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04500000007

第7章 这么教书(1)

我的课堂生活

2000年以来,我在《教师博览》上发表了十余篇文章。这十余篇文章,所讲多是自己的切身感受,好像一个身患疥疮的人,时时不忘自己的痒痛。这就给好心的读者造成这样的印象:作为内地教改者,我怎样形影相吊,怎样特立独行,怎样“饮罢此身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怎样“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总之是,怎样从事着“一个人的战争”。不言而喻,我也因此赚取了许多同情和眼泪。

然而,这毕竟只是生活的一个方面。

说到底,从某种程度上讲,我所遭受的孤独和歧视是我自己要求得到的。我很清楚,教改和其他任何改革一样,绝没有一帆风顺的道理,何况是个人性的改革。而教改的实质——据我的理解——无非是把教育变成生活,从而使教学双方皆获得解放;20年来的身体力行,尤使我深味其中的甘甜,以至我乐此不疲,欲罢不能。否则,您知道,金属也是有疲劳限度的。

这生活,就是我的课堂生活。

自从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创立班级授课制度以来,几个世纪过去了,而夸氏的初衷——教育的严谨秩序应该以自然法则为借鉴——却一直未能在课堂教学上得到充分的实现。探本索源,则在于课堂教学在快捷和大面积地传播知识的同时,也派生出了许多副作用: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交流方式的单调和单一,褊狭的目标意识,课本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脱节,人世间伦常的缺失,等等。所有这一切,势必妨碍学生成为“光荣和幸福”的“真正的人”。

我的意思:将课堂教学生活化,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弥补课堂教学的先天缺陷,并从而迈向教育的本真。

一言以蔽之,我所理解的课堂生活,虽然涵盖了社会生活的一般素质,却有着更加明确的目的性,就是将知识、文化和精神统一起来。为了说得更形象,我可以举个例子。“疑”是怀疑和拿不定主意的意思,这是知识;“疑”的左半边是匕首和箭,右半边是矛的上部和走的下部,表示敌人拿着匕首和箭来了,当事人不知道是挺矛反抗好,还是拔腿逃跑好,这是“疑”的来历,是文化;如果当事人就是你,这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你跑还是不跑,则涉及人生观和价值判断,这就是精神了。

同时,我时常告诫自己的是:目的要隐蔽在事件之中。恩格斯说过,艺术家的见解愈隐蔽,艺术性就愈高。教育作为一门艺术,理当亦然。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使课堂生活本色天然,充盈完美;显明局促的说教,反让课堂生活如同压缩饼干、脱水蔬菜,失去了生活的常态。

一个女生又迟到了,怯怯地走到我的面前,说:“蔡老师,我的闹钟坏了。”我没有接这个话,而是柔和地说:“你知道我为什么站在这儿吗?我在等你。你来了,我就放心了。”静了一会儿,我说:“请进吧。”从此,这个女生的闹钟就再没坏过。

早自习时,一个男生睡着了。我说:“安静!安静!”教室里安静下来。我说:“大家读书小声点,不要打扰了这个同学的睡眠。”突然的安静,使男生醒过来。他看大家都在冲他笑,老师也在冲他笑,很不好意思,就搔搔头,赶紧打开了书本。

一次,我正讲着课,看到有个学生用食指顶着课本,用另一只手捋着,使课本转得飞快。这当然是一种本领。但是我问:“同学们,我刚才讲到哪了?”大家愕然,连转书的同学也注意到了。于是我说:“郐国帅同学,请别再转书了。因为我老是担心那书会落下来。”在一片友好的笑声中,郐国帅同学抬起头来。

诸如此类的细节,是课堂生活中一个个的“点”,旨在为每个学生提供受尊重的机会,从而构成课堂生活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打破牧师传道式的单调格局,创设纷纭多变的生活化形式,就成为了课堂生活的关键。

