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会推销自己的人才能拥有一个合适的舞台来施展自己的抱负。你或许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并为之制作了相应的计划,但是,这一切都有可能因没法推销自己、为自己赢得一方“出演”的舞台而导致“拔剑四顾心茫然”。你雄心勃勃地认为自己的才能足以进入500强,但现实是,你到处面试,却连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也不愿意接纳你。就如同蒋彬一样,认为自己的“真金白银”都写在了材料上,没有必要再讲出来。事实上,面试者们更愿意看到你在推销自己过程中的另一面,比如你的口才,你的激情,你的态度,你的逻辑思维能力,你的应对能力……
被称为“80后的企业教父”的高燃,就是靠推销自己而赢得创业的第一桶金的:最初,他曾经拿着电子商务的商业计划书在电梯“堵”过雅虎网站的创始人杨致远,无果;之后,他又找到了远东控股集团董事长蒋锡培,蒋锡培虽然也不看好他的这个项目,却感动于他的激情,因而个人拿出100万元来资助他创业。试想,如果高燃没有将自己身上的那股执着和激情很好地“推销”给蒋锡培,他又怎么能让对方在不看好他的项目的情况下为他掏腰包呢?
初人社会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地推销自己,不断地迎来更多人的赏识,不断地为自己的事业开拓更多的渠道。一定要认识到推销的重要性,只要能效法杰出人物的“推销”风格,并且培养“推销员”应具备的条件,使自己成为拥有思想、创意、信心、坚持、热情及特色的“推销员”,未来的世界必定是属于我们的。
推荐阅读:名人如何选择成功——郎朗
郎朗,他被誉为“将改变世界的20名青年之一”,是受聘于世界顶级的柏林爱乐乐团和美国五大交响乐团的第一位中国钢琴家。人们总是习惯用“天才”来称赞他的才华,然而,在郎朗看似青云直上的辉煌背后,却有着常人所看不到的艰辛。对郎朗来说,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生来为了弹琴
郎朗出生在一个充满音乐气氛的家庭,小时候的他就对音乐有着天生的敏感性和浓厚的兴趣。他的父亲曾是部队里专业的二胡演员。而父亲为郎朗买来一架钢琴,是因为他听朋友说钢琴有助于发展孩子的智力,正是这架钢琴,伴随郎朗走上了音乐旅程。
刚买钢琴的时候,郎朗还很小,他觉得这只是一件很大的玩具,自己只有长大了才能玩。但是他很喜欢这件大玩具,因为它能发出美妙、奇特的声音。郎朗非常喜欢听从钢琴中流淌出的优美旋律,但是因为年幼,父亲还没有打算让他去学习钢琴。
那时,电视正在热播《西游记》。有一天,郎朗听到电视的主题曲,蒋大为演唱的《敢问路在何方》时,立即沉浸到了音乐中。歌唱完了,郎朗心里却仍旧奔放着优美的旋律,并不知不觉地在钢琴上弹了起来。说来奇怪,郎朗并没有学过音乐,歌曲他也只听了一遍,但是他却几乎把这首歌的大部分旋律都弹了出来,真是无师自通!郎朗的父母非常高兴,他们决定立刻送孩子去学习钢琴。
于是,刚刚3岁的郎朗被带到了音乐学校学习钢琴。4岁那年,爸爸带着他去拜教钢琴的教授为师,教授首先要求考一考郎朗的水平。郎朗一点都不怯场,爸爸将他抱起放在高大的钢琴凳上,他就镇定自若地弹了起来。
教授很惊讶,他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竟能弹出这么动人的曲子,这个孩子一定有非凡的音乐天分!教授越听越感动,他不禁对郎朗的爸爸说:“这个孩子生来就是为了弹钢琴的!”就这样,郎朗被录取了。郎朗每次学习将近两个小时,但他并不觉得累,他非常喜欢。郎朗的爸爸越来越发现孩子有音乐天赋,他决定不论如何,都要栽培儿子。
挑战音乐,为了成为“世界著名钢琴家”
