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70200000002

第2章 贯云石:那一年的卖花声

【双调】殿前欢

隔帘听,几番风送卖花声。

夜来微雨天阶净。

小院闲庭,轻寒翠袖生。

穿芳径,十二阑干凭。

杏花疏影,杨柳新晴。

在一座元代的庭院,这清晨的落叶声、卖花声是人世间最动听的声音了。

一座安宁的院子,在云顶之下,它古雅的色彩如清秀的绸缎一样映入眼帘,屏风后面的人突然被长长的一声卖花声惊醒。

似乎随着这叫卖花儿的声音,整个院子就在瞬间苏醒了,睡眼惺忪的样子。

卖花声,它是在轻轻呼唤庭院里的书生,告诉他橘子红了,是应该出门看看云朵了。

书生隔帘听着卖花声,春天就是这样到来的。杏花疏影里的春日,迟迟不肯将那温润的光洒照在才子的书卷,只有当他来到窗前,看着庭院里杏花开了,卖花声传来,才知道已经是春日了。

一盏薄酒醉去,你就到了这个朝代里的院堂,四下无人,只有那些花儿在安然地绽放。仿佛整个世界都是空的,院子、阁楼都是空的,只有阳光在肆意流淌。如果,你也在这样的朝代,午后的阳光洒在窗棂,熏香炉的竹炭刚刚熄灭,可以披上衣袍,踩着雪,去看看元大都的世俗生活世界。

清晨初醒,或者在午后,卖花的女子,走过庭院,隔帘听着这清脆的声音,读书的才子蓦然以为自己已经到了迟暮。遇到一个卖花的人,你隔帘倾听,侧耳,辗转,不安,待到她远去,心事边不自觉的凋零。

也许他在醒来后人就已经在屏风后了,春日读书总是那样庸倦,只是有意无意之中还是在等待那清晨时分巷子里的卖花声。那声音乍一听是婉美的,悦耳的,但是仔细里去听了,却是悠着清冷的余音的。卖花声绕过京城那么多的庭院,就像是一段如泣如诉的故事在耳际回荡。

庭院背后,朝阳的书斋,主人便是贯云石。贯云石自号酸斋,又号芦花道人。他在元大都的许多时间就在在阁楼里编修国史。西域的阳光和爱情只是一种想象,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的过渡完成,与他一生中最后隐居在杭州的时光不同,那女子的卖花声总是在雨后的阳光下出现,唤醒他的记忆和身心深处的秘密。

这个卷帘人,已经习惯了在卖花声中醒来。尤其是这样的春季,他醒来后似乎就是在期待那渺茫之中的暖风吹来,那个女子的声腔于冷清之中掩饰着生活带来的烦躁情绪,让这个编修国史沉浸在书卷里的读书人倍感新奇。这一声声叫卖,比国史里多少官宦、才子的曲子亮堂多少,贯云石内心微微感觉到了这个新的悸动。

贯云石想起那个卖花的女子,无须问取名姓,那些来自云南、巴蜀的女子,将这些花朵待到元大都,淡红、淡青,每一种都让人心神清净。也许江南的女子,或者西域的女子,在珠帘之后,风风雪过后的傍晚,正是在等待这样的花朵,小心的插进瓷瓶,一天的心烦事就烟消云散了。

这一声声嘹亮、完美的叫卖声,亦是声声心酸,声声叹息。那背后兴许有一个女子的人生悲欢,生活的苦厄和凄凉。也许时年边疆还有战火纷扰,京城也并非都似这般安宁,这个卖花人在清晨走了多远的路,来到这陌生的世界里,她的声腔总像是一个寒霜之中为生命的悲伤而哭泣的歌女。

花似朵朵红云,是西域故里的女子的胭脂红,在这样古朴的庭院里,让人感到安宁。对于贯云石这个来自西域的才子来说,花和树木一样,是有魂灵的。花魂,便是这浩繁国史典册之中掩饰不住的春的气息,让他对爱与外面的世界充满渴望。

这些花朵并不是以一个意象降临、出现在贯云石的庭院,亦不是纸上的鲜花,只有笔墨色彩可以凭吊。斜月昨夜横在庭院之上,卖花人也许已入梦境,只有贯云石要面对浩如烟海的国史文牍,长长地叹息一声,想起去年霜叶、幽虫凄寒的低鸣。

