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89300000001

第1章 代序 一列驶向远方的火车

冰客

好友赵连斗要出新闻作品集了,嘱我做序,这让我既欣喜又惶恐。我自幼喜爱文学,在文学的道路上笔耕多年,又在媒体工作近二十年,仍自感学识浅显。正在纠结之际,连斗来了电话:“我们十几年的交情,只有你最了解我对新闻工作的挚爱,你不作序,谁还能为我作序?”连斗的一番赤忱话语,着实让我感动,于是欣然提笔,谨以表达对这位执着耕耘的同行的一份敬意。

回想起和赵连斗的交往,已有十几年了。自2004年开始我先后在《郧县日报》、《十堰晚报》工作,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们就开始打起了交道。尚记得第一次谋面,是在胡家营火车站。那时的十堰车务段还在六里坪办公,连斗作为该段的宣传管理人员邀请我们媒体一起到胡家营火车站,采访一对铁路职工夫妻坚守五等小站的故事。那是2006年的8月,正是炎热的夏天,只见他背着一个摄影包,跑前跑后,既忙着摄影,还忙着摄像,又要忙着配合媒体记者的采访,一直忙得一身大汗。回来后,我们合作的通讯《小站,通向幸福的远方》在《十堰晚报》发表后,又被《人民铁道》报转载。这对曾被中央电视台报道的“小站小夫妻”坚守小站的感人事迹再次随着媒体的报道传遍千家万户,感动着千千万万的铁路职工。我知道,这篇生动感人的故事背后,凝聚着连斗的艰辛与汗水。

连斗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诚恳、踏实、细心。和他接触,你会被他的真诚所感动,更会被他热爱宣传工作的那一份执着劲头所感动。

2009年9月,十堰要开通动车,这在十堰的铁路史上是一个里程碑。但是这一历史事件能否提前报道?连斗果断地决定让媒体提前介入,加大宣传攻势,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修建动车站时,他邀请我合作完成可《十堰—武汉下月开通动车组全程只需3小时》这一报道。这篇稿子在《十堰晚报》头版头条发表,引起了极高的关注。但是,这一事件由于是预告性新闻,动车能否按计划顺利开行,一切都是未知数。为此,他也没少挨批评。后来,十堰人民期盼已久的动车组终于顺利开通了。事后,我们俩兴奋地感慨道,这一新闻抓得太及时了!敏锐地把握新闻点,敢于超前策划,这正是一个媒体工作者的素质所在。这篇报道的成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连斗对宣传工作的执着追求。

回想与连斗合作的点点滴滴,无论是十堰开通直达上海南列车的首发仪式,还是全程跟车采访重庆北始发途经十堰到达哈尔滨的列车,还是武广高铁开通后,十堰可售到武汉联乘武广高铁的火车票……在这些新闻事件上,连斗都表现出了强烈的新闻捕捉意识、策划意识以及吃苦精神。为了在第一时间将事件报道出去,多少个夜晚,连斗挑灯夜战,整理采访资料,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还记得,在报道首趟十堰直达哈尔滨“天路之旅”这个事件时,他白天联系采访列车长、乘务员及旅客,晚上就在宾馆里和我一起连夜写稿,在两人合作下,终于完成了长篇通讯《今晚喝罢三合汤明晚去那疙瘩吃猪肉炖粉条》,还在火车上,稿件就已经在《十堰晚报》发表。从那时起,我就被连斗对宣传工作的挚爱所折服。

在十多年的合作、交往中,我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欣闻连斗要出一本自己的作品集,我十分高兴。这本《灯下不寂寞——赵连斗新闻作品集》,可以说是连斗在新闻战线执着耕耘的心血与成果,透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领略到铁路职工的风采,感受到铁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也从中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宣传工作者的情怀!

翻开这本集子,有很多故事都是读者所不曾了解的。许多人在乘坐舒适快捷的火车时,眼前只看到仪容整齐、专注敬业的乘务员、服务员,现代化的设施设备,有多少人会去了解铁路这个大联动机背后无数个无名英雄的默默奉献呢?诸如调车工、桥隧工,这些人们所不熟知的工种。让更多的人了解铁路、关注铁路、支持铁路,我想,这就是连斗出这本集子的意义所在。

