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熊进入初三以后,学习比过去更为勤奋一些,每次大考小考,成绩均为本校年级排名第一。同时,他还在五月举行的数学奥林匹克初中组的数学竞赛中获得了江西省赛区的金牌。这些成绩自然让我们欢喜:孩子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了惊人的学习能力。而且,这个成绩能令他毫无悬念地进入本市最好的重点中学——师大附中高中。
距离中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某一天,当当熊带回来一个令我们错愕的消息:“学校动员我留校读高中,我自己也非常乐意。校长说,学校会为我尽力创设条件,让我继续学习奥数。校长还说,如果奥数学得好,可以不用高考,保送我去北大、清华。”
“啊?!”我忍不住惊叫了一声。
“那怎么行?”习惯了做甩手掌柜的熊爸爸也立刻从书房里冲了出来,大叫:“这绝对不行,太冒险了!千万别被一次胜利冲昏了头脑,千万别被你们校长忽悠了!”
熊爸爸有此反应,熊妈妈我完全可以理解。当当熊就读的这所中学,就在我们家所住的小区对面,它的初中部是相当不错的,在本市进得了前三名,但高中部却差远了,从没有学生考进清华、北大。
情形明摆着:校长希望通过把当当熊培养进北大、清华,彰显学校的办学实力,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成绩如此优秀的儿子,竟然打算被校长“利用”,在这样的高中部“赌命运”,做爸爸的自然无法接受。
不光熊爸爸不能接受,一贯理解儿子又思想前卫的熊妈妈我也不能接受。我一个劲地摇头,说:“不行不行!老妈也坚决不同意!”
“哦!”当当熊有点惊讶地看着我。也许他早料到爸爸的态度,但却没有料到一向开明且善于理解孩子心灵的妈妈也反对得如此坚决。
他略略迟疑了片刻,说:“那,那我再考虑考虑!”
当当熊回他自己的房间去了。我和熊爸爸面面相觑,各自陷入了思索之中。但是,只过了一会儿,当当熊就从他自己的房间里出来了,他平静地说:“如果你们真的难以接受我留校,那我就不留。老妈老爸,你们别担心,我会听你们的!我在这里郑重地表态,这个事情我一定会尊重你们的意见!如果你们不同意我留校,一定要我去考师大附中,那我从明天开始就去准备中考的功课,我不会让你们为我担忧三年的!那样,就算将来考取了北大,也没啥意思!不过,我的确很希望你们能认真考虑一下校长的建议,我觉得这个校长还是蛮靠谱的!学校想利用我不假,可是我觉得我有把握取胜!如果我能在竞赛中取胜,那就是双赢啊!”
我相信,在这段往事的追忆里,大家一定能感受到当当熊性格的平和与成熟,也一定能感受到他处理矛盾时的沉着与冷静,以及他对父母的尊重。
是的,当当熊从略略懂事开始,性格就渐渐变得温和、理性,他总是笑着,极少发脾气,遇事非常讲道理。为什么我要用“渐渐变得”这个词呢?这是因为当当熊出生的时候,所有看到他的人包括护士大妈,都说他将来是个臭脾气的小子,急躁,火气大,脾气倔。他的头发又粗又密,根根直立,真真是个怒发冲冠的气势;他还动不动就扯起嗓子嚎啕大哭,一哭就拽紧小拳头,满脸憋得通红。几个月大的时候,稍有不满意,他就气得用脚敲打床铺!
邻居说这孩子肯定很难教育,脾气大,个性强,要从小好好修理才行。
面对天性如此倔强、脾气如此火爆的孩子,做父母的我们也只能莞尔一笑:遗传的力量真是无敌啊!
