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79200000005

第5章 冬宫

冬宫的历史

冬宫是俄罗斯帝国强大和皇权的象征,被公认为圣彼得堡最耀眼的巴洛克建筑。作为皇宫的冬宫,最早于1710年建在涅瓦河边,当时是荷兰风格的两层建筑。1719年根据彼得一世的指令,在距原皇宫不远,今天艾尔米塔日剧院的地方修建了第二座冬宫,其形式明显受北欧建筑的影响。

18世纪中叶,俄罗期建筑史上真正的巴洛克时代到来,以意大利人瓦托洛米奥·拉斯特雷利为杰出代表的建筑师们在彼得堡及其郊外建造了许多经典建筑。除冬宫外,斯莫尔尼修道院、彼得宫的大宫、皇村的叶卡捷林娜宫均是他的大手笔。1716年,拉斯特雷利跟随作为著名雕塑家的父亲,应彼得一世之邀来到刚刚兴建的圣彼得堡,此行他为施展自己的才华找到了绝好的机会。1754年,彼得一世的女儿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女皇聘请拉斯特雷利建造一座新皇宫。然而就在宫殿即将完工之时她撒手西去。次年即1762年,刚刚即位的彼得三世携妻——不久就推翻夫皇的叶卡捷林娜二世——迁入新落成的冬宫。

1762年叶卡捷林娜二世登基不久,拉斯特雷利即被迫提出辞呈,因为这位建筑师的创作风格不合新女皇的口味。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代表尤·费尔腾·让·瓦兰·德拉莫特、阿·里纳尔迪等几位欧洲建筑师对宫殿内部继续进行装饰并对原设计做了一系列改变。18世纪70~80年代,伊·斯塔罗夫、乔治·克瓦连吉又对内部做了改建。此后冬宫内外形貌基本未变,一直保持到现在。

一代建筑典范

冬宫现在是由五座建筑组成的艾尔米塔日博物馆建筑群的核心建筑,它以规模宏大,装饰丰富,气势雄伟成为一代建筑典范。

冬宫整座建筑乍看虽庞然巨大,但表面色彩和丰富的雕塑赋予它非同寻常的雅致:浅墨绿色基调配以砂岩黄;无数的白色壁柱排列得疏密有致,不仅使数百米长的建筑丝毫不显单调,而且极富表现力,窗户上的镀金饰框和房顶柱形栏杆上的雕像、装饰花瓶,则从整体上加强了华丽的效果。冬宫的宫殿呈封闭的长方形,中间形成一个宽大的内院。建筑师从具体情况出发,将每个外墙设计成不同的式样。面向涅瓦河的西北面没有明显的凸缘,从河上看去,仿佛连绵不断的双层柱廊。面向冬宫广场的西南面为正面,中央被华丽的凸轩分割成三个拱门,巧妙地织入了四周景色,与环境自然和谐。

格奥尔吉厅

格奥尔吉厅被称为冬宫的“心脏”,由克瓦连吉设计,是冬宫内最完美的大厅之一。克瓦连吉接手这项工程时,前任设计师拉斯特雷利的设计尚未完全峻工,由于叶卡捷林娜二世认为巴洛克新颖别致的奢华风格已然过时,与启蒙时代的纯理性思想格格不入,于是御座厅被建成严谨的古典主义形式。然而1837年12月的一场大火几乎将厅内装饰化为灰烬,万幸的是,所有造型艺术品、器具和其他珍贵财产都被救了出来,不过,大厅本身未能幸免。当时在位的尼古拉一世下令要全部采用白色大理石重建。产自意大利的卡拉拉大理石赋予重建后的大厅非同寻常的庄严感,塑有常胜将军格奥尔吉形象的大理石浮雕庇护着置于其下方的御座。天花板装饰着镀金图案,由16种颜色珍稀木材镶拼的地板具有同样的花纹,两者上下呼应。

彼得厅

彼得厅又称小御座厅,是为永久纪念俄罗斯帝国的缔造者彼得一世而建的。它由法籍建筑师奥古斯特·蒙费兰于1833年设计,1837年大火后由瓦西里·斯塔索夫依原样重建。厅内带有寓意性构图的《彼得一世与弥涅尔瓦》画像是这里的主要装饰。厅内御座为历史遗宝,木制基座上镶嵌着镀金银的雕花,椅背用银线绣着当时的俄国国徽。

孔雀石客厅

孔雀石客厅是用孔雀石装饰而成的皇家生活用厅,它的艺术价值最为珍贵,这个客厅曾是尼古拉一世的妻子亚历山大·费奥多罗夫娜皇后的会客厅,由阿·布留洛夫设计。厅内八根立柱和同样数量的壁柱以及两个壁炉均由孔雀石制成,并采用了复杂的“俄罗斯马赛克”技术。鲜绿色的孔雀石与天花板和柱冠上华丽的镀金装饰图案交相辉映,产生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效果。1917年11月7日夜,正在这里开会的临时政府的部长们面对攻入冬宫的士兵束手就擒。

同类推荐
  • 论语印心

    论语印心

    《论语印心》是尹建维先生积数十年功力对《论语》的章句反复琢磨,加之职场的磨练,与现实环境相结合的体悟,因此读来不会索然无味,反而对《论语》有豁然开朗的明白乐趣。读者可作为研究《论语》参考,亦可作为寻求人生目标的生命之书展读。书中的“疏”基本是以古文的形式表达,“钞”是用白话发挥“疏”,并且强调《论语》智慧的应用。《论语印心》一书有三个特色:以经解经、孔老会通、时代应用。《论语印心》以《论语》接人,视《论语》为立身、立世、开慧之善器。
  • 中华茶道(第三册)

