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11600000004

第4章 徐志摩小传(3)

1923年3月,在志摩热心斡旋下,以胡适、黄子美、陈西滢、蹇季常、张君劢、丁文江、林长民等为主要成员的新月社便在石虎胡同七号成立了。

以“俱乐部”为开端的新月社的活动,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志摩致新月社同仁的一封信中记述其中的情景说:“房子不错,布置不坏,厨子合适,什么都好……有舒服的沙发躺,有可口的饭菜吃,有相当的书报看”,“新年有年会,元宵有灯会,还有什么古琴会书画会读书会”。看起来,倒确是热闹非凡,决非当时一般文学社团捉襟见肘的寒伧状况可比。

1923年的年初,由梁启超和林长民等人主持的讲学社,基于把外国著名思想家的观点介绍给中国的听众的目的,为了加强中印两国的文化艺术的交流,加强两国学术界的交流,决定邀请印度著名诗人拉宾德拉那斯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来中国讲学、游历。泰戈尔被称为现代印度百科全书的哲人,191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早在1915年,泰戈尔的诗歌就被介绍到了中国,且在当时的新文学运动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泰戈尔欣然接受了讲学社的邀请,并认为,他的访问将象征着印度和中国古老的宗教联系,象征着中印两国在亚洲精神的团结,这种精神和西方的务实主义结合起来,将成为新的世界的基础。

得知这一消息,志摩表现得尤为兴奋。就泰戈尔来讲,志摩不仅仅是对泰戈尔的诗歌感兴趣,更多的是对泰戈尔文学上的创作精神感兴趣。为了表示对泰戈尔的热忱欢迎,文学研究会在半年时间内出版了泰戈尔的《春的循环》(瞿菊农译)、《飞鸟集》(郑振铎译)、《新月集》(郑振铎译)、《邮局及其他》(瞿菊农、郑演存译)、《吉檀加利》和《园丁集》(郑振铎译)等作品集。

1924年4月12日,泰戈尔及随同的国际大学访问团成员所乘坐的海轮“当日丸”九号抵达上海。志摩在此次泰戈尔的来华访问的行程中,将担任他的翻译,并全程陪同。

几天后,在志摩和瞿菊龙的陪同下,泰戈尔一行由上海南下,来到了杭州,并浏览了著名风景之地西湖。老人本性爱自然,对西湖的美景更是赞不绝口。也许是受了老人情绪的感染,志摩竟一时诗兴大发,在西湖边的一海棠花下,做诗、吟诗一整通宵,正所谓:“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呚棹过环碧;此意平生飞动,海棠花下,吹笛到天明。”

杭州之后,志摩又陪同泰戈尔一行沿津浦线北上,途径南京、济南做了短暂的停留后,于4月23日,来到了此次游历和讲学的中心之地——北京。此时,中国文化界的名流梁启超、蔡元培、胡适、梁漱溟、辜鸿铭、熊希龄、范源廉、林语堂等及各界代表300多人聚集北京车站,向泰戈尔表示中国文化界最高级别的最热烈的欢迎。在接待泰戈尔一行的人员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名家名人,还有与志摩要好的一帮年轻的学者,有陈源、凌叔华、郑振铎、王统照、林徽因等。志摩让林徽因担当了泰戈尔在北京期间的副翻译,所以志摩在接待泰戈尔的过程中与林徽因有了频繁的接触。

泰戈尔此行的演讲地点设在北京天坛公园。这日,天坛公园的气氛异常活跃,在青春貌美文雅大方的林徽因陪同下,泰戈尔老人款步走上主席台,老人双手合十向来宾致谢,从容而大度地开始了他的演讲,言辞及语调沉着而柔和。志摩则神采飞扬地站在老人的一侧负责翻译。此情此景,使在场的每一位听众,无不为之称道,无不为之感动。“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效寒岛瘦的志摩,犹如苍松竹梅的一幅三友图”。一时间,一对出色的青年伴着一个高个子,白头发圣者的故事,在北京城传为佳话。志摩和林徽因也为这浪漫的气氛所笼罩。

与泰戈尔老人相伴的这一段日子,是志摩回国以来最舒心快乐的日子,而志摩的思想、志摩的风趣、志摩对文学的主张,也深得泰戈先生赏识。志摩亲切地叫泰戈尔“老戈爹”。为了表示对志摩的感谢和喜爱,泰戈尔也送给了志摩一个印度的名字“素思玛(Soo Sim)”。两人年龄虽悬殊,但思想的交流却是异常的愉快。与泰戈尔聊天,就像是和暖的春风,复苏了志摩心中那快干涸了的活泉。

