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吴相对论·印度式管理》这期节目里,梁冬说,现在许多中国企业家遇到了一个很头痛的问题:招一个学生进来,还没毕业,他天天想的是总编的问题、企业主的问题。我们企业的使命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天天跟你讲这些问题,你都快疯掉了。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其实儒家思想是希望大家能在各自的角色上好好尽力。
梁先生说得有道理。这是我国社会上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战略家”产量过高,供远远大于求,实际上绝大多数是“伪战略家”,空谈家,夸夸其谈者。我有一个得意门生,他上初中时,我是他班主任,他现在是一个房地产公司的副总。一次学生聚会的时候,他告诉我,他们公司前些日子招了一个员工,名牌大学毕业生,来公司没几天,不踏踏实实干本职工作,却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大文章,论述公司之管理及前景,说得一点不靠谱。我这个学生很失望,遂告诉人事部门:“让他消失。”马上把他辞退了。现在一方面大学生失业增加,另一方面企业又招不到合格的员工,失业与用工荒并存。这种现象说明教育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现象严重。这些年轻的空谈家,他们空谈的勇气和言辞来自何方?一定是来自书本。他们是一些善于背书的人,而不是善于做事的人。你会发现他们的空谈并无新意,不过是照搬书本上的那些结论,因为书本谈论的往往是脱离具体情境的“宏大叙事”,他们也就养成了说大话说空话的习惯。我在教育网站上也发现不少此类人物,还和他们发生过争论。他们说话口气都很大,动不动就是体制问题,一副安邦定国,“为万世开太平”的样子,指点江山,气吞山河。中国古代文人多有此种毛病,看来不乏继承人。我并非反对普通人做战略思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这都是很好的。但是第一,你最好有点新意,如果只是重复一些流行的豪言壮语或者牢骚埋怨,那就没多大趣味了。第二,你得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把你的专业弄好,你不能只来虚的。我特别发现这些空谈家很少讨论具体案例,因为案例分析需要真本领,背书贴标签不顶事,容易露馅,于是他们就很谦虚地把这种“小事”派给别人了。领导嘛,领导是布置任务、检查你干活没干活的。
这些空谈家的表现中明显有一股“官气”,有一种“掌控全局,指挥四方”的心态。地位越高的人考虑的问题越宏观,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总谈论宏观问题,也就暗示你级别不低,如此,即使爬不了多高,起码可以得到一些精神上的慰藉,俗话说的“解亏心”是也。今年报考公务员的比例是90:1,说明有大批学生自我感觉是当官的材料。中国的官员还不嫌多吗?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把这么多的人培养成了官迷?值得反思。我还觉得此事与“文革”有关。在“文革”中,几乎人人都是“战略家”,都在思考中国的命运,因为当时要求人人“关心国家大事”,这种思路形成习惯,遗传下来,也会催生很多空谈家。在北京,我洗耳恭听过一些出租车司机谈论国际国内形势,你听他的口气,至少是局级以上。关心国家大事的风气当然也有优点,可以抵抗细碎和猥琐,而且人家出租车司机一边侃大山,一边还是老老实实开车,不会把你送错了地方,这比地道的空谈家高明多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话只在某种意义上正确,而真正想当将军者,未必每日摆出一副将军的姿态。最不着调的是“嘴上的将军”。吴伯凡在另一个地方说,他最不相信“怀才不遇”,在信息交流如此方便的今天,不可能有什么“怀才不遇”,如果你觉得自己“不遇”,应该首先考虑这可能是你自己的问题。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教育学生从小就避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志大才疏这些常见的缺点,以免他们长大只有花拳绣腿。不过要注意,小孩子和年轻人总会比较爱吹牛,对此我们应该宽容和引导,不要轻易打击,不要太让他们难堪。我自己的经验是,最好的办法不是批评,也不是教诲,而是让他们在实际活动中(不光是在考试中)检验自己到底有多大真本事。“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
2012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