熊妈妈我小时候绝对是个倔强而不愿意受管束的孩子:宁愿忍受被养母鞭打的痛苦,也要跑到学校后面的小溪里捉泥鳅(学校周边有小溪和小树林,分外美丽);为了摆脱养母的高压管制,小学阶段居然三次离家出走。幸好高中是寄宿,也幸好高中的老师觉得我成绩太差,孺子不可教,对我不理不睬,我才得以应届考取大学。
熊爸爸也不是个随和的人。他是个农村娃娃,本来他学习不怎么用心,每天放学回家后不是忙着喂鸡就是忙着养猪,可是因为一次在课堂上被老师羞辱,他竟然发下毒誓,一定要好好念书,考上大学。从此,倔强的他头悬梁、锥刺股,不仅如愿考上大学,居然还断断续续把书一直念到了博士。不光念书倔,工作上也倔。年轻时曾经给某客户做一个管理软件,结果在软件开发的款项已经结算之后,他又觉得那软件还有瑕疵,于是奋战了一个酷热的暑假,义务地将整个软件重新修改一遍,发给客户。
但熊爸爸比熊妈妈幸运多了。熊爸爸的父母文化不高,又养育了众多子女,自小就让熊爸爸像野花野草那般成长,所以熊爸爸没有受过任何来自父母的严厉管教之苦。虽然年轻气盛的时候依然有点倔脾气,但他的性格总体上是阳光、温和和沉静的。而熊妈妈就命苦多了,小时候无时无刻不被养父养母高压管制着,由于没有获得足够的父爱母爱,熊妈妈我的性格非常叛逆、孤僻、自卑、敏感而又自傲,情绪容易偏激,不乐于与他人沟通和交往。直到现在,在经过了多年的自我教育与自我成长后,熊妈妈我仍不能自称自己是个情商高、人格健全的人!
有着如此倔强的熊爸爸和熊妈妈,当当熊怎么可能是个性格随和的人呢?
正是因为比照了熊爸爸和熊妈妈两人完全不同的成长道路,正因为熊妈妈我深知自己的性格缺陷以及导致这种缺陷的原因,在生下当当熊的时候,熊妈妈我就打定了主意,绝对不用高压管制的办法来教育当当熊!我要用优质的爱,春风化雨般滋养我的小当当熊,让他拥有快乐、安舒的童年,让他自在地成长。我相信,野蛮的压制不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天性,唯有爱,才能让狂躁的心灵安静下来!
为什么许多家庭亲子关系十分紧张
不知道是哪位教育家说过:“好的亲子关系,胜过许多教育。”我对这句话是深信不疑的。我是这么理解这个问题的:孩子和爸爸妈妈亲密无间,孩子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觉得舒服自在,孩子觉得爸爸妈妈说的话既顺耳又顺心,那他自然会以父母为榜样,按照父母的引导去成长。这样,父母就不需要整天唠唠叨叨、谆谆教导了。
那么,良好的亲子关系从何而来?
我读过不少关于讴歌父爱母爱的文章,这些文章表达了类似的内容:父母小时候对自己很严格,甚至近乎残酷,孩子根本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对父母的情感也十分淡漠,但是后来,在自己身处逆境的时候,父母的一句呵护的话,一个关怀的细节,一次无言的爱抚,令自己热泪盈眶,顿时领悟到父母的爱最深沉,父母的爱最无私!
每次读到这样的故事,我就会想:为什么父母不早点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呢?如果孩子能早点感受到父母的爱,那心灵将少受多少痛苦啊?也许孩子就不会早恋,不会走上歧途,不会养成暴躁的性格……
我小时候常常觉得:自己和养父母的关系就像烫嘴豆腐一样,食之烫嘴,嚼之寡味,弃之又不舍。后来渐渐长大,在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我发现和我有着同样感受的人非常非常多!
我知道造成这种状况的部分原因:我们中华民族是感情内敛的民族,我们不习惯用语言和肢体来表达爱;我们有独特的家庭教育传统,严父慈母,棍棒底下出孝子,等等。
但是,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根据我对许多家庭和众多父母教子行为的观察,我认为,导致孩子在成年之前很难感受到父母之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父母不会爱孩子!或者说,我们的许多父母不知道如何向孩子提供优质的爱!
