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03800000002

第2章 “多年”章句(1)

多年来记性大衰,所读易忘,有极精彩要妙语句,倏忽失忆,遂大懊恼。昔人有一笑话云:“一人向众夸说,我见一首虎诗,做得极好极妙,止得四句诗,便描写已尽。旁人请问,其人曰,头一句是甚的甚的虎,第二句是甚的甚的苦,旁人又曰,既是上二句忘了,可说下二句罢。其人仰头想了又想,乃曰,第三句其实忘了,还亏了第四句记得明白,是很的很的意思。”

余亦每向人称道所读书句,到嘴边则往往“甚的甚的”,幸旁人并不继续“请问”,瞬即躲过,否则亦大可入今之《笑得好》。故读书忌忘,最好是笔记摘录,否则当远远避人称道和夸说,免增自惭耳。

20世纪40年代在解放区,徐特立就说过:学国文的主目的是语言文字(文章)的理会与发表。副目的才是从语言文字(文章)获取知识,涵养德行,养成好的情趣。

这话说得明确。评论者认为这才是第一次在语文教育史上确立语言本位的教育思想,在权重上使语言文字超过义理成为教学的主要目的。但有人会认为主与副要颠倒过来;也有人认为二者既然是统一的,就不要分主与副。我认为徐特立将目的与功用区分开来,着眼的是学校学科教育的任务。

昆德拉在《笑忘录》里说:“我们写书的理由是我们的孩子们根本就不屑一顾。”

为他人之不屑一顾而书写,这的确是一个很充足的理由。

清袁枚《续诗品·尚识》:“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善学邯郸,莫失故步。善求仙方,不为药误。我有禅灯,独照独知。不取亦取,虽师勿师。”

刘知几谓治史当具才、学、识。三者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颇难说清楚。袁枚此诗通过比方,却通俗地说明白了。当然仍需详为解说,比如同是实物的弓弩与箭镞,其本体可否互换?此题若作为语文作业,想必很有思维训练价值。至于诗中表达如何学习他人的经验,意见也十分中肯,尤其是最后两句,可供学生加以议论发挥。

当年,亚历山大大帝向第欧根尼问道:“有什么事可以为你效劳?”

正在破木桶里睡懒觉的第欧根尼,睁开双眼,见王站在面前,说道:“有。就是站开点,别挡住我的阳光。”——这句话,被称为西方人权概念的第一块基石。

在中国的历史(哪怕是传说)里,我们是否也能找到如此蔑视王权的经典话语?好像没有,即使有,也搁在肚里,谓之腹诽吧。透露一点,旋遭屠戮,例如嵇康。

古人有句云:“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此的确最适合读书人心境。如果放在当今,俗世之山会不时排闼入门,闭门谈何容易!书市之伪品劣品,满坑满谷,读书净土亦于何处求得?然而更常见的,是读书人总喜欢或习惯于开门,热衷于发博。他们的心里本就少了干净,这又如何能转向外求?

今世的书法界很热闹,却鲜能看到几幅成熟耐看的作品,追逐形式新异的变态笔墨与章法,冒以创新之名以欺世,而又相互仿效、彼此吹捧且四处叫卖,已然成为时尚,而缺失的是艺术文化求真的品质。有人说过,古代书法是以一种极其广阔的社会必需性为背景,因而产生得特别自然、随顺、诚恳;而当代书法终究是一条刻意维修的幽径,美则美矣,却未免失去了整体的社会性诚恳。据说,宋代书法家政黄牛喜欢揣摩儿童写的字,曾对秦观说:“书,心画也,作意则不妙耳。故喜求儿童字,观其纯气。”

一个“纯”,一个“诚”,求之于今之书画界,戛戛乎其难哉!而所谓“美则美矣”的“美”,亦大多是欺世媚俗耳。

朱以撒主张书法艺术要“行于简易闲澹之中”。此见解极是。不过,繁缛之至方可求之简易,绚烂之极乃能归于平淡,都是接近炉火纯青的境界,非一般书法作者所可强求。当世竟有以随便与松弛,强做不衫不履之姿态者,熟视之则大有乞食气耳。

