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73000000004

第4章 登顶南美最高峰“阿空加瓜”——我的第4位“雪山情人”

走在户外的路上,我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唱过许巍的那首“蓝莲花”。它几乎就是户外的主题曲。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天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它道出了我选择了“户外”为“驴”、“户外”为“侣”,2010年10月迈向雪山之前的人生况味与心情。

不是“出师未捷身先死”。而是“出师已捷身赴死”。后面这七个字,刻着多少功败垂成,永远“回不来”、长眠雪山或各种途中的山友的憾恨啊。

雪山带给我的刻骨铭心的“初恋”,教会了我,在2010年10月之后的岁月里,如何用双脚,一步一唱,“蓝莲花”后面的每一句:穿过幽暗的岁月/也曾感到彷徨/当你低头的瞬间/才发觉脚下的路……/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远/盛开着永不凋零/蓝莲花……

曾经有二朵“蓝莲花”,永远地盛开在了美丽的雪山哈巴……曾经有六十朵这样的“蓝莲花”,同样永远地盛开在了“阿空加瓜”……南美最高峰脚下的这六十座最终没能活着把自己带下山的山友们的墓碑,有的,上面刻着的日期,都是同一个,诉说着岁月掩埋不去的生死共赴的悲壮。

美洲最高峰6964米的“阿空加瓜”,位于阿根廷与智利交界的门多萨省。

2014年,阿空加瓜——我来了。2014年2月15日,情人节的第二天,我登顶了南美洲的最高峰“阿空加瓜”——它是我的第4位雪山情人(前面三位是:哈巴雪山5396米、慕士塔格峰7546米、雀儿山6959米)。

在许巍的“蓝莲花”里,在张恒远的“蓝莲花”里,在血脉偾张的出发里,经历了从年初三到2014年2月15日之十三天的辗转和攀登,飞机、转飞机,再转飞机,大本营、到C1、再到C2……我,终于以一个渺若尘埃的“小点”,终于以一个山顶上没有聚光、却绝对这一天唯一的主角,笑傲于南美的这座第一峰。

这是我第三次登顶6千米级的雪山(第五次登顶5千米级的雪山)。站在西半球这座接近7千米绰号“美洲巨人”的阿空加瓜的山巅,这座俯瞰全南美,沧海桑田,自人类以来,再没喷发过的死火山的山巅之上,唯一的一次,没有同伴。

没有同伴。除了那位我后面会写到的仿如上天所赐的从天而降的、我至今都不知道他姓什名谁、不知道为什么会在人迹罕至的高海拔上、仿佛就是为了专门加持与护送我、最后登顶的那一程、而神迹般出现在我面前、没有任何事先契约、语言不通、我再斗胆,也无法仅凭个人意志没有向导地摸到顶上的那位阿根廷向导——正是他,让人感动让人尊重的这份至真至美的敬业和素昧平生的户外人的热诚,把我带到了这个名叫“阿空加瓜”的雪山至高也是最神圣的十字架前。人的尽头,就是神的开头。没有别的解释,一定神的眷顾,把这个“幸运”的绣球,抛给了我。只有我自己最清楚,是这份不可思议、不可言喻的幸运,使我成了那一天阿空加瓜的唯一宠儿;那一段时间,我是唯一的一个登顶者。好了,一口气插播了那么多,一想起这个细节和这段奇遇,我就心有起伏……

唯一的一次,没有同伴,站在一望无际、圣洁的山巅,仿佛整个世界,就是我一个人的舞台,比起慕士塔格峰7546米上面的那张舞台,丧失意识“呆若木鸡”的我,这一次表现好多了,没敢耽误地从冲顶包里迅速地掏出所有赞助商的旗帜,放肆地把它们丢了一地,铺了一地……10分钟左右的拍摄里——我自己先拍了两张顶峰的标志,又转交向导帮忙,向导很在行地一面一面帮我拍完……后来回来才发现,那面白底蓝字、山高人为峰的“中华户外网”大旗,拍照的时候,被俺正反面给弄反了……成了一个小小的花絮。