什么是优质的爱
我所理解的优质的爱是,爸爸妈妈爱孩子的所有行为,绝大部分都能被孩子准确地接收、感受和理解,它能让孩子感到身心愉快,并能成为孩子成长的正能量。
那么,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做,才能向孩子提供优质的爱呢?我相信每位成功的父母都有自己的妙招。我在和孩子相处时,主要注意了以下四点:
(1)多和孩子进行身体接触
当当熊出生伊始,我就发现他特别喜欢被人抱,被人爱抚和亲吻。困了,累了,烦了,疼了,渴了,只要他觉得哪里不适,就嚎啕大哭,可是只要我或者熊爸爸抱抱他,抚摸他,亲吻他的脸,他很快就能平静下来,咂着嘴巴,哼哼唧唧地看着我们。两三岁时,遇到他生气发脾气的时候,呵斥、命令是不能令他消气的,必须温柔地拥抱他,摸摸他的背,亲吻他的小脸,他才会慢慢恢复理性。
因为观察到当当熊喜欢熊妈妈的拥抱,所以我会利用一切机会去拥抱和爱抚当当熊:他刚刚睡醒的时候,他准备入睡的时候,他生病的时候,他进步、成功的时候,他遭遇种种麻烦的时候,我出门去上班的时候,我下班进门的时候,等等。
爱抚和亲吻,一定曾让幼年的当当熊非常受用,因为他长大成人后,仍非常喜欢和熊妈妈我拥抱与亲吻,直到他去北京上大学后,每次在火车站或者机场分别,他都要和我拥抱。有一次,我和熊爸爸去北京看望他,在北京大学东门,当着来来往往许多同学的面,他竟然伸开双臂和我来了一个紧紧的拥抱,并在我脸上飞快地亲了一下。
(2)总是用肯定的言词和孩子交流
我相信,我们每个成年人,不管修养多好,多么谦虚,多么有自知之明,内心其实也都是非常喜欢别人肯定自己和赞美自己的。我们很容易和曾经称赞过我们的人成为好友,因为我们确信对方对自己有好感,欣赏自己。同理,如果我们经常称赞孩子,表达对孩子的欣赏和鼓励,那孩子也会因此更深刻地感觉到父母是真的喜欢自己,以自己为荣。
所以在当当熊有不错的表现时,比如吃饭很乖不挑食,耐心地完成了一个手工,做出了一道数学难题,甚至玩游戏的时候显得很机灵很聪明,在和朋友相处时表现得很大度很男人等等,我都会及时夸奖他。
在当当熊尝试新事物之时,我会鼓励他。比如当当熊读一年级第一次参加期中考试,有点焦虑,担心自己考不好。我立刻对当当熊说:“要相信自己哟!你不可能考不好,你学习这么努力,每天作业都认真写。这样的学生怎么可能考不到好成绩呢?何况你是爸爸妈妈生的孩子呢!爸爸妈妈可是很会念书的!”此外,我还经常说:“你这么棒,这么聪慧又这么自觉,你将来肯定会是一个老师喜欢的好学生!”“犯点小错误有什么关系?不就是扣点分吗?扣就扣呗,没啥!”“谁都会有不顺的时候,安心啦,只要你自己不乱,过一段就顺了!”
