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近年所写的散文结集。集子里的文章内容看起来有点杂,有读书品画听音乐的,有游山玩水看风景的,也有对过去岁月的回忆,有天马行空式的精神翔游。这些文章,大概正是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写照。这些年将写作的主要精力用于写散文,时间一长,对虚构的文体似乎生出一种抗拒的心理,曾经构思了长篇的小说写作,却无法全心进入。这样的状态,也许会被小说家们嗤笑。我确实羡慕很多小说家,能游走于小说和散文之间,轻松自如,游刃有余。在不少读者的眼里,小说和散文正在渐渐失去界限。同样的叙述,同样的抒情,同样的议论,小说可以没有完整的故事和情节,可以写得飘忽空灵,散漫不羁,散文却也可以老老实实讲故事,刻画人物,描绘人间的悲欢。思想的自由和生活的多姿,使文章的形式和语言的风格变得丰富多彩,从中可以看到写作者的智慧和创造力。不过,我以为小说和散文毕竟还是有界限的,这界限,便是虚构和非虚构。散文无疑是非虚构的文体,它的灵魂,在于一个“真”字,真诚、真实、真切。离开这个“真”字,散文便没有存身之地。但是,要做到如鲁迅说的“将自己的灵魂亮出来给别人看”,谈何容易。文章可以写得实实在在,也可以写得飘飘忽忽,可以平铺直叙,也可以委婉曲折,可以大声呐喊,也可以低声吟哦,只要有一个“真”的内核,便能打动人,能使知音共鸣。如果没有这个内核,便是“伪散文”,不会有生命力。
编完集子,想起上面这些话,其实也是老生常谈,没有多少新意,不过谈谈也无妨,因为未必人人都这样想。这本书的书名《记忆中的光和雾》,是一篇散文的题目,光和雾都有点飘忽,如果能用文字描绘出它们美妙的闪烁和漾动,写出心灵的反光和回声,那大概也是有意思的。
心里总是有所憧憬和期冀,但追寻到的能否如愿以偿,便是另外一回事了。
2003年2月8日于四步斋
(《记忆中的光和雾》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