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74100000006

第6章 莫道风流无宋玉,好将心力事妆台(1)

出场人物:宝廷、张佩纶、贺寿慈、吴可读、寿富。

清道光、咸丰年间,太平军与捻军持续造反,使得清廷本来就空虚的国库变得更加空虚,接踵而来的两次鸦片战争,更是让历经康熙、乾隆盛世后的大清王朝威风丧尽,风光不再,清廷迅速走了一段下坡路。一部吱吱呀呀运转的国家机器,像夕阳下破旧的老牛车,呈现出哀愁惨淡的景象。

在这个特殊时期逐步掌握朝政的慈禧太后,以女强人的姿态施展铁腕手段,在国家备受指责、军队屡战屡败的情况下,休养生息,振兴民族工业,引入西方的生产技术,使得日趋衰落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出现了明显的复苏迹象。这一时期,史称“同光中兴”。

为牵制恭亲王奕訢和以李鸿章为首的地方实力派,谙熟权术之道的慈禧太后巧施政治手腕,有意提倡疏通言路,鼓励柏台御史畅所欲言,一时间台谏生风,争相弹击,凌厉威猛,煊赫一时。棱具风骨者,谁也不甘落后,人人都想有所表现。“清流党”此时应运而生,以军机大臣李鸿藻为首领,其主要成员有张佩纶、张之洞、宝廷、黄体芳、陈宝琛等。

提到清流党的渊源,不得不说一个人。此人便是前文提到过的潘祖荫,此人刚进京城就带起了一阵旋风,这阵旋风可称作“金石古玩癖”。潘祖荫从小酷爱金石,进京后经常就收藏癖好与张之洞、吴大澂等大臣商讨交流,收藏金石古玩原本属于个人爱好,没想到潘祖荫的个人行为很快获得了官场名士们的喝彩,并且引领了时尚潮流。

而潘祖荫在京城创办的餐馆广和居,实际上是高官雅士俱乐部。经常光顾其间的有翁同和、张之洞、李鸿藻、何绍基、李慈铭等官宦,还有赛金花、小凤仙等名妓。这样的聚会多是官宦掏腰包,名士捧人场。由同治年间的金石热而结成的官宦与名士关系网,无意间为后来清流党的兴起做好了人事上的准备。

光绪年间的清流党是当时京城官场中的一个松散团体,成员绝大多数出身翰林。他们经常聚会,议论时政,并习惯于采取联合上奏折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晚清官场形成了一种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清流党以狂狷之气,成批弹劾朝中大臣,一时声名鹊起,令往日耀武扬威的权贵们闻之色变。

清流党强调道义的力量。这些人虽然是些优秀的学者,有的还是身居高位的官宦,但是他们中间很少有掌管实权的人物,在外交和军事上既无实际经验,也无真知灼见。他们在奏疏中慷慨陈词,尽管赢得了朝廷最高统治层的注意,然而在具体操作中,却往往很难行得通。

因此,在现实面前一再碰壁也就成了清流党的难堪局面。本章中讲述的几个故事,即为清流党碰壁的例子——当然,其中离不开女人的话题。

京城有个清流党

光绪年间,清流党风头正健之时,朝野触目皆“青牛”,满世界“牛”气冲天。有牛头、牛角、牛肚、牛鞭、牛尾之说,各缀以人。牛头是掌门人,当仁不让属李鸿藻;一对牛角都是张姓斗士,一是张之洞,一是张佩纶,角锋犀利,是进攻利器;牛鞭是宝廷,弹劾官员,锋芒毕露;牛肚是王懿荣,功底最为扎实;牛尾是陈宝琛,一旦竖立在那儿,就像是一面装饰的旗帜……此外还有依附于“青牛”的牛皮、牛毛等不计其数。比如淮军将领张树声之子张华奎,本不在清流之列,却以供清流奔走为乐事,无不取悦于清流党,自称“青牛靴子”,这“靴子”比之于“牛腿”,又隔一层,指的皆是为清流跑腿的小人物。有个叫李慈铭的人最有意思,眼看“牛”身上的各种器官都有人占着了,竟自谦为“牛毛上的跳蚤”,好歹也要赖在“牛”身上。由此可见,此“牛”炙手可热。