在和当当熊沟通任何事情时,我都尽量不用负面的否定性的评价。比如我绝对不会说:“你这孩子真是的,怎么走路都不好好走?”我会说:“好好走,宝贝,不然很容易崴到脚。”我不会说:“叫你不要看电视怎么还看?为什么你总是不听话?”我会说:“饭好了,你再看两分钟电视就赶紧过来吃,不然菜凉了就不好吃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看到很多父母对同事、邻居、朋友说话客客气气,温和亲切,可对自己的孩子说话时言辞间却总是充斥着否定、批评和不耐烦:“你看你怎么又惹事了?”“你为什么总是那么让人不省心?”“过来!怎么又不听话了?不是跟你说了又说吗?”每次听到这样的言语,我就很替孩子们难过。为什么爸爸妈妈要对自己最爱的孩子如此恶语相向呢?而且孩子越小,父母的言语往往越粗暴,是因为爸爸妈妈觉得孩子小,可以任意欺负吗?也许大多数爸爸妈妈并不知道,对于表达爱意来说,话语是很有力量的。
我之所以如此重视和当当熊交流时的语言,是因为我由自己的亲身体会理解到,亲切和挚爱的话、赞美和鼓励的话,以及所有能给予正面引导的话都是在说:“我在乎你,你很棒!”这种话如同柔和、温暖的雨水落在灵魂的心田里,能够滋养孩子内在的价值感与安全感。有时候,即使这样的话只是父母漫不经心地随口一说,也可能会令孩子终生受到鼓舞和激励。相反,尖锐的指责、言过其实的批评、充斥着消极与负面评价的话语,却很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的自信心受到打击。
(3)安排专心陪伴孩子的“倾情时刻”
所谓倾情时刻,就是抛开所有的生活琐事的干扰,放下内心所有的烦恼,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地陪伴孩子,或者玩耍,或者协助他处理一些麻烦事。它的关键词是注意力,也就是说,在这个倾情时刻里,爸爸妈妈的注意力全在孩子身上。
我觉得这是其他许多父母难以做到的,尤其对职业女性来说。这也是我常常引以为傲的一个理由——我这个妈妈当得称职啊!当当熊之所以成长得那么顺当,早早地就表现出超乎寻常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自律能力,很大一部分得益于这个做法(我在第五章中还会有详细的阐述)。
为什么我会想到这个做法呢?
我刚生下当当熊的那一两年,情绪十分低落,因为我感受不到来自熊爸爸的爱。熊爸爸嘴上常说他非常爱我和当当熊,可是他很少在家,回到家里也总是两眼盯着电脑,跟他说话总是心不在焉的。那时候我就常常暗自抱怨:“嘴上说爱我们有什么用?一下也不肯陪伴我们!既不能依靠,也得不到丝毫乐趣,孩子更是得不到父爱,这对于我和当当熊来说都是爱的剥夺啊!虽然我知道你要为事业打拼,为养家糊口打拼,可是那也不能剥夺对家人的爱啊!既然没有时间爱家人,那你为什么还要娶妻生子呢?”
那时候我常会想一个问题:我一边抱着当当熊,一边和朋友们聊天,或是看电视或者处理家务,那当当熊会怎么想呢?他会不会想妈妈其实不爱他,也不在乎他,他必须用大哭大闹的方式才能让妈妈注意到自己的存在?
因为感同身受,所以我决定每天必须安排一定的时间,放下自己的所有事情,一心一意陪伴当当熊。和当当熊玩游戏的时候,我绝对不一边玩耍一边接电话或者一边处理其他家务事,为此,当当熊九岁之前,我一直坚持请保姆,让保姆分担家务活,以便我能时常保有良好的心态和充裕的时间。
当当熊上小学前,我每天都会单独带当当熊去院子里散步或者在住所附近逛街购物,这是我们两人的倾情时刻,我会全神贯注地陪他,即便有邻居和我打招呼、攀谈聊天,我也只是简单应付一下;如果工作忙,无法长时间陪伴当当熊,我一定会在临睡前抽出一个小时,把当当熊拥在怀里,讲故事给他听。
当当熊上小学后,需要父母的陪伴时间慢慢少了些,但我依然会在晚上和周末陪一会儿当当熊,陪他写作业,或者陪他看电视、打球、做他喜欢的手工等等。到了假期,我更是会安排时间带他去旅游。这样的旅游,也总是根据他的能力和兴趣来安排。
上中学后,当当熊和父母相处的时间更少了,不上课的日子除了跟同学玩,更多的时候是关在他的房间里研究各种他喜欢的学问。这时,我几乎不用特意找时间去陪他了,因为他会来找我。当他觉得寂寞、焦虑、需要沟通和需要妈妈的陪伴时,他会来和我约时间,请我单独陪陪他。
我相信,我给予当当熊的倾情时刻,对当当熊的身心发育极有好处,妈妈放下一切陪伴他,并很享受这样的时光,这会让当当熊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是妈妈心目中最重要的人。这是多么令孩子感到安心和快乐的感觉!
