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04500000006

第6章 怎么教书(5)

徘徊于海岸,看滚滚波涛奔向天边,我心里突然响起一个声音,初始很小,继而越来越大:语文老师的人文素质,决定着全民族的人文素质!一代一代的人从语文老师的手下经过,造就了语文老师特殊的文化枢纽地位。其地位之重要,决非诗人、作家、艺术家和一般社会学家所能相提并论的!

噫吁嚱!我何错之有?

人的命运就是这么奇妙,一件偶发的小事,往往能擦出思想的火花,猛地照亮你整个的精神世界,使你明白:自己正走着怎样的路,以及应该走怎样的路。——三年合同期未满,我就廉价处理了翻斗车,就地埋藏了发财梦,提前返回了学校。妻这样致欢迎词:“人好好地回来了,比什么都好。”又说:“你要是不回来,生意场上多了个平庸的商人,教育界少了个优秀的教师。”说得真好。与此同时,学校也很爽快地接纳了我,并且没有坚持要我改行。原因据教语文的,获过国、省、市等各级荣誉证书和奖章的校长说,他通过补充调查,发现我的学生考分其实并不赖。

此文就要收尾了,请诸君忍耐片刻,容我就此问题再噜苏几句。我发现,甭管你是搞重灵魂的素质教育,还是搞不重灵魂的应试教育(就倾向性而言),学生的考分横竖差不多,正如用棉花做的冬衣和用芦花做的冬衣看上去几无差别一样。其结果是,前者认为“吃力不讨好”,后者认为“不平庸不行”。这很奇怪!事关社稷文化和民族精神,何去何从,还望教授们去细细思量……

至于我,怕是要做一辈子“另类”的。

写在媒体报道之后

2006年年初,《教师博览》刊发了董玉洁先生写我的《大街上的猫步》一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紧随其后,《武汉晚报》及湖北电视台、湖南卫视相继采访了我,并分别在“人物新闻”版及《特别关注》《晚间新闻》栏目给予了报道。就事论事,我大约算是“出名”了吧。

但我一向比较明白事理,譬如刚才,我就没有将“出名”误写为“成名”,因为这是两回事。我心里再清楚不过:作为报道对象,我不是正面典型,也不是负面典型,而是所谓的中间人物,或者按《武汉晚报》的说法,是“教育界的一个现象、一个话题”。那么,我是教育界的一个怎样的现象呢?《武汉晚报》在阅读提示中写道:“二十年坚持另类教学,两度离校‘出走’。”

独坐于书房,凝神于这则提示,我不觉笑了。想当初,记者曾给我寄来初稿,提示中写的是“素质教育”,而现在改为“另类教学”,真是用心良苦。据我的理解,这后面其实是潜伏着两层意思的:其一,什么是素质教育?目前尚在探索之中,而将我的所作所为称为素质教育,显然有欠谨慎;其二,眼下的情况依然是,能说的不能做,能做的不能说。若视我为素质教育的先锋,等于陷我于困境——据我所知,该市某校长就曾坦言:“我们要的是教书匠,不是教育家。”至于“两度离校‘出走’”,我猜报纸是欲以我的个人遭遇,吸引广大读者都来关注这种“现象”,并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真是百感交集:这么些年来,我仅仅是坚持了常识而已。

若说《教师博览》是教师自己的刊物,那《武汉晚报》、湖北电视台、湖南卫视就是典型的大众媒体。使我异常惊讶的是,自从我的事迹在大众媒体上被披露之后,也可以说,自从“家丑”外扬之后,读者反响之热烈,用《武汉晚报》黄明记者的话说,是她“从事记者职业以来所未曾见过的”。短短一周内,编辑部收到的读者短信、信件累计逾千,记者本人的手机收件箱更是频频爆满,甚至凌晨两点还有读者发来感想。她很高兴,而我很感动:广大读者对教育关注到如此程度,对我个人更是充满理解和体贴。

以下是记者转发来的部分读者短信,我们可视之为“来自社会的声音”。顺便说一句,短信中有些对我的溢美之词,颇令我汗颜,毕竟,他们还不太了解我,而我自知远不如他们所希望的十分之一。

功利型的应试教育让小学生失去童年,让中学生身心疲惫,让很多大学生没有精神境界而徒具躯壳,救救孩子们!

我希望中国出现千万个蔡兴蓉老师,建议对功利教育深恶痛绝的老师们团结起来。

为什么我没有那么好的命,没碰到蔡兴蓉那样的“中国式抒情的人道主义教师”?

蔡老师说得太好了,语文老师的人文素质决定着全民族的人文素质!我中学时代有幸遇到了一个蔡老师式的语文老师,这让我几十年来受益匪浅。但我也劝蔡老师讲求一点策略,改革也是需要迂回的。

支持你,执著的蔡兴蓉!

