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2700000004

第4章 留一个角落安放信仰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有思考有信仰,能认识自己,时刻明白自己是谁,来自哪里,要向哪里去。而不是和其他动物一样整天都忙着寻找食物,忙着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即使生活在非常空灵、秀美的环境之中也无法自知,唯一的思考能力就是处在非常危险、紧迫的情况下能匆忙逃生,这还是出于本能的反应。

放下世故的心

信仰并不是一个虚幻的东西,关键在于你能否放下一个深谙世故的心。

在生活中,如果每天有精美的食物吃,有舒服的床休息时,信仰的确显得那么遥远而无处安放。然而,我希望大家常做这样的观想:今天就是我人生中的最后一天,此刻就是我的弥留之际,我的心是否会感到遗憾、悔恨?我是否能够知道今生的意义何在,是否会因为虚度光阴而捶胸顿足?我有没有犯过无法救赎的错误,对人有没有过亏欠?

如是观想不仅不枯燥无聊,相反,它能帮助你认识自己,时刻明白自己是谁,来自哪里,要向哪里去。这些指向终极真理、指向存在的思考,在古希腊被称为“第一哲学”,它的地位要比今天被奉为现代化恩主的自然科学更加高贵。而佛陀更以这些指向生死问题的思考为最究竟的智慧。

能否思考这些问题,正是人与其它动物最大的区别之一。其它动物整天都忙着寻找食物,忙着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即使生活在非常空灵、秀美的环境之中也无法自知,唯一的思考能力就是处在非常危险、紧迫的情况下能匆忙逃生,这还是出于本能的反应。如果人的行为、思考,只能停留在这种浅薄的层面上,人又何以为人呢?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而所谓教育,其理论前提就是要“反思”、要思考。比如僧人在接受食物供养时,就要注意反思自己的行为,按照自己的功德多少来接受供养。这正是:

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为成道业,方受此食。

因此,人应该经常思考自己:来到这个世上,终极目标究竟是什么。其实,人都有这种能力,只不过是愿不愿意去做罢了。

佛教敬信因果,从前所种下的因便形成后来的果,以此教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若人人能够如此,社会便能够和谐融洽,个人也能够安居乐业。

种“木凳”的过程

去年我参访了日本的唐招提寺,该寺是日本历史上第一座中国寺院,至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关于它有一则发人深省的故事:十年前,有专家发现寺庙的大梁有些木头出现腐烂的倾向,于是成立了一个专门工程修缮专家委员会,经过认真讨论,确定每一个修缮步骤,从查找原因到修缮完毕,直至重新投入使用,整整花了十年时间。卸下每一块瓦、每一根梁,都须仔细做好标志,仔细检测是否还能够继续留用,若不能留用,则重新浇模复制,以新代旧。

是什么信念促使他们不惧辛苦,修缮一座庙宇需要花整整十年的时间呢?

听了这个故事,带着这种疑问,以后但凡经过寺院时,我都会细心留意一下其建筑的修缮过程。有一次,在东京的东大寺终于碰巧遇到了工人正在施工修整,让我有机会揭开疑问中的答案。其中一个工人正趴在墙角上,许久都没有移动过,我很不解,就上前看一下究竟,原来他是在检测一样东西,敲一下,听一听,再敲一下,再听一听,专注地趴在那里足足一个上午。他的身形、表情,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里,与其说他是在做一项具体的工作,不如说是在入定,在修行。

从他心无旁骛的神态里,完全看不到功利,看不到怨怼,看不到急迫,看不到质疑。他像是用一种姿态告诉我们:工作也可以是一个悠游的过程,只要知道自己的价值与使命。

现在,有一些出于功利目的地产项目,质量简直不堪一击。前两年,上海整栋坍塌的“楼脆脆”就是人心浮躁的直接产物。一座在建的楼房尚未交付使用就整幢坍塌,这种情况真是闻所未闻。如果开发商能够放慢一点脚步,稍稍静心、安心地多为住户考虑一下,相信此类悲剧便也不至于发生。