而且,在这样的倾情时刻里,妈妈有足够的时间仔细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智力发育与心理发育状况,因而也能更有效地开发孩子的智力,解决孩子的身心困扰等。
我相信当当熊一定很受用于这样的时刻,因为自从他上大学后,每次寒假回家,他都会每天空出一段时间来专心致志地陪伴我。大概在他的观念里,妈妈已经老了,强壮的他应该像小鸟那样反哺,来照顾妈妈,提携妈妈,好让妈妈能与时俱进!
(4)经常送礼物给孩子
我是个非常乐意送人礼物的人。我觉得礼物能表达许多意思:我在乎你;我对你很了解,我知道你喜欢什么;我想让你开心,你快乐我也快乐等。
我对送礼物也有自己的理解:一般性的礼尚往来,自然是必需的,但最好的礼物不是由于必须要送,不然不礼貌,而是“我特别想送给你,因为我知道你会喜欢”。所以,有时候我会没来由地送礼物给同事、好友或者熊爸爸,让他们觉得错愕不已:“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为什么你会送礼物给我啊?”“天哪!真是没想到!这是我正好想要的!”
自然,我非常乐意给我的当当熊送礼物。我送过当当熊许多礼物:他特别钟爱的某个玩具,他想要的书,他特别渴望的木工工具,他特别爱吃的零食,他可以带到幼儿园或者学校去和朋友们分享的小玩具和美食,一场电影,一个他没有料到的聚餐或者远足,一台配置更好、运行游戏速度更快的电脑等等。送这些礼物,并不是因为他表现好,应该得到表扬(那是奖品,而不是礼物),也不是因为我要出差,毁约而不陪他去公园了,故而买个玩具哄他开心一下(那是补偿,不是礼物),也不是因为我觉得他作文不好需要恶补一下,所以买套作文书给他(那是学习任务,不是礼物)。我送他礼物,只是因为我想要送他,只是因为我知道他拿到这个礼物会心情大好,会觉得妈妈对自己的爱是如此美妙!
我和有些妈妈不同的一点在于,我送礼物给当当熊,从来不会附加什么条件:“你要阿迪达斯的鞋,我满足你了,那你要不要好好念书,满足一下妈妈的要求呢?”“你要的玩具我可是给你买了哈,你再不要来吵我了,听到了吗?妈妈有事情要做,你得乖!”那么我会说什么呢?我会说出我最真挚的心愿:“乖,好好玩,好好享受你的童年时光!”“妈妈送你这个礼物,你高兴吗?妈妈爱你!妈妈真的好爱你啊!来来来,让妈妈抱一个!”
付出优质的爱,必定会回收优质的爱
我常听到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情感冷漠,自私自利,不懂得体恤父母:“我家的孩子自私着呢,好吃的东西巴不得自己一个人吃!”“我跟她说话她爱理不理的,才七岁的娃娃,叫她跟我亲一下,她满脸的不耐烦!”“我家孩子对我们越来越冷漠,什么话都不肯跟我们说,在家就像个哑巴!”“我生病了,他和他爸爸一样,一句问候的话也没有!”
