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84200000012

第12章 社会主义党人(1)

1927年秋天,蒋经国与其他四人被选拔进入培训红军干部的列宁格勒托马契夫中央军政学院(Central Tolmatchev Military and Political Institute)深造。头一年,他研修军事战术、行政管理、交通运输、地形学和火炮原理,游击战争也是一项主要课程。蒋经国的军事战略老师是红军传奇人物,内战英雄图哈切夫斯基(Mikhail Tukhachevsky)元帅。托马契夫中央军政学院的课程还包括马列主义,以及政治指导员在武装部队中工作的技巧等。

蒋经国还未在托马契夫中央军政学院安定下来,中国方面已传来许多恼人的消息。斯大林下令中共在广州发动暴动,遭到挫败,牺牲了许多共产党员。两星期之前,经国的父亲在上海大华饭店举行盛大婚礼,迎娶孙中山先生的小姨子宋美龄为妻。宋氏姊妹的父亲宋查理(宋嘉树),在美国受教育,回到上海后以刊印《圣经》和生产干面发财致富。他对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踊跃捐输,但是乍闻次女庆龄要嫁给年纪大、刚离异的孙中山,却极力反对。(宋嘉树的长女蔼龄嫁给孔祥熙,孔氏日后财富犹胜岳父。)蒋介石公开宣称,他和经国亲近的“上海姆妈”陈洁如从未有正式婚嫁关系,他已经像对待其他侧室一样,付钱给她,结束一段感情。

苏联报章抨击蒋、宋联姻是政治婚姻,这位“国民党独裁者”的军事力量与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财富、权势结合起来。蒋、宋联姻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都产生作用。除了宋家的财富和人脉关系之外,蒋的新娘子家世地位高,身为现代中国领导人,他需要有美龄这样美丽、聪慧、留学美国的美眷来匹配。不过,不容讳言,蒋对宋显然也有浪漫情愫。即使最挑剔的传记作家,也举出蒋氏有许多情书给美龄,充分显露出对她的爱慕之意。

蒋经国虽然在1927年夏天已不再积极参与中国学生支持左翼反对派的活动,翌年1月仍然签署一份正式声明,表明放弃托派思想。“由于当时我本人也不认识托洛茨基理论是否真实,遂遵照‘军校同僚’劝告,终止我和这个团体秘密活动的关系。”显然,他发表这份声明,才得以留在托马契夫中央军政学院。他的档案中从此看不到任何他涉及托派运动的记录。

蒋经国告诉我们,他在托马契夫中央军政学院进修期间,曾在一份历史杂志上发表了好几篇探讨“哲学”的文章。毫无疑问,就和当时苏联境内发表的所有文章一样,经国的文章反映出对生命与政治的唯物辩证诠释。第一年,托马契夫中央军政学院就指派经国担任学生连连长;他也成为苏共青年团正式团员,反映出他的政治、军事及学业表现都相当优秀。可是,苏联当局依然密切监视他的言行举动;据说经国同寝室的室友就是安全部门特务。[25]

1928年5月25日,冯氏兄妹终于获准回中国。蒋经国自从进入军校研修后,显然已不再和冯弗能通信往来。冯弗能兄妹回国之后,洪国与父亲和好;冯玉祥把儿子送到日本去念军校。

1928年初某时,中山大学几位学生写信给在托马契夫中央军政学院深造的蒋经国,拟议筹组一个江浙同学会,邀请他担任会长。他的安全部门特务室友发现了这封信,向上级呈报。王明此时已是中国共产党旅莫支部首脑,他指责筹组的这个组织是反革命团体。然而,共产国际展开调查后,却找不到颠覆作乱的任何证据。

蒋经国倒是花费心思,培养他和同乡同学的革命感情。当年在中国,有心出头作为全国领袖的人,传统上都会结合盟友;经国从他父亲那里学到这套做法。蒋经国偶尔会变卖个人东西,襄助同学,尤其这些同学来自浙江、江苏,更是他交好、伸援的对象。他的一位同学严灵峰1995年8月25日在台北接受本书作者访谈时,就提到经国有一次卖掉收音机,接济一位同学。