连斗的文字是朴实的,如他的人一样,没有刻意的包装,没有卖弄的矫情,只有娓娓道来,只有平实坦诚的叙述,或许,这正是他文字打动人的地方。《侯汉文:深山独守“无名站”》勾勒了一位在艰苦岗位流下太多汗水和苦涩泪水的女工形象,语言朴实无华,于细微处见真情,在不知不觉中触动读者的心灵。《散红雁:最美的青春献小站》撇开了写人“高大全”式的误区,而是以“和其他的女孩一样,红雁也爱玩、爱笑、更爱美,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对着小镜子梳理头发,希望拥有美好的爱情……”这样的表述来展现一位年轻女站长的追求。无疑,这样的表达更真实,更具人性化和感染力。我相信,连斗的朴实表达会把铁路人的工作、生活真实地告诉社会,把他们的无悔追求传递给更多的人,形成一股社会正能量。这何尝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呢?

连斗的文字是简单、明快的,短小精悍的。他的作品多半是小稿子,讲究的是“短平快”,注重的是用情节吸引人,以数据说话,这可能和铁路“半军事化”作风有关吧。从事宣传工作的人都有体会,有时为了新闻时效性,抓的就是“小而精”。这一点在他的文章里都有充分体现。如《开往春天的幸福列车》《备好一桌“恭请宴”迎接八方客货源》《跑营销四海为家争货源心诚则灵》等小故事,在连斗的笔下信手拈来,拿捏自如。读者在饶有兴趣地咀嚼这些故事时,一方面感受了铁路人的爱心和追求,同时也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力量。我想,这也是不经意间的收获。当我们看到美好的东西时,我们的心灵也会变得美好。

连斗的文字有着一定的思想深度,这得益于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在做好一般性宣传报道工作的同时,他还开始尝试做一些新闻调查,力争在一些表象上找到问题的关键,从而提升新闻作品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在《多花7亿,火车为武当山文物让路》一文中,连斗抓住铁路部门保护武当山文物、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这一新闻线索,多方采访,了解背景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完成了这一篇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报道,树立了铁路部门顾全大局的良好形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连斗还做新闻工作的有心人,当他发现拥有武当山等众多优秀景点的十堰,从2010年起就没有外地旅游专列开进十堰时,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于是,他积极走访十堰市旅游局和有关旅行社,提出了“守着名山,更要有大手笔运作”的思路。他写的《开往十堰的旅游专列何以为零》在被《湖北日报》采用后,引起了有关部门重视。不久,从北京、西安等方向就开来6列旅游专列。一篇小小的文章,竟然能够扭转十堰旅游市场的被动局面。由此,我不得不佩服连斗身上的一股钻劲,这不仅仅是对工作的热爱,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

诚然,以一个专业的媒体工作者的角度来看,连斗的文字还有些稚嫩,理性深度还需进一步提炼。但可喜的是,在老师和朋友们的提醒与帮助下,“半路出家”的连斗已深刻地认识到“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个道理,明白唯有大量的读书,不断地磨砺,才能厚积薄发,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媒体工作者。是的,我一直坚信,这个不知疲倦的人,这个痴迷宣传的人,会一直在路上。因为,他说过,“只要职工需要我,我就觉得我有价值”。

随着时光的流转,许多故事会被人淡忘,但故事里的精神会留下来。人们终其一生所追求的,不正是一种向上的、积极的精神吗?十多年来,我和连斗在一起,因为铁路这根主线,我们成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十堰车务段的新闻宣传有着他重重的一笔,十堰车务段的正能量以及对外的形象宣传,都凝聚着赵连斗的辛勤努力。《灯下不寂寞——赵连斗新闻作品集》传递的就是一种精神。这本书既是连斗执着追求新闻宣传事业的见证,更是无数平凡者为铁路建设发展奋斗拼搏的见证。

路在脚下,梦在远方。连斗,就像一列驶向远方的火车,满载着希望和梦想,一直向前,向前。我衷心地祝愿,在铁路新闻宣传这条路上,连斗的脚步将会走得更踏实、更有力。

是为序,谨以记下我们十多年的友情。

2015年9月30日

(作者系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十堰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诗集《河西村》《总有一条路通向故乡》《乌鸦》及报告文学《真实的人生》《执着是首歌》等多部作品,曾获第六届湖北文学奖提名奖等多种奖项,现供职于《十堰晚报》。)

同类推荐
  • 毅力·一千零九次拒绝

    毅力·一千零九次拒绝

    “只有努力才能成功”这样的通俗哲理想必已经被无数人否定过了吧!而否定的根本就在于努力通往成功的那座桥梁被大多数人忽略了,这座桥梁就是毅力。或者我们可以把这句话说得完整点、富有逻辑点,“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成功!”而“不断地”这一形容词背后所包含的不正是毅力和坚持的重要性吗?
  • 还我大千世界