那时候我就会心头窃喜:我的当当熊是个有爱的孩子,他每次在外面吃到什么好吃的,总是会想着要带点回家给妈妈吃;他让我知道他在学校的外号甚至“绯闻女友”的名字,他也会告诉我学校的种种趣事,甚至和谁打架的事也告诉我;至于照顾爸爸妈妈,他更是早早就“自学成才”了。
记得在当当熊六岁那年的初冬,熊爸爸出差了,留下当当熊和我在家。一天半夜,我突然腹疼难忍,好不容易熬到天亮,给了一点钱让当当熊自己去外面吃早餐,然后打电话给邻居好友,请她过来送我去医院。
这是自当当熊出生以后我第一次病得需要去医院。当当熊显得很担心,小脸一直白白的,站在我的身边不肯去上学。直到见到邻居好友进了我家的门,他才舒了一口气,把书包背到肩上。临出门的时候,他又迟疑起来。忽然,他转身去了厨房,取来一瓶矿泉水塞进我的提包里,说:“水给你放包里了,记得多喝水,病会好得快!”
虽然腹痛厉害,但我仍不禁莞尔:这是我每次带当当熊去儿童医院看病时会做的事情,现在孩子为我做了。
好在病虽然来得急,却不太要紧,挂了一个吊瓶,疼痛就基本缓解了,我赶在当当熊放学前回到了家中。午饭是没有精力去做了,我盘算着等当当熊放学回家,带他去附近的餐馆随便对付一顿。
在屋子里试着走了走,觉得残存的那点体力,应该可以支撑病弱的身体,带当当熊去吃个简单的午饭。
很快,屋外传来钥匙开门声,当当熊放学了。让我想不到的是,他的身后跟着一位餐馆送餐的小伙子——当当熊不光在放学路上为我们买好了午饭,还特意为我点了一碗稀粥!
优质的爱胜过许多教育
以正确的方式爱孩子,尽可能地给予孩子优质的爱,它的好处绝对不仅仅是能从孩子那里“回收”爱。就我对当当熊的成长所进行的观察,我觉得优质的爱让当当熊在下列两个方面的成长显得顺利许多:
(1)性情慢慢温和了
天生急躁、火爆脾气的当当熊,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情变得越来越温和。这主要得益于爸爸妈妈温情的爱的滋养,让当当熊大部分时间都处在愉快和自在的心境中。在这种愉快、平和的心境下,当当熊绝少有发脾气的机会,性情自然也就慢慢温和起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当当熊就渐渐变成了一个没有脾气的人,他有时候脾气还是很大的,但他善于克制,也懂得如何宣泄。
当当熊十五岁那年,他去龙岩参加华东区的数学竞赛。结果,近期一再受挫的他,考试再次失利,只获得了二等奖,在整个华东地区位列二十几名。一心渴望打翻身仗的他变得异常懊恼,尤其是当他看到其他同学站在了令人羡慕的一等奖的领奖台上时,他的内心更是感到异常憋屈,一股无名之火油然而生。他脸色铁青地回到酒店,对我说:“妈,你闪开一下,我要发泄一下我的情绪!”然后,他挥起拳头,奋力朝床铺砸去!一下,两下,三下……足足砸了七下,当当熊才扑进妈妈的怀里,痛哭起来。
(2)特别容易沟通,特别讲道理
从很小开始,当当熊就是个非常讲道理的孩子。说好去买一件玩具,他绝对不会在商场里耍赖,要求买第二件;说好写玩了作业再去玩,他一定忠实地做到;我们只是叮嘱过当当熊一次不要去网吧玩电脑游戏,如果想玩就在自己家里玩,他便从来没走进网吧的门;从小到大,当当熊从来没有对爸爸妈妈说谎,在亲友、老师、同学面前,也总是彬彬有礼。
我认为,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本来是纯洁无邪的,只要我们以合理的方式去爱他们,让他们的心灵觉得快乐、舒服,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爱,他们就会按照自然的天性去成长,成为一个善良、讲道理的人。同时,因为孩子总是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他们和父母的感情会日久弥深,他们会非常在意父母的感受,尊重和热爱自己的父母,并且很容易接受父母的观点,容易听从父母的教育引导。
让孩子难受的爱的方式
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向孩子提供优质的爱!父母爱孩子的方式不对,很容易使爱变成一种负担、一种伤害。这样的父母之爱,对孩子来说,就好比烫嘴豆腐,吃起来烫嘴,味道虽然尚可,可回味却很差。有许多人甚至要到成年后,自己经历了许多痛苦,才由某种机缘开始从内心感恩父母的爱。这个结局还算完满,毕竟我们最终还是咂巴出了烫嘴豆腐的滋味,回归了父母的怀抱。可是,我们童年的岁月却被父母错误的爱给扭曲了啊!那些本该美丽和幸福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那些本该用来勤学敏思的岁月,却在对父母的厌烦与怨恨中蹉跎了,这是多么遗憾而令人痛心的事情!