颜真卿的书法一向得到的都是好评,认为跟他的性格人品高度一致而备受世人钦仰。可是李后主却对颜字偏不喜欢,说是“真卿得右军之筋而失之粗鲁”。又讥为“有楷法而无佳处,正如叉手并脚田舍汉”。

颜真卿是一军人,膂力过人。笔墨“粗鲁”可能与之有关,但说是犹如田舍汉,则可能是这位文人天子的审美偏见。正确评价颜体书法,还是老老实实的四个字:平正端肃。我看许多初学书法者多从颜体入门,即取其端正为正路,至于气魄雄浑之类,几乎没有一点半滴肖似的,反见其无骨力而徒留臃肿,以其未有人生历练故也。

黄永玉如是说:

⒈不爱人,不爱周围的生活,不爱读书,你怎么画画呢?

⒉小人与巨匠的区别是,遇到难堪,小人终生叫嚷,巨匠早已超越。

⒊美,比好看好;好,比美更好。

⒋欣赏水平如喝茶,开始时喜欢加糖。

1、2两句,于创作者是忠言;3、4两点,对鉴赏者是启蒙。

常觉得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缺少一种善意的批评和宽容的接纳,彼此构成良性互动的精神系统。我不知道西方人际环境究竟如何,而单看在学术方面自由宽松的放言和质疑,发现他们的说者与被说者,都很独立而有自信,而我们则异乎是。

柏杨说:“中国人的自卑感奇重,什么都受得了,就是受不了批评,一旦被批评,立刻血海深仇。”悲乎!

龙应台认为在台湾最容易生存的不是蟑螂而是“坏人”,因为中国人怕事、自私,只要不杀到他床上去,他宁可闭着眼假寐。

这是不是跟教育也有关系?

龙应台也曾指出台湾封闭教育的弊端,是在生活上“抱着走”,在课业上“赶着走”,在思想训练上“骑着走”,牺牲学生自立自决、自治自律的能力。

为什么大陆与台湾有如此相似之处?我们的意识形态不是截然不同吗?是不是在教育文化基因方面,两岸也同一脐带,是同祖同根同源?

英国政治家格雷说过:“一个不能通晓伟大作家的伟大著作的人,总有一天会惭愧自己最了不起的想法或观念,不过是那些作家的牙慧而已。”

我想,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有那“总有一天”。因为既然“不能通晓”,也就无从发现,就不可能“会惭愧”。所以世上自以为最了不起的人,包括他们的信众,才会有那么多。

一个人在自己经营的文化空间里,能够收获多少快乐,而且是怎样的一种快乐?且看李清照的一段叙述——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犬马之上。”(《金石录·后序》)

易安所言,岂可以“痴迷”二字概之?此中有真意,欲道总难言。憾哉憾哉。

陆游诗曰:“浮生过六十,百念已颓然。独有枕书癖,犹同总角年。”

余仿其意亦得四句曰:“浮生近六十,七情已淡然。难易枕书癖,输与青少年。”

曾记1989年10月,五十而知天命之际,书有12字以自道自警:

淡泊 闲静 沉涵 养精 和气 敛神

汪曾祺说他小学上学途中,须经过大街小巷,放学回家常喜欢东看看,西看看,看各种店铺作坊,“这些店铺、这些手艺人使我深受感动,使我闻嗅到一种辛劳、笃实、轻甜、微苦的生活气息”。

我觉得加在“生活气息”前的四个词,极耐寻味。那样亲切,那么精当、妥帖,富有韵味;相信只有汪先生才能看得真,感得到,说得出。

陶杰在《大作家的情色执照》里说,大作家有情色自由,小作者创作却没有色情的权利。他举了日本小说家渡边淳一的长篇小说《失乐园》的一段描写为例。该小说一出,港台评论家风靡地奉为极品,居然没有一个道学家大兴宣淫播亵的问罪之师。原来渡边淳一具有大学医科讲师的学术身份,中国读者对有学术成就的作家都额外地给予尊重,包括对《北回归线》的作者亨利·米勒或《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作者劳伦斯大表钦敬。