下雪了!我灵机一动,改上普希金的抒情诗《冬天的夜晚》(课本上没有)。

中秋节,我和一位老师商议,将作文课调到晚上,地点则是满月朗照下的学校花园。

黑板上有一个文言难句:“君子病无能也,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我请一同学上来翻译,并告诉他,如果没有把握,可以另请一个同学上来磋商,以此类推,直到译好为止。现在还记得,那一次断断续续共上来八个同学,终于合作完成了译句:“君子只担忧自己无能,不担忧别人不理解自己。”总结时,我指出大家在合作过程中,有两处发出了“天才的闪光”:一是将“病”合理引申为“担忧”;二是将“不己知”译成“不知己”,成功运用了“宾语前置”规律。

一个衣贩不断喊着:“两块,两块!两块钱一件,一件两块钱!便宜地卖,亏本地卖,瞎卖!”我就近找姨妹借来录音机,录好这声音后,再拿进教室里放给学生听。学生们笑得前俯后仰。我问这几句话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大家说:“‘两块,两块’是反复,‘两块钱一件,一件两块钱’是互文,‘便宜地卖,亏本地卖,瞎卖’是排比。”

春天踏青,是我的课堂生活的自然延伸。否则,花也不识,树也不识,我不知道这样的青春是什么样的青春。有一回,船至汉水中央,学校派了个青年教师骑车赶来,在岸边喊:“回来,回来!”我对学生说:“我没有听见。你们听见了吗?”学生们异口同声:“没有!”我说:“走!”

……

时光总在飞逝,再过20年,我就到了杜工部所谓“眼枯即见骨”的年龄。其时,倘有人问起我青壮年时期最重要和最有意义的人生经历,我想,我能娓娓述说的,大约就只有我和学生间发生的无穷无尽的故事——我的课堂生活。

毋庸讳言,在今天这个系统内,一个人要按教育规律办事,是得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的。这一点,我在前面提到的“十余篇文章”中已多有陈述,此不赘言。但是我毫不羞愧,更不想泯然众人。罗曼·罗兰曾说,即使在最悲伤的时候,内心深处也洋溢着乐天的气派。我也一样。我的乐天气派就源于我的课堂生活——它确乎能避免人的机械化,而促进生命中一些根性的和活性的东西。

学生身上表现出的一些根性的和活性的东西,正是对一个教师的最好的酬报。前不久,我用相框裱好一张放大的合影照,挂在我的书房里。工作倦了的时候,一望那合影照,我的心就立即变得格外温暖,眼前也出现了当时的情景:那年班级元旦晚会结束时,有个学生一呼“跟蔡老师照张相!”立即得到百应。同学们从左右两翼围过来,层层叠叠,将我围在中间。大家又是笑,又是叫,又是挤,又是闹,但很快就安定了下来。就在摄影师按下快门的前一瞬,我发现我儿子(他也在班里就读)好不容易挤到了我的身边!看来,我儿子和某些领导、同事看法不同——他是以父亲为荣的。

过了几天,我又在合影照上题写了黎巴嫩文学家纪伯伦的一句话:

“母亲心中的歌,通过孩子的嘴唇唱出来。”

从语文老师到围棋教练

有一个语文老师,刚读过卢志文校长的《校园呼唤闲暇教育》,又适逢学校新设围棋课,就报名做了围棋教练——他是业余三段。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带大科,而带小科——不,围棋连小科都算不上。他听了,略一沉吟,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太守,人送他一盆金鱼。此金鱼不是一般的金鱼,美甚,人称“九尾狐”,属文房清玩,价亦不菲。过了一段时间,他对送鱼的人说:“前惠鱼,美观是美观,就是味道特别淡。”——“九尾狐”入了他的肚肠。听者大笑。而他的结论是:此太守也许能做任何事情,唯独不能当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此人太无趣。

他有一副大型磁性围棋盘,就是大家在电视《纹枰论道》栏目里常见的那一种。每到了他上课的时候,他就把棋盘拦腰一折,用胳膊夹着,整个人像上了半边夹板,斜斜地走向教室——无论如何,这看上去总是有点奇怪。