这个过程,大雪不停地下,风反而没有之前那么大,甚至奇怪地感觉不到风了,只有无边无际、近在咫尺的天籁。满地的旗子,就像盛放了一地的五颜六色的莲花、有红、有黄、有蓝、有白……我就像一个骑在雪山木马的马背上、撒欢着的孩子,旁边是那个像是缠着彩色经幡的标志性的峰顶的十字架;所有看似沉睡的、属于这个蓝色星球最心底的、那种热热的、滚烫的、几亿年下来不曾向天诉说的、非我们人类能懂的、被压抑的、奔腾咆哮于地底的、另一种形态生命的、属于一座死火山之不渝不死的豪情与能量,顷刻间,就像充电一样,传递给了我巨大的能量。如果我是一节电池,一块电池板,我估计,那一刻,我里面的“电力电量”大概要爆格了:)

这些要爆格的来自于某个未名的上天助我之信心背后的“电力电量”,一下把我对自己、对那个多少豪情壮志之士怀揣的“7+2”的梦想与未来,瞬间由朦胧到清晰……我像一个口味比较重的“丈夫”,要娶回世界各地的“7+2”的“媳妇”……各种与此相关的念头和想法,电光火石地闪亮……那天7个多小时的冲顶,我的状态和体力,让我有一种隐约的预感,“阿空加瓜”会是我的一个里程碑,它让那一刻站在山巅的我,拾回了一种不仅仅是自信的从容,让我重新认识了我自己都不敢确定的潜能——我跟自己说,只要有可能,我一定要走下去,我终于感觉我也许可以认真考虑、并做一下那个之前连想都不敢想的“7+2”的梦了……这要感谢包括这次全力给到支持和资助的赞助商。如果说,之前的一次次雪山登顶,像是和一个伤害过你的恋爱对象“赌气”(我无法从它手里拽回我的二位长眠于斯的队友),那么,2014年2月15日的——点,在经历了不乏雪山经验、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依然难以想见的那7个小时40分的冲顶,站在阿空加瓜之巅,细细地去感受这一路体能与心理上的一次次极限与不断被挖掘的潜力、去感受,那一刻,全世界就像一幅气贯长虹的写意图(你看不清它的具体比划与内容,你只知道它在那里);去感受,在一只无边的大框里,那里面的某种气势,穿胸而来,带着几亿年前的蹄声……击胸而去……去感受某种终于“抵达”的豁然开朗(一切都在那里屏息等了千年,只等你一步登临、来取来拿);去感受舒尽胸中臆气、也抒尽胸中豪情、一切艰难尽在脚下、一切也尽在不言的满足;去感受专属于登山志士的那张“华枝春满、花好月圆”的“门票”,被自己踮脚、从云彩里抽下,那一刻的喜悦。去感受,心里某个压抑不去的阴霾,站在南美的那个山巅,一点点消散;去感受,这个叫“海儿”的女子,是如何已经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样一个极其简单、干净、纯粹……什么都不需要想,只要走好脚下的每一步,集生命历练、与一个少年一个稚童最尽兴玩耍时的“在”,不问任何意义,只求当下、在当下的过程本身……

多少前人,为了抽得这张“门票”,为了以赴生命中的这场自己演奏给自己的交响,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盘点“阿空加瓜”的行程:

1.2014年2月2日年初三,国内出发。

我是午夜零点多,乘国际航班,从广州出发,到卡塔尔首都“多哈”中转,再由“多哈”飞巴西“圣保罗”市,最后抵达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到当地是2号晚上21点左右。时间约30多个小时。

2.2月3日,我和队友们一起,享受了异域风情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一日游。

3.2月4日,我们一行,从“布宜诺斯艾利斯”,飞“门多萨”。

早上乘飞机飞门多萨(Mendoza),中午抵达门多萨,一行人到inka登山公司报到,登山公司告知用美元兑换阿根廷比索,然后到阿空加瓜登山管理局办理进山证以及签订登山合同。我们选择的是无高山服务,也是费用最低的。办进山证是4000比索,约2000元人民币。合同内容为:由登山公司负责在门多萨市到大本营之间的装备物资运输以及吃住安排。

