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1100000006

第6章 躁动(3)

牛治凡从驾驶室里出来,到车后招呼大家:“下车,下车,巴山到了。”

这是公元1965年9月30日,下午四点多钟,又一批重庆知青踏上了巴山的土地。

张晓云、钟远贵、汪益隆、姚玲、田凤英等人先后跳下车来。有的拍打着身上的尘埃,有的伸伸懒腰,活动一下手脚。

河边没有桥,只有车渡。知青们跟随卡车上了渡船。牛治凡向大家介绍:

“你们看,这里像不像延安?看那山上的宝塔,像不像延安的宝塔山?这条巴河,就像延安的延河……巴山素有小延安的称号。延安是革命圣地,通南巴也是川陕边区的老革命根据地……还不错吧?好好看看,这就是你们的第二故乡……”

听了牛治凡的介绍,张晓云不由对巴山肃然起敬。您好,第二故乡!他举目眺望四周,这里的地形的确像电影里见过的延安。弯弯的巴河围着巴山县城绕了一个大弯,河水好清亮好清亮,完全看得清水底的鹅卵石,光洁而又圆滑。只是河面没有重庆的嘉陵江宽,张晓云想,这巴河的水是要流进嘉陵江、流进长江、最终流进大海的……

乘着车渡,过了巴河。

岸边,彩旗飘扬,锣鼓喧天。腰鼓队敲打着欢腾的节奏,像过节一样。一条横幅“热烈欢迎重庆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格外夺目。热情好客的巴山市民,夹道欢迎这些远道而来的、风尘仆仆的重庆知青。从热烈欢迎的两道人墙中间走过,张晓云还真有点儿受宠若惊的感觉,以为自己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

这天晚上,知青们住的是县委招待所,像贵宾一样受到当地的欢迎和接待。

第二天是国庆节,自由活动一天。这些初来乍到的知青在招待所待不住,要去逛街。他们三三两两的结伴而行,在电影院,在百货大楼,在大街小巷,小小的巴山城,几乎到处都看得见知青的身影。

张晓云和汪益隆去逛新华书店,在新华书店门口认识了十八中的章建。还是章建先招呼他俩,都是知青,几句话就成了老熟人。他们三个人十分投缘,一起进了书店,看有没有值得掏钱的好书。张晓云拿起一本《小学生优秀作文选》,翻了几页,决定买下。章建买了一本《新华字典》,说是字典放在家里,忘记带了。汪益隆什么书也没有买,见张晓云买了一本小学生作文大惑不解,问:“你还看小学生的作文?”张晓云解释说:“给我妹妹买的,她上小学三年级了……”章建提议马上去邮局,于是三个人一起去找到邮局,有说有笑的寄出了这本小书。

第二天,巴山县委召集知青在县委大礼堂召开欢迎大会。县安置办公室主任张劲松主持大会,县委书记邹世禄在欢迎大会上讲话。邹世禄中等身材,穿一套蓝色的中山服。他红光满面,神采奕奕地说:“……我代表巴山县委、县党委欢迎你们,我代表全县人民欢迎你们……”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作为带队老师的代表,牛治凡上台去讲了话。汪益隆作为下乡知青的代表,也上台去发了言,表示了要在“广阔的天地”大干一场的决心。

下午,全体知青游南龛坡。南龛坡位于巴山城南约一公里的小山上。汪益隆、张晓云、章建三个人的兴致特高,一路上谈笑风生,意气风发。他们谈到文学,谈到诗歌。张晓云说他喜欢梁上泉的诗;章建说他欣赏郭小川的作品;汪益隆说:“雁翼的《大巴山的早晨》值得一读……”真所谓“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南龛坡的石壁上,一尊尊鬼斧神工的石佛,在佛龛里,摆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姿态,供世人朝拜抑或观赏,令人心生敬畏且嗟叹不已。其实这些佛龛中的佛也在观看世人,似乎还在议论这三个年轻人的前程,似乎还在预言所有知青的未知的命运……