如今,贯云石听着卖花声,点滴笔墨悄悄洒在纸笺上面,写点前朝旧事,西域的陈谷子烂芝麻,无须红袖添香,已经心灵澄净。“夜来微雨天阶净”,女子的美,卖花声的清远,以及日常生活的气息都在这句话里澄清了,心中的潭水渐渐沉淀,雨水和落花过后,是如此的明亮。于是,这卖花声成为一种召唤往事的讯号了。听着这叫卖声,隔着庭院,便觉春到深处,巷子里微雨过后,一切都是那样的明净。心澄净如这院堂之中静止的水,映着天上的白云。帘前落雨,凄凉的夜话和呜咽的曲子顿了顿慢慢的停下,那燕赵悲歌、昨是今非就渐渐在贯云石的笔下落定。

这落定的笔墨,是明亮的。

墙外的卖花声,也不问何年何月,也是明丽的。

这种明亮,只有心地宁静的女子才有。这种卖花声,唤醒记忆深处的许多瞬间,它悠长、清脆的声音,仿佛总能超越世俗对爱情的束缚、陈见。这长长的强调,进入贯云石的耳际,它像是清流,一下子将其内心的烦躁涤荡干净。

尤其是这样的卖花声,它在贯云石沉思编修国史的瞬间,与一种生活的距离拉近了。它的小世界,内在的那个自我开始苏醒。蓦然停笔,走到院子的树下,花香犹未散尽,他的尘心和身体都被浅浅的声音所迷惑。这个用诗句换取渔父芦花被的才子,开始对自己内心那些模糊的若有所失的情绪感到疑惑。

编修国史,不过是贯云石煎熬的人生之中消磨的一个方法,而这卖花声则超尘脱俗,含着忧伤和悲凉,尝尽辛酸和疾苦的卖花女表现的是一种鲜活的现实生活。而贯云石站在帘后,与这疼痛的生活却又隔膜了许多。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疑惑,想起那个卖花的古代女子,你就不会再怀疑这元大都的阳光的真实性。陌生人的卖花声,穿过院墙,抵达史书与笔墨之间,埋头史书之间的贯云石,豁然从梦中醒来,于是,他决定要趁着这个晴朗的天气出去看看卖花人,或者去买一朵花插在卷轴旁天青色的细瓷花瓶里面。

1308年的一天,贯云石在元大都饮酒,贯云石彼时阅遍两万多卷藏书,听着这样的卖花声,才渐渐觉得这洒在院落里的光,是那样的洁雅、安恬。中国古代有太多这样的院子,都是一样的宁静、安闲的氛围。这个小的世界将士子们保护起来,却也同时囚禁了起来。因为这院子是不透光的,书阁里屏风后,贯云石常常感到自己在年岁陡增,步入苍老。

一个女子的卖花声,从墙外传来,是空灵的。雨后,或者风雪后,它是一种呼唤词曲家重返人间烟火世界的声音。它仿佛是从千万年前飘过来的,细细的声腔,从墙外惊醒了案牍前瞌睡的贯云石。

雨后的卖花声,是人潮喧腾落定,颓败与巨变之后六朝的寒冷齐齐地凝落在书案,豁然间,爱情的故事就在管弦嘈杂的曲调中吟唱起来。

也许,所有的爱情散尽后,听到这声音,会觉得惘然,却也不曾陷入大悲。卖花声传来,小院闲庭,恍惚不知到多少年已经过去。在这遥远的想象之中,那燕子归来,萧萧黄叶,贯云石紧闭的书窗终于打开,对着门庭院落,卖花声像是旧时乐府曲,燕宿雕粱,柳浓莺懒,正是春日的好时节。

我们无须谈论才子的痴情与木讷,贯云石并不是一个只懂得隔窗笑谈菊花黄、采轻莲的书袋子。他的生活方式以一种简约的形式存在,爱与恨截然分明。

他在院落里编修国史,厚厚的书卷堆满案头,那光从珠帘的缝隙里穿过来,柔和而轻盈。如果你是一个秀才,或者一个厌世的士子,你尽可以带着你爱的人在这样的阳光下的庭院晒晒心情。元大都的阳光带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将凡间的人情味、墨香、书卷气混在一起。墙外的卖花女子,呈送书折的信使,卖花声从庭院的深处传来,病恹恹的士子在他的窗前看着海棠树,想寻出草木笺写几句心事。

