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04500000005

第5章 怎么教书(4)

我是怎样成为另类的

我的名气是越来越大了,终至于成了所谓的“另类”。之前,某电视台《有话好说》栏目甚至以“另类教师”为题,对我进行了专门介绍。我自己自然知道,“另类”一词,在过去,在现在,总不是什么好称谓。然而,有什么法子呢?按常理,人生在世,总得按左右的看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此这般,既稳妥又快捷,可我偏苦于不能。“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我是谁?我只能是自己脑袋里所想的那些东西的外化,而不可能是别的。“唯人言是瞻”,做不来。法郎士在《生活文学》第一卷的序言里说过:“为了真诚坦白,批评家应该说:‘先生们,关于莎士比亚,关于拉辛,我所讲的就是我自己。’”教师亦然。

事实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亦即我初执教鞭的那一阵子,我就一言得咎。我说:“各位同学,你们如果真想学好语文,就请记住,多读书,尽量少听或不听语文老师讲课。”一时间,师生哗然。但校领导考虑到我初来乍到,年纪轻轻,尚在可教育之列,就派一老教师帮我,“一帮一”之谓也。现在还记得,那老教师瘦得像小写英文字母“i”,坐在餐桌边,一面往嘴里丢豆子,一面谈语文教学法——都是些千真万确的老生常谈。倒是老教师的一句话,听得我如醍醐灌顶:“我从来不读一本书,还不是年年评先进!”是的,我一下子明白了。按理,语文教师的使命,一是给学生一定的语文知识,二是给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遗憾的是,前者易于评估,后者难于评估,尽管后者比前者重要得多。这或许正是语文界长期旋转不前的症结所在吧。我于是不但不退,反而更加坚定地朝前走。我跟新婚妻子商量:学生的精神太贫苦,不准读书,也无书可读(除了教科书),都高中生了,两个班里竟无一人读过《红楼梦》。太荒唐!是不是先把买家具的钱拿出来,买些书,以解燃眉之急呢?妻犹豫一会儿,问是不是收租金,我说不妥,妻又说那也得收押金,以免把书弄丢弄坏,我说行。就这样,我俩上宜昌,挑回两担书。在我心里,这不是两担书,而是两担农家肥。——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在学生的每个学段都施下了大量的急功近利的化肥,造成了多么严重的土壤板结啊!而让课外书籍走进课堂,并将其与课本等而视之,我以为,是改良土壤的第一要务。

“一堂课讲了三篇课文(现代文)!”

在关于我的种种争议之中,这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句,也是我颇欲鼓吹的一句。个中缘由,容我多说几句。一者,在我看来,现代文无非是一杯杯业已泡好的茶,让学生自己喝就是了,大可不必奢论茶道。二者,正如有榫子,就得有卯眼,欲使学生博览群书,就得给学生时间保证。三者,我也并非总是“一堂课讲了三篇课文”,多数时候,我是一句不讲的。四者,人一开口说话,就得对听者的耳朵负责,倘使此话不错,则陷在概念之中和题海之间的应试语文派生了多少显性重复和隐性重复——派生了多少“神圣的废话”!当我们用缺少真情实感和文化含金量的语言来随随便便乃至理所当然地取代学生的阅读自由和内心自由的时候,这就是说,整个语文教学都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上。思及此,忧心如焚!

我于是得了一个绰号,叫作“一年级把关教师”(不让“跟班上”之谓也)。

“把关”就“把关”吧!我干脆将“把关”的内容扩而大之:由室内移至室外,由校园移至社会。所以者何?又似乎并不是为了“语文”。尽管我们知道,世界是联系的世界,譬如你今天打了一个喷嚏,或许与海湾战争有关,或者如杰克·伦敦所说的“一个神经质的女人跟一只见风使舵的船有关”;但是,我们又知道,应试语文要求我们从一朵花里直接看出“之乎者也”,从一只落伍的大雁看出状语后置,从蜻蜓的尾巴看出破折号的种种妙用,或者从萤火虫的闪烁中看出高考作文的命题走向。呸!《论语》说得好,“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而我抽暇与学生们流连于山水之间,仅为一乐字而已矣!或曰:“你这是快乐教育!快乐是最理想的教学状态和舍此无它的教学原则。”——过奖。我当时只是看见应试教育给相当一部分学生带来了心灵创伤,促使他们只能在“伪形象”——模式电影和垃圾小说中寻求安慰。伏尔泰说:“我怎能面对别人的苦难而背过身去?”况且“别人”是自己的学生!以任何名义让学生的心灵蒙上阴影,都是不人道的,从而是不师道的。因此,当领导批评我竟允许男生游泳,允许女生爬树,甚至在晚自习时间(暑假补课期间)带全班赏月并请吃雪糕时,我一点儿都不脸红。