    还我大千世界

    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事关人类的生存和地球的前途。在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制定的《气候变化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中,均 “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我们人类应该有勇气连颂歌带悲歌一起去认真倾听,并理智地分析、吸取其合理的部分,否则,人类有可能在灭绝的前夕,还在为自己的愚昧唱着赞歌!常言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现况却是:“我们栽树,后人遭殃。”
  • 巅峰

    巅峰

    真实而全面地记叙了新中国几代登山运动员前赴后继、英勇顽强地攀登数座海拔7000米以上山峰,在雪域高原、生命禁区挑战人类登山奇迹的感人故事和艰辛历程。时光如梭,虽然这些故事已成为历史,但那些聚焦在登山队员身上关于勇气、团结、力量、纯真、善良、美好、友爱、胸怀、梦想的感人故事,和其中闪耀着的人类因追求真善美而不屈不饶的思想光芒,却是需要我们永远传承、发扬的精神财富。尤其在当下,更具有诸多现实意义。一个人的历史,是一部心灵的成长史;一群人的历史,是一部民族不屈前进的奋斗史。《巅峰》描写的,正是一部群体挑战生命极限、回归真实自然、演绎人间大爱、集合理想信念的心灵史诗。
  • 丁香,丁香

    丁香,丁香

    陈蔚文,女,1974年7月生,浙江兰溪人,供职媒体。在《小说月报》《天涯》《上海文学》《散文》《散文-海外版》等刊发表小说散文及随笔百万字。出版散文集《随纸航行》(2001,中国团结出版社)。随笔集《不止是吸引》(2004,上海东方出版中心)、《情感素材》(2005、1,上海文汇出版社)。段丁香在有三百多名女工的涤纶针织厂算起来,论五官她排不上漂亮,论身材也不算高挑,但她有种别的女人身上没有的东西。
  • 流水高山诗系情:那些令人仰慕的文人友情

    流水高山诗系情:那些令人仰慕的文人友情

    《流水高山诗系情:那些令人仰慕的文人友情》是作者王秀杰写的关于中国历史上伟大友情的故事。包括李白杜甫的友谊,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的故事,柳宗元与刘禹锡的友情,范仲淹和欧阳修的友情,欧阳修与梅尧臣的友情,王安石与苏轼的友情,辛弃疾与陈亮的友情,陆游与范成大的友情,顾炎武与归庄、傅山的友情,林则徐与邓廷桢、魏源的友情,秋瑾与吴芝瑛、徐自华的友情。
热门推荐
  • 黄花涝

    黄花涝

    位于汉口北界、府河之畔的黄花涝村,早就名见经传。此地河湖镶嵌、风景秀丽、民居古朴,是武汉市境内至今仍显现原生态风貌的古老村镇。黄花村西的上万亩河滩湿地,每至暮春,一望无际的黄花,似锦似云,随风起伏变幻。无数水鸟飞禽在花丛中鸣叫聚散,蔚为大观。几场大雨过后,这片河滩顿成泽国,黄花全部涝于汪洋之中。黄花涝的景观也就成为村名。这一名称被收录入《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是人们慕名游访的地方……
  • 如何让孩子喜欢读书

    如何让孩子喜欢读书

    书是全人类其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人类知识与智慧的源泉。读书,是人们接受新知识、获得新信息、提高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人们扩大生活视野、愉悦身心和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一个喜欢读书、博览群书的孩子,其智力水平、知识积累、品德修养都会大大高于同龄人,因此,让孩子爱读书、多读书,就成了当代父母普遍的期望和欣喜。我们所编著的这本《如何让孩子喜欢读书》,以家长为基本读者对象,遵循少年儿童成长发育的自然规律,结合当代家教的具体情况,以专家的视角和观点,就广大父母最关心的孩子读书的问题,提出了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书中所阐述的道理通俗明了,所介绍的方法易学易用,可以说,它是一部有益于孩子学习与成长的家教读物。让孩子多读好书吧。书中自有孩子们想要的一切。
  • 闪电窗