这是有道理的。比如有一些被认为不洁的词语,一般不宜写进作品,要写,也须换个较为婉转含蓄的代替之。然而在大人物的笔下,却无需禁忌,甚或还可谀为妙品,例如毛泽东词里的“不须放屁”,鲁迅之不避“性交”一词。不过,陶的说法似乎也有些片面,对于情色的描写,成熟的读者仍然会有所鉴别,从中不难读出作者意图之严肃与否、感情之真纯与否,并不是都只见色而不鉴情。同样,用词雅俗之辨,也需要观其大旨,同时也不妨联系作者的性格趣味而作客观评价。

林纾送其第六子林珣折扇之背面,有示儿格言云:“沉默寡言,是卫生第一法。”

琴南老人所谓“卫生”,盖指养生,甚至是修身法。但老人一生似乎并不默寡,而谆谆告诫子弟,乃寓有其人生历练之深慨焉耳。

南帆想象自己是一条蚯蚓,从这本书拱入那本书,寻找书籍之间种种通道,直至发现了一个足以让自己思想栖居的空间。

这个比喻极好。打通了知识学问,方是思想产生之土壤。光说是博览群书,学富五车,也仍可能示人以硕大的书橱,门面风光而已。

沙汀说过:“找故事容易,找细节难。”

不错。读文章也是。看出内容易,发现细节难。语文教学须在文本细读上下功夫,本乎此。

叶圣陶在《谈文章的修改》里说:“写文章就是说话,也就是想心思。思想,语言,文字,三样其实是一样。”“学习写作不单是在空白的稿纸上涂上一些字句,重要的还在乎学习思想。”

叶老在“三样其实是一样”中,强调的是思想,更准确地说,是“想”的重要性。只有想清楚,想通了,语言文字才得以赋形——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舒乙回忆1964年后老舍觉得慢慢被遗弃,其中包括人艺、青艺已不再找他写戏,与周恩来的联系明显减少。访日归来写了一篇很长的游记,竟然寄出后石沉大海,客人少,说话少,产量下降,尤其是当时北京市已确定两个“拔白旗”的对象,一个是焦菊隐,另一个就是他,且已内定为北京市最大的“反动权威”。那一年住院,没有一个朋友来探望。有一次文联组织人员深入基层搞创作,偏偏不理他。老舍回家后带着微笑,可是说得非常凄凉:“他们不晓得我有用,我是有用的。我会写单弦,快板,当天晚上就能排——你看我多有用啊……”

我读至此,录至此,已泪眼模糊,竟不能书。(2001年2月24日18时)

冯骥才在答记者问时谈到怎样理解“读书”,他说:“文学艺术与科学不同,科学在否定中发展,文学艺术在区别中存在。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我们谁也不能推翻他们,我们只能写他们没有写过的东西,用他们没有用过的方式。我们大量读书的目的,就是让这些名著,让这些先贤智者逼着我们去建立自己,发现自己。多看一部书,知道这个世界又被谁多占了一部分,我应该在哪里立足。”

我认为这就是所谓完全主动的读书姿态,是把读书同样看作自己也投身进去的精神劳作,可以称为“贴紧的读”,是读你也读我,是千灯回照、物我交融。能够如此读书,收获必丰,尤其对于表达,必产生潜在的积极影响。

《文心雕龙》有这样几句话,可悟写作之繁简:“精论要语,极略之体;游心窜句,极繁之体。”游窜者,犹联想与想象也。不善此二者,则必流于繁冗芜杂,亦无体之可言。教中学生作文,可指导其适当写繁,令思维有所拓展,至于欲求精要,则非深思熟虑、文笔练达莫办,不宜强聒也。

孙绍振说:“想象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变异,也就是把表现对象变异为自己选择的意象。有了变异的意象才有可能寄托情感,并且加以美化的充分理由。”

是否可以说,不善于变异,就不可能想象?那么,变异又是靠的什么呢?变异也是可以训练的吗?

