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19000000016

第16章 王亚平:难民行

难民难,难于上青天!儿女遭惨死,骨肉全离散,箱笼房屋吃炸弹,一片焦土好可怜。狠心的敌人啊!难道你们没有父母!难道你们没有家园!

难民难,难于上青天!拥挤弄堂里,流浪马路边,没衣没食没人管,转眼又是北风寒。狠毒的小鬼啊,你们的兽行真欺天!你们的兽行真欺天!

难民难,难于上青天!爬上救护车,钻进难民船,敌机还来投炸弹,机枪扫射归路断。同胞们起来吧!快赶走这些王八蛋!快赶走这些王八蛋!

约作于一九三七年淞沪抗战时

祖父推着吱吱呀呀的独轮车,赶了180里路,送15岁的王亚平到河北省邢台考试。那是1920年,那是巨变中国的前夜,大地宛如一张黑白的老照片。

考上直隶省立第四师范的王亚平,像一只展翅的鸟,渴望外边的天空。即使回乡,他也在小土屋里,办平民学校、油印刊物《友声》。

1926年,王亚平毕业。1932年9月,在北平,他与袁勃、曼晴、左琴琳娜等成立中国诗歌会河北分会,与上海诗歌界联系密切。1935年6月,王亚平的第一本诗集《都市的冬》由上海国际书店出版,郭沫若题写书名,远在日本的蒲风为该书作序,热情地赞扬:“亚平的认识,是配合了伟大的时代的呵!”1936年10月,王亚平留学东京早稻田大学。

“七七事变”后,王亚平于7月24日回国投入抗日洪流。王渭在回忆父亲王亚平这段经历时撰文说:(王亚平)到上海后首先见到穆木天、柳倩等,大家出力出钱,印行了《拓荒者》,同时与女诗人关露写诗歌壁报《战号》,自己写自己到街上去贴。接着又见到了李雷、艾青、田间、罗烽、征军、何勿等。一天,“在俄国餐厅遇到郭沫若先生,我给他说要办诗刊,请他题一个刊名,并写一首诗,他说:‘就叫《高射炮》吧!让诗人的声音像高射炮一样!’他用餐厅擦碗筷的布纹白纸,写成了‘民族的喜炮’一诗,还把他最后的五元钱捐给了诗刊,我感动得跑回来,又找征军、何勿凑了几块钱当第一期的印刷费,并以郭先生的诗当发刊词”。这样“七七事变”后的第一个诗刊《高射炮》创刊了,从8月25日到9月25日共出版了三期。

“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加强战地宣传和民众组织工作,经郭沫若介绍,王亚平参加了第八集团军战地服务队。这首《难民行》,就是在炮火之下创作的。在作者的笔下,受战争摧残的人们流离失所:“儿女遭惨死,骨肉全离散”,“拥挤弄堂里,流浪马路边”,“爬上救护车,钻进难民船”。底层民众的辛苦、辛酸,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国弱民欺的道理。“弄堂”是上海方言,指的是狭小的巷子,“拥挤”说明难民之多。诗的最后是一种号召,表达了全民抗战的信念。

后来王亚平自己总结说:“塘沽,应该是我真正写诗,研究诗,从事诗歌运动的起点地。它像一只鞭子,痛楚地鞭打了我的灵魂;她像一个慈爱的母亲,收揽了我这个野性的游子的身心;她像一个理想的神,启示我了解了人生,渐渐走上了努力艺术的道路;它像一把热炽的火,燃烧起我创作的情感。”

1939年11月,诗人来到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其后参加了文化名人祝寿和欢迎毛泽东到重庆和谈等活动。1946年8月初,诗人全家到达冀鲁豫边区菏泽地区。1949年4月,王亚平奉调进北平,到《人民日报》主编文艺版。

受胡风事件影响,诗人入狱长达26年,1981年6月平反。1982年2月《人民日报》发表诗人《归队》诗作,表达了作者继续为人民讴歌的美好愿望。可惜,天不假年,1983年4月诗人因病辞世。