1928年是中国肇建共和以来,第一次出现一个政府,得到全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地区承认为当政者。1月间,国民党再度委派蒋介石为总司令,蒋氏新婚夫人的兄长宋子文出任财政部长。蒋介石借着得自上海资本家的资金和冯玉祥结成同盟,恢复北伐军事行动。

1928年6月4日,在日本军人阴谋下,奉系军阀张作霖乘坐的火车遭到炸弹攻击而丧命。日本希望借机寻衅,得以在东北扩张势力。取代张作霖成为奉系领袖的,正是他比较开明、较富国家意识的儿子——“少帅”张学良。少帅素以花名在外的纨绔子弟形象著称,而且在1926年染上鸦片烟瘾。然而,若有必要,他也会心狠手辣。他的民族主义意识胜过军阀的自满。在日本人要求下,他宣布东北维持非正式的“自治”,可是10月10日南京国民政府改组,少帅宣布东北易帜,接受出任国民政府委员。

现在,中国由乌苏里江以迄东南亚国境,似乎终于完成统一。蒋介石成为全中国的领袖——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者控制的少许地区,以及中共在江西及其邻省建立的一小块“苏区”则不在其节制之下。然而,实质上,蒋介石的势力只及于上海市,以及江苏、浙江、安徽和江西四省。

其他省份的地方及区域掌权者只是表面上服从国民党及国民政府,实则继续维持独立王国运作。接下来数年,投入国民党阵营的许多军阀,又分裂出去自立政权。冯玉祥就是最著名的一个例子。不过,包括冯玉祥在内,没有任何军阀具强劲实力足以掌握全国大权。有实力足堪威胁、挑战蒋介石全国领袖地位者,只有中国共产党。

1928年,中国共产党由于在国内已无一处安全落脚之地,转到莫斯科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当年稍早抵达俄京的周恩来,是出席六大的一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年仅三十岁的周恩来在六大召开的前一年,可谓饱经忧患,几度死里逃生。1927年4月,上海“清共”,周恩来几乎丧生;7月间逃往武汉;8月间参与策划南昌暴动,没有成功,随着起义部队退到汕头,染上疟疾;被送到香港,又于12月间潜回上海。

周恩来滞留莫斯科期间,至少曾见过一次蒋经国。他告诉经国,批判蒋介石固然是一件正确的事,但仍不应忘掉随时给他父亲写信。蒋经国在回忆录里提到,6月至8月这段时间,他曾经提笔给父亲写了好几封信,但是没有付邮寄出。王明和莫斯科的一些中共斯大林派分子并不相信蒋经国,把他当作潜在的敌手。然而,周恩来像斯大林一样,显然认为小蒋日后或许可以派上用场,因此最好留个活路,说不定有朝一日他会和父亲、国民党尽弃前嫌,恢复关系。

这时候中国共产党内的两个主要领导人是唯斯大林之命是从的李立三和王明。可是,中共最重要的活动据点是江西苏区。朱德和毛泽东结合,组成红四军,口号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退我进,敌疲我打。”同时,邓小平也在广西省实行此后他和毛泽东奉行不渝的原则——革命不只必须流血,而且必然不可不流血。

到了1930年,世界上绝大多数政府都承认南京的中华民国是代表全中国的合法政府。散布在山区的中共只是小问题;但是,蒋介石鉴于中共有共产国际撑腰,认为若要巩固国民党政权,一定先得肃清中共势力。

1928年初,托马契夫中央军政学院学生自报纸上读到托洛茨基被斯大林赶到土耳其的消息。稍后几个月,蒋经国的导师拉狄克认错,接受斯大林的领导;斯大林宽恕了他,拉狄克得以回到莫斯科。这些发展都没有撼动蒋经国对新社会主义世界理想的向往。同年夏天,斯大林号召党的干部“消灭富农阶级”。托马契夫中央军政学院学生很少听到农村大批斗争富农的消息。经国入校的第二年,成为苏联共产党的候补党员。[26]