用极其简单的话,说极其复杂的理,人皆知极其不易。偶然见到适例,唯恐忘却,乃急索笔记之,例如——

◇西方文化的核心是基督教原罪精神:人本来是怎样的。东方文化的核心是儒家的思想:人应该是怎样的。

◇过去的时代是有爱而不敢做,当今的时代是敢做而没有爱(贾平凹)。

孙绍振说:“作文本来是一种个体的文化行为,要求从个体本身出发,在张扬基本个性的前提下,帮助每个人认识这个世界和自我,尽可能地成为一个拥有丰富文化资源和广阔精神自由的人,这才是我们的宗旨。”

这是强调作文与人的成长的关系。过去我们关注阅读对人的积极影响多,却甚少注意写作也可积累资源和丰富心灵。今天学校的作文教学,还只是处在学会表达的低级阶段,只有跨过了“怕写”的门槛,到达“乐写”的天地,始可与言文化资源与精神自由的话题。

英国19世纪大文人罗斯金在其名著《芝麻与百合》中说道:“一个人深有教养,并不一定懂得许多种语言,他也许只懂得本国语,只读过少数几本书。但是,但凡是他懂得的语言,他就懂得透彻;只要是他说得出的词儿,他就说得准确。总之,他掌握了这门语言的精髓。一目扫过,他就能辨别出种种词汇的差别,哪种具有真正来历和古代血统,哪种是现代俗物。”

我断不敢言已经掌握了汉语的精髓,但却大抵能够一目扫过,辨别出文字孰是高贵,孰是低俗。这大概就因为平时的读写,能自觉以准确透彻为自我期求。罗氏在这里提出了一个理解与表达的标杆性的要求,值得记取和践行。

雨果的小说《九三年》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其结论是:“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有一个绝对的人道主义原则。”

同类推荐
  • 美洲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美洲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豪夫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豪夫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透析花季奇妙感情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透析花季奇妙感情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彼得·潘

    彼得·潘

    从彼得·潘领着他那个动不动就使小性子的仙女朋友叮铃铃从育婴室的窗户飞进来开始,我们的故事就被魔咒影响。达林太太家的孩子们被送上永无岛,他们在岛上与那些找不着父母的孩子们相遇,一起窥视腼腆的人鱼在蓝色的泻湖里嬉戏、遭遇胡克船长和他手下那些凶恶的海盗……这个故事不仅写了作者个人的经历、奇遇,还写了奇幻的历险故事,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
  • 国学经典导读(下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国学经典导读(下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方水清等主编的《国学经典导读》是一本关于中国文化经典的综合导读作品,分上、中、下三册,下册收录了《诗经》、《左传》、《史记》、《战国策》、《古文观止》、《孙子兵法》等著作,对每部作品都按“原文”(或“原诗”)、“译文”、“师说”、“知识卡片”、“故事链接”五部分进行详细解释,以便为读者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经典,提供必要的阅读门径与学习指南。
热门推荐
  • 落雪阁

    落雪阁

    前世一直忌惮的男人出现在眼前,避他,一避再避,再度遇他,却是感动了自己!自宋代穿越而来,从最初的极度不适应,到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现代过得风起、水起、云起,可她那沉睡了千年的爱情,当何去何从?
  • 墓影城空

    墓影城空

    心头有座坟,葬着未亡人。城中有个人,侯着不归人。
  • 月窟传说

    月窟传说

    月窟,指月亮,也指月之归宿处,传说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对于人体,月窟代表头顶泥丸宫,也即是本书所言的天之劫海。梅花易数有云,乾见巽为月窟。月窟,化育万物之本。月有圆缺,处处劫变,便如人生。从受孕至出生,及至老死,何处无劫?本书是一个劫修的故事。姐,你护我五载,从今天开始,你放心,一切由我。姐,我今天最后一次这样称呼你,从明天开始,你只是我的女人,唯一!云黛,为了你,我可以付出所有,包括生命。为了你,我何惜和整个世界为敌!人生,从劫争开始。
  • 白宫智囊的读心术