我小时候是个麻烦多多的孩子。懒散,整天迷迷糊糊,叫一下动一下;不爱学习,上课小动作特别多;常常对养父母撒谎(对老师从来不会);叛逆(养母说火柴不能随便玩,第二天一早我就偷了盒火柴把一篓子刨花给点着了);在父母面前极度沉默;早恋等。那时候,我也认定自己是个非常糟糕的孩子,天性顽劣,不可教化。可没想到的是,自从去了离家三十公里的市内中学念高中后,我的性情却慢慢变了,变得开朗、爱笑、学习主动。不仅做了文体委员,得过全校作文比赛第一名,还打破了该校的一项零的记录,应届考取了大学。
细想起来,正是因为远离了养父母令人难受的高压的爱,我的天性不再被扭曲和被压抑,我才得以回归到正常的成长之路上。所以,我亲身感受到,孩子的不听话、冷漠、和父母对立等,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为了自我保护而不得以采取的行为。
下面是我经历过的或者我观察到的会让孩子难受的爱的方式:
案例1
三岁多的小小在院子里玩得很开心,这里扒拉几下,那里摸一摸。可是奶奶有点不耐烦了,时间不早了,她着急要回家做午饭。于是她开始不耐烦地催促小小:“好了好了,玩够了,要回家了!”
可是小小没有理会奶奶的催促,继续在花草间跑来跑去。
于是,奶奶提高嗓门,开始数落道:“你看人家涵涵,奶奶一叫就回家去了,多乖!你怎么一点这么不听话!不听话的小孩子,长大了要去捡破烂的,你懂不懂?”
孩子不听话,父母长辈有时候难免心急烦躁,这是情理之中的。父母、长辈也是人,也有心急上火、满心烦恼的时候。大人可以向孩子发火,但应当就事论事,不要数落孩子!既不要像小小的奶奶那样,夸奖别人的孩子,打击自己的宝贝,更不要信口雌黄,吓唬孩子,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案例2
小轩今天特别高兴,因为妈妈终于带他去动物园玩了。三岁多的小轩正是对动物兴趣浓厚的年龄,妈妈也早就答应带他去动物园看动物了。可是妈妈总是忙呀忙,不是出差就是加班,直到今天,妈妈才终于有空满足小轩的心愿。
小轩一路欢歌,拽着妈妈的手,走进了动物园的大门。
“妈妈,你看,那里有丹顶鹤!”“妈妈,熊!大黑熊!”“哇,妈妈你看,这里是猴山,看那个老猴子在给小猴子抓痒痒!”“妈妈,你看啊,你看啊!”
但是,小轩的声声呼唤并没有得到妈妈的回应,原来,妈妈一直不停地在接电话,妈妈只是在接电话的间隙,对小轩哼呀哈呀地敷衍几句:“好好……看到了……你好好看……乖,不吵!”