南龛坡的神秘,巴山城的热情,这一天便告一段落。翌日,这些知青被分往各区,以至各个公社。章建、张晓云和汪益隆他们都被分配到花成区。

仍旧是大卡车,两车知青被运送到了花成。区委组织了一个简短的欢迎会,然后吃午饭。午饭后,张晓云、汪益隆要和章建分手了。章建那一车人被分配到朝阳公社;张晓云、汪益隆他们这一车人被分配到高岩公社。

花成区有远近闻名的一泓大湖,碧绿如蓝的湖水随山势而围,与一座座青山相映成趣。牛治凡一年前送一批知青到云岭公社来过这里,他向大家介绍:“……这个花成湖,是四川省的第二大人工湖。湖水连接着全区的各个公社……”

湖边,章建与张晓云、汪益隆握手道别。章建说以后有机会,互相要多来往。

深深的花成湖水,在懒洋洋的阳光下,在微风中,掀起一阵阵涟漪。

上船以后,张晓云恍然意识到,从今以后,这一船的知青就将生活在同一个林场了。

这是靠人力划动的木船。舵手和摇橹的船夫头上都裹着旧得发黄的白色包头(巴山人称之为包帕)。在山区,头上裹着这种包帕的人到处可见。静静的湖面,听得见船夫摇橹的欸乃声。

船舱中部堆放着行李,知青均匀地坐在两边。或许由于这几天旅途劳累,或许由于快到目的地了,大伙儿都在猜想即将到达的林场的模样,一船知青悄然无声。

牛治凡曾经在县委招待所听过张晓云吹口琴,蛮不错的,他叫张晓云给大家吹两曲。张晓云从挎包里掏出口琴,想了一会儿,便吹起了那首大家都熟悉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先是姚玲和钟远贵,然后是汪益隆,接着大家都跟着琴声唱了起来。一曲终了,张晓云还吹了一曲,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张晓云吹奏口琴的时候,发现船舱里有一双眼睛,一双特别大的眼睛望着他。他也有意无意地看她。她蓄着两条又黑又粗的长辫子,一双与众不同的大眼睛又黑又亮……她叫什么名字?她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她为什么要来当知青……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和遐想,张晓云吹完乐曲,缓慢地将口琴放回挎包。

两岸青山,湖面越来越窄,越来越窄,最后窄到只能过一只船了。船靠岸了,知青们纷纷拿起自己的行李,背上背包下船。来接他们的是林场的指导员沈和清。他五十来岁,头上也裹着包帕,一身山里人的装束,瘦削的脸上,两眼炯炯有神。沈和清和牛治凡握手寒暄之后让牛治凡走前面,他跟在牛治凡身后。牛治凡懂得,这是山区的礼节,让他走前面,是表示对他的尊重。

张晓云走在队伍的中间。越来越窄、越来越难走的山路,使这二十一个知青组成的队伍拉了老远。有的人累得实在走不动了,停下来歇一会儿再走。有的人喘着粗气,仍然不甘落后。脚下是越来越陡峻的山路,背上还背着背包,有的人不得不俯下身去手脚并用,真正地爬山,宛如蜗牛。

紧跟着牛治凡和沈和清的是钟远贵。钟远贵后面是徐为民、张忠宏、姚玲……一个接一个。到了半山腰,来了几个林场的老场员(系当地人)。他们是吴全奎、吴春生和冉永元,背上都背着一个极大的呈喇叭形状的背篼,是来帮知青背行李的。钟远贵不让吴全奎帮忙,还说:“去帮后面的女生背。”

男知青再累都咬牙挺着,都不愿意、不好意思让别人帮他背背包。女知青就顾不上那么多了,因为确实太累、太乏力了。田凤英、姚玲、宋立萍等人纷纷放下背包,让吴春生和冉永元帮她们背。

走在最后面的一个是何曼。她年龄最小,刚满十六岁,脸上还稚气未退,完全是一个小姑娘,早已累得狼狈不堪。她将背包一交给吴全奎,就蹲在地上哭了。姚玲和田凤英赶过来扶她,安慰她。

所有的知青都到了林场的时候,太阳也快要落山了。夕晖中,林场附近的松树、柏树显得格外苍翠。院坝里摆了三桌饭菜,每桌都是十大碗。顾名思义,十大碗就是十只大碗盛了十样美味可口的菜肴,有酥肉,烧白,醋鱼,虾米汤,粉蒸肉,坨子肉等。知青们来到巴山,在夕阳西下的余晖中,第一次见到巴山著名的十大碗。自从离开了重庆,他们一路上的伙食都丰盛可口,或许,这是最后的晚餐了吧!