我跟另两个队友还去登山装备公司租用了高山靴。

我还在一个门多萨的一个自助餐厅,一口气吃了六块肥牛排,我特别喜欢南美的肥牛排,下山后我又一个人来这里,安安静静的点了上次吃过的、意犹未尽的肥牛排,一个人坐在那里,很满足地吃。

后来我们在大街上吃烤肉,居然有一群登山的老外、不知怎么就像粉丝追星一样找到我,排成一排,弄得我都不好意思。这些不是同一天登山的老外们打着手势说“只差一点点了”。

我们队长说海儿这你满足了吧!整件事好似很传奇。

4.2月5日,抵达一个小镇,住宿一晚,所有登山人员在此处中转进山。

5.2月6日,到登山公园门口用进山证报到,领取垃圾袋用于带走登山垃圾,于下午抵达过渡营地,然后就进行第一次体检,过渡营地海拔高度大约3000多米。

(当天有一队员水土不服,出现拉肚子以及高原反应现象)

6.2月7日,徒步一天大约8小时抵达登山大本营,当天下午16:30左右到。

7.2月8日,大本营休整一天,下午16点左右到大本营卫生所进行第二次体检。

8.2月9日,由大本营抵达C1,进行适应性拉练,并运送物资上C1营地,大约花费2小时抵达C1,在C1营地搭建一顶帐篷后,放下物资回到大本营。

9.2月10日,大本营继续休整一天。

10.2月11日,正式出发。

……

我的还算经得起折腾的身子骨,在上述一个接一个的日期和一个接一个的地名间,紧凑辗转。没有走任何捷径,也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只是一步一步,老老实实和所有这个世界上最最勇敢的男人一样,向着那个南美最高的地貌上的目标,向着那个你身在其中、只能去感觉、而无法在每一个角度看见的6962米高峰攀去。

“阿空加瓜”之行,没有辜负我的那句“抱怨”“不知为什么,我的几次登山,遇上的天气都十分恶劣。一个‘十分’不够,要再加一个,十分十分恶劣”。好像是为了不辜负这里的“十分十分”,“阿空加瓜”毫不客气地再一次给了“我”另一个“十分”——从来没有经验过的大到可以把人吹走的风,还有始终不肯寂寞的大雪……这样的鬼天气。直接导致和队长一起“驻守”6705米等待接应我的队友——流浪鱼,在下撤途中,险些丧命。只见他踉踉跄跄的一路,险情迭出,先是某悬崖处蓦地一个滑坠摔倒——天,幸好只滑了二、三米……接下来,就是“失温”……“你看,你会害死流浪鱼的!”队长一脸焦虑。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从一开始就擅自脱离了没有购买向导服务的自己人的队伍、好像是一种冥冥中的预感,刚开拔不久的途中,我就不失时机地跟上了一个有向导服务的德国驴友的队伍,以为队友们少顷即会跟了上来……走到后来,就来不及想那么多了,全部心思,都在脚下。

队长担心我的安全,冒着暴风雪翻过危险的山脊和那段落石路段,一直等在GPS显示为6705米的一个悬崖凹处,希望给到我接应,当我从6962米的顶上下来,一前一后和向导走了一个多小时之后(这一段大约只有200多米,但却是最为艰难和艰险的一段,因为它的艰难和艰险,这200多米,也耗去了我大部分的体能),我开始感到越来越精疲力竭,就是这个时候,蓦然看到那个在慕士塔格就和雪山一起、烙进记忆的无比熟悉的高大身影,我的那个难以言说的温暖和感动,更是夹杂着无名的内疚……队长这个时候就像一个将军,脚下的这座雪山,就是他和他的士兵的战场,只要有一个士兵还在前线没回来,这个一米九、英俊帅气、应该去做男模的队长,就自己给自己压了巨大的绝不先撤的军令和责任。队长并不知道我已经登顶,从他的一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知道他为我担了多少心。谢天谢地,能平安回来,就是全部。他说:“所有的人都下撤了,你怎么不下撤。”见他一脸严肃,我自知纪律上有错,刚刚还昂首在南美最高峰,这回不得不认错般、像个闯祸的、想态度好点、赶紧蒙混过去的小孩,表现得一副低头自责、知错悔改的样子,全无登顶时的豪气与神气……自然也没敢告诉老大,你的这个小兵替国家队登顶了(在一方更关注的不是那个目标,而是你生命是否安全无虞的时候,登顶的话题似乎显得已经无足轻重。“人”比“目标”更重要)。