    白宫智囊的读心术

    为什么你在职场上的专业表现突出。却不招领导待见?为什么模仿对方的语速,可以让你更容易被接受?其实很多时候,身体语言透露出的弦外之音和蕴藏的巨大魔力,才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所在。只是我们经常忽略了,或是还没有参透其中的玄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首席谈判顾问杰勒德·尼尔伦伯格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联手国际著名读心术大师亨利·卡莱罗、美国著名身体语言专家加布里埃尔·格雷森,倾力撰写此书。
  • The Dark Flower

    The Dark Flow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方

    魔方

    或许可以说,没有什么问题比素食更加让大家众说纷纭。它好比—个转来转去的魔方,能拼凑出各种任意组合但很难统一的平面来。宗教学家说它是宗教问题——因为素食源自宗教信仰,无论佛经、圣经、古兰经都有劝诫人们斋食的篇章。生态学家说它是生态问题——因为素食可缓解地球的承载与再生能力,在人口爆炸的当今尤其需要提倡。仅就将成为人类最大恐慌的水资源而言,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集约型畜牧业发达地区,地下水源已经因行业性超标准使用而日渐干涸。美国《新闻周刊》对养牛业的耗水量有过一个生动描述:“一千磅肉牛身上所用过的水,足以浮起一艘驱逐舰。
  • 妖妃有毒

    妖妃有毒

    受人污蔑,将军府满门含冤而亡!她亲眼看见了,斩台,被族亲的血,染成了刺目的鲜红色。十二年后,她,强势回归,势要那些人,夜夜梦靥,父债子偿,誓做妖妃,让那帝君,成为昏君,背负千古骂名!甘愿倾尽所有,只为亡灵安息,却不想,百毒不侵的心,染上了情毒,情丝破茧,再也抽不出。
  • 黎少,你别生气了!

    黎少,你别生气了!

    顾箐瑶第一次到舞厅,就遇到了黎昭南来抓人,抓就抓吧,还弄出那么些幺蛾子,本以为他是个高冷黎少爷,可谁知:怎么是个贱货大直男?一日,邻家傲娇哥哥终于回来,一回来就兴师问罪:怎么,听说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你跟黎昭南挺熟?顾箐瑶感觉:自己沧桑了十岁,邻家哥哥傲娇要她哄就罢了,可黎昭南也总出现在她面前,一生气就伸手背拍她的脑门儿,差点就把她拍成了个南极仙翁……哦,就是寿星!本文不仅搞笑逗比风,而且请注意,主角智商在线ps:文中各种男友都有呀,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欢迎选购……
  • 合同管理与合同风险规避

    合同管理与合同风险规避

    企业的法律风险大多随着企业规模和交易规模的扩大而被不断放大,必须通过事先安排或主动干预,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去最大限度地降低法律风险造成的损失或其他消极影响。合同管理是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有效的合同管理,必须是合同内容管理与合同行为管理相结合,以全面实现交易目的、降低法律风险。
  • 解读王朝 帝王卷

    解读王朝 帝王卷

    当皇帝的对他统治下的臣民动不动就“开刀问斩”。杀人者人恒杀之,反过来被杀的皇帝也特别多。 从西周武王到清朝溥仪,共882个在位帝王,有288个不得善终(被杀死、缢死、饿死、毒死),占在位帝王的32.6%;84个王朝,在位帝王被杀50%以上的,有27个;6个王朝的在位帝王100%;死于非命;未成年即毙命的帝王有16个;有的帝王登基当天即被杀死。 为了那张天下至尊的龙椅,他们对别人狠,对自己人更狠。 阎德荣创作的《解读王朝(帝王卷)》讲述了帝王们的故事。 《解读王朝(帝王卷)》包括了死前尝尽了死的滋味——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三次逃离京城的皇帝——唐昭宗李哗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