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39900000010

第10章 孔子哲学传统及其未来发展(3)

孔子所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克己复礼”,包含意志自律之谛义,是一种充分而真实的存有意识。有一种人,貌似循规蹈矩,却对自家的本心天理懵然不知,于自身依天理而本有的实存意识无所觉,此等人孔子称之为“乡愿”。孔子说:“乡原,德之贼也。”(《论语·阳货第十七》)朱子注云:“夫子以其似德非德,而反乱乎德,故以为德之贼而深恶之。”(朱熹著《四集注》)用康德的话说,乡愿就是意志他律。而一切他律道德都是虚假的,败坏道德的。又,《孟子·尽心章句下》云:

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乡原,德之贼也。”曰:“何如斯可谓之乡原矣?”

曰:“何以是嘐嘐也?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为踽踽凉凉?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

万子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

“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乱义、乱信,乱德也。孔子斥之为“德之贼”。用康德的话说,一切意志之他律都是假道德,皆败坏道德。道德之真义在意志自律,即每一个人的理性自身独自在意欲机能中立普遍法则,而自我遵循。用孟子的话说,就是理义“根于心”、“由仁义行”。也就是阳明说的:“夫心之本体,即天理也。天理之昭明灵觉,所谓良知也。”(《王文成公全书》卷五,《答舒国用·癸未》)“一循天理,便有个裁成辅相。”(《传习录》上,第101条)“好恶一循于理,不去又着一分意思。”(同上)

天理根于每一个人的本心,每一个身为有理性者所自知的,故云:本心良知之天理。孟子说:“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章句上》)记得很久前在大学教通识课,在座的都是年仅十九二十的年轻人,我问同学们:“在你们人生中,可有过一种体会,不必你父母告知,不必老师训导,也不必来自社会规范,你自己就明白是非对错的呢?”同学们都回答:“有!”我告诉大家:“天理”之意识就在此时萌发。至于人长大了,受了周遭“放于利而行”的环境熏习,“天理”之意识模糊了,以致会生起一种错觉,以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天理”。岂知,“天理”之为天理,就必是任何时、任何地皆对一切人有效的,每一个人凭自己的本心即可自觉到的。若只承认对特定群体,甚至只对个人有效的“天理”,实无异于主张“无天理”了。但如孟子已说明:无天理,非人也。孟子说:

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孟子·告子章句上》)

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同上)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天理”不能错解为有一超离在人心之外的“天”命令人,若以为如西方传统依于神律而言“道德”那样,要肯定一超绝者(Transcendence)自上自外给人下达命令,那么就是意志他律了。意志他律实在是“德之贼”。如前面已指出,“天理”之为天理,是任何时、任何地皆对一切人有效的,因着其普遍必然性而冠之以“天”,以标示其为意志之最高原则。“天理”作为最高原则,不是什么告诫人如何在经验世界中行走的教条,不是训导人的行为守则;它不能是经验中归纳而来,而是一切道德行为之超越根据。此即王阳明说:“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传习录》中《答欧阳崇一》,第166条)“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传习录》中,《答聂文蔚》,第171条)“这良知人人皆有”,“众人自孩提之童,莫不完具此知”,“本体之知自难泯息”。(《传习录》下,第199条)

孟子就是从“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开始指点良知,进而又从“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指点,我们不能以为孟子在谈论血缘之亲的生理、心理事实,因为若从生理、心理之经验事实而论,爱亲敬兄并非必然的,孟子也不能进而说:“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章句上》)而毋宁是,孟子从亲亲敬长揭明天伦之彝常,亦即本心良知之仁义之理。达之天下,就是朋友有信,人伦之彝常也。此所以孟子言“知皆扩而充之矣”,“足以保四海”。(《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可见,天理不离百姓日用,百姓日用,“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传习录》中,《答欧阳崇一》),“良知即是天理”,“良知发用之思自然明白简易,良知亦自能知得”。(《答欧阳崇一》,第167条)“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传习录》中,《答聂文蔚》,第171条)“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现处。”(《传习录》中,《答聂文蔚·二》,第172条)“此理非惟不可离,实亦不得而离也。”(《传习录》下,第309条)刘蕺山亦云:“常心者何?日用而已矣。居室之近,食息起居而已矣。其流行则谓之理,其凝成则谓之性,其主宰则谓之命:合而言之,皆心也。”(《刘子全书》卷七·语类七,《原旨·原道下》)

自百姓日用,至家齐、国治、天下平,无一不根于人的本心天理。“天理”无非是本心之普遍立法,而正是这立法本身就包含通于他者以至天地万物之动源。此即阳明说:“天理自寂然不动,原自感而遂通。”(《传习录》中,《答周道通书》,第143条)正是人的本心有立普遍法则之能,人与他者以至天地万物得以结合为和谐共存之整体。