清流党的核心层还有个“翰林四谏”,指的是黄体芳、张之洞、张佩纶和宝廷。其中张佩纶、宝廷后边的章节要重点细说,本节先简略介绍一下黄体芳、张之洞。

黄体芳(1832~1899),字漱兰,浙江瑞安人,同治进士,初授翰林院编修,后累官至内阁学士、江苏学政、兵部左侍郞、左都御史。此人身材不高,却精气神十足,头戴一顶红顶花翎,威风凛凛。在清流党一帮朋友中,黄体芳饮量最为豪放,常以杯中酒浇心中块垒,有“酒龙”之称。他经常喝得酩酊大醉,接见客人时也不知避嫌,酒气薰天地迎出客厅见客,好在宾客们大都清楚他爱喝酒的脾性,也不会怪罪他。

中法战争结束后,清廷又一次签订了耻辱条约。慈禧太后认为:朝廷吃亏在于没有水师,条约虽定,海防不可稍弛,当以大治水师为主。宫廷老太婆的态度,导致了中国海军第一次稍具规模的发展。光绪十一年(1885)10月24日,海军衙门正式建立,由醇亲王奕譞主理,节制调遣沿海水师,奕劻、李鸿章会同办理,善庆、曾纪泽帮同办理。

对于气脉不畅的清廷来说,这本来是一桩喜事。谁知道清流党不识时务,由兵部左侍郞黄体芳打头,上了一道奏折,指责李鸿章拥兵自重,独揽海军大权,“沿海水师、直隶水师皆已非海军衙门之水师,实乃李鸿章之水师”,建议开去李鸿章会办差使,改由熟悉西洋事务的曾纪泽主持训练海军。

慈禧太后接到这份奏折后,叫来醇亲王奕譞征询意见。奕譞才具平平,性格中庸,办理海军衙门事务,凡事均须靠李鸿章援手,见到这个奏折,噘着嘴说了句气话:“站着说话不腰痛,海军衙门这个家,交给他们清流来当好了!”

奕譞这句话,说的正是慈禧心中的想法。前些年,为了抑制恭亲王奕訢等人的政治势力,慈禧鼓励广开言路,怂恿清流党大胆说话,没料到潘多拉的盒子一打开,稀奇古怪的魔鬼一下子全放了出来。清流党权势煊天,大行其道,今日弹劾总督巡抚,明日弹劾藩司臬司,六部九卿的官员挨个评点,谁被点到了名就会大倒其霉,叫苦不迭。多少红顶子栽在一支笔头上,满朝文武官员人心惶惶,全都夹着尾巴做人。

看着如此局面,慈禧太后心里早已对清流党窝了一肚子火,只不过没找到合适的借口发泄。黄体芳这道奏折,一下子惹起了慈禧心头的恼怒,她皱起眉头说:“大办海军,让李鸿章会办,是大家多少日子商量才定规下来的。难道就不及黄体芳一个人的见识?何况大臣进退,权柄操在朝廷,他凭什么说这个不该用,那个该用?”黄体芳的奏折上得很不是时候,等于是撞到枪口上的猎物,这也就怨不得慈禧太后不讲情面了。当场定下“交部严议”,“严议”的结果是,黄体芳因为“忤旨”,连降两级,被降为通政使。

《楚辞·渔夫》中的屈原,被流放后沿着河流当行吟诗人,路遇渔夫,交谈中感叹“举世皆浊我独清”。渔夫劝慰三闾大夫,牢骚太盛防肠断,要学会适应现实,水之清浊尊卑,各有所用。屈原的苦闷可以理解,渔夫推心置腹的话也不无道理。在社会政治混浊不堪、宫廷斗争连绵不绝的封建王朝,有清流人物出于信仰,真诚地发出别样的声音,确实不失为一剂剂苦口良药。但是事情往往没那么简单,如果有人出于投机谋私,清流仍会滑向其反面,甚至演变成“清流之祸”。何况,慈禧太后看着清流党势头盛极一时,遂开始有所警觉,拿黄体芳开刀,是慈禧太后发出的一个警告。

据史料载,光绪年间中法战争之后,提到清流党,人们很容易联想到“朋比”“党援”,清流党好似被贴上了耻辱的标签,谁也不愿意再以“青牛”自居了。素来最会当官的张之洞,见形势不妙,脚下开溜,也与清流党“划清界限”,拒绝接受“清流”的称谓。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直隶南皮人。此人“工于宦术”是有名的。台湾作家高阳说:“张之洞的宦术,可用两句话概括:一是巧于趋避,二是疏密互用。”