听过他课的人都说:在黑白世界里,他也还是个语文老师。

黑白斑斑乌间鹭,明窗净几谁知处。

……

不听穿林落雨声,眼前唯有烂柯枰。

……

共藏多少意,不语两相知。

他在解释“围棋是什么”和“为什么学围棋”的时候,总爱引用诗歌词赋,并沉湎于那幽美之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下棋就不能充分增强智能和记忆力,下棋应该作为智能修养的科目之一列入小学教学大纲。”他却对此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围棋是“建立在数学(计算)基础上的诗歌”,是一门“以事实为基础,以想象开辟道路的艺术”。这就是说,他认为围棋的艺术性要高于技术性;学棋的目的是培养想象力和美学理想,苏氏的“增强智能和记忆力”虽然也很重要,却只是第二性而已。为此,他说他最景仰的棋手是以下三个日本人:创立“雄浑壮丽,天马行空”的宇宙流的武宫正树,“宁输也不下愚形”的“美学博士”大竹英雄,主张“流水不争先”和“平平淡淡才是真”的高川格。

从一个年级到另一个年级,从一个班到另一个班。

从前讲“之乎者也”,现在讲“扳、夹、托、靠”;从前讲文言句式,现在讲围棋定式;从前讲布局谋篇,现在讲“开局、中盘、官子”;从前讲惜墨如金,现在讲“每手棋的价值”;从前讲婉转含蓄,现在讲“手筋”“腾挪”;从前讲学问基础,现在讲“厚势的潜力”;从前讲人生命运,现在讲“大局观”和“胜负手”……从语文老师到围棋教练,他很满意,好像他天生就应该是教围棋的。

教室里其乐融融。

很快,第一批围棋爱好者出现了: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操场上、花园里,你总可以看见一对对学生在纹枰对弈;食堂里、寝室里,大家的闲聊中开始出现了围棋术语。

他像一个技术员,更像一个艺术家。他流连于一个个棋局之间,帮助解决各种技术问题,同时总要暗示或昭示大家,围棋的境界就在于:学会围棋定式,然后忘掉;让每手棋拥有最多的可能性,以凸现出围棋世界无穷无尽的未知因素。

他最喜欢与学生下让子棋。从让九子到让六子,从让六子到让四子,从让四子到让二子。学生愈进步,让的子就愈少;让的子愈少,他就愈得意。

有一天,一个学生说看到一个女同学上衣的三颗白扣子,就想起“三连心”,另一学生说近来做梦老梦见一个简单定式——挂角、小飞,觉得很美。他听了,兴奋得不得了,立即摆出一个小目定式,说:“围棋除了绘画美,还有音乐美哩——你们看,你们看,这是不是很有节奏感?”

每次挂盘讲解赛事实况,对同学们来说莫不是一件开心盛事。因为他既讲棋,又讲人,用他的话说,“知人论文”和“知人论棋”是一回事。这样,教室里就经常“走进”一些奇人:“抗日英雄”聂卫平、“妖刀”马晓春、“石佛”李昌镐、“魔术师”曹薰铉、“二枚腰”林海峰、“计算机”石田芳夫、“天才少年”李世石……正是这些人物独具特色的个性,使得整个围棋世界参差多态、美不胜收。

“棋下好了,人也就做好了。”他常如是说。

时间长了,围棋教学越来越成为一种生活,而他也从“师爷”完全变成了“师兄”。

不下棋的时候,他和学生们的闲聊真是海阔天空、无所不及。他讲围棋的起源是“尧制围棋,丹朱善之”——丹朱是尧帝的儿子,他讲围棋里包含的“天文、历法、军事、王政”等知识,他讲历史上围棋怎样流传到朝鲜和日本,他讲南唐后主李煜、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杜甫、苏轼、黄庭坚以及中日诸多高僧痴迷围棋的故事,他讲眼下中国、韩国、日本“三国鼎立”之势,他讲“国盛则棋盛”的道理和天元赛、应氏杯、春兰杯等国际大赛,他讲我国围棋制度和一些九段国手的命运……总之,他认为做好任何一件事情,光靠手和脑是不够的,还得有一种视野,有一种胸怀。

