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资源驱动,指的是一个企业的发展,主要靠资源优势,比如便宜的劳动力(人口红利)、低廉的能源和原材料,靠这个赚钱。所谓能力驱动,指的是企业有创新能力,产品的附加值高。资源驱动型的企业做不到可持续发展,一旦劳动力成本上升,一旦原材料涨价(这都是必然的),利润空间立刻就会被压缩,甚至可能陷入困境,赚不到钱了。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就遇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要转型。能力驱动型的产业就要好得多,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能源价格上升带来的压力比较小,因为它的利润主要是靠别人没有的新产品、高质量和品牌获得的。
企业是这样,一个人的发展也是这样。人的发展也有资源驱动和能力驱动的差别。在《冬吴相对论·求职与招聘的两难境地》这一期节目中,吴伯凡就指出,如果一个大学生求职靠美貌,那也是一种资源驱动。美貌确实是一种资源,但是美貌无法长久,一旦这种资源减色或者枯竭,你就无法向前发展了,甚至会走向“破产”。反之,如果一个人的发展靠的是自己的真实能力,他就有后劲,因为能力不像资源那样容易枯竭,能力是可以不断提高的。
我想,教师实在应该把这个道理早早讲给学生听,而且应该让他们常常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在学校里可以发现很多学生都是资源驱动型的。拼爹,是靠资源;攀比名牌服装,是靠资源;过分注重外表,也是靠资源;甚至追星也是资源驱动,因为明星的光芒并不源于你自己的能力。所有这些外在的东西都可能给你带来一时的光彩,你嘚瑟一番,会有一种“我比别人强”的满足感,但这种东西靠不住。真正靠得住的,能保证你可持续发展的,是你自己的内在的能力。我主张让每个学生(小学高年级以上)把自己“能出风头”的事情一件件都写出来,然后看看其中有几件是资源驱动的,几件是能力驱动的,这样他就有自知之明了,也就有努力方向了,该“转型”的,要赶快“转型”。这岂不是一种很好的德育形式吗?
2012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