诚然,逐利是商人的生存方式之一。但不要忽略,所竞逐之利是短期还是长期,是合道还是逆天呢?这很值得思考。

佛教敬信因果,从前所种下的因便形成后来的果,以此教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若人人能够如此,社会便能够和谐融洽,个人也能够安居乐业。

一个成功的商人讲述自己的故事时说道,他并不明白自己何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达成那么多盈利的项目,他不确信自己有这样的能量。后来,他的父亲告诉他:“你今天的成功,不直接来源于你自己,而是来自于你祖父一生行医所积下的福德。”接着他的父亲又告诉他说,他祖父当年行医时,站在一个木凳上为别人看病,常年都站在同一个地方,数十年如一日,木凳竟深深地扎进土中,再也拔不出来。这个“种木凳”的过程就是在广种福田。

当他明白这个道理后,便精进地耕种福田,因为运气总有用完的一天。福田也是一样,如果不去用心耕种,如果无利他之正念,福德总会有消失的一天。

同样的故事,在电影《台湾往事》中也有艺术化的呈现。主人公的父亲是一位正直的医生,虽然他曾因自己的正直而受到日本军队的迫害,然而他的人格力量却深植在儿子的血液当中,可以说父亲用自己的生命为后代种下了福田。

儒家说“君子慎独”,佛家说“不欺暗室”。不做坏事,并不是因为畏惧惩罚,而是因为时刻要能够面对心中那个干净的自己。为了要对得起自己的灵魂,所以不能因一己私利而迷失方向。

坚持正念

昨天一个艺术家来到我这里,说出了自己的一个想法:想把全国著名的画家都集合到某一个寺院,举办一次艺术活动,借此提高该寺院的声誉。我对他说:“一个寺院的发展,并非主观意愿所能改变,而是取决于这个寺院负责人的起心动念。一个寺院要想提升自己的声誉,首先要做一些切实能够影响和帮助大家的善事,让更多的人愿意接受、信任,并扶持其成为弘法利生的重要场所。”

建筑的目的是为人服务。寺院之所以要打造起来,是因为它为人所需要。有的寺院擅长做佛事,可供信众来此经忏;有的景观与历史文化得天独厚,可供游客到此造访;有的致力于弘法与培训,可供渴望学习与解脱的人汇集于此……寺院之所以被需要,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被需要,完全取决于寺院的运行理念。

我来香海禅寺时,曾经有人劝我说:“我们有一个项目,如果能够借你这块地运作起来,承诺每年给你个人100万元。”这个项目就是在寺院里设点解签、算卦,然后哄骗求卦者去烧2800元到8800元价格不等的香,从中谋取暴利。我听后立即反驳道:“我不是葛朗台,不会用100万来毁掉自己的慧命,即便是给我一个亿、十个亿也不能出卖人格。”当然,那时寺院建设的确非常需要钱,但财富决不能以这样的方式来获得。或许,有人说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也有人说我想法不太现实,但我始终坚持正义的人生使命。

如果寺院定位正确,自然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也自然能够达成“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的理想。这些年,我们不出售任何产品,只是通过课程与禅修培训来帮助别人,很多人得到助益后,也反过来帮助我们修建这个道场。这里的一砖一瓦,都由大家捐赠而来,我们又通过这些来自十方的设施再继续影响和帮助更多的人,以此不断地循环往复,规模也不断扩大。

只要坚持正念,未来的人生就会越来越开阔。

一位心理学家与一医学家曾联合做过一个实验,考察心理因素与癌症患病的相关性。实验发现:抑郁、愤怒、担忧、恐惧等负面情绪会加速癌细胞的激活速度。正常人每天会产生大约两千多个癌细胞,不过一般来讲,身体中好的细胞能够将其消灭干净。然而,假如一个人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之中,癌细胞就会成几何倍数增长,就如天天泡在毒缸里一般,疾病岂有不降身之理。

我常常会观想:如果有人把一千万现金放在我面前,并唆使我服从他的意志,去做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我会不会屈服呢?只有将一切过程与结果都进行彻底地观想时,才会明白:金钱与信仰、资产与名节、享受与人格到底孰轻孰重。

人这一生能吃多少东西,能占多大空间,能花掉多少钱?我身边有很多朋友担心过多的房产无人照看,抱怨别墅冰冷无情,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苦苦地将此作为自己毕生奋斗的目标呢?