前几天,一个学生问他围棋为什么又叫“烂柯”,他说:“东晋时铁门镇南的蔡庄村,住着一个姓王的砍柴人。砍柴人以前称作‘樵夫’,所以,村人称这个穷得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的汉子叫‘王樵’,也有些文绉绉的人把这名字写成‘王乔’。”

“有一天,王乔上山去打柴,砍了满满两大捆,哼着歌子挑下山。走到半山腰,王乔忽然闻到一阵奇香。他不由得放下柴担和斧子,循着香味寻去。翻过一座山,见一座小山梁的半腰长了一棵老大的桃树,结了满树粉红的桃花。那香气就是桃花散发出来的。桃树下,有两个老人正在下棋。王乔看着时辰还早,就走过去,蹲在棋盘边观棋。刚看了一会儿,忽然有花瓣纷纷飘落下来。王乔抬头一看,桃花谢了,已结了满树青青的小桃。王乔看看两位老人,白发银须,红光满面,正在棋盘上专心厮杀呢!王乔看棋下到揪心处,又低下头去看起来。过了一会儿,王乔觉得肚子饿了,就起身想回家,抬头一看,满树的桃子已长得拳头大且红艳艳的了。王乔忍不住摘了一个走着吃起来。这桃咬进嘴里又香又甜,咽进肚里浑身长劲,一口下肚就不饿了。”

同类推荐
  • 养老护理沟通技巧

    养老护理沟通技巧

    本系列教材是上海和佑养老集团经过多年研究、实践与探索,参考并结合国际上先进的养老护理知识与项目管理理念,为提高养老行业从业者的知识及技术水平而编写的,另外该套教材也可用于养老护理员的教育和培训。
  • 生物知识知道点:亟待保护的珍稀植物

    生物知识知道点:亟待保护的珍稀植物

    自地球出现生物以来,经历了约30亿年漫长的进化过程,如今地球上大约有500~1000万种生物。物种灭绝本是生物发展中的一个自然现象,物种灭绝和物种形成的速率也是平衡的。但是,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自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兴起以后,这种平衡遭到了破坏,物种灭绝的速度不断加快,其中仅高等植物每年大约灭绝200种左右。
  • 声律启蒙(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声律启蒙(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汤姆叔叔的小屋(领跑者·小学生新课标经典文库)

    汤姆叔叔的小屋(领跑者·小学生新课标经典文库)

    专为小学生打造,符合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扫清字词障碍,有效提高阅读水平和作文水平。在快乐的阅读中健康成长。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围棋(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围棋(阅读中华国粹)

    围棋最早称“弈”或“棋”,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后人根据下棋时黑白双方总是相互攻击、相互包围的特点,称之为“围棋”。围棋是中国古老文化中的瑰宝。它巧妙地将竞技与艺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围棋文化,散发着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在经济发展、竞争加剧的今天,围棋文化的社会价值日益凸显。学习和了解围棋,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而且可以提高个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培养创造潜能和思维能力,还可以磨练意志和毅力,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社会压力的能力。古老的围棋奥妙无穷,借用老子的话说就是“玄而又玄,众妙之门”,让我们轻轻打开这扇“门”,去领略围棋文化那独特的艺术魅力吧!
热门推荐
  • 神话:魅力神话传说

    神话:魅力神话传说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物态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表现。中华文化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而内涵博大精深的传统优良文化,历史十分悠久,流传非常广泛,在世界上拥有巨大的影响。
  • 诸佛集会陀罗尼经

    诸佛集会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嫡女医妃:逆天大小姐

    嫡女医妃:逆天大小姐

    一夜之间,情人,妹妹齐背叛!苏离被丢弃,被人凌辱,被毁容。竟都是他们的阴谋,可恨她竟蒙在鼓里。情人亲手掐死她与他的孩子。挑断她的筋脉,他的眼中只有妹妹。而她却是落了一个被挖眼珠,割舌断脉,砍掉四臂,成为人彘,一把火烧的下场。她不甘,不甘心这一世全被妹妹给操纵。再睁眼,她竟回到十四岁那年,一切重新来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物势篇