听着妈妈接电话的声音,小轩很生气!可是他知道要乖,不然妈妈会发脾气。没办法,他只好努力强忍着心中的不快乐,自己默默地看着各种各样的动物。
看着看着,他竟然有点想哭了。
忽然,不知道被什么东西跘了一下,小轩摔倒了,膝盖有点疼。这下小轩终于控制不住了,“哇”的一声伤心地大哭起来。
现实生活中,经常能看到类似的情景。孩子因为心中委屈,哇哇大哭,妈妈却不明就里地抱怨:“咦,摔跤就赶紧爬起来嘛,哭什么!这么大了,摔跤还哭?又没摔破哪里!好了好了,不许哭了,好好看动物!回去妈妈要考你都看了哪些动物!”被妈妈这么一通抱怨,孩子更加伤心了,哭闹得更凶了。于是,一次本来应当是快乐、有趣的动物园之行,变得满是眼泪和沮丧。
理应专心陪伴孩子的时光,却被公务或者其他事情占用了,孩子内心会感觉到妈妈对自己的忽视。长期感受不到父母之爱的孩子,人格会悄悄地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有的孩子会在日后和父母的沟通中出现障碍,对父母的教诲满不在乎或者行为叛逆;有的孩子内心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一生中花大量的时间去寻找能真正爱自己的人。
案例3
十二岁的张涵站在电脑城里,心情很激动,但又有点纠结。爸爸妈妈正在给他买电脑。这台即将到手的电脑是爸爸妈妈给他的奖励,因为他在小升初考试中超常发挥,考进了外国语学校。早在去年暑假,爸爸妈妈就放出话来:“只要你考进外国语学校,我们就奖励你一台电脑。电脑放你房间,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就是冲着爸爸妈妈这句话,张涵咬牙努力学习了好一阵,虽然成绩忽上忽下,但老天保佑,小升初的考试他发挥特别好,如愿考进了外国语学校!
现在,爸爸妈妈来兑现诺言了!
盼望了这么久,终于有了自己的电脑了,终于可以和同学们在网络游戏里PK一下了!张涵激动得想要高歌一曲。但是,他又唱不出来。他知道,爸爸妈妈一定还会提出新的条件。因为每次都是这样的:只要给自己买一样礼物,或者带自己出去玩一趟,爸爸妈妈都会提条件!这次一定也不会例外的!
想到这个,张涵的心情忽然变得恶劣起来,就连正在打包的电脑也显得不那么有吸引力了。
果然,交款回来的妈妈,远远地就扯着嗓子说:“电脑我们可是给你买了哈!但我可是有条件的!学习不断进步,考得好,电脑就继续留在你的房间,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可如果学习退步了,那就得搬出来……”
后面妈妈还说了什么,张涵没再听了。他把视线从妈妈脸上移开了,他在心里盘算着去向谁讨教讨教,用什么办法既能让考试成绩看起来还可以,又能玩电脑玩个痛快。
用奖品去激励孩子好好学习,有时候的确会取得短期的效果,可我却从来不愿意采用这个办法。我认为,爸爸妈妈送礼物给孩子的唯一理由,就是要让孩子快乐!我相信孩子觉得快乐的同时,也会真切地感受到爸爸妈妈对他的爱,而这才是可以滋养他心灵的正能量。至于孩子能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能不能好好学习,继续进步,那是另一个问题,和礼物是没有关系的。
***
天下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可是,如果不注意提升自我修养,不注重表达爱的技巧,无法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那么,这样的父母之爱只会让孩子难受、压抑甚至愤怒,它极有可能成为阻碍孩子身心发展的破坏力,其结果往往是:尽管父母费尽力气去管教孩子,可孩子却不是有这个问题就是有那个问题,成长之路磕磕绊绊,举步维艰。轻者,孩子经过十几年的抗争与妥协,最终渐渐长大成人,变得懂事和听话,但内心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者自卑,或者刚愎,或者缺乏进取心,容易自暴自弃等等;也有的孩子,小时候看起来还算温顺听话,乖巧懂事,可渐渐的问题却出来了:不爱学习,懒惰,对他人不信任,感情冷漠,情绪悲观等等。重者,孩子在长期的挣扎与抗争中,不知不觉走上歧途,或者交友不慎,变得堕落、厌世、自暴自弃,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所以,在我看来,所有的父母在准备做爸爸妈妈之时,都应当开始学习和研究如何向孩子提供优质的爱。对于每一个父母来说,这都是一门非常非常重要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