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民难,难于上青天!儿女遭惨死,骨肉全离散,箱笼房屋吃炸弹,一片焦土好可怜。狠心的敌人啊!难道你们没有父母!难道你们没有家园!
难民难,难于上青天!拥挤弄堂里,流浪马路边,没衣没食没人管,转眼又是北风寒。狠毒的小鬼啊,你们的兽行真欺天!你们的兽行真欺天!
难民难,难于上青天!爬上救护车,钻进难民船,敌机还来投炸弹,机枪扫射归路断。同胞们起来吧!快赶走这些王八蛋!快赶走这些王八蛋!
约作于一九三七年淞沪抗战时
祖父推着吱吱呀呀的独轮车,赶了180里路,送15岁的王亚平到河北省邢台考试。那是1920年,那是巨变中国的前夜,大地宛如一张黑白的老照片。
考上直隶省立第四师范的王亚平,像一只展翅的鸟,渴望外边的天空。即使回乡,他也在小土屋里,办平民学校、油印刊物《友声》。
1926年,王亚平毕业。1932年9月,在北平,他与袁勃、曼晴、左琴琳娜等成立中国诗歌会河北分会,与上海诗歌界联系密切。1935年6月,王亚平的第一本诗集《都市的冬》由上海国际书店出版,郭沫若题写书名,远在日本的蒲风为该书作序,热情地赞扬:“亚平的认识,是配合了伟大的时代的呵!”1936年10月,王亚平留学东京早稻田大学。
“七七事变”后,王亚平于7月24日回国投入抗日洪流。王渭在回忆父亲王亚平这段经历时撰文说:(王亚平)到上海后首先见到穆木天、柳倩等,大家出力出钱,印行了《拓荒者》,同时与女诗人关露写诗歌壁报《战号》,自己写自己到街上去贴。接着又见到了李雷、艾青、田间、罗烽、征军、何勿等。一天,“在俄国餐厅遇到郭沫若先生,我给他说要办诗刊,请他题一个刊名,并写一首诗,他说:‘就叫《高射炮》吧!让诗人的声音像高射炮一样!’他用餐厅擦碗筷的布纹白纸,写成了‘民族的喜炮’一诗,还把他最后的五元钱捐给了诗刊,我感动得跑回来,又找征军、何勿凑了几块钱当第一期的印刷费,并以郭先生的诗当发刊词”。这样“七七事变”后的第一个诗刊《高射炮》创刊了,从8月25日到9月25日共出版了三期。
“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加强战地宣传和民众组织工作,经郭沫若介绍,王亚平参加了第八集团军战地服务队。这首《难民行》,就是在炮火之下创作的。在作者的笔下,受战争摧残的人们流离失所:“儿女遭惨死,骨肉全离散”,“拥挤弄堂里,流浪马路边”,“爬上救护车,钻进难民船”。底层民众的辛苦、辛酸,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国弱民欺的道理。“弄堂”是上海方言,指的是狭小的巷子,“拥挤”说明难民之多。诗的最后是一种号召,表达了全民抗战的信念。
后来王亚平自己总结说:“塘沽,应该是我真正写诗,研究诗,从事诗歌运动的起点地。它像一只鞭子,痛楚地鞭打了我的灵魂;她像一个慈爱的母亲,收揽了我这个野性的游子的身心;她像一个理想的神,启示我了解了人生,渐渐走上了努力艺术的道路;它像一把热炽的火,燃烧起我创作的情感。”
1939年11月,诗人来到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其后参加了文化名人祝寿和欢迎毛泽东到重庆和谈等活动。1946年8月初,诗人全家到达冀鲁豫边区菏泽地区。1949年4月,王亚平奉调进北平,到《人民日报》主编文艺版。
受胡风事件影响,诗人入狱长达26年,1981年6月平反。1982年2月《人民日报》发表诗人《归队》诗作,表达了作者继续为人民讴歌的美好愿望。可惜,天不假年,1983年4月诗人因病辞世。
王亚平历任北京《人民日报》副刊主编、《新民报》总编辑,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兼秘书长、中国曲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著有诗集《都市的冬》、《十二月的风》、《海燕的歌》、《生活的谣曲》、《火雾》、《血的斗笠》、《黄河英雄歌》等。
纵然急雨淋湿我的羽翼,
狂风掣出漫天风险,
但谁也阻不了这坚强信念:
我飞,鼓着轻翅,
沉默地,飞向无穷的辽远。
这是诗人《海燕的歌》里的诗句。无穷的辽远,让读者留下无尽的追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