此时东北却发生一项外交危机。1929年1月,少帅张学良邀请两位亲日派高级干部赴宴,托词必须注射吗啡离席,遣人把这两人击毙,巩固住对东北地区的控制大权。4月间,张学良又派军警搜查苏联驻东北的领事馆,暴露莫斯科利用其外交单位及中东铁路,搞颠覆及间谍活动的文件。中东铁路自1896年起依合约即由中、俄共管,7月间,张学良以国民政府名义接管中东铁路,逐走俄国主管。

苏联政府认为张学良这么做,侵犯其条约权利,也抵触国际法。11月中旬,苏军越过国境,稍作交战,大败张学良部队。蒋介石坚持先安内、后攘外政策,不与列强发生不必要的冲突,于是下令张学良撤退。稍后,中、苏达成伯力协议,恢复原先状况。中国共产党支持苏联动用武力恢复它在东北经济利益的举动。

中国全境此时普遍动荡不安。由于国际贸易崩溃,中国刚萌芽的丝、烟草、棉花、黄豆之出口生意巨幅衰退。若干农村地区,成千上万老百姓因闹饥荒而饿死。南京政府原本就是由国民党民族主义派、资本家及各色军阀勉强结盟组合,面临艰困情势,更难实现口头上高唱的财政改革和农村改革。世界经济大恐慌产生的政治、心理冲击效应,远比经济效应更为重要。斯大林见到危机当前,认定世界革命高潮更加不稳定,必须加紧自己的内部革命及整肃步伐,在国际政策上(包括对华政策)也必须更加激进——令人觉得讽刺的是,这正是托派的主张。

经济大恐慌因而对全世界左翼、右翼意识形态的勃兴,产生推波助澜作用。这是社会大解体和日常生活大动乱交互作用的乱世。旧体制正在消逝,新危机似乎处处浮现。**主义的怪兽似乎令左翼振振有词可以采取极端立场。**德国萌生征服欧洲的野心;意大利***党人视非洲和巴尔干半岛为禁脔;日本则成为当时时代精神——历史修正论——的沃土。日本右翼国家主义者既痛恨西方列强在亚洲作威作福,又不满美国等地禁止日本移民,遂以白人种族主义作为攻击之目标,也作为本身推动帝国霸业及大和民族兴盛的样板。日本已于1895年占领台湾,1910年掌控朝鲜;军方开始以俄罗斯及中国为进一步扩张的对象。1930年11月,日本一个极端国家主义派青年,狙杀政策温和的首相。从此之后,日本的政治权力落到激进的帝国主义派手中。

蒋介石也开始更加右倾。当他越发依赖德、意军事顾问、教官和器材设备,他就越趋右倾。中国此时别无其他外援来源,就和蒋介石早先依靠俄援在意识形态上染上红色一样,他现在自然会偏向新的支持者之观点。蒋介石虽然用不上种族主义,但***主义的教条鼓励效忠领袖、服从国家,却令他大为激赏。此后数年,他利用若干***主义及共产主义,试图替国民党建立强大的知性及哲学基础,并提振党员无私无我的理想主义。

蒋经国1930年5月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每一科都是“优等”,自托马契夫中央军政学院毕业。他的毕业论文是探究游击战争。他的个人资料档案上,记载他“非常聪明……全校最优秀的学生”。毕业之后,蒋经国再度申请准予回国,不过他的第二志愿是申请准予加入红军担任军官。事实上,他申请留在苏联,颇有在军中求发展的期望。[27]斯大林本人可能认为蒋经国不应出任苏联红军军官,因为这将有损他是中国民族主义者的声誉,有碍他在未来的用处,因此未准许他如愿从军。

蒋经国在军校念书,使他体魄强健。可是,1930年回到莫斯科时却生了一场大病。这是他在留俄期间几度重病之一次。这些病毫无疑问与他的糖尿病有关联,又因他大量喝伏特加酒而更加恶化。蒋经国酒量好,还教俄国朋友划拳助兴。