先说他的巧于趋避。戊戌变法时,张之洞原为康有为、梁启超的拥趸,变法失败后六君子菜市口被杀,康、梁仓皇外逃,张之洞迅速变脸写了部《劝学篇》并自费印刷出版,文中再三责难宋朝改革家王安石,以表明自己的“心迹”。六君子中的杨锐是张之洞的弟子,师生间感情至深,弟子被杀,师长的苍凉心境可想而知。然而张之洞毕竟在官场历练已久,擅长演戏,这一出“苦肉计”即为避祸之道。避者避慈禧所恶,趋者趋慈禧所喜,掌握了这个不二法门,便可逢凶化吉,无往不胜。

张之洞的第二套宦术是疏密互用。古人说,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争执,细密必胜疏略,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话虽这么说,但是每个人做事都不可能事无巨细样样细密,人非圣贤,岂能无过?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而张之洞的疏密互用,则恰到好处地妥善处理了疏密的关系。用简单一句话概括,叫“小事装糊涂,大事不糊涂”。

张之洞后来发生的变化颇为耐人寻味。只言事,不搏击,因此官运亨通。外放山西巡抚两年多后,又接替张树声任湖广总督,在实际工作的历练中,张之洞认识到清谈与办事、京官与地方官之间的诸多不同,他的立场逐渐转向务实,开始注重务实,脚踏实地办实业,后来成为晚清洋务派的重要人物。而早期清流党“翰林四谏”之一的美名,像是一个渐行渐远的传说,似乎与他不相干了。

败兵之将是个大才子

有民谚云:人生三节草,不知哪节好。比如说下边将要出场的这个人,就是一例。

张佩纶(1848~1903),字幼樵,直隶丰润人。同治十年(1871)中进士,入翰林院,那年他才23岁,年少有为,英气逼人。光绪年间的官场,张佩纶是人人皆知的一只“牛角”,今日一章,明日一疏,专事弹劾,犀利无比,官场中的大臣无不为之侧目。1875至1884的十年间,张佩纶共上奏折127件,其中弹劾和直谏的占三分之一。被他参劾的官员有吏部尚书万青黎、户部尚书董恂、都御史童华、内务府大臣茂林、出使英国大使郭嵩焘、贵州巡抚林肇元、船政大臣黎兆棠、浙江提督罗大春、吉林将军玉亮、户部侍郞邵亨豫等。最为著名的一桩参劾是“云南报销案”,进攻矛头直指内阁大臣王文韶,穷追猛打,连上三个奏折,竟把朝廷的当红明星王文韶拉下马来。有如此骄人的战绩,张佩纶声名大振,成为青年才俊们的偶像,据说连他平时爱穿竹布长衫的习惯,也有许多人竞相模仿。

但是,犀利无比的张佩纶,从来不攻击李鸿章。当时李鸿章在官场中的名声,颇为正人君子所不耻,屡屡成为清流党参劾的重点。比如李鸿章包庇盛宣怀招商局舞弊案,其情节较云南报销案更为严重,理应为清流所劾,而张佩纶竟无一言。对于张佩纶与李鸿章之间的这种微妙关系,台湾作家高阳称作是政治上的一段“孽缘”。

张佩纶的父亲张印塘,曾官居安徽按察使,在同太平军作战的过程中与李鸿章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生死之交。天妒英才,张印塘不幸早逝,李鸿章送去一笔丰厚的礼金,并从此视张佩纶为自出。

曾国藩有句名言:“凡办大事,以找替手为第一。”李鸿章创建的北洋军系,派别众多情况复杂,刘铭传、潘鼎新、郭松林等淮军将领,同李鸿章貌合神离,从淮军旧将中寻找替手显然靠不住。而清流“牛角”张佩纶,样样符合李鸿章心目中的替手条件,无疑是最佳人选。论资格,张佩纶进士出身;论才具,张佩纶最不缺的就是才气;论与淮军的关系以及对李鸿章的忠诚,还有谁比张佩纶更合适的吗?挑来选去,李鸿章看中了这块料,不禁暗中窃喜。