贯云石家父在南方担任军政要职,母亲廉氏是精通汉学的维族名儒廉希闵的女儿,如今当他在国史馆度过了若干年月之后,开始向往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姚桐寿在《乐郊私语》中说:“云石翩翩公子,无论所制乐府、散套,骏逸为当行之冠;即歌声高引,上彻云汉”。在国史编修馆里静坐的贯云石,依稀还能记得元成宗大德十年出任两淮军政要职的时光,开始怀念这种卖花声。长淮之地,日夜倥偬,诸等大小之事,贯云石亦能当机立断,做的行云流水,无碍无滞。“夜来微雨天阶净”,这样的句子如晨光熹微之时,传来的山间清音,它是干净、单纯的,一如贯云石的行事风格。微雨轻轻的落在屋檐下,一切都是安宁的。

在1314年的某个清晨,贯云石辞官离京,开始了江南之游。花朵,源自西域或者江南的花朵,让他晚年归隐杭州的时候有了这样的一个心结。无论是参禅还是与浪迹江湖的散去家们唱和,贯云石的心态都是极为清净。

这个传说中的芦花道人读过的古卷如今灰飞烟灭,邓文原在《贯公文集序》中说贯云石“生长富贵,不为燕酣绮靡是尚,而与布衣韦带角其技,以自为乐,此诚世所不能者。”这是贯云石的心气和性情。春天来的时候院子里开满了花,扑鼻的香,贯云石徜徉其间,将混乱的事物与这片静寂隔开。

1314年的卖花声,那个女子,何处可寻?这个问题,贯云石也许一直在思考。是不是一个长长水袖的女子,带着竹篮,像曲剧里的人物一样,身影一晃就消失不见。

晚年的贯云石称疾辞官,隐于杭州一带。这个时候他的心从绚烂归于宁静,张可久写了《为酸斋解嘲》“君王曾赐琼林宴,三斗始朝天。文章懒入编修院。红锦笺,白苎篇,黄柑传。学会神仙,参透诗禅。厌尘嚣,绝名利,近林泉。天台洞口,地肺山前,学炼丹。同货墨,共谈玄。”这是贯云石的逍遥,或者你可以说是那墙外的卖花声诱使他抛弃凡间的功名、生活隐居杭州。如果你觉得贯云石是一个俗人,那么他俗得惊世,抛却万千名分,只求心的自由,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饮酒求醉倒,畅游求旷达,身在小庭院,却能出入天地山河之间。

贯云石看着雨后彩虹,对这卖花声陷入一种迷惘。贯云石出身维吾尔族贵胄,祖、父都官至显位,如今已经无须计较所谓的仕途宦海的纷争。这个元代的士子与读古卷、策飞马、听金石音的游侠不同,他们的情爱和气质是立足于自己的小世界的。静坐梧桐树下,于一方庭院看惊鸿掠影,弹弹唱唱,与山居之人亦有不同。西域的云彩飘过青山,江南的女子采撷莲子归来,千里长路,终于等来花开的消息。贯云石仁宗时拜翰林侍读学士,编修国史,想起江南的杏花三月。他想赶在春天的雨季之前之前抵达某个草绿色屋顶的客栈。

“小院闲庭,轻寒翠袖生”,贯云石,也许相信,花也是有着灵性的魂魄的。墙外的女子,她竹篮里的花朵是不是昨夜梦到的花?他需要的不是一座宫殿,一个王府,他这是要一座宁静的闲庭小院,以及可以安静的听曲子的时间。在这里他感觉到自己与世界是一同苍老,如果有一个他爱的人,他亦能感觉到她的存在与虚无。小小庭院,一个人的小世界,贯云石像是樵夫、砍柴工一样在这里编修了几年的国史,当他疲倦的时候就去了江南隐居。人生至于他,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一切如流水行舟,不存在牵强与附会。“杏花疏影,杨柳新晴”,平生所求不过如此。

时间逐渐的苍老,往事一一浮现,不知道你是不是还能记得那雨季后的卖花声。元大都阳光充沛的季节,它唤醒你的前世今生。

终有一天,贯云石会从梦里的卖花声中醒来,丢掉案上的文牍,站在海棠花下晒太阳。元大都清晨的水汽弥漫整个花圃,细瓷花瓶无声的在几案上立着。那卖花的女子恰好又刚刚经过宅院,卖花声响起,贯云石仰看云天,半生的光景倏然已经过去。