何曼一直躲在寝室里哭泣,无论谁去劝慰,都止不住她的哭声。她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搬运工人,母亲在家操持家务,四姊妹,她是老大。一家六口人,全靠父亲那点儿收入,生活的窘迫可想而知。她小学一毕业就想工作,在家盼了两年也未能如愿。居委会的包孃孃对她说:“……林场好哇,小曼,只要你去,国家就要发给你一套棉衣、一床铺盖、一床蚊帐,每月还要发钱给你……”

何曼做梦也没有想到,她到林场的第一天,就是爬这么陡、这么险的山路,累得她脚耙手软,浑身无力……毕竟她才十六岁,怎能不想家?怎能不想她的爸爸妈妈?怎能不失声痛哭呢?别说外面摆的是十大碗,纵然是百大碗,也勾不起她半点儿食欲。

何曼的哭声,或多或少的感染了一个个知青。

这一夜,松涛低鸣,林场似乎不怎么平静。

这一夜,其实跟往日一样,山区格外的宁静。

同类推荐
  • 傩面

    傩面

    蛊镇中八十多岁的王昌林是镇子上最后一位蛊师,他用古老的秘术将毒虫、毒草制成蛊,医治和守护着镇上仅剩的老人和孩子。他的“幺公”细崽脸上的红斑竟与镇子的地图神秘重合,为了离开乡村,细崽盼望着红斑消失,而红斑真的消失后,细崽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傩村中最后一个傩面师生命最后的时光也是傩面技艺最后留存的时光。秦安顺作为雕刻傩戏面具的传人和傩村的引路灵童,在今人与先祖、生者与逝者之间搭建了一座灵魂往复的桥梁。
  • 淋湿的翅膀

    淋湿的翅膀

    艾叶出了村庄,想找个地方静一会儿。她不想回家,家里到处是赵美红的影子,到处是赵美红的气息。可眼睛还没揉干,那个巨大的白色建筑便如一柄利剑刺在艾叶心上。那是去年才建成的造纸厂,离村也就二里左右。黄村周围是平坦的原野,站在村外任何地方都能看见醒目的造纸厂。艾叶想把它挤出眼眶,可不管她站着坐着,始终在那儿晃。后来,她索性找个地方躺下去。黄村土地碱性大,高大的树木种不活,只长一丛一丛的枸杞。枸杞掩映着,艾叶眼前只剩下一片湛蓝的天空。偶有风吹过,耳边奏出沙沙的声响。艾叶脑子依然乱着,一边是杜智,一边是赵美红。
  • 上访

    上访

    他驱车来到父亲租住的地方,女房东说,老两口已经搬走了,母亲坚持要回到监狱继续服刑,父亲却不知去向。李鸿开着车在县城里转来转去,他要先找到苦难的亲生父亲,可是他没能如愿。经过数月寻找无果后,李鸿和养母赵素玲想了一个办法:到印刷厂印了一万副扑克,每张扑克上都写着寻找张富贵的寻人启事,仿佛他们当年寻找旋子。李鸿托梁海涛在网上发了很多寻人启事,还和未婚妻王晶一起利用休息日到车站码头张贴寻人启事……然而,张富贵像掉进大海里的针,杳无音信……
  • 擦肩而过