10月间,蒋经国病愈,奉派到莫斯科一个重要工业设施——迪纳摩电厂(Dynamo Electrical Plant)当见习生。起先,他要担任机械工具操作员,每天八小时以上繁重的体力劳动,月薪只有四十五卢布。共产国际要他“亲身体验无产阶级的生活”。他每天清晨7时起床,夜里还要到列宁国际学院研修工程科学至深夜11时。农村动荡引起食物短缺的现象,此时已蔓延到城里,经国有时候早上没有饭吃就得上工,然而他善于发挥课堂所学,在电厂里提议做了若干技术改革。五个月之内,薪水加倍。加薪,反映出斯大林突然改变主意,谴责“齐头式的平等”,在工厂内导入论件计酬制,鼓励技术官僚的精英制。依照蒋经国的自述,他热情投入工作,除了在工厂工作、上学研修,他每星期还抽出七个小时,在工厂讲授军事学。

大约在这个时期,蒋经国在列宁国际学院一次会议中批评王明,导致共产国际要他离开莫斯科,到西伯利亚阿尔泰(Altai)一个矿场工作。经国以身体虚弱为由,向苏联共产党中央申诉,得以取消此一派令。1930年夏天,王明和一批亲斯大林的中山大学毕业生,秘密潜回上海。这批学生号称“二十八个布尔什维克”,构成中共党内所谓的斯大林“回国学生派”,此后数年与毛泽东争夺对中国共产党的掌控权。同一时期,蒋介石从与党内政敌斗争的倥偬百忙中抽暇,与宋美龄在上海一处教堂,依基督教仪式再办一次婚礼,并宣誓今后一生谨守基督徒原则。婚礼之后,蒋介石针对江西省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作战。毛泽东和军事指挥官朱德,运用大胆巧妙的游击战术,躲过政府军的攻势。

同类推荐
  • 李书福传

    李书福传

    没有高学历,没有硬背景,一个普通家庭走出来的不普通青年——李书福,创造了中国汽车产业的神话。 他,用聪明和汗水换来第一桶金,用疯狂和执着创建自己的吉利帝国,用梦想和智慧书写“蛇吞象”的神话——民营企业吉利集团吞并世界著名汽车品牌“沃尔沃”。 敢想才敢敢,敢干才能赢!“中国版福特”李书福用他的经历证明了这句话。“汽车疯子”李书福的成功经历,会让你更深刻地领会那句广告语的含义:Just Do It!
  • 千古英雄

    千古英雄

    郑成功既是一个顶级英雄,又是一个完人。他不但文武双全而且品德高尚,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难得的人物。郑成功最突出的是忠君爱国,在国难当头时他挺身而出,力挽狂辛阑;劝降面前,他大义凛然,铁骨铮铮,是中国人民族气节的典范。占领金门、厦门后,他不是偏安一隅,而是挥师北上抗清复明,志在中兴,可见他对国对人民的忠心。更可贵的是,收复台湾时,危难之际,他身先士卒,导航在前,不愧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他既有雄心壮志,又善于隐忍磨砺,十年生聚,卧薪尝胆,枕戈泣血十六年终于收复了台清。更难得的是他既是大将,又是模范丈夫,家庭和睦,夫妻恩爱。他还是个孝子,是个忠孝两全的人。他既指挥作战,又体恤下士。他是一个最关爱兵士的将领。
  • 林书豪:我是我的梦

    林书豪:我是我的梦

    “林来疯”席卷过境。国内球迷和留美博士的中外视角的全景观察。披露林书豪突然爆发的详细内幕,演绎了包括留学生在内的黄皮肤、“小个子”们如何在“弹簧人”和“肌肉棒子”林立的美国如何崛起的生动故事,让你贴近真实的林书豪。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伦·凯勒的自传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 刘备发迹史

    刘备发迹史

    三国是个战国纷飞,群雄并起的时代,就像《三国演义》片尾曲中所唱“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可是时空变化,岁月流逝,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却不曾被带走,那些在历史的天地中纵横驰骋的鲜活面孔,跨越前年,依然在眼前飞扬,在我们心中永恒……谨以《刘备发迹史》献给不向命运屈服的英雄刘备,向非一般的刘玄德致敬!
热门推荐
  • 帝王遗嘱:破解皇权的更替密码

    帝王遗嘱:破解皇权的更替密码

    皇权的传递做起来相当复杂,但说起来却相当简单。我们今天就是来说这事的,因为帝制时代早已经过去,谁也没有能力再来做了。本书所选取的遗诏,皆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气的帝王的政治遗嘱。他们就是那些“围棋高手”。或是开国帝王,或是中兴之主,或是乱世枭雄,或是太平天子。而他们对自己身后江山的合理或是不合理规划,直接造成了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的发生。
  • 重生民国大丫鬟