“天理”不是外加的教条,不是行为的具体训令、不可经验地指陈、对质,而是每一个人自定普遍有效之行为格准时立刻觉识到者。用阳明的话说:“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传习录》下,第184条)又说:

夫良知之于节目时变,犹规矩尺度之于方圆长短也。节目时变之不可预定,犹方圆长短之不可胜穷也。故规矩诚立,则不可欺以方圆,而天下之方圆不可胜用矣;尺度诚陈,则不可欺以长短,而天下之长短不可胜用矣;良知诚致,则不可欺以节目时变,而天下之节目时变不可胜应矣。(王阳明《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第139条)

用康德的话说,“天理”就是:“人所服从的法则只是他自己订立的,并且这立法是普遍的。”(Gr 4:432)也就是说,天理“独立不依于一切经验的感性的条件”,不依据于人的“感取的本性”,亦即独立不依于自然因果性,因而康德称之为“自由因果性”之法则。百姓日用不离天伦、人伦,即不可离开天理,人循本心之天理而行,即“人能弘道”也。

我们一直讲来,都在说明孔子言“仁者,人也”、“人能弘道”作为基础哲学,就是人性之根,社会之本。但不必讳言,大家听来,难免会有一种与现代社会主流调子格格不入之感。人们会说,道理听来不错,只是不合时宜。诚然,我们身处的时代由西方物质文明主导,“放于利而行”作为人和社会的指导原则,个人欲望被标举为一切行为的动力,每个人运用其自由时只从自身出发考虑,而根本不承认人类整体有任何理性的目标。一句话,尽管现代社会已经达至高度物质文明的水平,具有各种“政治共同体”之制度,但如康德早已指出,人类社会仍然处于“伦理的自然状态之中”。(Rel 6:95)他说:“就像律法的自然状态是一种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状态一样,伦理的自然状态也是一种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善的原则不断受到恶的侵袭的状态。”(Rel 6:96-97)孔子早就指出:“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第四》)

我们今日所处的社会就是一个建基于仅为个人欲望而存在的原则上的社会,依于这样一个自利原则的社会也就是“放于利而行”、“多怨”的社会。尽管人们乐于跟从西方中心主义的论调,一心一意相信尾随西方式民主政制就是走上民主的正途,但我们仍难免要问:政党政治的权力勾斗,社群因团体利益而撕裂,如此“民主”与民主理念如何可能是相符合的呢?若人不以“仁者,人也”成就自己,人如何弘道呢?人不自觉弘道,又如何谈得上能作“主”呢?人们手中神圣一票,难道就在于有权决定谁来手握大权,而不管掌控权力者是好的还是坏的吗?当权者是否有德有能不要紧,投票选举就只如同上赌场卖大细吗?事实上,西方式民主建基在“放于利而行”的原则上,当权者之烂或坏,是无可避免的,不过,熟悉政治学的学者会辩护,说:人民可“公民抗命”以伸张公义,然后,自愿接受法律制裁。但我们不禁要问:伸张公义的公民要被依法审判,如此制度又有什么正当性可言呢?无论由西方政治理论调教出来的学者们如何把道理说得头头是道,只要人们心中一点良知未泯灭,仍识得天理不可欺,恐怕难以随声附和。

一个社会漠视天理,违弃“仁者,人也”、“人能弘道”的正途,我们又如何能冀望它是公义的、真正能由人民作主的呢?人们难道就不会扪心自问:我们身处的现代文明社会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愿意生活于其中并意愿我们的后代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吗?

最近,台湾“太阳花学运”引起外界人士种种评议。网上有说这次学运领袖陈为廷及林飞帆是民进党青年军的“绿青”,并据此认为此次学运是变相的“台独”运动,部分学运领导甘为政党恶斗的打手。又有人指责:年轻学生急功近利,目光短浅,不顾社会大局,只要自身利益而投靠政治势力;不明是非,不讲道理,不知民主真谛,甚至有导致宪政危机之虞。一句话,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一边厢,有人批评“太阳花学运”违法,台湾当局不敢使用公权力维护民主,实有欺善怕恶之嫌。另一边厢,则有人赞许这次学运,认为学生侵占“立法院”,抗议马英九强行通过服贸协议,是维护民主宪政核心价值的正义之举。更有学者提出,“太阳花学运”已摆脱了蓝绿党争的模式,并期望当这个新世代的学生真正接班后,能抛弃统独争议及省籍情结,也就是说,这次学运是台湾民主的新希望。……众说纷纭,莫说局外人看不清真相,说实在话,恐怕参与“太阳花学运”的学生本人也说不明白。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太阳花学运”已然反映出西方式民主政治之困局。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也无论人们是否借此反省民主理念。无疑,我们有理由将未来寄托在年轻人身上,但可有想过,我们的社会有教给青年人如何做一个堂正的人吗?有教给青年人什么是民主的理念吗?孔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论语·子路第十三》)哪一位热血青年没有父母?哪家父母不痛心自家的孩子?大人鼓励青年革命,可有想过社会应以什么哲学教育青年?