队长是有道理的。在队长下方二、三十米处的流浪鱼,因为我的这个拖累,体能的消耗已经到了极限,流浪鱼体力不支得很明显,一路跌跌撞撞,在一个左边就是悬崖的地方,他突然往左边摔倒滑坠了,这一幕没把我吓死,还好只滑了两三米就停住了……目睹此状,我喉咙发紧,抖抖地、紧张地,直冲流浪鱼大喊:“流浪鱼,你千万要小心,千万别朝左边滑下去,会摔死的啊!”

队长说:你会害死流浪鱼的。我心里无比内疚。但这个内疚一点也帮不上流浪鱼。这个哥们,为了我的阿空加瓜登顶,差点把命搭上……一起登过雪山的、都是生死之交。那天回到营地没多久,我正准备把装备脱了休息,只见队长突然赶来,告诉我一个让人一下又紧张起来的消息:“流浪鱼失温了,正在高山警察救援所急救!”我赶紧跟着队长、赶过去看他。

救援所大约离营地几十米远,在救援所里,流浪鱼身上裹着救生毯,靠墙坐在一边的角落里烤火,高山警察正在一旁煮面条、准备给他补给热能……

可能是“流浪鱼”的种种状况,队长和我,都没有跟对方提及、也丝毫没有意识到,前面下撤时、走到C3的时候,两个人分别都走到出现了幻觉——看到各种动物雕像,就像在公园一样,还有彩灯。直到第二天,队长突然反应过来,再提及此事,我才猛然想起,我当时的视像里,也出现了类似的图像和景象。这种冰天雪地的不毛之地,哪来动物雕像和彩灯啊,其实,就是营地旁边那些山上的石头……

回到这次登山开始的地方。出发前,我没有偷懒,网上找了金飞豹、以及所有我能搜到的有关阿空加瓜的文字来看。这些功课没有白做。它让我的这次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充裕与充分。

“阿空加瓜峰的突击攀登高度为962米,比珠峰的突击攀登高度还高出418米,途中要经过大风和落石路段,其攀登难度并不亚于珠峰。”这是云南登山家金飞豹的阿空加瓜探险日志里写到的,他是攀登了珠峰之后去的阿空加瓜,是他7+2的最后一站,也是他第二次攀登阿峰了,第一次到6000米处遇暴风雪放弃登顶。我们昆明的登山队友,出发前专门请了金飞豹上课,还买了他的书。

我们没有选择2000年四名阿根廷青年在距顶峰200米处的75度冰崖,因保险带脱落,连在一起的四人同时坠崖、憾恨而长眠于斯的那条更短更危险的南壁的路线(在世界最著名的最艰险的三大陡壁中,阿空加瓜的这个南壁位居首位)。

而是选择了19年前的王勇峰、十年前的王石、刘建、7年前的金飞豹、5年前的宝姐他们走过的路线——西北壁。曾经同样的天气,宝姐五年前登顶的那天,永远地失去了七名优秀的外国登山队员。

阿空加瓜的西北壁,虽然没有南壁那么危险,但路线漫长,尤其是从突击营地到顶峰,高差为962米——1100米,往返需要十几个小时,对于攀登者的体力来说,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有很多人虽然从这条路线上达到了顶峰,却有人因为体力不支而遇难。报纸上曾刊登过一张阿空加瓜遇难者的照片,那是一个28岁的美国年轻小伙,头枕着登山包,左腿跷在右腿上,安详地躺在顶峰上。他就是登顶后体力耗尽无力下撤的。

这里略去2月11日至15日的部分(见下一期即将出版的《山野》)

11.2月12日,我们出发去C2。……

12.2月13日,C2到C3营地。

13.14日上午是晴天,大家在观察山上天气情况,等待天气预报。

我们在帐篷里休息,我和流浪鱼又开始唠叨云南和湖南的地方菜。队长实在扛不住了,对这二没心没肺、这个时候还有精神、尽想着“吃”的家伙说:求你们别说了好吗,我都快崩溃了。

