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拉锯战打久了,真宗终于还是忍不住了,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十一月,真宗晋封刘娥为“德妃”,开始为她立后做最后的准备。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宰相王旦忽然宣布他“病”了,拒不上朝。刘娥对士大夫首领的这一行动的含义自然是非常了解,只得再一次向皇上“固辞”,表示自己甘愿不做这个皇后。
真宗却不想再拖了,为了不招惹老宰相和他背后的高级知识分子,他决定先给宗室及内外官员们先升官赐赏——王旦加侍郎兼清昭应宫使,向敏中加中书侍郎,楚王加太师,相王加太傅,舒王加太保……
即使如此,真宗仍然不免心虚,于是册后礼仪一应从简。既不让地方官进贺,也不搞封后仪式,封后诏书也回避朝臣公议,只下令将封后诏书传至中书省,自己家里宣布一下就完事。就这样,牛哄哄的士大夫们仍然不甘心,当真宗找翰林学士写封后诏书时,第一个选中的杨亿也给他来了个当面拒绝。真宗没办法,只得另请高明。
一通忙乱之后,十二月丁亥,德妃刘娥终于成为大宋王朝的皇后——这时,她已经四十四岁了。刘娥经过如此的努力和曲折终于当上了皇后,应该说,这件事到此该结束了,上下都接受这样的事实了,刘娥也不会为自己的平民出身感到遗憾了。然而事情并不如此,刘娥即使当上了皇后,也还是计较于自己的出身,变着法地想把自己的出身给提高。刘娥首先一而再地为自己的祖宗追加封赠——加到最后,曾祖父刘维岳成了天平军节度使兼侍中兼中书令兼尚书令,曾祖母宋氏最后封到安国太夫人;祖父刘延庆成了彰化军节度使兼中书令兼许国公,祖母元氏封齐国太夫人;父亲刘通成了开府仪同三司魏王,母亲庞氏封晋国太夫人。即便如此,刘娥仍然觉得底气不足,早在真宗大中祥符年间的时候就曾经想跟右谏议大夫刘综攀亲戚,刘综硬邦邦地回答:“我家没人在宫里。”刘娥只得罢休。如今刘娥当了皇太后,想要为家族攀高的想法再一次冒了出来。她派人将满朝刘姓官员的家世都逐一调查,最后发现龙图阁直学士刘烨家的族谱不但齐全而且家世显赫,整整十二代祖宗都是出仕为官的。刘娥立即召见刘烨,主动向他套关系,说:“知卿名族十数世,欲一见卿家谱,恐与吾同宗也。”[16]刘烨是谁呀?他可是“宋朝的士大夫”,清高得很,根本没有和当朝太后拉关系的兴趣,连连摇头,不愿把家谱拿出来。谁知刘娥一心想攀亲,根本不觉得面子上有什么下不来的,一个劲地凑上去问。刘烨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了,心急之下只得假装突发急病,当场晕倒,这才在手忙脚乱中被抬着逃出了宫,事后坚决要求出京当地方官。刘娥这事没能做成,但是那种急于提高自己的出身的心情表露无遗。事实上,刘娥还不是一个拘泥于世故的人,她是一个想得开的人,这从她从不讲排场上可见一斑,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也还是逃不脱皇后要出身高贵这样的传统观念束缚。
由此可见,由于中国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在许多事情上都有着一些貌似重要,实则是没有道理的条条框框摆在那儿。这些东西,轻则误人,重则误历史。一部中国历史有多少这一类的不是东西的东西坏了中国多少的东西。鲁迅先生说他从几千年的历史中看到歪歪斜斜地写着两个字“吃人”,指的就是这些东西。如果说士大夫们认为皇帝选择皇后不是私事而是事关国家这样的意识是有道理的话,那么,选皇后一定要选名门世族就是没有道理的道理。这个理若要论起来那就是歪理,这个理用中国后妃政治的历史实践来映照,可以清楚地看出它如此苍白。那么,在选择皇后的标准把握上,社会舆论和士大夫们常常振振有词于看似重要但实际上却不是那么一回事的观念上,究竟是为了什么?基本上有两种出发点,一是希望以此选出好的皇后来,对国家造福。这种情形出发点倒是无可厚非,但是失于狭隘,钻故纸堆,有时真的是显得迂腐。另一种情形则是以此为幌子,把符合自己那个小集团利益的人推到皇后的位置上去。这种人的冠冕堂皇后面是自私和卑鄙。
而君主们常常不顾那些出身之类的标准,按着自己的需要来选择皇后,结果反而由此产生了一些有作为的皇后,如拓跋浚选冯氏,唐高宗选武则天,宋真宗选刘娥。这些起自婢女、庶族和平民的人对政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所以,就国家的治理而言,在许多时候需要“无为而治”。同理,在选择皇后时也应该多一些无为才好。这个“无为”,不是不需要慎重,而是不需要那么多条条框框来约束。只要这个人好,是块当皇后的料,出身低贱一点又何妨。然而,纵观中国后妃的历史,大多数时期和绝大多数人都是不认这个理的。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让人遗憾的是……”,这也是其中之一吧?