要笼住张佩纶这匹野马,李鸿章想到的锦囊妙计是政治联姻。在谈论晚清官场时,人们习惯于把观点立场不同、行事风格各异的官员分为清流、浊流。毫无疑问,李鸿章属于浊流。因此在儿女的婚姻大事上,也往往是在浊流中物色亲家,如四川总督刘秉璋、闵浙总督卞宝第、陕西巡抚张集馨、山东布政使朱其煊等。这次在清流党中物色女婿,让许多人感到意外。

李鸿章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李经,又名李菊耦,小女儿叫李经溥,这次李鸿章想嫁出的是大女儿。据曾朴在《孽海花》中叙述,有一次,张佩纶偶尔见到李菊耦,不禁为她的美色所动,不久又读到她的两首诗,尤为爱其才情。正巧遇到李鸿章找张佩纶谈话,李鸿章托出一桩心事:小女李菊耦,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想请张佩纶帮忙物色一个女婿。李鸿章话音刚落,张佩纶一膝跪下,向岳丈李鸿章表明心迹,要娶李菊耦为妻。曾朴是晚清一代大才子,《孽海花》是一部未完成的巨制鸿篇,二者皆不可诟病。但是小说家言,也不能太当真,毕竟有虚构的成分。不过李菊耦既是美女又是才女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她在下嫁张佩纶之前,就已经初步经历过政治历练。她一直在李鸿章幕府中帮忙审看、整理公文,角色相当于其私人秘书。这样一个“德艺双馨”的女子,嫁给清流党犀利的“牛角”张佩纶,是再也合适不过的人选。

张佩纶此时30多岁,无论事业还是爱情,都正值当打之年,遗憾的是张佩纶已家有美妻。如果娶朝廷重臣李鸿章的千金当小老婆,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同类推荐
  • 谢谢你曾来过我的世界

    谢谢你曾来过我的世界

    这是作者仲尼至今的遇见,是他生命中那些留下足迹的身影。他们的故事微小却独特,悲欢离合间如暗夜的一束光照亮了你我的曾经。37个人的世界。20个来自心底的故事。108段令你怦然心动的爱情旅程。他们在偶然相逢,启幕温暖的记忆:他们都是追梦人,有执着不弃的炽热,有一心不变的坚定,有辗转反侧的痴心……他们又蓦然失去,留下哀伤的回想:他们都是失魂者,有爱恨难舍的痛心,有念而不得的悲切,有因爱生恨的绝望……随着仲尼真诚而有趣的笔触,故事一一展开,如同一面面镜子,真切地照见了各自不同而又如此相似的你我。"
  • 尸案调查科

    尸案调查科

    无名浮尸、高速碎尸、不可能完成的自杀、线索全无的荒野劫杀、公路秒速狙杀……阴暗的人性,沉重的苦难,精心布置的死亡迷局,一桩桩看似不可能侦破的案件终如何破局?
  • 纪委书记2

    纪委书记2

    南江省金碧辉煌的城市背后,隐藏着一群肆无忌惮的蛀虫,它们攫取钱财,为非作歹,祸害百姓,所过之处,到处千疮百孔。李思文,狮子县纪委书记;于清风,北川市纪委书记;徐建国,南江省纪委书记;三名纪委书记联合公检法等六大部门,在县市省三条线上,掀起了一场‘灭虫行动’。让他们措手不及的是,反扑来的如此迅猛而激烈。弃卒保帅、栽赃暗杀,撕下伪装面具的‘蛀虫’们,这一刻成为一群可怕的暴徒。不上一条船,就见阎罗王。是高抬贵手,还是决不手软的零容忍!一线厮杀、内线交锋、高层博弈,当纪委书记们走上这条悬空钢丝,就意味着狭路相逢勇者胜。每一次交锋都是一场人性道德良知的考验,个中滋味五味杂陈,只有真正的纪检人员才能体会。
  • 击毙山本五十六始末

    击毙山本五十六始末

    一九四十一年十二月八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成功致使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打击。这一重大行动的指挥者,就是日本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海军山本五十六司令官。美国海军部从此将这个名字划上了死神标志,伺机,报—箭之仇,以雪珍珠港之耻。两年后……—九四三年四月十—六日,23点20分,华盛顿上空寒风凛冽,雪花纷飞。一辆黑色“本特利”轿车驶过威斯康辛大道,进入市区繁华地段。大街上灯火辉煌。
  • 元朝:那些钩心斗角,那些风生水起