最近,网页上每天都看到关于台湾人民抗议当局的运动。有人说这展现“人民作主”。有人却质疑为什么李登辉黑金时代不绝食?陈水扁时代贪污洗钱、提高核四预算也不绝食,不抗争?言下之意,对近日台湾民间一连串反政府运动之意图深存疑问。局外人尽管不知就里,但也难免会问:是否凡反政府就是展现“人民作主”呢?假若执持对立意见的两派一齐反政府的决策,那么,谁代表人民呢?

稍有历史意识的一般人,都能了解人类历史上一个反复上演的事实:借“人民革命”的口号,行反人民之大不义为实;举“民主”之义旗,而经营集团、政党利益为实;满腔热血的正义青年群众裹挟其中,犹如飞蛾扑火(“飞蛾扑火”是文学界用以比喻革命女作家丁玲的名言)。

同类推荐
  • 西洋哲学史

    西洋哲学史

    《西洋哲学史》是李长之先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编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哲学史的著作,体例参考了法国人韦伯的《哲学史》,对西方哲学史上颇具研究性和争议性的哲学家做了简明的介绍。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对西方哲学史与中国哲学史有一定比较,表达了其写作时的“中国人的立场”,除了在体例上附以中国年代外,还将中西关键节点的人物的进行比较,这让当时对西方文化了解不深的文人很容易有代入感和亲切感,也便于现在的中西哲学文化研究。
  • 智慧书(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智慧书(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的《智慧书(青春典藏版)》由三百则格言警句构成,内容包含了如何知人、察事、观物、抉择及行动的策略。这些格言极其简洁、干练、坦诚,机锋四起,细细品蛛后更觉入木三分。本书旨在为人们提供能够身体力行的行动指南,指导人们如何获得成功,并在人格上臻于完美。本书适合细嚼慢咽,阅读时切匆贪多求快,而是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深加体味。一向吝于赞扬的哲学家叔本华将此书译成德文,并说:“这样的书,仅仅通读一遍显然是不够的,它是一本随时都能用上的书,简言之,它是一位终身伴侣。”而尼采则说:“关于精神道德之微妙,欧洲尚无比此更精美而兼复杂之作。”
  •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哲理性,除了少数篇章谈及具体战争问题外,其余均可以“原则”视之。今天,人们不仅在战争行动时依赖它的指导,而且在进行政治、经济乃至体育竞赛等种种活动时也可从中得到启迪。本书从《孙子兵法》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含义丰富的句子,分为战争、将才、治兵、谋略、攻防、制胜、机变、虚实等章节,对孙子智慧进行解析,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历代论引、兵法札记、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孙子的思想。
  • 天下为公:孙中山思想家剪影

    天下为公:孙中山思想家剪影

    本书对孙中山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思想资源、知识构成以及孙中山为实现其思想所进行的学术探索和革命实践,做了全面的论述,勾勒了孙中山伟大的革命先行者的形象,其中的挖掘了海外文献以及档案材料,提出了创新性的学术见解。作者认为,孙中山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充分吸收了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近代以来的思想、科学等资源,形成了以三民主义为核心的“天下为公”思想,彰显了博爱的精神。
  • 天下第一儒术:圣人说

    天下第一儒术:圣人说

    儒家的处世之术早已成为世人可循的经验,千百年来,《论语》《孟子》更成为世人的必读经典。本书概括了儒学中众多精华的内容,分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仁者不忧,智者不惑”“贫而乐,富而好礼”“德不孤,必有邻”等章节。这些穿越时空的真知灼见,对我们的人生规划和为人处世都有着极其实用的指导意义。若能认真阅读,仔细参悟,当可为自己的修身立命找到一个可靠的解决途径。
热门推荐
  • 痴情神君傲娇妻