    闪电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遥远的温泉

    遥远的温泉

    《阿来最新中篇小说系列:遥远的温泉》收录了《遥远的温泉》和《已经消失的森林》两部中篇小说。
  • 爱情像一场博弈

    爱情像一场博弈

    这是一个关于抉择的故事。一个都市青年,面对着感情,面对着生存,面对着人生变故而艰难抉择的故事。阴差阳错之际,沉沦在三个女人的情感漩涡里,爱恨纠缠,孽缘丛生,也纠结其中;事业上,变故突生,左右掣肘,该如何抉择?借东风,图创业,他将计就计,围魏救赵,瞒天过海,凭借着专业的布局和一份笃定的坚持,三十六计殆尽,九死一生还魂,终于杀出了一条血路。却不料祸起萧墙,他又面临怎么的抉择?……
  • 洪荒之赛亚人祖

    洪荒之赛亚人祖

    (无敌于次元都市)多年后,陈雨辰在平行时空地球中醒来,神话中的人物也开始一一的出世...........。陈雨辰来到了一个混合版的玄幻武侠科技神话的世界,这里有次元版都市:有着写轮眼的忍者,吃了恶魔果实的恶魔人,吸血鬼,赛亚人,天使.....。...........。. 已完结(地球版神话)、更新中(带着武林秘籍到武侠世界)..... 在洪荒世界中有一个身高无比强壮和魁梧,块块肌肉犹如金刚铸,头发披肩长度颈部披到身前,身上覆盖有金色体毛,至于眼珠是金色兼有紫色眼眶。 两只双眼中里面有着两道白金色的火焰闪烁,屁股后一根猿猴尾巴摆动! 这男子相貌虽不算英俊,但却给人一种很容易亲近的感觉,嘴角处始终带着一丝淡淡的微笑,这是一个普通的青年被流星压死,然后穿越到混沌,最后夺舍重生成下位混沌魔神黄金巨猿的故事。
  • 快穿之男神全都暗恋我

    快穿之男神全都暗恋我

    修真界有修名南瑶,其貌绝艳,其音撩人,奈何天赋不济,注定筑基无望。南瑶这一辈子没什么执念,唯独成仙。但谁又知,大道三千,各有不同,并非所有修炼,皆靠天赋——南瑶勾唇一笑,波光流转,摄人心魂:我美吗?男人痴狂:美!南瑶:你爱我吗?男人:爱!南瑶满意一笑,愈发绝艳。三生:恭喜主人获得三颗真心,修为等级+1!一句话概括:修士南瑶的修(liao)练(han)实(guo)录(cheng)。Ps:女主苏苏苏,又渣又浪,全天下皆女主她最好看!男神都爱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he Pool in the Desert

    The Pool in the Deser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铁道线上的笛音:写活人物新闻感悟二十篇

    铁道线上的笛音:写活人物新闻感悟二十篇

    唐小平的个人专著《铁道线上的笛音:写活人物新闻感悟二十篇》就要出版了,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说起来,我和唐小平的人生经历有些相似之处。我们所学专业相近,我大学读的是中文专业。她学的是文秘专业。大学时代,我爱好文学,曾撰写了不少文章刊登在《湖南日报》等报刊上。这些作品为我毕业找工作进铁路提供了很大帮助。唐小平最初在基层站段工作,她钟情写作,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2001年,我和她同一批经过公开招聘考试分别进入广铁集团办公室和广州铁道报社工作。唐小平到报社后,13年来,她一直在长沙记者站坚持笔耕,现已成为广铁集团管内小有名气的一名深资记者。2013年11月,我调到了广州铁道报社工作。当她把这部书稿放在我面前,我读着这本书,仿佛看到了她成长的脚步。能成为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并为她写序,我感到高兴。在这里,不妨谈谈对她个人及她发表作品的感受。
  • 回沪记

    回沪记

    出租车只好停在后门,因为前门不开,前门是属于余家外婆的,不让人随便进出的。我至今仍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叫她余家外婆。其实她还没有做外婆。她丈夫早死了,只留下个三十好几还没出嫁平时又很少回家的女儿。但大家还是叫她余家外婆,似乎是只要有女儿就不怕做不成外婆似的。余家外婆深居简出,不许任何人进她的房间,也很少同别人搭讪,再说前门是她家的正房,也不便让人当过道。只有后门是属于大家的。从后门进去是灶片间。一幢楼六家人家全挤在里面做饭。所有的人要进自家的房间都得从后门进,其中包括余家外婆。这样前门就失去了门的功能。余家外婆索性在门前堵上了一个装饰玻璃柜,房间也就多出了好些实用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