    元朝:那些钩心斗角,那些风生水起

    公元1294年农历四月,元朝最强悍的皇帝之一忽必烈心有不甘地死去,元朝的皇位继承却出了问题。因为没有太子——太子真金在九年前就悄悄地死掉了。好在真金生前留下了三个儿子。经过反复考虑,忽必烈在他去世前一年决定,把太子之印交给真金的小儿子铁穆耳。忽必烈死后一年,铁穆耳当上了元朝的皇帝,即元成宗。这个男人后来的表现的确像忽必烈生前所预测的那样,他孝敬母亲和其他长辈,对没能当上皇帝的哥哥也是优待有加。当然私下里他也爱喝点儿酒,喜欢摆摆大场面,以彰显大元盛世的宏大。
热门推荐
  • 迷镜之旅或女色芳菲

    迷镜之旅或女色芳菲

    “我”患有无痛感,也对爱没感觉;过着既封闭又开放的生活,与许多男性关系暧昧,却无法爱上任何人。偶入他人信箱,看到不同女性的爱欲悲欢,开始羡慕能感知“疼痛”的生活,希望拥有一场真正出于“爱”的生命体验。
  • 天宫之主

    天宫之主

    努力只是一部分,有些人从出生起就注定不凡。你们生而为人,而我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我就注定是这片天地中的……王。
  • 上阳子金丹大要仙派

    上阳子金丹大要仙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俗语

    俗语

    本书收入的是从传世的文史典籍中搜集整理的俗语,并加以必要的注释和例句。所收俗语包括:拔出萝卜带出泥、白日做梦、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 强化大师来了

    强化大师来了

    一梦醒来,重回十二载。系统绑定,从强化自身开始。当发现改变世界能获得强化石的时候,看张良如何倒转乾坤,换得人间盛世繁华。
  • 洪荒之巫族崛起

    洪荒之巫族崛起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梦醒之时,已在倚天,倚天之后,当再现洪荒…
  • 卡兰密语

    卡兰密语

    卡兰的密语缓缓浮现在每个人心中。一场前所未有的灾祸即将降临!而这封流传亿万年间的密语究竟是什么?传承亿万年的史前秘密与宇宙的诞生密史终将由一位重生的少年去揭开!宇宙的混乱即将开始!记得那年华安花开,你站在城楼之上远眺,自此我们也便结下了生生世世的缘分!----------------------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把锁,打开很容易,只是这钥匙又去了哪里?—莲听见了吗?那暴风的悲鸣!正是你的葬魂曲!—白问所谓的正义之士,不过是打着正义的幌子做着邪恶勾当!—白问梦境中的事情不存在,但梦却是实实在在的,毕竟没有梦,又何来“梦”字呢?—莲命运像一个炸弹一样,保不齐说炸就炸了!—夏华记得你说你想吃遍天下美食,看尽世间风景,浏览世间百态,陪我浪迹天涯,四海为家。因你此话,我,护你一生周全!—白问失去双手我有身躯,失去身躯我有体温,失去体温我有心脏,失去心脏我有感情,失去感情我还有她。—白问--------------------卡兰的密语其实来源于每个人的内心,用心去看,密语会为你呈现!
  • 至尊武道

    至尊武道

    因一世的罪孽,他苦苦的流浪了十世!原本他只想要在这六道轮回里重新做人,找回自我!却怎奈世事无常,轮回之道多艰辛,阴差阳错之下他进入了自己看过的小说世界里。而更糟糕的是,他竟是重生于书中主角的死敌身体里!原本期望的平静生活此时却是步步杀机,为了活着,他只好借助自己前世的记忆,将书中的一切好处先行接受。既然天地不仁,吾便逆天而战!我是苏凌,我说话时,天下之人都要给我俯首听令!
  • 妃常选择

    妃常选择

    穿越到陌生的朝代,初见他的那天,一袭白衣风度翩翩,心不知不觉遗落,为了他,她历尽千辛,几世轮回,只为寻求当初的承诺!他说:我爱你,我想娶你,可是我们之间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那道看不见的鸿沟要怎样跨越!她回复:不管多艰辛,我一定会来到你身边!等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嵩山野竹禅师录

    嵩山野竹禅师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