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91400000009

第9章 人类对植物的发现(8)

血型物质

人和一些动物的血液是红色的,里面有红细胞,在红细胞的表面有一种特殊的抗原物质,是它决定了血液的类型(即血型)。但是植物没有红色的血液,也没有红细胞,为什么会有血型呢?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植物体内有类似于人的附在红细胞表面上的血型物质,即血型糖。人体的血型也是由血型糖来决定的,O型血、A型血、B型血,分别由岩藻糖、N-乙酰-D-半乳糖、D-半乳糖所决定。植物体内也有和人类这些血型物质相同的东西,其中以红色果实的植物中数量最多。科学工作者还发现,大多数植物的种子和果实都含有血型物质,并且植物的血型物质在果实成熟和发育过程中,从无到有逐渐增多,到发育成熟后,血型物质便达到最高点。

大部分生物的机体内部有血型物质,决定血型的抗原性的基本物质是氨基多糖和蛋白质。由于各种氨基多糖的差别很大,结构也不稳定,所以血型物质种类很多。因而造成了不同种生物血型物质的不同,即使是同种生物,血型物质也不相同。

那么,生物界为什么会存在血型物质呢?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是,科学家对血型物质的作用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通过实验发现,生物体内的糖链合成达到一定长度时,在它的顶端就会形成血型物质,然后合成就停止了。也就是说,血型物质是起一种信号作用。有的科学家认为,植物的血型物质,还具有贮藏能量的作用;由于它的粘性大,似乎又担负着保护植物体的任务。

利用植物血型破案

植物血型之谜,虽然目前还没有全部揭开,但是已开始在侦破案件中应用。据报道,在日本中部地区的某县里发生了一次车祸,一名儿童被撞伤,但是肇事司机把车开跑了。后来警察在一个乡村发现了这辆汽车,经过验证轮子上的血型,除了有被撞儿童的O型血外,还有B型血和AB型血。当时警察认为,这辆汽车除了撞伤这位儿童外,还撞伤或撞死过其他人,但司机只承认撞伤了那名儿童,不承认还撞过其他人。后来经过科学研究所的验证,原来其余两种血型是植物的血型,这样才使案件得到正确处理。此外,植物血型还能帮助破案。比如,根据遇害者胃里的食物化验结果,可以知道死者在遇害前吃过什么东西,从而可发现破案线索。

现在日本已研究出了检验荞麦、胡萝卜等一些植物的抗血清。山本茂等人声称,一旦有了已经确定血型的植物的全部抗血清,就能准确地判断植物的种类,这样,利用植物血型侦破案件的时代就将到来。

植物“发热”御寒

植物有自己的抗寒本领。一年生植物,在寒冷到来之前已开花结实,以种子来度过严寒的季节;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寒冷来临时,有的地上部分枯死,而以埋在地下的茎或根来过冬,有的将根部收缩,将茎芽拉入土中埋起来以预防冻伤。更为有趣的是,植物学家发现有些植物能够通过自身的“发热”来抵抗寒冷。

耐寒的雪莲

当冬季来临而天气变冷时,人们会增添衣服或生火取暖来抗御寒冷;动物则增厚毛、羽和皮下脂肪,或钻入地洞进行冬眠,以度过寒冬。而生长在寒冷地区的一些植物,如生长在帕米尔高原的一种叫罗合带的植物,因为那里的夏季很短,在6月份刚有暖意时,它就匆匆发芽生长,存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又开花又结果,在严霜到来之前完成生命全过程。更令人吃惊的是一些耐寒植物。如我国的西藏高原,生长在海拔4000多米高处的雪莲花,能在皑皑白雪中开出紫红色的花朵。阿尔泰山的银莲花,能在零下10℃的环境下,从很厚的雪缝中钻出来生长。在前苏联的西伯利亚有一种植物,能在零下46℃的低温下开花,它要算植物界不怕寒冷的“大英雄”了。

各种“发热”植物

更为有趣的是,植物学家发现有些植物能够通过自身的“发热”来抵抗寒冷。20世纪80年代初,瑞典植物学家克捷尔伯雷等人发现,生长在冰天雪地的北极地区的植物,它们花朵内的温度总是要比外界高一些。为了探索这些植物花朵“发热”的奥秘,他们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和研究,结果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北极植物的花朵,犹如向日葵一样,能跟随着太阳转动,也就是说,花朵始终朝向太阳。于是,他们推测,那些植物花朵里的热量,可能是来自太阳的照射。

为了验证这一推测是否正确,他们又计设了一个巧妙的实验:用细铁丝将一种叫仙女花的植物的花萼固定,使它不能随着太阳转动,再在花朵上安放一个带有细铁丝探针的温差电阻束来测量其温度。测量结果是,当太阳高高升起时,被固定而不能向阳转动的花朵,比没有固定花萼而能够向阳转动的花朵的温度低0.7℃。

瑞典科学家的实验结果,似乎使北极植物花朵“发热”之谜得到了解释。但是,在种类繁多的奇妙植物界,有着无穷无尽的新奇植物和奥秘,有待人们去发现和探索。

美国科学家丹·沃尔发现,在南美洲中部冻结的沼泽地里,生长着一种叫臭菘的植物,它的花虽然有臭味,但“发热”本领更大。臭菘为佛焰花序,每年三四月份便冒着严寒开放出花朵,在长达两周的花期内,它的花苞里始终保持着22℃的温度。显然,臭菘花朵里具有如此高的恒温现象,用瑞典科学家提出的“植物向阳运动”的观点是无法解释的。那么,臭菘花朵里的热量是怎样产生的呢?