他无法忘怀和林徽因一起陪伴在泰戈尔身旁的时时刻刻,他的心灵得到了尉藉,也使他的旧情萌发。游历结束,泰戈尔回印度,而林徽因也即将与梁思成双双赴美留学,面对挚爱的人,却不能在一起,志摩只能一个人舔舐伤口,在诗中遥问茫茫天地:“恋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没多久,志摩应邀参加了一次北京外交部举行的交际舞会。在舞会上,他又有了一段影响他一生的“奇遇”。

志摩终生都不会忘记,正是在这样一次舞会上(时间该是1924年了吧),他第一次与陆小曼见了面,且不由自主地爱上了她。

陆小曼,江苏常州人,父亲是前清举人、民国官僚。自幼聪慧,十二岁时父亲为她聘请了英籍女教师专门教授英文。到了十五六岁,便精通了英文,用英文写作,可“意到笔随”。世界名著,“什九都已读过”。后兼习法文,“讲得流利到极点”。

小曼多才,交际、跳舞、唱京戏,样样皆精。尤擅绘画,所作颇能得名家称赏。她的文笔也很漂亮,写过小说,得到的评价是:“文字流利、绮丽,才情潇洒、卓然。描写细腻,技巧新颖,读之令人恍人其境,且富有戏剧意味。”

可以说,按照现代人的标准,小曼可算得一个十分完满的女性了。更何况她天生丽质,“清秀端庄,朱唇皓齿,婀娜娉婷”。所以在她十七、八岁时,就已誉满北京,被称为交际界的一朵“名花”。

生活像是故意要开志摩的玩笑一样,陆小曼已是有夫之妇,她的丈夫王赓,字受庆,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供职于军界,且极受上峰赏识,前途不可限量。

但是,婚后不久,小曼对王赓的性情似乎便慢慢有所觉察。如觉得王赓的感情世界好像过于粗糙,他整天埋头读书,生活呆板,过分程式化。这使小曼暗暗感到不满。

小曼要求于王赓而王赓所缺少的一切,志摩全都具备,两个男人都温文儒雅,也都一表人才,但比起来,王赓显得板滞生硬,志摩则透着风流灵秀;王赓冷静理智,志摩热情如火;王赓看重前途,志摩知冷识热,更能体贴人。于是两个人很快就难以自拔地双双坠入爱河。——连他们自己都不明白,双方感情为什么竟会发展得那么快。他们好像都互相在对方身上发现了自己渴求已久的东西。志摩说:

“……眉,你真玲珑,你真活泼,你真像一条小龙。我爱你朴素,不爱你奢华。你穿上一件蓝布袍,你的眉目间就有一种特异的光彩,我看了就心里觉着不可名状的欢喜。朴素是真的高贵。你穿戴齐整的时候当然是好看,但那好看是寻常的,人人都认得的,素服时的眉,有我独到的领略。”

志摩自从认识了小曼,并进而结识了王赓后,就发了疯一般,“不管什么假期不假期的,时常去找他们,邀约他们去跳舞,或做其它的玩乐”。三个人在一起,志摩的心思最复杂,平时就长于交际,在这种时刻,更加才情焕发,举措得体,“举凡王赓之短,他必续以所长”。结果是,不仅小曼,就连王赓都被他迷住了。

王赓是个事业心极强的人,开初,碍于友情,志摩来邀,他还能忍痛割舍点时间陪他们“到六国饭店跳舞,或游西山,或看京戏”。后来,志摩来访的次数越发频繁,王赓不愿过多让时光在舞会剧场泡过。于是,再当志摩来邀,王赓自然不能加,还索性把太太托付给志摩,无形中又给他们那一触即发的情感加重了砝码。“忠厚柔艳如小曼,热情诚挚如志摩,遇合在一道,自然要发放火花,烧成一片了,哪里还顾得到纲常伦教?更哪里还顾得到宗法家风?”“他们两人,一个是窈窕淑女,情意绵绵,一个是江南才子,风度翩翩;一个是朵含露玫瑰,一个是首抒情的新诗。干柴碰到烈火,怎样会不迸发出爱情的火花?”

最先觉察到志摩与小曼这段隐情的,是小曼的母亲。老太太视这等事为奇耻大辱,又不敢张扬出去,怕坏了女儿名声,只能背地里痛哭流涕。随后不久,王赓家中的仆妇佣人以至北京整个社交界全都知道了这桩“桃色新闻”。就只有王赓照常伏案苦读,若局外人似的。每逢志摩来家,他还是笑嘻嘻地推辞:“我忙,没时间玩,你和小曼去吧!”