    物势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唐悬疑录(全集)

    大唐悬疑录(全集)

    《大唐悬疑录》系列小说是关于唐代隐秘文化的历史悬疑小说,作者通过惊心动魄的阴谋杀局、丝丝入扣的缜密推理,引领读者逐步破解大唐历史中的阴谋玄机,本书堪称了解唐朝隐秘文化、体验烧脑中国风小说的第一选择,更是全景式展现唐代社会各面的长篇大作!
  • 爷,福晋又有喜了

    爷,福晋又有喜了

    三岁那年,二人御花园初遇,他一眼认出,欣喜若狂。八岁那年,二人湖边再遇,她的一颦一笑,都刻在了心底。九岁那年,二人月下谈话,他道一句,心仪之人闺名唤做锦娘。……一刻心动,两颗心慢慢相遇,遇见彼此,何止有幸三生。〖小剧场一〗“额娘,阿玛什么时候回来陪悦儿啊?”。“唔,你阿玛去后院除草了,很快。”〖小剧场二〗“阿玛,额娘肚肚里终于有小妹妹了吗?”。“乖,相信阿玛,这次还是个弟弟……”〖小剧场三〗:“笨阿玛,为了我的妹妹,弟弟们归我,额娘归你,剩下的你自己看着办!”【重生+穿越+宠文+一对一】【卿卿初入江湖,文笔不精之处,还望指教】
  • 天才狂医

    天才狂医

    鬼医谷鬼生的关门弟子唐钰拥有一身精湛的医术和高超的武艺,因缘际会救了美女林菲菲的命,从此身边美女环绕,艳遇不断。不管你是何方神圣,哪路妖魔,我遇神杀神,佛挡杀佛,誓要在这花都闯出一片天!
  • 三千独宠

    三千独宠

    【蓬莱岛】她是逍遥王爷的宠妃,却被囚禁在凤阳侯的府中。权倾朝野的侯爷,一个无权无势的王爷……他被世人讥讽绿云罩顶,依然不改初衷。他玩弄权势,用权力把人困在自己身边,可最后失去的却是……
  • Fifty Places to Drink Beer Before You Die

    Fifty Places to Drink Beer Before You Die

    What is the most unforgettable place you've ever taken a refreshing sip of a cold beer? In Fifty Places to Drink Beer Before You Die, Chris Santella explores the best destinations to crack open a cold one, reflect on the day, and take in the scenery. The book features the world's top locations for imbibing, from beautiful landscapes to beer festivals, breweries, classic drinking establishments, and brand-new, under-the-radar spots. With a mix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laces to visit —Asheville, Denver, Prague, Munich, Vienna, and more —as well as firsthand accounts from contributors such as Jim Koch (founder of Boston Brewing Company/Samuel Adams) and Joe Wiebe (author of CraftBeer Revolution), this book will make you want to trek to each must-see destination. Packed with beautiful, vibrant photographs that bring each locale to life, Fifty Places to Drink Beer Before You Die will leave you craving barley and hops and eagerly planning your next trip.
  • 半鹤黄日

    半鹤黄日

    鲁太保木匠爷溘然长逝。这在骆驼镇来说真是件太大的事!而且,让骆驼城镇甚至是全骊酐市任何一个认识鲁太保木匠爷的人都感到无法理解,如他老人家不可思议的传奇一生,他的辞世,竟也是一种叫人觉得匪夷所思的方式。事情是在四天前的早上,儿子鲁夏杰过几天要结婚了,女方是个刚毕业才两年的大学生,鲁吉永叔便和老父亲我们的鲁太保木匠爷一早起就开始收拾屋子院落的卫生。鲁夏杰在市里开一家叫21世纪生物制品公司的公司,这是第二次他结婚,第一次结婚不久媳妇就回娘家出车祸死了。鲁夏杰是我的族哥,也是我高中同学。他叫鲁夏杰,我叫鲁夏雨,我俩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