在山上吃的是国内带去的馕和蔬菜汤包,在山下买了些牛肉片和牛排。队长说:“大家在山上过元宵节,我给你们煎牛排。”第一次发现,蔬菜汤包的味道,还很不错。

下午两点又开始下大雪,积雪大约到小腿。

……

14.2014年2月15日凌晨1、2点左右,我就醒了。雪花打在帐篷上发出声音,心里其实非常的担心,于是再也睡不着了,睁着眼在睡袋里等出发的信号。

突然,我在睡袋里听到一声西班牙语喊:“起床!”,开拔。冲顶……

也许,他是上天派来给我的使者。

他就接替了之前的向导,接力带着我向上爬。他没有这个义务,我们也没有谈价钱,但是他还是二话没说带我继续go、go、go了。

……

上面略去2月11日至15日的部分(见下一期即将出版的《山野》)

站在阿空加瓜的山巅,这一次,大脑不再是7546米慕峰上的一片空白,而是铆足了“电力”,仿佛要爆格的状态。呵呵,想起几天前,从大本营,到C1、C2……适应性拉练中,某段碎石路上,蜻蜓点水、燕姿而过,让目瞪口呆的荷兰老外,以为轻功、追来合影、赚得不少老外粉丝的那个情境。

如果不是那位向导的敬业,如果不是我对他的信任、以及他对我的信任与评估,我选择了继续攀登,他选择了无条件的加持与护送,都不可能有我后来的成功登顶。其实,阿空加瓜冲顶攀登高度很高很陡,根本没有路。但是那名阿根廷的向导非常敬业,事实上,在突击冲顶的时候,过程可谓惊心动魄,当时一心想着坚持登顶,也顾不上拍照。当我终于到达山巅,第五次站在这样的雪山之巅,豪情万丈的时候……那位善良的红衣向导,也很为我高兴。

山顶这时候反而没有风了,但是雪却很大。大概有十多分钟的拍照时间。然后我们就收起旗子开始下撤。有一段很陡的坡,我是一路跑下来的。

我们下撤的速度不快,一前一后,向导离我约10多米的距离,在前面走。大约走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回到了6705米的悬崖下面的凹处,我看到队长已经在那里等着了……看到队长的时候,我知道我是完全安全的了。那感觉,又温暖又踏实。

当降到6618米的时候,见到了坐在地上休息的流浪鱼,这个后来失温的兄弟,他第一眼见到我时,还举着手机,给我拍了张照。

他问我:“你登顶了?”

我回答了一声:“嗯”,便低下了头再没说什么。

这个时候大约是下午两点多钟。

回撤时我们根本找不到具体的路。路还算好走,但是也有积雪,一直下撤到晚上八点多才回到C3营地。

离营地大约两、三百米时,队友“天路”上来接我们,我和他说:“我没事,流浪鱼在后头,你快去接他吧。”

“云之驴”在“天路”之后上来接人,他见到我,在我的右肩擂了一拳,说了一句:“湘妹子!”一切尽在不言中。整个团队除了我,其他队友都是云南的驴友。

到了营地,我路过德国队的帐篷时,一个最早下撤的德国队员上来迎接我,很激动的紧紧拥抱我:“very very good!”

登顶后重返“门多萨”,大街上吃烤肉的海儿,被老外驴友发现,受到热情追捧。

同类推荐
  • 似水流年

    似水流年

    1999年我最爱听的一张专辑是《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我将这盒磁带塞进随身听循环播放,一直到电池没电。如果有同事或偶尔串门的村人问我听什么,我就谨慎而乖巧地回答:“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没有人知道我耳机里的音乐是怎样排山倒海喧嚣破裂,当然更不会有人知道我的心以同样的速度叫嚣——死去——重生。“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我要给你我的追求/还有我的自由/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这歌儿曾让我哭过很久。时至今日我仍然认为,《一无所有》是中国摇滚音乐中永远不可逾越的珠穆朗玛峰,而崔健就是神山之下的仓央嘉措,那个半人半神的活佛诗人。
  • 王火文集·第六卷:梦中人生 王冠之谜