情况变得对王赓越来越不利。也许是小曼的母亲暗中耍了点手腕。从前,志摩到王家,直出直入,形同家人。但后来,他的这种特权忽然被撤销了。有时,兴致勃勃地报到,却被紧紧地关在大门之外。问时,不是回答说主人不在家,就是有生客,不见外人,“屡次干谒,均为门者挡驾。”

不久,王赓离开北京,当孙传芳五省联军总司令部的参谋长去了。而这时,王赓对他们的感情也有所察觉,怒不可竭。乱世之中,有枪便是王,更何况他身居高位,声势赫奕,要收拾个把人——管他诗人教授——就跟掐死一只苍蝇。不过,王赓不是那号人,他是“儒将”,尽管被朋友、爱人所出卖。斩尽杀绝的事,他还是不肯干的。

事到这个地步,已经很难收拾。不用说,志摩和陆小曼已经不可能再继续他们的罗曼生活,他们必须认真冷静地考虑,该如何对待眼前这残酷的现实。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志摩决定让小曼暂时到西山“养病”去了,而自己则决定辞去北大教职,去西欧游历。

这是一次叫人黯然伤神的旅行。

志摩凄凄惨惨,一个人浪迹天涯,心里充满了一股说不出的失意落寞情绪。他像一个被上帝遗弃了的流浪儿,“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地流浪着,一天又一天地闲荡着,不能振作起精神”。列车驶过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他真恨不得闭上眼睛,纵身一跃,把生命仍然交付给那神秘无边的大自然。

“只有你单身奔赴大自然的怀抱时,像一个裸体的小孩扑入他母亲的怀抱时,你才知道灵魂的愉快是怎样的,单是活着的快乐是怎样的,单就呼吸单就走道单就张眼看耸耳的幸福是怎样的。因此你得严格的为已,极端的自私,只许你,体魄与性灵,与自然同在一个脉搏里跳动,同在一个音波里起伏,同在一个神奇的宇宙里自得。我们浑朴的天真是像含羞草似的娇柔,一经同伴的抵触,他就卷了起来,但在澄静的日光下,和风中,他的姿态是自然的,他的生活是无阻碍的。”(《翡冷翠山居闲话》)

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感情太多的人,要是被一种情绪压倒的时候,连阳光也会在他眼里失去光彩。志摩看不见明媚的阳光,欢乐的小鸟;彩云舒卷、草木葱茏也引不起他的丝毫兴趣。他悲观、失望,一颗心不住地往下沉,仿佛到了世界末日,感触到的,不是凄风、冷雨,就是败草、枯木、残垣、断碑。整个旅行期间,他对任何事都缺乏热情,唯独有一件事他不肯轻轻放过:扫墓!

“我这次到欧洲来倒像是专做清明来的。”听来这话像是自我解嘲,其实真的合乎实情。在莫斯科,他上契诃夫、克鲁泡特金的坟;在佛罗伦萨,他上勃郎宁太太、米盖郎其罗的坟;在罗马,上雪莱、济慈的坟;来到巴黎,可上的坟就更多了,上伏尔泰、卢梭、雨果的坟,还上茶花女、“恶之花”卡门的坟。哭拜于这些巨人名姝、情男怨女墓前,他精神上似乎获得了某种满足、某种解脱,灵魂与灵魂之间似乎达到了某种贯通、某种契合。“我每过……墓园往往进去留连,那时情绪不定是伤悲,不定是感触,有风听风,在块块的墓碑间且自徘徊,等斜阳淡了再计较回家。”

法国的枫丹薄罗,埋葬着一代才人曼殊斐儿。对这位才情过人、年纪轻轻即横遭天折的异域女作家,志摩一往情深。这次来到法国,他专程赶到枫丹薄罗,手扶墓碑,涕泪涟涟。故人的面容宛然如在,但而今神灭体化,在天地间已不知茫茫何归!他再一次痛切地感受到生命现象之神秘。在曼殊斐儿墓前,他流着眼泪,把一首血泪和合的“悼诗”致献于墓中人前:

“我与你虽仅一度相见——

但那二十分钟不死的时间!”

“感动你在天曼殊之灵,

我洒泪向风中遥送,

问何时能戡破生死之门?”

