纷争。一方是乱世凸起的枭雄,一方是除魔卫道的忠义,看谁终主沉浮……这不是一部个人奋斗史,而是一个群雄共舞的精彩故事。这里没有绝对的主角,每一次碰撞都是势均力敌的天意。
  • 穿越之风月

    穿越之风月

    让我们在春江花月夜,做一段风花雪月事。一段轻松诙谐的穿越故事: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明月何时映落花,流雪何年随风绝?
  • 战国太阁第一人

    战国太阁第一人

    一有日本第一强兵真田信村。二有二天一流二刀流宫本武藏。东国无双本多忠胜,西国无双立花宗茂。三有战国三英杰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三管四职北畠,斯波,细川,一色,赤松,山名,京极。四有四天王织田四天王德川四天王武田四天王上杉四天王五有五畿七道山城、大和、河内、和泉、摄津。东海道、东山道、北陆道、山阳道、山阴道、南海道、西海道。六有战国六十六国七有贱岳七本枪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糟屋武则、片桐且元、加藤嘉明、平野长泰、胁坂安治。
  • 世界帝国史话:亚历山大帝国

    世界帝国史话: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是古希腊文明孕育的结果。随着帝国版图的扩大,亚历山大帝国成为继波斯帝国之后的又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但是这个帝国却非常短命,只存在了13年。13年中迅速崛起又迅速崩塌,这其中又存在着怎样的奥秘?本书在为您详尽阐述亚历山大帝国兴衰之谜的同时,也向您展示了亚历山大个人传奇的一生。
热门推荐
  • 乱世书香佳人醉

    乱世书香佳人醉

    世间事,何为对,何为错。侠义书生,亦正亦邪。家仇国恨,美人痴恋,终明白,天下唯情难自己。终道一声归去,流水落花无觅处,人生恍然似梦。
  • 婚路太深,顾先生放开我

    婚路太深,顾先生放开我

    “顾宸圣,你到底想干什么?”“职位是你老公的,你是我的,这笔交易,你做是不做?”面对步步紧逼的老板,面对相爱的丈夫,二十四岁的我,无奈的委身给顾宸圣。只是曾经以为的相爱,却如同一场笑话,带给我灭顶之灾。痛苦、沉沦……顾宸圣,地狱里盛开的曼珠沙华很美,你可愿跟我一起去看……
  • 清白

    清白

    要是没看见那条河,我就不会往河里跳。那天我在青年路上走,走到第一个红绿灯路口,就应该向左转,去东门长途汽车站,但我没有转弯。我在那红绿灯路口连停也没停一下,只管朝前走。那天飘着若有若无的雨雪,下午四点钟光景,行人不多,我的脚步声湿润而单调。青年路怎会有这么长啊,我以前走过无数次,每次都是走到第一个红绿灯路口就转了弯,不知道它的尽头在哪里。今天我像是被一根绳子牵着,不走到尽头,那根绳子就套住我的脖子不松。终于,我看到了另一块路牌。我打算走到那块路牌底下再倒回来。离路牌还有十来米远,我就看到了那条河。
  • 笙歌未决

    笙歌未决

    你说千古一帝,一世娇宠。 于是,我褪去红妆,战甲裹身。 我替你争,为你谋划,可,我从来都不知道,原来一切都是我一厢情愿。 一腔心血,终究付之东流。长生殿上,毒酒穿喉,灰飞烟灭。 我笑我傻我天真,踏万骨,渡黄泉,齐算前世今生仇。“阿璇,若有来生,你能不要拒绝我吗?”男人浑身都是鲜血,靠在女人怀里,伸手触摸着女人的脸颊。“好。”女人颤抖着手从怀中掏出一块石头,执起男人的手,两人一同向石头注入一滴精血。“阿渊,所以,不要离开我好不好。”石头散发出红光,两人的名字一同显现在上。男人眼中划过留恋,然后手无力垂下。“阿渊,阿渊。”某日,某男把某女堵在墙角。“听说,你跟那个谁定下三生情缘?”某女眼神闪躲,“那不是都没成吗?”“呵,我辛辛苦苦把你救回来,你还要让我看你们你侬我侬的画面。”“我保证,以后,我不会再多看他一眼,也不跟他说话。”某女举手发誓,满眼都是认真。“阿璇。”正在这时,门外传来某个话题中人的声音。 【此书首发起点,作者的文笔很幼稚,逻辑混乱,但是若是有缘看到这本书的人,可以给个收藏,给张票票不?让我知道有人在看书就好了。】
  • 利花缘

    利花缘

    本文真实的记录着利氏家族从强到弱,从弱变强!
  • 题东山子李適碑阴二

    题东山子李適碑阴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四不可得经

    佛说四不可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共赴一场新婚之旅

    共赴一场新婚之旅

    本以为我的爱情很美满,有稳定的工作,爱我的老公,可是一场庆功宴,让我改变了看法。万万没想到我的老公亲手把我送进了监狱,而他的目居然带着一个可怕的阴谋……当我出我狱后,却发现自己一无所有,这该怪谁?原本以为一切就这样就完了,没想到还有更可怕的事情在等着我……
  • 我家裴少超好的

    我家裴少超好的

    叶清清刚来公司两天,上到董事元老,下到门卫保安谁不知道她现在是裴斯故身边的大红人。叶清清渴了,裴总裁倒水。叶清清饿了,裴总裁买饭。
  • “要饭”的地主郑子蚨

    “要饭”的地主郑子蚨

    郑子蚨的历史被翻腾出来,是因为一次偶然的外调。他态度不老实,拒不交代问题,又加上王士道耍弄了那两个外调人员一家伙,小事闹大了。搞外调的是北京来的,牌子大,口气硬,竟让两个满头高粱花的农民耍了,恼羞成怒,直接找到公社革委会。根据外调人员提供的情况,郑子蚨很有些来历,不仅出身于地主兼资本家,而且和上边有关大人物还有些瓜葛。想不到顾河店这汪小水湾,竟然还藏着一条大鱼。公社革委会深感事情重大,立刻汇报了县革委会,选调骨干力量,协助北京来的外调人员,对郑子蚨开展政治攻势,必要时即采取专政手段。郑子蚨成了专政的重点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