    王火文集·第六卷:梦中人生 王冠之谜

    《王火文集·第六卷》收录王火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创作的《梦中人生》和《王冠之谜》。《梦中人生》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全书以“我”的回忆为线索,浓缩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潮动和时代风云。作品涌动着对生命的挚爱,对理想的求索,对人类进步事业的讴歌及其对既往人事的反思,闪烁着理想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光辉。《王冠之谜》是一部长篇小说,描写建国之初,反对贪污行贿的运动中发生一个曲折的案件。作品就反对贪腐,弘扬民主与法治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火一样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和明确的是非观,引起人们的共鸣、思考与回味。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本丛书探讨中国社会文化转型背景下湖北文学发展的现状及与当代中国文坛的联系、荆楚文化文学传统和地域文化意识在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中的表现、湖北作家队伍的构成与创作质量的关系、湖北小说诗歌散文创作的基本特色与主要成就等问题。既注意到生活和创作在荆楚大地上的作家的某些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共性,也充分正视其多元繁杂的特点。充分展示近20年湖北文学成就,指出其某些缺失,分析湖北文学未来的走向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追思家乡的亲人挚友、灵山秀水、民俗风情和童年趣事,以唯美的语言寄托浓浓的乡愁,既有对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的感叹,又有对自然纯朴乡风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小院竹篱,春水秋月,一切还是初时模样。外婆于花荫里闲穿茉莉,外公于厅堂独自饮酒,母亲在菜圃打理她的蔬菜瓜果,父亲则背着药箱,去了邻村问诊。而我,坐于雕花窗下,看檐角那场绵长得没有尽头的春雨。原以为星移物换的岁月,只老去那么一点点沧桑。
  • 弦歌盈耳

    弦歌盈耳

    福建师范大学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百年老校,又是学科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木铎百年,金声玉振,近40万校友遍及海内外,现注册就读的各类学生达10万之众。薪火相传,自强不息,上百个学科荣获博士授予权,新百年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温故知新,鉴往知来,为此而征集出版的这套纪念文集《弦歌盈耳》,留存着广大校友的珍贵记忆,
热门推荐
  • 总裁掠爱替身娇妻

    总裁掠爱替身娇妻

    她的弟弟拐走了他的妹妹,她却为此付出了代价!一张一模一样的脸,他威胁她,让她成为他的女人。******在一场交易中动了真情,她注定伤痕累累,当交易变了质,她的世界彻底的崩塌了……
  • 季节已过,爱依旧

    季节已过,爱依旧

    她是不幸的,自小成为孤儿,寄人篱下,受尽人生的苦难;她又是幸运的,城中几大家族的青年才俊同时钟情于她,对她呵护备至。直到有一天,她神秘的身世被残忍揭开,幸与不幸,原来早已注定……
  • 叶圣陶夏丏尊谈阅读与写作(套装共5册)

    叶圣陶夏丏尊谈阅读与写作(套装共5册)

    《叶圣陶夏丏尊谈阅读与写作(套装共5册)》包括了《七十二堂写作课》、《好读书而求甚解:叶圣陶谈阅读》、《落花水面皆文章:叶圣陶谈写作》、《文心》、《给青年的二十七堂文学课》,集如何读、如何写于一身,是叶圣陶、夏丏尊指导青年人如何欣赏经典文学、如何写出生动文章的书籍。
  • 众山的拴马桩

    众山的拴马桩

    作者在帕米尔高原的地域,通过在天空无蔽,峦山重叠,河脉稀落的背景之下,以与作者有着深厚羁绊的尼亚孜一家为主角,讲述高原上的河、高原上的女人、高原的转场、高原的婚礼等的群体行为,展示了一种过于渺小的社群与自然对峙的必然逻辑。作者以高原的自然和人文为描写对象,并通过行旅感受将自己融入其间,与他挚爱的西极大地一起历经岁月。正是这种深深的情意使作者在面对着的山地、旷野、牧场、村落的时候,有着一种特别的亲切,使他的文字透明洁净而又真实自然。
  • 沙狼