帮助一个人,就会活在一个人心里;成就一种美德,就会获得内心的充盈与快乐。把名缰利索统统思考清楚,便不会再纠结与迟疑了。

儒家说“君子慎独”,佛家说“不欺暗室”。不做坏事,并不是因为畏惧惩罚,而是因为时刻要能够面对心中那个干净的自己。为了要对得起自己的灵魂,所以不能因一己私利而迷失方向。

清洁的自己面若莲花,不需要任何珠宝金玉装饰便自然庄严美丽;而出卖过自己的人,因内心恶念流转导致背上隐形沉重的包袱,其所呈现出来的状态自然是纠结、痛苦、阴暗、怯懦、不快乐。孔子之所以能够安贫乐道,视不义之财若浮云,皆因他能体悟到仁义所赋予的价值,远非金钱所能比拟也。

生命之需,不过一箪食、一瓢浆而已。物质和快乐在人生中会形成一个杠杆:物质越多,快乐就会越少。因为得到的人,最害怕失去。而失去,又是生命的必然。

留一个角落安放信仰

有一位朋友,他在一个城市里买了十套房子。有一次他请一位来此讲学的教授到其中的一套别墅里居住,结果他开车拉着教授在别墅小区内足足兜转了半个小时之久,也没有找到自己的住所,最后还是打电话给保姆才找到。原来因为房子太多,他根本没有机会到那栋别墅内住一晚甚至看一眼,只有保姆一个人留在那里看家,试问,他购买房子的意义何在呢?

还有一位鄂尔多斯的朋友告诉我,鄂尔多斯房子的数量目前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地人口的数量,可是依然有很多人买不起房子,一直在彷徨,在观望。那么请问,建造这些房子的目的究竟为何呢?房子之所以建造不正是为了满足人民之需吗?可现在宁愿让大量的房屋空闲,宁愿让大量的人居无定所,也不肯让自己的利益受到一点点损失,开发商的这些做法公正何在,天理何在?

如果换一种方式来看待物质,就会发现:生命之需,不过一箪食、一瓢浆而已。物质和快乐在人生中会形成一个杠杆:物质越多,快乐就会越少。因为得到的人,最害怕失去。而失去,又是生命的必然。

有一次,我去杭州一位女士家里参观。她的衣服放满了整整三个房间,其中一间放秋冬衣服,另一间放春夏衣服,最后一间放几百双鞋子,简直像一家服装店。即便如此,她每次出门前,总还是会很苦恼,觉得仍然没有衣服穿。每出门一次,她都要花上两三个小时挑选衣服,搭配鞋子、包、首饰、手表等等。这样的生活,难道不会感到疲惫吗?

我的另一位EMBA的同学对我说,她过去也是处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中,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与肯定。后来她发现,这样的生活一点也不快乐,因此,现在的追求就是越简单越好。当把自己的欲望放低一点,再放低一点时,快乐就自然出现了。欲望越少,快乐与幸福就会越来越多。

当然,想要快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信仰。如果我们能有一种坚定的信仰,便不会沦为欲望的奴隶。

我们寺院里的义工们工作非常辛苦,工作量也非常大,可如果让他们到外企去工作,即便发给月薪一万的报酬,他们可能也不愿意去,宁愿在这里每月只拿几百元的生活费,而且勤恳认真地完成每一件事。为什么?信仰的力量。

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只是全神贯注于当下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专注,不散乱,这就是信仰。

人们常常被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信息所牵引,广告、直销、朋友的言辞,都可能会影响价值判断。而信仰则是为人的根基,怀有坚定信仰的人,不会怀有从众的心理,而懂得冷静地判断每一件事情,分辨其好坏,鉴赏其优劣。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时,都是原创,为什么活着活着,就成了拷贝,成了盗版呢?因为别人的价值就是你的价值,别人的观念就是你的观念,最后,你势必就被别人异化,成为一个无差异的个体,成为一个机器般的复制品。