    中华茶道(第三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史前再现:半坡遗址(文化之美)

    史前再现:半坡遗址(文化之美)

    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征程中,有一个极重要的时代——新石器时代。陕西半坡遗址,则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的典型代表,距今已有六七千年历史。本书从半坡遗址的各方面,探讨中国黄河流域原始氏族社会的性质、聚落布局、经济发展与文化生活,为我们展现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的繁荣昌盛,以至向父系氏族制过渡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
  •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是何小竹以词典的形式写的一本关于西藏文化与自我思考方面的,集藏文化知识简介和个人随笔于一体的休闲读物。作者从A到Z的顺序列出有关西藏文化的一系列关键词,并给予深入延展的诠释。
  • 古都与城市

    古都与城市

    本书围绕中国古代古都和城市,系统阐述了古都及城市的起源、演变与发展,并介绍了城市的经济、交通及对外交流等诸多问题,语言自然流畅,内容大气厚重。能够帮助读者学习和了解古代城市的相关知识,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又可以“古为今用”,为现代城市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相当的借鉴,进而对建设“和谐城市”、实现“和谐居住”、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热门推荐
  • 赢在领导力:在突发事件中发现你的领导力优势

    赢在领导力:在突发事件中发现你的领导力优势

    挣脱平庸的枷锁,了解领导力的核心品质,成为一流的领导者。批量复制干将,成为高潜力领导者,实现稳健晋升《赢在领导力——在突发事件中发现你的领导力优势》这本书就是为你而写的。无论你是普通职员、中层还是高层,也无论你是母亲、父亲还是配偶,这本书总会让你有所收获。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个人生活中,你都会用到它。
  • 王俊凯之颠倒时光荏苒

    王俊凯之颠倒时光荏苒

    “你凭什么管我?”“凭我是你的老师!”“你凭什么管我?”“凭我是你未婚夫!”“你凭什么管我?”“凭我是你的丈夫!”
  • 管好自己,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管好自己,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过:“人生的竞赛本质上是自我管理的竞赛,成功属于那些善于自我管理的人。”本书是这种哲学与理念的实践版!本书通过9堂自我管理课,告诉每一位读者,管好自己,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本书更是一套既实用又系统的自我管理训练方案,能全方位地开发你的潜能,提升你的自我管理能力,是你身心健康、成就事业、改变命运、实现理想的必备案头读物和人生行动指南!
  • 幻影

    幻影

    本书是一部侦探悬疑小说,讲述了托瑞协助破获的一个大案始于一连串富商被杀事件,一切线索都指向维戴西恩商会,一个外商协会,因此商会的所有委员都被逮捕入狱,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而且托瑞坚信这些人是被陷害的。在他们进行下一步调查之前,又出现了五宗谋杀案,最后托瑞根据线索当面指控罪犯的罪行,解除了危机。
  • 活着的学问

    活着的学问

    但我被自己雇佣了,这就毫无办法。被别人雇佣可以偷懒耍滑,可以请病假,被自己雇佣就只有拼命干了。
  • 重生女尊之美人不欲折花

    重生女尊之美人不欲折花

    最爱的人的欺骗让她带着悲伤来到这个异世大陆——凤鸣大陆!在这里女子为尊,男子为卑,带着现代记忆的少女化身为小女孩的她在这异世大陆里会走出怎样的人生呢?无意间将这里的男子当成现代女子相待,结果惹到一群怎么也甩不掉的跟屁虫,她该怎么办才好?收?还是不收?凤鸣大陆传统节日——折花节!传说在这一天里,女子折下男子手中的花,两人便能白头偕老。众男捧花围堵,逃不掉,无奈道:“抱歉,我没兴趣!”“你逃不掉的!”众男一拥而上!
  • 盗墓手卷之邪王宗陵

    盗墓手卷之邪王宗陵

    一个没落的风水世家,一段稀奇古怪的故事,一件时隔多年的疑案。引出了一个难以置信的历史真相。林忠为了查明那个真相,开始了盗墓的生涯,一系列的异变,一场场生死考验,四个年轻人在幽暗的山路上艰难地挣扎。他们能否找到当年的线索?能否解开那个尘封多年的谜题……风水秘术,盗墓秘法,探险奇闻……尽在盗墓手卷呈现……
  • 释迦文尼佛金刚一乘修行仪轨法品一卷

    释迦文尼佛金刚一乘修行仪轨法品一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一样的自然保健法

    不一样的自然保健法

    本书是凝聚了作者三十多年来多方位学习、试验、求证的临床精华。他在书中阐述了自己写书的缘由与目的、介绍了血型决定你吃什么最健康、说明了抗癌养生的生理时钟、揭示了改善体质的饮食方法和生活方式。这套颠覆性的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赢得各界名流的肯定,影响了全球数百万人。
  • 中式面点制作

    中式面点制作

    中国面点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2000多年前的《周礼》中就有“馐笾之实,糗饵粉糍”的记载,虽是简单的加工,但已具面点工艺雏形。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面点花色品种逐渐增加,吃法多种,丰富了餐饮市场的需求。面点具有小巧玲珑、快捷、携带方便、老少皆宜、经济实惠等特点,深受人们的欢迎,既可作为一日三餐主要膳食,又可作为茶肆、酒席佐食,有着广泛的消费群体,市场前景广阔。尤其是当代人们在注重生活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养生保健,讲究营养,要求清淡,避免病从口入,面点在这方面亦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