郎朗愿意在钢琴上苦下功夫,他每次都给自己定下很高的目标,班级里谁弹得比较好,他都会在心里默默记住,并且发誓要超越。在勤学苦练的同时,在超越他人的同时,郎朗的琴技提高了,把琴练好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郎朗的父亲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学习效果,从郎朗学琴的那天起,他就设计、安排了时间表,甚至把整个客厅都腾了出来,供郎朗练琴。
郎朗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班主任来家访,他发现郎朗家里的布局很奇怪:郎朗家的小屋里有一张小桌子,上面放着一台小电视机,外面套着一个电视机罩,罩上摆着一个花瓶,瓶里插着假花。如此看来,郎朗家的电视很少开。
除此之外,老师发现,郎朗家的床不大,最多只能睡两个人。但是,偌大的钢琴却放在宽敞的客厅里,全归郎朗一个人使用。如此说来,郎朗一家人就挤在一张床上睡觉。老师还发现一个特点,在钢琴上面还有一盏小灯,一问,老师才知道,原来,郎朗每天放学后,都会练习到很晚。老师想起郎朗曾在班级里公开说过:“我想成为世界著名的钢琴家!”如此看来,他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在父母的支持下,郎朗很是勤奋,他渐渐养成了每天必弹钢琴的好习惯。于是,慢慢形成了这样一个规律:每天清晨,只要郎朗的琴声一响,邻居就知道该起床上班了,不然就要迟到了。
有一次,郎朗跟着父母去亲威家里玩,晚饭过后是郎朗照例练琴的时间,但是他当时正和亲威家的孩子玩得不亦乐乎。爸爸见状,就对郎朗说:“郎朗,别玩了,练琴的时间到了。”这时,亲威为难地说:“可是,我们家没有琴啊!”郎朗想了想,对爸爸说:“没关系,我可以在地板上练习指法。”就这样,郎朗便在地板上敲了起来,父母见孩子如此勤奋,感觉很欣慰。
功夫不负有心人,郎朗在5岁那年,获得了沈阳市少儿钢琴比赛第一名。
为了让儿子有更好的发展,郎朗的父亲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决定辞掉工作,带着郎朗去北京,他要儿子去报考中央音乐学院。而当时的郎朗,只有6岁。
郎朗当时还很兴奋,他并未意识到,这次随同父亲的远行将会改变他一生的命运。父亲领着郎朗去找音乐老师,但是由于人生地不熟,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郎朗只好去念普通小学。刚到北京的时候,郎朗因为口音问题,受到了同学们的嘲笑,但懂事的他没有告诉父亲,他不想给辛苦的父亲再增添烦恼。每当他受到欺负的时候,他就分外思念远在他乡的母亲。
虽然心情苦闷,但是郎朗并没有松懈练琴,甚至越是苦闷,郎朗练琴就越是刻苦。他用力敲着琴键,就像发泄着胸中的郁闷,弹着弹着,那些苦恼和郁闷就被美妙的琴声驱散了。郎朗和父亲住的地方十分简陋,屋子很小,只有几平方米,除了必备的一套音响设备和一台星海牌钢琴外,连电视机都没有。虽然日子辛苦,但是父亲和郎朗从来都没有放弃过梦想。后来,他们终于请到一位著名的钢琴教师,从此,郎朗每天上午到校学习文化课,下午就在老师的指导下练琴。
父亲要求十分严格,年幼的郎朗每天回家必须要准时练琴。有一次,郎朗因为参加合唱团排练回家晚了两个小时,还被父亲痛打了一顿。郎朗没有反抗,他第一次显示出了一个少年向命运挑战的刚毅。从此,郎朗练琴更加刻苦了,他每天几乎都要完成将近8个小时的练琴训练,连周围的邻居都说:“从没见过这样能吃苦的孩子!”
靠着近乎魔鬼般的训练,郎朗一步一步踏上了世界音乐家的舞台。他的成功并非一朝一夕,他从小就知道通往天才的路没有坦途,他在幼时就选择了一条很多人未曾涉足的路。许多青年钢琴家一朝成名,成了耀眼的明星,然后就无声无息地从舞台上消失了,因为他们不懂得充实自己。但是郎朗却不同,他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成名后的他每天仍刻苦练琴,练习不同的乐谱。
郎朗说:“在别人眼中,我年轻,也有天分,但我一定要不断地学习才能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