我于是又得一个绰号,叫作“×××现象”。

推究起来,“现象”之比“把关”,似要少点调侃,而要多点犹豫吧,但也不是什么好词儿。

20世纪90年代初,即我连续做了八年的“一年级把关教师”——用同事们的话来说,游了八年“长江”(刘白羽《长江三日》)也登了八年“泰山”(李健吾《雨中登泰山》)之后,我校来了个新校长。新校长也是教语文的,据说还获得过国、省、市等各级荣誉证书和奖章。他有不止一捆的理由,证明我这种“现象”是非杜绝不可的。他在“事先”与领导班子“交换意见”后,通知我改行——教政治。这个决定促成了我的决定:停薪留职,弃教从商。适逢堂弟买了辆东风牌翻斗车将远赴海南岛“填海”,我也就筹钱买了一辆,然后与堂弟一并前往。

椰树、棕榈、凤凰、木棉……初来乍到,我的情思很难融入到异域风景;翻斗车在公路上驰骋,我的心也在驰骋,方向却总是指着故乡和学校。两个念头,如一对鸳鸯,并存于我的心中。一个是,我败给了现行教育;一个是,我赢得了我的学生。我知道我一生都忘不了离校前的一幕: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妻“呀”了一声——全班56个人,一个不少,全来了,几个学生手里提着饺子皮,以及做馅子用的猪肉、韭菜等,说是要为我饯行。房子小,多数学生无处可坐,只好站着。我看大家脸上在笑,眼里却闪着泪花,就开玩笑说:“又不是生离死别……”谁知反而惹得几个女生哭出了声。我鼻子一酸,赶紧跟妻子进了厨房……水开了,我一锅一锅地煮,一碗一碗地盛。妻要帮忙,我不让。几个学生要帮忙,我也不让。我要亲手把一碗碗饺子递到56个学生的手中。其间,我想起班里有个女生,叫牧艳,回族人,不吃猪肉的,就吩咐妻打两个鸡蛋搅了,再拌韭菜做馅。妻笑着说:“你什么时候变得心细了?”其实,一个曾误用无色鞋油刷牙的人,哪里就突然“变得心细了”?只是我觉得:我欠学生的。长期以来,正是我的学生们扫淡了我心中的寂寞。当我走向教室窗口探出几个张望的脑袋时,当我外出归来学生们站在楼道栏杆边又笑又叫,争先恐后地与我打招呼时,当山区学生送我一束新采来的故乡的杜鹃花时,当教室里有学生悄悄录下我们的上课实况时,尤其是当学生们口中间或吐出优美的语言和表达出独到的思想时……我的心就像春风拂过的湖面,激动而澄明。

“你带过的学生再也不好带了!”常有同事如此喟叹。

……

光阴荏苒——两年过去了。

南国的阳光,早把我的皮肤晒黑,有如冬天的夜晚。生意场上的风风雨雨,洗尽我身上的书卷气,使我眼看就要成为“重利轻别离”的商人了。就在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小事。