科学家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和测定,发现在臭菘花朵中有许多“发热细胞”,“发热细胞”内含有一种酶,能够氧化光合产物——葡萄糖和淀粉,释放出大量的热。其氧化速度简直令人感到惊奇,几乎能与鸟类翼肌和心肌对能量的利用相比。

更为有趣的是,科学家还发现,在臭菘体内还存在一种特殊的结构,在这里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可以将脂肪转变为碳水化合物后,再被“发热细胞”利用。

正当科学家们准备进一步研究臭菘为什么要将脂肪转化为碳水化合后才能利用时,他们又发现了一种叫喜芋的芳香植物,它们的花朵具有一些变态的“发热细胞”,这些细胞可以直接利用脂肪来产生热量,因此产热效率更高。它们的“产热”本领可以与人类相比,在整个开花期间,花中的温度可达到37℃,和人的体温相同。这种植物为什么有如此高的“产热”本领,还需要人们去探索。

更为奇妙的是,在阿尔卑斯山上也有一种奇异的发热植物,在种子成熟后将要散落时,它就释放出大量的热,使周围的积雪融化,这样种子就不会落到冰雪之中,而是直接落到土壤里了,这就为种子萌发和后代生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植物发热的意义

上面讲述了几种奇趣的“发热”植物。那么,植物发热对其本身有何意义呢?这是科学家十分感兴趣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这些植物的花朵产生出的热量,可以促进花朵气味的挥发,大大加速花香的四溢,以引诱昆虫来为它们传粉,这对于喜芋这类芳香植物很重要。而对于像臭菘这样有臭味的植物来说,也可以招引逐臭昆虫来为它传粉。也有的学者认为,昆虫在温度过低时很难帮助传粉,如蜜蜂在低于15℃时飞行就会发生困难,行动也不灵活。这时发热的植物花朵,犹如昆虫的“天堂”,是它们理想的御寒场所。昆虫前来寄宿时,也就很自然地为植物传播了花粉。

有的科学家认为上述说法不够充分,又对“发热”植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这类植物不仅在花朵里有“发热细胞”,而且在根部和韧皮部等部位也有“发热细胞”。这说明植物体内也会发热,热量对植物本身的物质运输和生化反应有利,从而可提高植物对严寒的抵抗能力。同时,还可相对地延长植物自身的生长季节,以便完成开花、结果和产生种子整个生命过程。也就是说,植物“发热”是对严寒环境的一种适应本领。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的侧面.3,历史的缝隙与灰烬

    中国历史的侧面.3,历史的缝隙与灰烬

    《中国历史的侧面Ⅲ:历史的缝隙与灰烬》以中国古代历史名人与事件的解读为主,所选人物和事件多为历史热点与大众关注的兴趣点。全书分为五个小版块,分别为人物观察、疑案迷踪、戒石鉴镜、旧闻新说、重回现场;作者在挖掘新史料的基础上往往会发表一些新观点,以此让读者有新感受、新启发。可以说这本书集历史的趣味性、故事性和知识性于一体。
  •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杨生民所著的《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是系统研究战国秦汉治国思想的专著,对战国、秦、两汉用学派的思想文化治国的成败得失进行了考察。从历史上看,西周用礼制治国。春秋末年,学派思想、学派文化产生,见于记载的有道家、儒家、兵家三家。战国时,有的国家开始用学派思想指导治国,如魏国、秦国的“以法治国”。西汉初年,统治阶级以道家黄老无为思想治国,但其中是包括了法家思想的。其后,汉朝杂用法、道、儒思想指导治国。除法、道、儒三家外,阴阳家思想、董仲舒天人感应说和谶纬思想也对战国秦汉的社会历史起过这样或那样的作用,《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对这方面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并对董仲舒的评价提出新的见解。
  • 清代地方城市景观的重建与变迁

    清代地方城市景观的重建与变迁

    本文的研究以反映清代地方城市景观在明末清初动乱后的重建与发展为主题。本文将围绕着清代成都景观的重建展开研究,以城市景观建设为轴线构建一个...
  • 明朝能臣王崇古和张四维

    明朝能臣王崇古和张四维

    在明朝的历史上,值得一提的是晋商,鼎盛时期的山西商人,足迹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极大推动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 乱世宏图