到柏林去看望二儿子彼得,也是志摩这次欧游计划中的一件事。谁知,竟得来次子夭折的消息。志摩不禁悲痛万分。自从离婚后,张幼仪一直住在柏林,在那里,生下了他们的第二个儿子彼得。小彼得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有音乐天赋,刚满三周岁,便懂得节奏。他酷嗜音乐,尤喜欢听贝多芬与瓦格纳的乐曲;晚间睡觉,总要紧紧搂着一把小提琴。还常“欢喜拿着一根小短棍站在桌上模仿音乐会的导师,那认真的神情常常叫在座人大笑”。从妈妈口里,他知道还有一个“大大”。他常常翻来覆去地抚弄着志摩的一张照片,有时忍不住了,就用小嘴亲一亲照片上的人,再天真地喊一声热热的“大!”

志摩伤心透了,心里升起一种痛切的类似负罪般的感觉,他的“父性”好像复苏了:“初次明白曾经有一点血肉从我自己的生命里分出,这才觉着父性的爱像泉眼似的在性灵里汩汩的流出;只可惜是迟了,这慈爱的甘液不能救活已经萎折了的鲜花。”

同类推荐
  • 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

    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

    为了让广大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我们遴选出近200篇为广大读者所熟知的中外 散文名篇。本书选文作者多为名家。中国作家中有蜚声中外的现代散文家鲁迅、朱自清、周作人、梁实秋 、丰子恺等,当代散文家季羡林、刘白羽、秦牧、贾平凹等;外国作家中既有享誉世界的大文豪。如萧伯 纳、纪伯伦、雨果等,又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如聂鲁达、川端康成等。《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将 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作家作品兼收并蓄,力求满足各方面读者的阅读需求。
  • 理想国与哲人王

    理想国与哲人王

    《理想国与哲人王》是王小波杂文的精编,同时收录了他与爱人李银河恋爱时期的部分情书。作家祝勇先生说:王小波的杂文大多涉及文化状态与知识分子命运,自然少不了尴尬与苦涩,所以读王小波杂文,是不能笑笑就了事的。他的幽默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神秘幽黑的洞口,是浅尝辄止还是深入其中,就全看我们个人的兴趣了。王小波的幽默,点到为止,却是一枚余味无穷的橄榄,常嚼常新。
  • 半亩荷塘留清梦

    半亩荷塘留清梦

    《半亩荷塘留清梦》收录了朱自清先生的46篇经典散文。这些散文在内容上或是写亲友间的交往、家庭里的琐事,或是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或是发表真实的议论,虽然题材上较为狭窄,但是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包含了作者对社会与时事的思索以及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半亩荷塘留清梦》中作品构思精巧,文笔秀丽,语言质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创作面貌,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可读性。
  • 生死瞬间

    生死瞬间

    早晨起来,石开就觉得老天一点不讲情面,如此“重大决战”,还不作美些?真是的,干吗大学考试每年都非得放在这又热又燥的几天?不行不行,管这些做啥,别影响了考前的情绪。
  • 找不着北

    找不着北

    《找不着北》一书辑录了作者关东捷近几年的数十篇博客文章,较为完整地记录了作者对近几年来一些社会状况的表述及思考,以较为个性化的眼光,记载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感悟。文章篇幅都较为短小,笔调轻松,每每有触动人心的闪光之处。作者关东捷通过较为个性化的眼光对当代社会、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提出了较具有个人特色的领悟和思考,从而能够引发读者对当代社会的进一步思考,有其独到之处。
热门推荐
  • 大宋江山(第六卷):激荡熙宁

    大宋江山(第六卷):激荡熙宁

    嘉佑元年,京城水灾,王安石在京任官,不满忝居虚位,无所作为,四度上书辞官。熙宁元年,神宗变法,王安石回京,权贵大肆排挤构陷,昔日好友司马光与其反目成仇。王安石力排众议推行变法,改革派一度崛起,然司马光不念旧情,苏轼等人亦接连对其弹劾,终使保守派重新得势。本卷以新旧党争为主线,叙述了一个改革派宰相数度起落的人生沉浮,也呈现了大宋王朝兴衰胜败的秘密影像。
  • 丛林书

    丛林书

    童话的主人公毛格利,是吃狼奶长大的人之子;与现实中的狼孩不同,毛格利没有被丛林吞噬,也没有在人间夭折。在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里,在狼性和人性之间,他学会了坚强、勇敢、思考和爱,从而长大成人。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幸福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幸福课

    挖掘、撷取了很多北大先哲、当代北大人和各界精英的哲思妙语,并根据写作需要加入了相应的经典案例,当然也不乏作者的一点儿管窥之见,希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染更多的读者。阅读《在北大听到的24堂幸福课》,让北大精神在每一个读者心中延续她的辉煌。
  • 名门天后