一天傍晚,我的翻斗车正奔驰在从那大到马井的途中,突然停了。我和司机下车一查,传动轴没了。这可真怪,好比人走着走着路,突然就没了脚。我朝后看去,路上空空的,倒是不远的路边,有几个16岁左右的小青年正望着我们。我走过去,问他们看见我的传动轴没有。他们不吱声。这就有门。我恳求说:“请帮帮忙吧!你们看,我的车不好在这里过夜吧?”又静了一会儿,一个青年说:“给我们每人买包烟!”这是勒索,但我说“好”。旁边就有小卖部。又说5块一包的不成,要10块一包的。我再说“好”,换了10块一包的,共6包。之后一青年指了指路沟。我拨开杂草一看,传动轴果然被藏在路沟里……当天夜里,我失眠了,眼前老是幻现着那12只眼睛:冷漠、狡黠、自私、猥琐。如花的年龄!这样的眼睛!那么,他们是在校学生吗?从这里的经济条件看,应该是。雨果说“多建一所学校,等于少建一所监狱”,我看未必——如果学校不关注灵魂的话。我于是又忆起两年前的日子,并且想:倘使我的学生遇到这样的情况,会不会也一样“冷漠、狡黠、自私、猥琐”呢?不会吧。汪曾褀说得好:“一个看得懂齐白石的画和听得懂柴可夫斯基音乐的人,是不大可能搞打砸抢的。”我的学生还不懂齐白石,也还不懂柴可夫斯基,但是钟情于文学,这应该差不多。

同类推荐
  • 静态写作指导与好词好句好段(上)

    静态写作指导与好词好句好段(上)

    静态描写,是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静态描写是记叙文写作中使用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表现方法,也是一位写作者的基本功的体现。
  • 播音主持专业高考面试题解

    播音主持专业高考面试题解

    《播音主持专业高考面试题解》是为将来有机会投身于广播电视从事播音主持工作并希望顺利通过专业考试的高中学生准备的一本书。这本书既是一本指导专业考试的指南书,又是年轻的播音员主持人练习语言基本功的工具书。
  • 丛林之书(全集)

    丛林之书(全集)

    讲述印度樵夫的儿子莫格里还是婴儿的时候误入丛林,被母狼收养,成为狼群中的一员。小说讲述了莫格里从婴儿到长大的经历,以少年莫格里为中心,创造了狼妈妈、狼兄弟、黑豹、老熊等性格鲜明的形象。莫格里最终成长为一个勇敢而机智的丛林少年,他掌握了丛林中的兽民必须遵守的丛林法律,成为丛林之王。
  •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辽宁抗战英雄故事(小学高年级版)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辽宁抗战英雄故事(小学高年级版)

    从1931年的九一八,到1945年日本投降,辽宁人民共坚持抗日战争14年。在本书,是在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的安排下,作者选择了14位曾在辽宁土地上坚持抗战的英雄,进行了艺术性的撰写。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十四位抗日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这套书曾以数以五十多万的印数在辽宁省各级学校发行,深受广大师生欢迎。本册为小学高年级版。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3)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3)

    三十六行,行行皆有状元;而商场亦如战场,瞬间便又是另一翻风云。“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为我们隆重讲述了商界名人们的成长史,品他们于商海间的每一个决策后的那份坚定和执着。
热门推荐
  • 良辰多美好

    良辰多美好

    【3V3】坎坷境遇的他和她,从市井一步步走向逆袭人生,花样年华劫后重生,又陷入豪门恩怨斗争,他们将如何携手共揽一世风云?###本书以苏良辰与傅余生的坎坷爱恋为主线,呈现了各角色之间戏剧性的故事。……美好,利益,纠葛,都市男女演绎曲折蜕变!*****章章有料,欢迎入坑,吐槽!书友群:151215071作者外冷内热,实际笑点超级低^o^
  • 初见钟情于

    初见钟情于

    我知道有很多人吐槽我,我再说一遍,这本书本来就是我随意写的,没什么营养和内涵,看就看,不看也没事,删掉就好,谢谢。『短篇小说』江城清冷矜贵的苏家少爷,从小到大的淡漠,不近女色。有人就问他:“苏少,您为什么不喜欢接触女生?”被询问的苏少爷眸光温柔,语气缱绻:“我心里有个女孩,是我的小青梅,自儿时遇见,就不想再看其他女孩了,我怕她吃醋。”于是,江城的人都知道,苏家少爷有个小青梅。有一天,苏少爷带着自家的小青梅接受媒体采访,有媒体问:“苏太太,您和苏少谁在家里的地位高?”某小青梅看了他一眼,慢慢的说:“我一般都听他的。”苏大少爷笑着说:“我一般都是按我媳妇的话执行,她说什么我做什么。”于是,全江城的人又知道,苏少宠妻如命,整个江城的人都说,那个小青梅好福气。可苏少只是笑笑,不予回答。他们永远也不会知道,自那个午后,他遇见她,便是此生最大的幸运。
  • 寄卿汝