    痴情神君傲娇妻

    上古有神名唤丝音,虽容冠六界,却以慈悲闻名。她一手执如椽之笔,一手握天命之书,掌世间万物之命格,乃是九天之上最为尊贵的神。神魔大战以身抵住断裂的擎天柱,被群妖围攻力竭而亡。人界感其恩,世代立其碑,供奉香火,千秋万代世世铭记。轮回归来的秦佳瑟瑟发抖:前世太过优秀怎么破?急,在线等!ps:仙侠甜文,男强女强,1v1,身心皆纯,请放心食用
  • 不想当皇帝的公主

    不想当皇帝的公主

    她,公孙玲珑,本是现代一宅女,无甚大志向,幸得一竹马常伴左右,快要顺理成章的结成连理之时,上天却给了她顺遂的生活的一个霹雳!是她忘记了,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也是一个不注意,小三儿就已经悄然登门的时代。她对天发誓,她是真的没有对他恋恋不忘,只是对方不信,几番纠缠,就差她以死明志了。却最后还真是死了。不过她却又活过来了,上天还是对她不错的,重生在异界的她有幸得到一个空间。随即出生后才发现,身世也是不错,皇帝的女儿,一位公主!只是后来渐渐发现,这世界不是一个纯粹的她认为的那么简单的古代的世界,这里她的母亲才是皇帝,就当她震惊的以为这是一个阴阳颠倒的世界的时候才发现是她小说看多了,是她自己想多了!她最多就只想做个清闲的王爷,没有什么大志啊,为什么她们都要逼她啊,一点都不想做那么个掌权天下的皇帝啊!母皇啊,她是真的不想做皇帝啊~!
  • 打动人心的口才技巧

    打动人心的口才技巧

    一言改变命运,一语赢得幸福,语言具有神奇的魔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想把话说得明白、得体而出色,就必须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口才技巧。本书将传授给你最实用的说话技巧,教你在不同场合与不同的人交谈时,快速引起对方的兴趣,打动对方,从而使你与人轻松地进行沟通,成为生活的赢家。
  • 从零开始读懂博弈论

    从零开始读懂博弈论

    博弈论是在西方哲学、经济学、心理学、信息论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出来的思维利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博弈,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问题都能够运用博弈论来寻找最佳的解决之道,用博弈智慧来指导生活决策。《从零开始读懂博弈论》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思想及运用,通俗易懂,饶有趣味,并寻求用博弈的思维智慧来指导生活和工作。读者可以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中轻松领会博弈思维的精髓,获取开启人生智慧的金钥匙。
  • 谁的青春不怒放

    谁的青春不怒放

    《谁的青春不怒放》是一部自传体的青春励志小说,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现实意义,女记者林怡媛赴震区采访,经历了一系列生死的考验,她将这段历程向自己的人生延伸,自筹资金,经历无数的困难和折磨,拍摄出两部高水准、高品质的电影,并因此获得国家级的大奖。她由懵懂到熟稔,从镜头都不会看的菜鸟成长为国内顶尖的电影制作人;她放弃优越的生活和职位,为了心中的信念,抵押房产和车只为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和这份人间大爱记录下来,传递给更多的人,她的青春,她的人生在光影之间投射成一朵怒放的花朵。
  • 绝世天师

    绝世天师

    存在了亿万年的上古神尊竟然转身成了一个普通少年……“你这是什么绝世功法,不行,不行,我教你一段。”“这也配的上上古神丹,你看炼制这个废丹都比你强。”“在我面前不要妄称美女,你恐怕对美有误解。”“别说神兽在我面前像条狗,以前神兽给我当狗我都不要。”拥有亿万年经验的李长生,开启一段重回巅峰的征途!
  • TRANSFORMATION

    TRANSFORMAT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秘传说

    九秘传说

    少年凌空,检查特殊灵根,偶得神秘物品,获得九秘之一,开启逆天武魂,从此走上逆天之路。横扫诸天强者,称霸万界。
  • 史上最后一条龙

    史上最后一条龙

    我叫江小白,我现在慌得一批,因为我变成了一条龙!
  • 风月不相关

    风月不相关

    梦回楼里都是何种人?天下人道:“以色事人之下贱者也!”关风月道:“以色事下贱之人者也!”没有贱男人,哪来的贱女人?既然都是贱人,大家不能和谐共处吗?不能!殷戈止一脸阴翳:“我平生最厌贱骨头!”然而,命运弄人,关风月这般的贱骨头,本想以一段红绸入吴国太子之怀,谁曾想吃多了胖了两斤,红绸不禁吊,“哐”地一声赤身裸体地掉进了殷戈止的怀里。很多年前,谁也曾长剑铁马,战旗之下英姿烈烈,迷乱了澧都儿郎的眼。很多年后,谁一袭薄纱拢身:“看你长得好,给你打个八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