皇后的产生还有一途,那就是当嫔妃们的儿子一旦被确立为太子——皇位的继承人时,作为太子的母亲往往也就被确认为皇后。与此相应,若先确立了皇后,皇后之子也自然是太子了。
2.皇后由谁决定
前面分析了选择皇后的标准,接下来的问题是,皇后由谁来决定,由谁来拍板定案?按理说皇后是皇帝的妻子,应由皇帝本人说了算。可是皇帝的妻子往往是他未做皇帝前由父母指定的。所以皇后如果是依元配来定,其决定权往往是在皇帝的父母手里。但是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对皇后不喜欢,可以废掉,重立新皇后,所以皇后的决定权有时又在帝王手中。而大臣们执祖宗之法,掌舆论之权,他们对于皇后的确立废黜是要发表意见的,是要施加影响的,是要谏要奏的。这种不可忽视的舆论力量有时也钳制帝王的作为,左右其立废皇后,甚至个别权臣、重臣能够决定皇后的人选。
总之,在皇后的人选确定上,是谁有权谁确定,谁能掌控大局谁决定。
如果皇帝有实权,当然是皇帝说了算,如汉武帝之类,他想立谁为皇后谁能拦得住,说句闲话都不行。而君主如果受制于各种势力,那么立谁为皇后就由不得他了。汉宣帝是由霍光扶上台的,所以,当许皇后一死,新的皇后当然就是霍光的女儿。汉宣帝来自民间,没有势力,当然皇后的择立是由权势熏天的霍氏来决定的。金章宗时期有宫女李师儿喜好词曲文学,特别聪颖。李师儿侍奉章宗颇慧黠,能应对,遂为金章宗宠爱,封昭容,进淑妃,李师儿之父兄皆得封赠。由于金章宗的蒲察皇后已死,章宗就想立李师儿为后。可是金朝的传统是只允许徒单、唐括、蒲察、拏懒、仆散、纥石烈、乌林答、乌古论各部落部长间相互联姻,只有他们部族的女性才有权当皇后。金章宗想立李师儿,大臣们纷纷进谏,坚决反对,理由是李师儿出身低微,为皇后不合部落规矩。金章宗不能为了一个女人惹起众怒,只得作罢。清朝光绪皇帝在选择皇后时没有一点发言权,完全是由慈禧太后给他指定的,这位皇后就是隆裕皇后。虽然光绪一点也不喜欢这位皇后,甚至根本就不召见她,但是由于她的身后有慈禧这位权势者,光绪试图废除她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仅有个别朝代稍异,能否入选皇后则听凭天意和占卜。北魏习俗很特殊,将立皇后时,令入选者亲手铸金人,以成者为吉,不成则不得立。北魏太宗之母刘氏就因为铸金人不成而不得登后位,直到其子登基后方追谥她为道武宣穆皇后。同样,太宗宠幸的姚夫人也因铸金人未成,不能当皇后,死后才追赠为皇后。
另外有时为太子选后妃,虽取决于父母,同时亦取决于占卜者。如隋文帝为杨广选婚,占卜诸女,皆不吉,诸女因此都未能入选。后来占卜梁明帝萧岿之女,得吉字,就册立为杨广之妃。杨广登基时又封她为皇后。
三、皇后的废立
如果说皇后的选择是朝廷的大事,那么后妃的废立就更是会惊动朝野,其引发的政治动荡是会掀起轩然大波的。当君主第一次择定某位嫔妃为皇后时,选中的人无疑是一片欢喜。落选者也只是感到运气不好而已,或者说这种事本来就不属于她。由于本来就没有这样的期望值,落选也就不是什么无法忍受的事。朝廷和宫廷通常只是会因为皇后的择定而喜气洋洋而不会因此闹得沸沸扬扬。
但是废除皇后与重新选立皇后则大不一样,这是因为一位皇后被废除,另一位嫔妃将要登上皇后宝座所将涉及的道德层面的、情感层面的、社会舆论层面的问题会比第一次选定一位皇后复杂得多。因为这一上一下之间将会牵涉到的利益集团、姻亲家族实在太多。其中所涉及的权力的重新分配轻则是后妃所在家族的表面利益损益,重则是人事的重新洗牌和一个集团的沉浮,甚至会引发政治格局的变化。所以,后妃的废立委实关系重大。因此,传统的政治观点是反对轻言皇后废立的。倘若这样的事情发生,朝臣如果不是图私利的话,是会站出来加以反对的。明道二年(1033年)宋仁宗意欲废除郭皇后,结果遭到以孔道辅和范仲淹为首的一批朝臣的激烈反对,“仲淹即与权御史中丞孔道辅率知谏院孙祖德、侍御史蒋堂郭劝杨偕马绛、殿中侍御史段少连、左正言宋郊、右正言刘涣诣垂拱殿门,伏奏皇后不当废,愿赐对以尽其言”[17]。