    寄卿汝

    你屠我满门,杀我皇族。反过头又对我嘘寒问暖,百般呵护。你说你只想要我,却放不下那江山美人。若那年大雪,我从未认识你多好......
  • 王爷有疾:替嫁王妃太妖娆

    王爷有疾:替嫁王妃太妖娆

    她是享誉全球的顶尖地下医生,道上人称“鬼医”,因一场意外一朝穿越成了相府不受宠的二小姐。这受尽欺辱也就算了,还得被逼着嫁给一个寿命不到三年的病秧子,只是等纪青雪嫁过去后才发现这王爷病得还不是一般的轻。第一天,某王爷笑容可掬,如沐春风:“阿雪,城外的桃花开了,我们去看看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顾先生你的萌宝已上线

    顾先生你的萌宝已上线

    (女扮男装+男女主1V1身心干净+龙凤胎萌宝苏炸天!)因为害得权势熏天的顾四爷残疾加重,宁烟被迫成为他的特别护理。结果……宁烟扶着老腰欲哭无泪,什么残疾,行动不便,全TMD是鬼扯!
  • 弃妃绝爱

    弃妃绝爱

    本文大虐。虐心,虐身。古穿古,俗称灵魂附身。新婚?大红的花轿,娶的是当朝的八公主。亲人?却在她伤心欲绝的那一刻将她推落了悬崖。生无可恋,活着亦是枉然,可幽幽转醒,不是森冷的阎罗殿,却是面对着最暴戾的凶残,那冰霜般冷寒的男人,那仇恨中染血的目光。大红的嫁衣,绣着鸳鸯戏水的锦被上却触目惊心的鲜血,她茫然的看着身侧邪戾而狂暴的陌生面容,那眼中是可以燃烧一切的仇恨。心死,身残,再一次转醒,却是铜镜里一张陌生的面容,背负了一个已死女子的过去,忘却了曾经的自己。重生后,她又将何去何从?!!!!!!!!!!!!!!!!!!!!!!!!!!!!!!!!!!!!!!!!!!推荐旧文完结小说:《替身老婆》终结系列之一(杨雪落和安熙照)《替身床伴》终结系列之二(雨清和曲驭)《穿越之调戏美男》终结系列之三(叶蔷和叶君寒,雷辰)古代文:完结《只和皇帝玩亲亲》(阿九和夜帝、)《穿越之杀手皇后》(彦水水和彦少卿)公众文:《弃妃绝爱》。!!!!!!!!!!!!!!!!!!!!!!!!!!!!!!!!!!!!!!!!!!!!!!!!!推荐好友的文文,《香凝情仇》
  • 父母应知的经典教子故事

    父母应知的经典教子故事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从古到今,无数杰出人物和优秀人才的成功都与其接受的良好家庭教育有关,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和人的一生成长中,都具有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 朱子家训·增广贤文(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朱子家训·增广贤文(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从零开始创造地下城

    从零开始创造地下城

    那是一座神秘的城堡,坐落在森林的中央。有人传言,阴影城堡的主人是可怕的怪物,但是也有人反驳说,那只是个爱笑的金发男孩。心怀贪婪的佣兵来到城堡当中,有些人死了,有些人再也没有办法离开,只有永远都无法散去的乌云,裹挟着寒冷的雨水,无休止的浇灌在腐败的森林中。(本书充斥着大量带脑子不带脑子都看不懂的情节,请不明所以的亲们右上角点X,真的,这本书不适合你们放松看。)
  • 文化与诗学(第七辑)

    文化与诗学(第七辑)

    《文化与诗学(第七辑)》是《文化与诗学》的第七辑,对中国的文化与诗歌学作了深入的研究。全书共分五个部分,内容包括:理论研究、历史题材创作和改编重大问题讨论专辑、文学批评、论文、书评。《文化与诗学(第7辑)》内容丰富,论述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