我希望蔡老师能到我们学校来任教,这样的老师在这肯定会受到学生们的欢迎的。

蔡老师并非另类。他未被认可,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我是来自广东的教师,有着与蔡老师一样的孤独,很想趁这次在武汉学习的机会与蔡老师交流。

我认为蔡兴蓉是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我欣赏他以“指南针的意志和刚铺上路面的沥青的热情”坚持理想。

蔡老师的做法现在看来的确另类,不适合当前的应试教育,但是,难道中国的教育非要把老师学生逼到无路可走才好吗?如今的老师学生真的累,中国的教育不能再摧残学生了,如果老师们都能思考并实践蔡老师的另类教学,当前的教育现状是否会有所改变呢?学生和老师需要卸下枷锁,健康生活。

我和蔡老师有同感:中国的教师太功利,分数是学习的目的,孩子们的天性在十几年的分数战中被扭曲,我们做家长的很无奈,也只能顺应潮流,同时牺牲了自我。

这个老师不简单。老师只能点拨,孩子书看多了还愁作文吗?我儿子的语文老师也这样教学,孩子很受益。

这是改变功利教育的好典型,我们一定要支持他,中国教育才有希望。

中国的教育要不断进步、变化,再也不能把蔡老师隔离在教育界的边缘了。

给他一点空间吧,他的勇气可嘉,让星星之火燎原吧。

另类很难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下坚持20年太不容易了。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记者问我有什么话想对读者说,我想了想,写下一篇《致读者》,登在次日的《武汉晚报》上。因篇幅很短,所以也抄在下面。

《武汉晚报》上黄明记者的一篇《蔡兴蓉:在大街上走猫步的人》惊动了大家,也惊动了我本人。黄记者转来大家的“热评”,使我深受感动,并体验到一种“正义安全感”——就像小时候受了委屈,欲哭无泪,远远看见家长来了,反而“哇”地哭出了声。

谢谢大家!

但我毕竟不是孩子。孩子正在“学会做人”,仿佛他们现在暂时还不能叫人;孩子正在“学会生活”,仿佛他们现在暂时还不配生活——他们正接受着成人世界的种种设置,过着很奇怪的日子。我的意思是:跟孩子们的遭遇相比,我这点委屈,实在是不算什么。

我为什么被人称作“另类”?在我看来,是因为我一直在坚持常识。

呜呼!一个教师因为坚持常识而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这本身说明了两点:一是社会良知尚存;二是教育病得不轻。这两点一好一坏,我算是同时体验到了。古代有个名叫张锷的人,身患奇疾,半边身子冷,半边身子热。我想,我的情况和他差不多。

这的确是非常可怕的:多少年来,应试教育滋生出以功利和短视为特征的新“常识”,新“常识”覆盖旧常识,好比稗子覆盖着稻谷。或者说,利令智昏使教育走向了自身的反面。

有读者问我坚持常识——他称作“素质教育”——二十年,是否还会一直坚持下去?我的回答如下:我做着自己应该做和喜欢做的事情,无所谓坚持不坚持;我当然会一直做下去,就像萤火虫发亮,不光为照亮草丛,它自己也非闪不可。

热闹过去了,生活复归宁静。在宁静中回首热闹,自然会沉淀下许多感触。其中,我尤其不能忘记的,是湖南卫视的一个“作秀”的场面:记者让我扮成农民,头戴草帽,肩搭毛巾,挑着一担书,走过一段路,然后举起一本书高喊道:“施农家肥啰!施农家肥啰!”然后有男女学生们口里喊着“抢肥啦!抢肥啦!”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我开始觉得别扭,不想配合,但旋即就笑着同意了。因为我发现,记者还是有办法的:这个貌似作秀的场面,正是一种灵魂的摄影,观念的定格。多少年来,我不是一直坚持“教育即生活”的常识并为之屡屡受挫吗?放大片、播名曲、下围棋、在郊外上课或旅行等,在我看来莫不是教育,莫不是生活,而自由、广泛的阅读恰是教育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由此看来,我的绰号除了“另类教师”“在大街上走猫步的人”之外,还得加上一个——“施农家肥的人”。

请允许我再说一遍,我所做的一切莫不在常识范畴内。有人说:“生之幸福,乃心之幸福也。”而为着“心”的发育和提升,先哲们很少有不强调闲暇的重要的。罗素甚至主张“开展一场引导青年无所事事的运动”,他奉劝人们欣赏“无用的”知识,如艺术、历史、英雄传记、哲学等。他相信,只有从“无用的”知识和无私的爱中才能滋生出人生智慧。

我想,教育界唯有盛行这一理念,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才不像一句笑话。

一个人明白了某种事理,就不好不一直做下去。对照当下的教育模式和评价机制,我大约算得上是热力学上的反熵现象吧。但我至今尚未下岗,还受到媒体大众如此的关注和尊重,这又使我愿意相信:苹果开始转红了,虽然一眼还看不出来。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景泰蓝(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景泰蓝(阅读中华国粹)