比较社会舆论和朝臣对皇后废立的重视程度,对于当事人的帝王而言,对于利害关系的考虑则要少得多。朝臣关注皇后的废立是因为它是国事。宋代名臣富弼议及此层关系时说:“陛下以万乘之尊,谓废一妇人甚为小事,然所损之体则极大也。夫废后谓之家事,而不听外臣者,此乃唐奸臣许敬宗、李世绩谄佞之辞,陛下何足取法!”[18]而君主们则常常是从家事的角度甚至是个人的喜好来对待这等事情的。或者说,君主较少地从国家的利益出发,而更多是从个人需求的满足来考虑废立之事的。有时,就是因为某位嫔妃讨得君主的喜爱而要把原来的皇后给废除,甚至仅仅是因为某位嫔妃色相过人而要将其立为皇后。类似的事情在中国古代史上是屡见不鲜的。而当朝臣加以反对时,那些君主或者是根本不加以理会,或者是用此乃我之家事之类的言辞来搪塞。
这样的说辞当然是站不住脚的,平时口口声声“朕即天下”“君父子臣”,要臣民对国家负责,怎么到了家里有事时,却不让家里的人说话了呢?当然,这也符合封建家长制的特征。也就是说,即便这个家长是个不像话的家长,甚至是个王八蛋型的家长,但是,只要他是家长,你做臣民的就只有顺从的份。不让你说话是理所当然,让你说话那是我的大度。至于听不听朝臣的劝告,要不要废立皇后,则不是你臣子所能管得了的。如果你在那里喋喋不休,那我是会给你颜色看看的。所以,历朝历代对于皇后行废立之事屡有发生。而且,有时也并非有什么大事发生皇帝就把皇后给废除了。如宋仁宗废郭后仅在于他不太喜欢这个人,而非郭后有何大的过错。
从宋仁宗废除郭皇后之事上又可以看出,历史上一般而言废除皇后之事,尽管朝臣要议论,会反对,但是通常是不会奏效的。因为像宋仁宗这样并非算是强势君主的人都能够做到废立由己出,别的帝王肯定也做得到。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例外情形也是有的。比如唐高宗想废除王皇后而立武昭仪为后就一而再再而三地以失败告终。但是这种情形的发生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废王皇后不成,首先是因为唐高宗是一位懦弱君主,其次是王皇后有着强大的妻族势力,更重要的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元老势力是站在王皇后一边的。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才能阻止废立皇后之事的发生。
至于皇后本人,对于废立之事当然是极为看重。事实上,皇后的名分就是荣华富贵,就是生命,甚至是比生命更重要。平民发生了休妻之类的事,在风气比较开明的朝代也不是一件要命的事,也就是不再是某人的老婆罢了。不当这个人的老婆还有机会当那个人的老婆,当然,复婚也是可能的。皇后则大不一样,如果被废除了就完了,一切都完了。从政治地位到经济待遇,甚至是生命的权利都会不保。轻则与孤灯为眠,把空房坐穿,重则株连家族。皇后一旦被废,基本上没有复出的可能。因为皇后复出就意味着皇帝原来的废除决定是错误的,哪个皇帝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去承认错误呢?有这个必要吗?何况,新的皇后登位,必然就有一个新的利益集团形成。这个集团怎么会把刚刚得到的胜利果实再还给已经被他们击败的那个集团呢?至于像平民那样改嫁去当别人的老婆,那就更是无从谈起的事。只听说过皇帝把别人的老婆拿来做自己的老婆,如汉景帝的王皇后就曾经是别人的老婆,宋朝章献刘后入宫前据说也是那位被称作是表哥的龚美其人的老婆。但何曾见过皇后被废除后出宫去改嫁之事。在这点上,皇后是连宫女都不如的。因为宫女遇到机会还是有可能出宫另嫁的,如汉武帝就曾多次把年满三十的宫女发出宫去嫁人。
也正因为如此,那些曾经是皇后、太后的人,一旦遭遇到被废除的命运,许多人就选择了以自杀告别人生道路。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气盛时“大幸。有女弟复召入,俱为婕妤,贵倾后宫”,一旦王莽将其皇后的地位取消,“今废皇后为庶人,就其园”,仅仅一天,赵飞燕就自行了结了。因为她清楚地知道失去皇后对她意味着什么,如果苟延残喘,必然遭受屈辱,与其这样活着,不如死去来得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