    擦肩而过

    陈列那时一定没有料到多年之后王明明李喜喜夫妻闹成了这个样子,也更加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与李喜喜上了床——如果那也算是上了床的话。屈指算来,陈列认识他们夫妻已经有十多年了。记得那是陈列第一回去他们厂里出差,坐车到县城已经是下午了,另外还要转坐一段车,所以,陈列到黄昏时才找到他们的厂里,一时又不知道厂招待所在哪个方向,便想碰个人问问。恰巧就问到了正走在路上的王明明。王明明一听陈列说的是邵阳话,便笑着问你是邵阳人吧。陈列点点头说,是啊。王明明立即高兴地说,嘿,那我们是老乡啊。
  • 历史的记忆

    历史的记忆

    白云森万没想到,这头狡诈而凶猛的狮王在赴黄泉之路的时候,还会给新二十二军留下这么一道荒唐无耻的命令。他自己死了,不能统治新二十二军了,就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日本人……望着滚滚涌动的灯火,望着手中的枪,孟新泽觉得自己又回到了炮火隆隆的战场,仿佛民国二十七年那个灾难的五月十九日刚刚从他身边溜走……为这奇迹,卸甲甸人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一千六百人倒下了,永远躺在这片焦土上了。卸甲甸的男人们被一场血战吞噬殆尽。这里成了寡妇城、孤儿城……
热门推荐
  • 催款讨债36计

    催款讨债36计

    本书对催款兵法作了精心诠释,但是即便能将之倒背如流,亦还是缘木求鱼,不得其法。读者若想得其真传,完全领会其36种催款方法,真正达到灵活运用、收放自如的境界,还须了解并掌握有关催款的基本理论知识。从而保证催款人在国家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得以充分发挥催款法功效,免受经济损失,实现自身债权。
  • 万域天尊

    万域天尊

    【傻猫新书《我真得无所不能》已经强势连载,修炼大命运术我真得无所不能!】千年之前,死于挚爱之手。而命运不收,千年之后,一块黑石搅动风云,一个少年屹立诸天,誓要以血染诸天。...........从这一天开始。我将是你们永生永世的噩梦。
  • 介庵进禅师语录

    介庵进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酒魂

    酒魂

    小说通过描述一家三代人之间的感情纷争,来表述亲子,爱恨之痛。感情的纠葛,在情义之中的轻重,如酒之魂让人迷醉。通篇以酒言情,言人生,言不能言语的悲痛和愤慨。在现实生活中的难分难解,诉说人生历程中的那些不堪回首的曾经,以及灯火颓靡的现实生活,自然而然地将人带入到醉与醒的边缘,撩起现实社会的痛。
  • 长生线

    长生线

    讲诉人在跳出人世后的心路变换,是创造全新的规则,还是重归人性,最终进入想象之外的世界,那里才是终结
  • 青瞳

    青瞳

    青瞳,这个名字很多时候都被我记起,连着记忆,带着疼痛,汹涌澎湃的把我包围。第一次见到青瞳,他在阳台上弹吉他,眼神寂寞苍凉,像那个喝了醉生梦死的东邪。他轻唱,歌音如一片响雷,声声的响在我的世界。一开始,我就知道这是一次畸形的倾慕,可是却像陷入泥潭般越陷越深。
  • 末世主播不好当

    末世主播不好当

    濒死之际,潘微良带着个直播系统穿越到了末世。末世生存难,一堆子烂事,金手指又废得很,直播的观众老爷还要求这,要求那。这也就算了,关键是,观众老爷的心中只有帅哥!帅哥!美男!美男!潘微良感觉自己是一个闪亮亮的电灯泡。作为主播的存在感呢!我不要自尊心的啊喂!好气!摔!关键词:穿越、末世、直播、时间线、平行世界
  • 星海图书馆

    星海图书馆

    什么?一个骗子跑过来当老师去了,还成功的当成了全宇宙最伟大的科技发明者、物品改造者、军事家、艺术家……貌似这么多的头衔,都是从一个图书馆开始的。
  • 口袋妖怪之恶道

    口袋妖怪之恶道

    简介换一个:凯斯:上一辈子窝囊了一辈子,这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重生了一次。既然我变成了一只蝴蝶,那就让我引起的风暴就猛烈一些吧。群号:875514516……
  • 龙凤

    龙凤

    不一样的游戏赛场,不一样的争霸战场,不一样的无敌天下,尽在龙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