    景泰蓝变化多姿,遗型淳厚,纹饰典雅,技巧精湛,色泽悦目,是我国数千年的工艺美术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珍晶,在当今依然绽放出炫目的光彩。《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景泰蓝》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
  • 教你学马术·轮滑(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学马术·轮滑(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室内外体育运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主要项目有田径、球类、游泳、武术、登山、滑冰、举重、摔跤、自行车、摩托车等数十个类别。
  • 中国古代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中国古代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本书所收我国古代寓言,按照思想内容,可以概括成三类。第一类是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的哲理;第二类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第三类是具有讽刺性的。 本书所收我国古代寓言,按照思想内容,可以概括成三类。第一类是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的哲理;第二类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第三类是具有讽刺性的。
  • 美洲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美洲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哈佛家训(黄金版)

    哈佛家训(黄金版)

    《哈佛家训(黄金版)》通过讲述一个个真实生动、富含哲胖的名人故事,启迪孩子的智慧,引发孩子的思考,激励孩子以坚韧的毅力、乐观的心态上挑战未来,赢得成功。如果此书是灯,希望能照亮青少年前行的路。如果此书是路,希望能引领青少年走向理想之路。
热门推荐
  • 道德會元

    道德會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李想的北宋

    李想的北宋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亲情,友情,爱情,事业,种种李想曾经奢望而不得的东西一一被他揽进怀中。这是最糟糕的时代,在不知何时会降临的灾难面前,李想拥有的所有一切都可能是镜花水月,转瞬即逝。在李想相信了这次穿越于他而言是一次美丽的旅途之后,他却蓦然惊觉,辉煌的时代,已到了穷途末路。距离灭亡,还有十年。李想,你该怎么做?
  • 当你和世界不一样:自我成长修炼书

    当你和世界不一样:自我成长修炼书

    在茫然的青春里,看不到远方和希望,是因为我们不够勇敢。做自己,才敢大声呐喊,才有前方的曙光和希望。本书是一本自我成长修炼手册,带领你感受自我、寻找自我、实现自我,让你重新发现你自己,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 这样做女孩最聪明全集

    这样做女孩最聪明全集

    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女孩的命运没有人可以左右,关键要看自己如何把握。好的人生都是规划出来的,没有一个女孩生来就是好命的;谁都知道人生难以预料,但是任何事情只要顺着规划好的路去走,就算有时候会有偏差,结果也还是走不出这个已经规划好的范围圈。
  • 妈妈不生气 孩子很争气

    妈妈不生气 孩子很争气

    在多年的教子实践中,作者深切地感受到,很多家长教育方式和方法不正确,以分数为导向,只把孩子当做学习机器,过多干预孩子的积极性和兴趣,结果却适得其反。通过借鉴书中高考状元们的学习方法,优秀父母的教子方式,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最争气。
  • 年年有条小鲤鱼

    年年有条小鲤鱼

    年泡泡是一条享年250岁的小鲤精,毕生梦想——跳龙门,于是她为了成全自己的梦想,毁掉了所有人的梦想。
  • 盛开:第十八届全国新概念获奖者范本作品(散文卷)

    盛开:第十八届全国新概念获奖者范本作品(散文卷)

    《盛开:第十八届全国新概念获奖者范本作品(散文卷)》中所收录的均为第十八届全国新概念作文获奖者的优秀作文范本。新概念作文大赛为深受学生读者欢迎的全国作文比赛,获奖者均为同龄作者中的佼佼者,创作能力出众。这些作品文采飞扬,独树一帜,立意新颖,文思精巧,可以让学生读者在享受阅读的同时汲取优秀作文精华,快速成长,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对于中学生读者来说,本书既是一本作文“圣经”,又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经典。
  • 我真的不是灵修

    我真的不是灵修

    “你就是杜航吧?我很崇拜你的。听说前几天发生在锡市的那次S级诡异事件就是你一个人解决的。”“你这么厉害现在的修为一定很高吧?”“是灵罡级,还是灵神级?或者更高?”每当这样的问题,杜航总会露出不置可否的微笑,不做任何回答。这在外人看来或许是深藏不露,其实只有杜航自己才知道他根本就不是灵(和谐)修。
  • 时间的羽翼

    时间的羽翼

    诗人郑重正是在其极度自由的诗写中,淬炼出蕴藏在自己人生坐标轴上的三个关键词---孤独、倒影与柔软。以孤独的姿态远行,寻找着相似的倒影,并最终抵达更为柔软的自己。
  • 平凡之死

    平凡之死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历代宋帝都有两大忌讳:一忌武将,二忌国之重器。忌武将,因此杯酒释兵权;黄袍加身,因此忌国器,遂刻印十数方玉玺,怎料传国玉玺何等身份,岂是能仿制的,因此也在不停寻找。终于,这一年,猎宝之三出世,记载的消息,正是国之重器:传国玉玺。紧接着,长安城临兵镖局被灭;司马家家主被枭首;司马一族封地减半;四大权倾朝野的贵族,外加江湖纷争,人心叵测,主角凡念,不自觉被搅入到这趟浑水之中。入浑水,得一线生机;妄自清,人神共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