禅修是一个宝贝,如果每天能抽出二三十分钟坚持禅修,不但能够改善身体状况,而且能够促使具有理性的独立精神,不断向内思考,不断超越自己。它能够种下一个根,使人生再不动摇,这个根,就叫做信仰。

同类推荐
  • 禅说正能量

    禅说正能量

    我们经常提正能量,什么是人生的正能量?延参法师开示我们,对生活不失望就是一种正能量。凡事都往开处想,无论经历怎样坎坷的生活,内心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始终用一颗温暖的心去面对人生。生活中多些包容、理解、豁达、坦荡、坚强、善良,这些都是生命的正能量。
  •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以讲述圣经故事的形式将《圣经》中最具智慧的经典故事和箴言精选提炼出来,并用智慧的语言全新诠释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经典作品的精髓, 它是一本让你阅读方便且完全避免了宗教色彩的启迪人生的智慧书。
  •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本书是“聆听大师”丛书胡适系列的第四本,以胡适谈禅说佛为线索,遴选其综述禅宗历史、考证禅宗代表人物、以及谈禅说佛杂记等文章汇编而成。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虽然不能说全面完整地反映了胡适对于禅宗和佛教的思考和主张,但基本上反映了他在这方面的代表性观点。尤其是胡适谈禅宗历史的文章,深入浅出,学理清晰,趣味横生,凸显大师小书的品位,可读性极强。
  •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人生之所以滋生烦恼、苦痛,只因人之本心远去,心为俗世尘埃所染,身为名利之欲所苦,拿得起却放不下,让自己成为一只“负重的骆驼”,艰难前行,不知何时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下。听从佛陀的劝诫,清扫心灵的尘埃,也就远离了烦恼苦痛的人生,修得了欢喜圆满的人生。
热门推荐
  • 每天都会用到的生活经济学

    每天都会用到的生活经济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经济学以一副通俗亲切的面孔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更多的人开始用经济学理论指导自己的经济生活,本书从出行经济学到职场经济学,从人脉经济学到投资经济学,从婚姻到房价,从新闻到国家政策……现代人行走于社会中可能涉及的经济生活皆被囊括其中,以简明的道理、易懂的语言细细阐释。
  • 慢慢来,修行就是修理自己

    慢慢来,修行就是修理自己

    本书是台湾千佛山开山宗师白云禅师弘法数十年来首部演讲集,涵盖了他1999至2003年间在海内外的精辟演讲。他以平常事物为切入点、以聊天的形式阐述佛的智慧,告诉我们,学佛不是背经典,是用佛法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佛法不是保存起来的佛经,修行不是打坐、念经,是修理自己,让人生更为圆满、智慧。
  • 独占你的温

    独占你的温

    他,是神秘家族遭受重创,遗落在华夏的继承人。她,是黎氏家族最受宠的‘公主’,本该幸福成长,不料因‘神之子事件’加入某组织。自此性格大变。五岁的黎北棯(与‘深’同音),看见了七岁某男,本以为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软萌包子,想去调戏一番。不料却反被调戏。自此二人的人生变开始纠缠不清。(本小说纯属作者想象,如有不科学的地方,请多包涵)
  • 帝后烟云