王亚平历任北京《人民日报》副刊主编、《新民报》总编辑,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兼秘书长、中国曲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著有诗集《都市的冬》、《十二月的风》、《海燕的歌》、《生活的谣曲》、《火雾》、《血的斗笠》、《黄河英雄歌》等。

纵然急雨淋湿我的羽翼,

狂风掣出漫天风险,

但谁也阻不了这坚强信念:

我飞,鼓着轻翅,

沉默地,飞向无穷的辽远。

这是诗人《海燕的歌》里的诗句。无穷的辽远,让读者留下无尽的追念。

同类推荐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文学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文学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文学精粹》讲述了电影、诗歌、国学、西学、美术、文学、音乐、处世。从浩如烟海的这些人文艺术作品中,作者用精炼、经典的标准,以青少年的角度,拣选出一篇篇美文、一幅幅名画、一部部佳作、一首首名曲。集成使人终生受益的5个单册,另以代表中华智慧的诸子百家与充满哲理的西方先贤大师名言名篇编辑成《园学精粹》、《西学精粹》,这既是了解学习人类人文艺术的上佳之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家藏书籍。
  • 自导自演

    自导自演

    本书分为五辑:主要为生活随笔、散文和小说合集。第一辑:视觉滞留,主要为过往生活的人生感悟。第二辑:无声默片,主要为音乐、影视的另类评论。第三辑:渐显渐隐,散文感悟,笔触较为细腻;第四辑:见幕写手,偏小说风格,人物类的描述较多。第五辑:爵士浮华:主要写一些对于近几年生活的升华部分。
  • 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

    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

    历史并不重复,只是押韵而已。历史给我们的教训就是,人们从来都不知道汲取历史的教训。本书是历史学者杨念群的专栏随笔结集。书名虽为“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作者之意并不在讨论历朝历代之得失,而是由历史延宕开去,杂议藏匿于史书中的历史暗面,以及耳闻目睹之当下种种怪现状。
  • 你总会路过这个世界的美好

    你总会路过这个世界的美好

    这是一本站在青春的尾巴上的回顾和总结之书。直面内心,砥砺成长,献给80、90两代人的青春自白书。毕业十年了,但我们的青春依然不老。学生、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北漂、作家、创业者……伴随着这些不断转换的身份标签,得到或者失去,辛酸还是荣光、荆棘或是迷茫,不管经历着什么,一路走来,我们都在变得越来越强大。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致敬我们都曾路过的青春,致敬回忆里想见却不能再见的人。
  • 昨天的涛声

    昨天的涛声

    本诗集是作者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半个多世纪时间所创作的诗词的选本。诗集共分为九部分。前五部分均为按年代创作之诗词。这些诗词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也真实记录了作者自身在变迁社会中的各种遭遇。后几部分则是对前面诗词意境的补充,也有退休后闲逸的兴趣之作。
热门推荐
  • 四方异闻录

    四方异闻录

    不得志史官张若缈,在修史馆整理圣人经典书籍时发现,这些书籍只有竹简和绢丝本,不易保存。于是他开始将自己在这些书中读到的一些感兴趣的奇闻故事用纸张抄录下来,名曰《四方异闻录》。就在张若缈抄录事的同时,他却发现有些故事一经他的抄录,那些分布在不同朝代的故事却仿佛真的发生了……
  • 逆梦奔走

    逆梦奔走

    女主人公小敏为寻找三年前意外失踪的表哥南生,走进了南生生前到过的前镇,发现了一系列难解的谜题........
  • 河间伤寒心要

    河间伤寒心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帝王的驭妻法则:宠妃成灾

    帝王的驭妻法则:宠妃成灾

    她费尽心机好不容易可以离宫去过自己想要的恣意潇洒生活,他却翩然出现,“好歹也睡过,怎么不打招呼就走?”“我怕你会哭,所以不用送了啦,后会无期。”她挥手道别,才转身就听到他的声音再度传来,“来人,此女带走宫中宝物,给朕拿下。”“卧槽,我拿你什么宝物了?”“朕的种,算不算宝物?”
  • 天南剑侠传