    名门天后

    她是遗落民间的千金,也是A大前程似锦的音乐才女毕业典礼,交往五年的男友,揽着市长千金,高调订婚,她自此,沦为全校笑柄“周思邈,我祝你的婚姻,如你的厚脸皮般,无坚不摧!”啪啪三声脆响,是她的贺礼。当爱情凋敝,梦想的翅膀鲜血淋漓,毁房拆迁的人赶上家门……“秦天笑,你不是骄傲自信到目空一切?断了翅膀的鸟,我要你变成废物!”心计围堵,强势打压,她护着家人顽强抵抗……然,当曾经困顿的少女,华丽转身为鼎新国际继承人,荣耀晋升为乐坛国民天后,淡定化身为叱咤京城权富帅未婚妻,……闪瞎的是谁的眼?悔恨的是谁的心?成全的又是谁的柔情?男主属性:【1】:“告诉我,怎样才算对一个人好?怎样才能让她开心?”“问我你算问对了人,这女人嘛,都是喜欢钻石珠宝的,你买给她,她肯定心花怒放,主动献吻!”“别侮辱她!”“……”【2】:某日,某女发现了某大神办公室内,关于她的详细资料大大小小,囊括所有,包括几岁初潮某女气冲冲找大神理论:你对我知根知底,我对你知之甚少于是,第二日,某女收到一大盒快递,打开第一颗乳牙,第一本日记,第一座奖杯,第一张糗照……最后,在盒底,一纸信笺,笔迹磅礴大气:献给你人生第一次,未来人生所有!PS:不支持退货!【3】:远在千里之外的某国。“为什么领个结婚证还要跨国?”“夫人也知道,最近金融危机,加上公司养了一干闲人,身为老板,当然得以身作作则。”“来回的飞机燃油费不是钱吗?”“飞机是自己的,燃油费是赞助的,算作免费。”“……”无比郁闷的拿着除了姓名,其它文字都看不懂的红本本,某女为嫁了这么个黑心男默哀。很久之后某天,某女上网无意发现一则信息:Z国作为首个以结婚时限收取结婚证费用的国家,婚姻时效越久,越低,若为一生一世,分文不取!
  • JOHN BARLEYCORN

    JOHN BARLEYCOR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萌少追爱:小魔女不好惹

    萌少追爱:小魔女不好惹

    “公孙敬,我受不了你,你有那么多前女友,我要跟你分手!”说完,转身离开。他一下子抓住了她,可怜巴巴地说,“不要分手嘛,那38个我一个都不要,我就要你……”她转过身来,看着这个超级萌爆了可怜娃子,再看看四周揭示职责自己的目光,火山再次爆发,“不许装可怜,不许装可爱,不许卖萌!什么都不许!”说完,搜的一声跑掉了。他则是赶紧追了上去,于是赛跑游戏再次开始!
  • 极品兽王猎

    极品兽王猎

    一个看夜间超市的宅男,无意间穿越到魔兽,作为万年兽王的他,带着坑爹系统,在魔兽的世界里,有怎样的故事:开启野兽之眼,控制着大熊,我擦,这四蹄驱动,就是不一样啊,这触感,嗯,还舔舔熊掌,有点咸,突然颜赦发现大家以一种看傻子的眼光看着颜赦,在大家一脸关爱的眼神下,颜赦一扭熊屁股就没影了,一会颜赦就看见霍格在前方晃悠,颜赦找了一个草丛,眼看霍格要走过来,颜赦控制着熊冲出草丛,大喊一声:德玛西亚!对霍格跳起了哈林摇,对就是哈林摇,看的霍格目瞪口呆心想:我特么居然被一只熊调戏了,还特么是头公的
  • The Portygee

    The Portyge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省长”李宝柱

    “省长”李宝柱

    冬天日头短,太阳一跌进矸石山背后,夜色就拥抱了大地。有风,呼呼的吹。吹打在脸上、手上,像刀子割过似的。李宝柱戴上棉毡帽、手套,拿上手电筒,开始了夜班第一次巡查。说是巡查,其实是围着坑木场的墙根儿走了一遭,拉开了各个角落的白炽灯。灯光豁然明亮,夜色顿时退缩了许多。时值今日,煤矿井下虽然实现了机械化支护,超前支护有单体液压支柱,采场支护有掩护式液压支架。但煤巷掘进离不开坑木,工作面安装拆除摆架离不开坑木,采掘工作面顶板破碎时超前支护还离不开坑木,通风调整系统建造风门更离不开坑木,坑木场就在刘家屯煤矿与刘家屯村庄之间。
  • 万民节日:庙会(文化之美)

    万民节日:庙会(文化之美)

    庙会作为民俗文化的一个古老载体,是传统、历史、民间、民俗文化的一个剪影,也是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