    帝后烟云

    没有遇上他之前,她是云淡风情,从容一身的洛轻尧,遇上他之后,她是谈笑用兵,计谋绝世的洛军师。,她是谁?是曾经即使为婢仍然一身骄傲的女子,还是曾经笑歌天下的巾帼红颜,还是后来艳冠六宫的洛后,一面是淡定从容,一面是无双骄傲,一面是铁血手腕。九重之上,这样的她却是孤独而寂寞。只因为那个人对她说我把我的天下和江山交付你的手中,从此她便被捆在了这个以信任为名的牢笼。但当那唯一的信任都不存在的时候,她宁可做回纳个一身从容的洛轻侥。【上卷:逐鹿天下】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辗转七年岁月,她伴他天涯纵横,无论是曾经七王府后的兮笑浅言,还是后来雁门外露出过一丝脆弱的女子,还是对阵三军,冷静自若,血染沧海的浴血战神,那个一身的谜题,永远看起来适合生存在九天之上的飘渺女子,玲珑心窍,让人慢慢的迷失在她的温柔中。纵然狂妄如慕容离尘,沉着如慕容町,骄傲如赫连云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的靠近,想要和她站在同样的位置,让她的眼中慢慢的看见他们的存在、“我输了,不是因为我不如你,而是因为你赢了她”“十四哥,松开她的手,从此慕容町不与你争天下”“我又该拿你怎样办?明明一开始布好的局也会在不经意间被你毁去了,”“从此我的天下和性命交予你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温柔的说着誓言,连自己也分不清真假。一切的一切只缘自一个名字“洛轻尧”。【下卷:江山红颜】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突然之间失去了踪迹的凤临帝后协同太子,帝都风起云涌。三方人马相逐:到底谁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与四年前截然不同的赫连云,疯狂到不折手段的追逐,终于明白爱情的怎样的思念,一心想要寻回她的凤临帝王。从天牢出来就注定要沦陷的慕容离尘,执着的想要看到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你是我的梦想,所以阻挠的人都是我的敌人。”“十五放开了你的手,我将他那份一起给你”“既然我可以对江山执着如此,自然也可以对你,朕的后”红颜天下,到底谁的江山,谁的红颜。
  • 开创盛世:康熙

    开创盛世:康熙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他8周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创盛世:康熙》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康熙的生平事迹。
  • 萌妻养成:妖孽娘子缠上神

    萌妻养成:妖孽娘子缠上神

    原名《吃货小仙妻,赖定美厨神》张奎无意中救了一个小吃货,结果把自己要定亲的戒指都给弄丢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关键天上还掉下一个儿子,两个吃货,可怜家里穷,都快被吃光了。认识这小吃货,她自己来历不明不算了,弄到最后张奎自己也怀疑自己是不是来历不明了。有丈夫有小孩了,怎么死不承认,还来纠缠不清,怎么张奎自己内心处好像也被这小吃货给迷惑了。到最后这才发现,这是自己前世种的因,到现在来要还掉自己的果。如果张奎不说,也许她的身份就永远不会被拆穿吧。就算有沐青会去调查,但是张奎还是相信,没有人能知道她真实的身份的,到最后却被自己的妹妹给破坏了,让张奎差点失去了她,也确实失去了,但是他相信他一定能把她找回来的,不管天涯海角。
  • 悬崖山庄奇案

    悬崖山庄奇案

    山崖上的古宅拥有一位年轻漂亮的主人:尼克·巴克利小姐。她热爱这幢祖屋,然而当她住在这里时却怪事频发,威胁到她的生命。她床头的油画莫名其妙地掉落,车子刹车突然失灵,走在小路上也差点被巨石砸中……
  • 盛世蜜婚:阔少的千金新娘

    盛世蜜婚:阔少的千金新娘

    十几亿的签约仪式上,炎辰易接到了乐樱的电话。“老公,我追尾了...”炎辰易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丢下一干商界大亨...“老婆,别怕,我马上到...”乐樱委屈的声音再次响起。“老公,他说我把自己卖了都赔不起...”“不对,他说我把我全家卖了都赔不起...”十几分钟后,只听见车祸现场再次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炎辰易快速地推开布加迪威龙的车门,淡淡地瞟了一眼前方报废的兰博基尼。他将她拥入怀中,“老婆,别怕,问题解决了。”
  • 九零后天师

    九零后天师

    世人只知《鲁班书》,却不知《公输册》。造化之术,一脉相传。一代天师踏入凡尘,搅动万里风云!
  • 让你睡好觉:睡眠决定健康

    让你睡好觉:睡眠决定健康

    人的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健康的睡眠有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有助于防御疾病,还能促进发育、提高智力,更有助于延长寿命。健康的睡眠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睡眠质量下降,开始出现失眠的状况。本书介绍了有关睡眠的基本知识,重点讲解了提高睡眠质量、防治失眠的一些有效方法。本书文字通俗易懂,简单实用,是为关注睡眠健康的人、饱受失眠困扰的人量身打造的一本睡眠宝典。了解睡眠,认识睡眠,掌握一些防治失眠的方法,我们就能提高睡眠质量,轻松愉快地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