    乱世宏图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是酒徒所著的一部历史军事类小说。
热门推荐
  • 智能时代

    智能时代

    本书的创作来源于作者杰夫·霍金斯的两大热爱,作为一名成功的计算机工程师和企业家,杰夫·霍金斯因创办了Palm Computing和Handspring两家公司而声名在外,而他个人更重要的兴趣在于大脑。在《智能时代》这本书中,作者将计算机与大脑两个领域的研究结合在一起,从大脑的细节处探究与解析人类智能的本质。这是一本简单、直观解释大脑的书,作者在书中提出“记忆-预测框架”理论,将大脑预测未来的能力作为智能的关键,并探讨了人类如何能建造智能机器,以及智能机器的未来将是什么样子。是有关智能原理的必读书,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 开宝马的老板

    开宝马的老板

    见人都到齐了,何大为才阴沉沉地开了口:“大家说怎么办吧,刚才金鑫房地产开发公司的马总打电话过来了,问我这事怎么了断?”女记者万圆圆的一篇报道,给《长河晚报》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得罪了一位在长河市举足轻重的人物。《长河晚报》作为长河市委的机关报,在长河市起着宣传喉舌作用,市委每年专门拨出宣传经费给《长河晚报》,说是“宣传经费”,其实是报社五十多名员工的基本工资,也就是说,这笔宣传经费,可以使报社的五十多名员工每月能拿到基本生活费,至于奖金和福利之类的,就要靠报社自己拉广告了。
  • 重生之逆天邪后

    重生之逆天邪后

    真爱十年,换一朝挖心剖骨、灭满门,复仇不能。生生世世,此恨不灭,苍天有眼,还我十年重生。既然还我天下,便只能由我掌控,岂能容你再腥风血雨。他说:我做了个梦,梦见为了你,不得不放弃这大好江山,你却在别人怀抱里取暖痴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碧海洗心录

    碧海洗心录

    天下大事久合分,混沌洪流祸乱生。仙魔妖邪人劫起,佛道儒侠丐入尘。奸佞巧伪祸社稷,世道污秽丧人伦。天地不仁万般苦,刍狗流离困踬行。明王普渡始沦翳,无生弥勒妄施语。黑莲白荷末舛逆,宄源孽藩涂碳糜。虎狼当道何足惧,秉承正义执身忱。纵跃不顾徇家急,粉身不浑赤子心。碧波荡漾明月升,洞天福地洗心灵。雪梅疏影伴吹笛,佳人添香仙鹤鸣。
  • 重生之皇后炼成记

    重生之皇后炼成记

    冷面女间谍穿越成了懦弱乡村童养媳,她元芷汀岂是任人欺负的小绵羊?打养母?小意思!谁爱说谁说!断了恶霸的子孙根?这种人渣的子孙也好不到哪去,留下来只会继续祸害人间!闯皇宫、闹江湖,俘获一大堆美男的芳心,组建天下最大的情报组织天网……不过这是谁家的妖孽男,为什么追着她不放,就她这副没发育的小身板他竟然也看得上?还上下其手?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拳打过去,这妖孽男却说被毁了容,要她对他负责?毛线啊,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李自成第七卷:洪水滔滔

    李自成第七卷:洪水滔滔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2015年中国中篇小说排行榜

    2015年中国中篇小说排行榜

    《2015年中国中篇小说排行榜》是由《小说选刊》副主编王干选编,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书中评选了2015年中国优秀中篇小说7部,均为当代文坛优秀实力派作家最新力作,是2015年度中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
  • 幽默是种软实力

    幽默是种软实力

    本书通过对人生中各种情况的分析,揭示了幽默对职场、家庭以及对个人的作用,并针对这些情况,帮助读者在生活中掌握幽默的方法和技巧,让每个人都能认识幽默、运用幽默。让幽默作为一道沟通人们心灵的桥梁,使人消除内心的紧张,树立健康乐观的个人形象,润滑人际关系,甚至影响别人的思想和态度,从而掌握生活中的局面。
  • 表达极简:一句顶一万句

    表达极简:一句顶一万句

    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离不开表达——写东西、说话,要尽可能简单、直接、清楚。若信口胡来、口无遮拦,自以为洋洋洒洒。其实在不经意中,这些语言中透露出的情绪,就会令自己的风度尽失。本书教你用最准确、最简单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想法;用最委婉的言辞软化对方强硬的态度。让语言有逆转风云的力量,有感化人心的魅力。
  • 帝后归来,绝色妖娆妻

    帝后归来,绝色妖娆妻

    她是神女为解祸患重生,他是国师隐藏身份众里寻她。大婚前两次被掳,给未婚夫带足“绿帽”,得罪了皇室,她不知如何交代,他说:“做我的弟子,没人敢拿你怎么样。”当未婚夫转头说:“我与二小姐情投意合!”想要摆脱她。她说:“好,成全妹妹。”他却说,“我看她不错,今后就是我的人。”看别人如何把她摔下地,他就能如何把她捧上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