    重生民国大丫鬟

    上世,舒瑶以为讨好主子便能得富贵,到头来却发现,下人永远是下人。上世,舒瑶以为讨好男人便能荣华傍身,到头来却发现,女子不过是女子。这世,舒瑶暗自发誓,一不做下人,二不靠男人。可偏偏事与愿违!
  • 快穿女配:我家宿主是妖精

    快穿女配:我家宿主是妖精

    “嘀,亲爱的男主先生,你的女配林洛晨已上线,请签收。”某系统“文能撩人,武能作死。还附带怼人,虐渣,打脸功能。”某林“为你,至死不渝。”某男主【能甜能虐能开心,看的开心就好。】
  •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纵横家指春秋战国时期从事合纵或连横外、交运动的政治家、外交家及军事家。纵横最初只是表方向的概念,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到战国时期,演变成政治概念,当时割据纷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需要在国力富足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威逼、利诱或辅以兵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于是,熟悉政治形势,善于辞令和权术,充分利用智谋。思想、手段、策略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纵横家就应时而生。《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适合大众读物。
  • 瑜伽师地开释分门记五识身相应地等前十二地同卷

    瑜伽师地开释分门记五识身相应地等前十二地同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天幻想维度

    诸天幻想维度

    天空一声巨响,有人异界串场!陆跃看着眼前陌生的环境,惊愕的同时也不乏有点小激动:“穿越了?咳!多大点事,淡定!淡定!”不过......————战技位面......独孤九剑?!斗气位面......六脉神剑??!亡灵位面......保护伞公司??!!炼金位面......变形金刚!!!!!......————从位面大厅走出的陆跃一脸懵逼,忍不住开始低头沉思:Emmmm......好像,没毛病?(新人新书,不足之处多包涵......求收藏!求推荐!求包......咳!求一切。o(* ̄︶ ̄*)o)
  • A4纸上的奇迹:午后十分钟的人生大改造

    A4纸上的奇迹:午后十分钟的人生大改造

    据说将一张厚度为1mm的A4纸对折100次,它的厚度会超过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没有人会去验证这个奇迹,但是想要提高自身境界的你,却可以用A4纸创造另一个奇迹……一本教你用A4纸工作法重新整理工作、生活的神奇励志书。通过对365张A4纸的运用,可以在轻松好玩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对自己人生的大改造。每天抽出午后吃饱犯困的午后十分钟时间,将自己的思绪整理在纸上,通过写、画、圈、折等方法,将思绪归类,整理出一条清晰的思维脉络。用一年的时间,将书中的方法贯彻到生活中去,你会发现,你的人生已经彻底改变!
  • 幻夜奇谈

    幻夜奇谈

    魔都这座城市流传着无数的传说与怪谈,在这座看似平静的表面下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不同的人在这个城市汇聚,每个人物都拥有着属于自己的回忆与过去,懵懂无知的少年们揭开了一个又一个秘密,这个世界真实的样貌的全部展现了出来,这是一个凡人的逆袭,一段逝去的友谊,一个爱恨交织的故事,失去的东西想要重获,需要付出高昂的的代价……当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之时,故事开始了……
  • 王阳明

    王阳明

    在整个明朝中后期,王阳明的“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学说流传于大江南北。阳明心学,一直影响到近代,并且远播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既有“立德”“立功”又有“立言”之“三不朽”之人,其德行、事功,至今仍受世人的敬仰。王阳明的一生,作为思想家、教育家,开创儒学新天地,成为一代心学宗师;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立下不世之功,彪炳史册。本书以长篇历史小说的形式,呈现王阳明的一生。只有还原历史场景,才能真正读懂王阳明!
  • 回到宋朝中状元

    回到宋朝中状元

    千年难得一见的流星雨,把他送到了南宋末年,蒙古即将灭宋,华夏民族将要第一次亡国,他竟然莫名其妙的被宋理宗最喜爱的瑞国公主看中,并因此考取了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