    天南剑侠传

    康熙初年,明室遗孤李相如,肩负着反清复明的重任。经历重重磨难后练就一身奇功,本拟聚力推翻清廷,但他发现康熙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为天下苍生计,李相如决定放弃复明大志,在天南一带行侠仗义,终成令人敬仰的一代豪侠。
  • 城市岁月

    城市岁月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们一家是这个城市的客人。父亲来自遥远的北方的一个山村,那里崇岭绵延山川奇峻,那儿的人的口音中有着金属般透亮的共鸣声;母亲的家则在北方的海边。父母的谈话常常使人想起电台的普通话广播,与父母的乡音相比,这个城市的话语则显得很急促尖锐含浑,给人一种舌头僵化的感觉。现在我已经习惯了这两种话语的操作,而且相当熟练,互不干扰。这一点上,我的父母远远的比不上我,他们在使用这个城市的口语时经常会窜入遥远的乡音。我还知道,那个我从未去过的故乡的山村盛产柿子,一到秋天,黄土坡上那一簇簇矮树的枝丫上挂满了红红的果子。
  • 名字

    名字

    詹姆斯·埃克斯顿,一名在希腊从事风险分析的美国人,被一个狂热教团所吸引。他们在各处杀人,并在凶器上刻上遇害人的姓名首字母。 詹姆斯与他的朋友们被一条条线索带领,穿行于暗藏敌意的陌生国度,寻找那些用生命祭奠字母的凶手与信仰者。《名字(精)》是德里罗旅居希腊期间的创作,开启了他1980年代小说的辉煌篇章。他在旅行中亲身探寻希腊、中东、印度的文明遗迹,搜寻变幻的名字和语言,也将希腊的阳光与风景融入了这部关于语言 与现实、古老文明与美国力量的小说之中。
  • 女人不猛,总裁不疼

    女人不猛,总裁不疼

    (职场+言情+爽文+励志)谁说女人太猛没人爱,在这里,女人不猛,男人不爱她,一个才从大学毕业的学生,一场巧妙的谈判,惊现出她令人折服的才华。也因此引出了她身边命属的他。他,一个跨国公司的执行总裁,亲眼看着她那一次的巧妙谈判,从欣赏到心动,从相处到信任,从而陪她并肩齐驱现代商场。谁说职场是男人的天下,女人同样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天地。此文为职场+言情,请多支持!
  • 生命中所不能承受的

    生命中所不能承受的

    好几天没有下雨了,气温骤然上升。广播里说,这样早来到的高温是建国后同期最高的。没有雨的天格外的蓝,蓝得就像是我小学三年级获奖的那幅题名为《我的家乡》的画。那是市教育局在一个国际六一儿童节前期举办的一次活动,让万名小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颜色画出美丽的家乡。我在那次活动中画的我想象的家乡,不是其他同学那样的大路、春风、肥羊,小桥、流水、人家,而是艳阳下一栋栋高高的空中楼阁,每一栋楼房下面长满着金黄的粮食,被我涂得极显夸张的深蓝色天空就像这些天的天空一样蓝得有些失真,高楼旁藏在一排排整齐葱绿的果树上肥硕的果子表达着我对成长的好奇。
  • 湘西往事:黑帮的童话

    湘西往事:黑帮的童话

    湘西,洞庭湖往西,五河交汇之处,十万大山中的一片蛮荒之地,自古王法不及,外人罕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巫毒、苗蛊、赶尸匠的传说尚未远去,土匪、苗家女、捕蛇人的故事仍在流行;而新时代的枭雄即将登场,这一次,他们将在混乱与杀戮中蹚过市场经济这条河流。1983年秋,全国严打,九镇中学的操场上正在举行万人公审。在一万双眼睛的注目下,“砰”的一声枪响,流氓头子安优就地伏法。人群中少年姚义杰浑身一震,他似乎感觉到,安优的死灵魂腾空而起,将在未来的岁月中,找到他、纠缠他,将他一步步裹挟进万劫不复的黑道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