1314年的歌声依旧,琉璃瓦铺满的墙檐,黄昏时刻,人们穿过庭院,去看雪,不见当初卖花的女子。她曾经就在院墙下,而今无人知她已经去往何处。

同类推荐
  • 杜诗里的唐朝往事:杜诗女读者新选评级

    杜诗里的唐朝往事:杜诗女读者新选评级

    本书是诗歌评选小集。通过约100首杜诗以及评论文章,还原了当初杜子美所处时代唐朝人的爱恨情仇。为生活在当代,却十分关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女读者们奉献了一本令他们喜欢的杜子美诗歌评选小集。备受到大家的喜爱。
  • 叫板足坛腐败的体育局长

    叫板足坛腐败的体育局长

    足坛扫黑并非自今日始。早在2001年,在“5·19”黑哨事件和“甲B五鼠案”后,浙江省体育局局长陈培德等人即掀起一场“打假扫黑”风暴,结果却出人意料,中国足协贪官和众多“黑哨”仍逍遥法外。于是乎,足坛腐败日益深化,贪污受贿、赌球“黑哨”猖獗。针对2010年开始的新一轮“打黑反腐”风暴,陈培德说,南勇之后还会有大鱼出现。本期推出的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朱晓军的力作《叫板足坛腐败的体育局长》,再现了体坛高官陈培德所策动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打假扫黑风暴,不可不读。中国足坛犹如龙门山断裂带,地震不断。
  • 你如热雪,从未妥协

    你如热雪,从未妥协

    我们一起牵手,手持爱与热情,和未来相遇!没有穿不透云层的阳光,没有无法到来的以后。世间所有的遇见,都值得珍藏。献给那些正用这份单薄的青春,触摸世界的你们!
  • 你来过,愿记忆终究美好

    你来过,愿记忆终究美好

    《你来过,愿记忆终究美好》——收录了石评梅的大部分散文及小说作品,介绍了石评梅自身的情感苦旅和内心的彷徨与迷惘,揭示了“五四”时代知识女性在情感与理智冲突中的挣扎,言语之间充满了对爱情的追求、光明的渴望,以及对妇女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呐喊,折射出鲜明的时代精神。
  • 我们身边的空缺

    我们身边的空缺

    《我们身边的空缺》作者高安侠通过富有鲜明个性的文字,充分地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感悟凸显出来。关注“人”,特别是关注身边小人物,他们的苦痛作者感同身受,在平静的文字背后暗藏悲天悯人的情怀,充满了个性和智慧。在文本中有很大比重的作品是对历史的独特诠释,作者常常试图叩开锈迹斑驳的历史之门,造访历史。《我们身边的空缺》以古人古事为题材,诠释那一个个高贵的或者是丑恶的灵魂,非常智慧地注入她自己独特而新鲜的感悟与见解,时不时闪现一种超越时空的哲思,令人耳目一新。
热门推荐
  • 剑道争锋

    剑道争锋

    青山一发,道骨相埋,山河几多颜色改,执名锋,叹胜败,剑问古今只余埃,进,也兴灾,退,也兴灾。九州烽火,妖扰魔碍,白衣数载翻波态,故人在,故心在,竭力疆场黄沙埋,生,也相待,死,也相待。
  • 庶女归来:邪王的废柴狂妃

    庶女归来:邪王的废柴狂妃

    一朝穿越,某女花容失色:妈呀,胸口这血洞是怎么回事?再一抬头,差点吓尿:这原主的鬼魂又是怎么回事?一个不小心,摔到神秘石洞,邪魅男子强制契约,收获师傅兼护卫一枚!蓝家,倒是个有趣的地方——家主贪婪,当家主母护短,很可惜,护的都不是她。心机婊嫡女扮柔弱,还有个庶出的三妹暗中陷害。当她蓝曦若是死的!经脉尽毁,沦为废物,庶女一个。所以呢?绝世天才?还是空间召唤师?太子表示瞎了狗眼当时才没看上蓝曦若,再表心意却被某个妖孽男一把扔出去:“除了本尊,谁还能配上我家若儿?!”庶女归来,很狂很嚣张!身份最后亮瞎众人狗眼!顶端大陆,你们谁想过?老子就是人生赢家,你们这些渣渣,都不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快穿:情人眼里加滤镜