    沙狼

    不知道是不是由于现代文明的日新月翼,飞速发展,人的生活与人际关系已经大大地复杂化了。我国的悠久的文明史,特别众多因而显得不无拥挤的人口,悠久的在人际关系上下功夫的文化传统,近百年来社会变迁的频仍与剧烈,近数十年来阶级斗争这一门“主课”的熏陶,以及愈来愈多的人涌向城市,向往城市……所有这些因素,都使我们的文学、我们的神经紧紧盯着鸽子笼式的楼房间里的人际的亲合与斗争不放。有时候,看完一部又一部的小说,我们甚至于无法想象一下它的主人公们生活在怎样的自然环境中,无法想象他们在与别人的勾心斗角或者爱爱仇仇之外的生存状态。
  • BOSS绝宠复仇千金

    BOSS绝宠复仇千金

    她,天真烂漫,活泼可爱,但她渴望的亲情,爱情,在一夜崩塌。仅仅半年,她遭受了陷害,被逼退学,她身败名裂,被爸妈赶出家门,最终含恨离开。再次回归,她,冷傲自信,身价亿万,当复仇女王回归,”安家?呵!它有什么资格“当碰上冰山总裁,夜小姐高傲的抬起头“我们帝都的人各个都教养极高和冷总您,确实相差很大。”当她露出软弱,他竟止不住的心疼。明知山有虎偏要往山行,且看,他们如何斗智斗勇展开一场爱的追逐!
  • 独山

    独山

    本书是作者浦子“王庄三部曲”(《龙窑》《独山》《大中》)之二,讲述民国时期山海县王庄这一浙东乡村的人情故事。继《龙窑》中清末五十年的王庄故事后,本书讲述从“剪辫子”到“三民主义”,到民国政府走向腐败、抗日战争激烈、社会混乱,以王传达、王传本为首的王庄人经历的曲折离奇的三十多年。
  • 冥少的暴力天师

    冥少的暴力天师

    上古真神一族的墨家是有名的天师一族,而墨天幽更是墨家天赋最高的一位。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墨天幽生在一个战乱的时代,还是天性本就如此。反正她生来就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作,往死里作。生前作魔神,死后作地府,作的魔神大战提前爆发,作的整个地府都动荡不安,作的地府鬼帝天天头疼不已,终于在墨天幽成功炸毁了地府中第七十七个鬼殿之后,被鬼帝一脚踢去投胎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鬼帝老爹太过着急而忘了让她喝孟婆汤,还是因为孟婆因为她的离开乐的忘了让她喝,反正再次醒来的时候,墨天幽发现她是带着记忆投胎的,最重要的是神灵根完好,可……那附赠的妖灵根是什么鬼。作为一名标准的职业天师,她竟然还带着妖灵根,对此她表示也是没谁了。就这样,因为鬼帝的这一脚,从此这个世上多了一个名为天师的作妖儿神。对于在上古界生活了几百年,在鬼界又生活了上千年的墨天幽来说,这一次她来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这个世界名为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相对和平的世界,当然那也只是表面罢了。而且她很荣幸的成为了一名……弃婴。为了填饱肚子,她只能重拾老本行兼职神棍,虽然作为一名弃婴,她也算上有很大背景的弃婴。天生天眼,知过去,看未来,金口玉言,童叟无欺。抓鬼驱魔,降妖收魂,一代天师横空出世。然而一直以来都是随心所欲,能怎么作就怎么作的她,在那个用命保护自己的人受到敌人重创之时,终于爆发了。那个好似永远都没心没肺作神瞬间化成了地狱死神,亲手为鬼帝老爹补充业绩。
  • 契约

    契约

    白慧非常小心地踮脚到屋外,倒了两杯水,等曾波把门儿关上。他俩坐在沙发上,手脚不知道往哪放的曾波,像个等着宣判的犯人。“我怀孕了,你说要不?”白慧说。曾波马上露出了恬不知耻的真面目,站起来就把白慧搂在怀里说:“肯定要啊,这还用聊么,那么有激情的硕果,说不定就是儿子。”白慧马上扭过头就白了他一眼说:“那要不是呢?”曾波赶紧一脸猫相地伺候着:“不是儿子那也是我不行,关你啥事,你只管生不是。”听到这句话的白慧,高兴地露出了她的虎牙。
  • 宣和斩妖录

    宣和斩妖录

    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正目断关河路绝。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