    快穿:情人眼里加滤镜

    【本文耽美】心上人为自己而死,君墨寒黑化了,杀掉所有间接性害死他的人,包括自己。莫名其妙跑出来的系统,说是可以救回他,君墨寒没有丝毫犹豫的答应了。不管这个系统是什么鬼东西,只要有一丝希望,哪怕前方是十八层地狱,也在所不惜……
  • 波西米亚楼

    波西米亚楼

    《波西米亚楼》是作家严歌苓的散文集,收录了目前为止她发表写作的所有散文以及演讲稿。一共有四个部分组成:波西米亚楼、非洲札记、苓珑心语、创作谈。波西米亚楼的部分主要是讲述了严歌苓在海外生活多年,从留学到结婚中间发生的种种故事;非洲札记主要描写的是严歌苓跟随外交官丈夫出使非洲,在非洲的所见所闻;苓珑心语则是严歌苓在创作她的小说时发生的一些故事;而最后一部分创作谈是她在各个大学颁奖礼所作演讲的文字整理。总的来说,《波西米亚楼》是严歌苓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时间跨度很大,内容范围涵盖也很广,非常真实展现了严歌苓生活的经历以及方方面面。
  • 王子苏亚历险记:故事起源&月宫之战

    王子苏亚历险记:故事起源&月宫之战

    在《王子苏亚历险记》系列一中,为了让后代不致灭亡,我们的战士——超级英雄苏亚王子漫游在时间长河中,坚定不移地在宇宙的每一个角落找寻爱与正义的真谛。在这场凶险的旅途中,王子不得不孤身一人,与藏身宇宙深处的黑魔法大师、以及一整个科技先进的外星种族进行战斗。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冒险里,苏亚除了要和时间赛跑、争分夺秒的拯救自己的后代外,还得和过去经历的梦魇作斗争,以防它从生命中偷走自己的爱人。在独自和黑魔法大师、自身命运以及众多敌人斗争的过程中,苏亚的超能力天赋得到了极致的成长……
  • 遇见你我无路可退

    遇见你我无路可退

    他,一个神秘的存在。初见,他就对她深情流露。再见,他就当众向她求婚。她怒问他为毛?他说:因为这辈子,我只要你为我生孩子!殊不知,最后的真相,竟然是这般……
  • 百千印陀罗尼经之二

    百千印陀罗尼经之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触手可及的那一份温暖(连载一)

    触手可及的那一份温暖(连载一)

    温晴就像一个落了水的人,这时候她无论抓着什么都能当救命稻草紧抓不放,而不幸的是她抓住了我。小五的这篇文章像是点燃了一支香烟,在袅袅升起的烟雾里我们可以看到田红的妩媚,温晴的摇摆,李木木的勇敢,陈建仁的人如其名和主人公的情感挣扎,尽管读了这篇太现实的小说后会对友情爱情有些失望,但仍如同上了烟瘾,禁不住一直品味下去。我们可能会有些讨厌温晴脚踏两只船还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但是温晴说到“我还不知道你?你这人懒得连送花都不愿意多花心思,多少年了就知道九朵玫瑰加四枝百合,都不带换个花样的”这句话时又忍不住琢磨到底问题是在温晴身上还是在大尾巴狼身上,但爱情是一辈子的生意。
  • 孩子的村庄

    孩子的村庄

    毕堃霖,汉族,笔名诗经女子,生于1987年,陕西商洛山阳人。创作长篇小说《天使的笑》《花样年华草样心》,散文随笔集《花染禅意》,中短篇小说集《花一开满就相爱》《孩子的村庄》,诗集《梦为马》等300万余字。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青年作协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现供职于山阳文联,《天竺山》杂志编辑。二峪河是隐没在陕南秦岭深山中一个小至没影的村庄。纵横交错的陕西地图上你是找不见它的,除非将搜索的范围从省缩小到市县,才有可能看到,细细短短的两条线汇到了一处,旁边标着“二峪河”的字样。沿着河川前前后后扯了十多公里的村子也随了这条河命名为“二峪河村”。
  • 参加猜谜俱乐部(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参加猜谜俱乐部(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