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
The Weight of Glory
【译按】“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人心中总有一丝难以平抚的渴欲,尘世不能满足。这是人的古老心病。路易斯曾设问,鱼儿岂会埋怨海水潮湿?假如鱼儿埋怨海过于潮湿,那就说明鱼儿并非永远是水生动物。同理,这份心病也许约略表明,唯物之宇宙,并非我们之所从来。理解荣耀,正当由此开始。
【§1.德性伦理的古今之变】
当今之世,你若问二十位好人,至德(the highest of the Virtues)是什么,十九个都会说是“无私”(Unselfishness)。可是,你若以同一问题,问古代的伟大基督徒,几乎每一位都会说是“爱”(Love)。[2]你该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吧?一个否定语词(a negative term)取代了肯定语词(a positive),这可不是一个语词变换问题。[3]因为“无私”这一否定性观念,带着这样一个暗示,即首要之务并非为他人谋求好处,而是自己不图好处,仿佛我们的“禁欲”(abstinence)而非他人之“幸福”(happiness)才是重点所在。我并不认为,这就是基督教之“爱”德(virtue of Love)[4]。新约圣经多处讲到克己(self-denial)[5],却从未说克己本身就是目的。[6]圣经告诉我们,克己并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为的是我们可以追随基督;而且,关于我们若追随基督最终会找寻到的东西,圣经里的每条描述,几乎都包含着激发渴欲(an appeal to desire)[7]。假如现代人心里蠢蠢欲动的是这一观念,即,渴欲我们自身之好处并热切希望乐享(enjoy)此好处是件坏事,那么我要说,此观念乃康德[8]及斯多葛学派[9]暗度陈仓,并非基督信仰之一部分。说实在的,假如我们虑及,福音书中毫不讳言奖赏之应许(promises of reward),奖赏还大得惊人,那么,我们就会看到,我们的主发现我们的渴欲(desires)并非过强,而是过弱。我们是三心二意之被造,当无限之喜乐(joy)馈赠给我们时,我们却耽溺于酒、性以及野心,恰如一个无知孩童,他情愿在贫民窟继续玩泥巴,因为他无法想象,海边度假的机会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实在太容易心满意足了。
【§2-4.奖赏并非全是交易】
不信基督的人常会说,这种奖赏应许,使得基督徒生活成了一场交易(a mercenary affair)。我们不必为此困扰。因为奖赏有好几类。有一类奖赏,跟你孜孜以求的事物没有天然联系,而且还和理应伴随这些事物的那些渴欲(desire)扞格不入。金钱并非爱情的天然奖赏;因此,一男子为了钱而娶一女子,我们就会称他在做交易。可是,婚姻确实是对真爱之人的正当奖赏(proper reward),他渴欲婚姻,就不算是交易。一位将军,为了封侯而英勇作战,就是做交易;为了胜利而打仗,就不是交易。胜利乃战争之正当奖赏,恰如婚姻乃爱情之正当奖赏。正当奖赏,并非只是赢得奖赏的活动之附加物,而是活动本身之圆成(consummation)。不过还有第三类奖赏,情况略显复杂。乐享希腊诗歌,当然就是学习希腊语之正当奖赏,而非交易;但是只有那些已达乐享希腊诗歌水平的人,由自己的亲身体会,才会说正是如此。刚起步学希腊文法的学童,不大可能像情人展望婚姻或将军展望胜利那样,展望他成年时乐享索福克勒斯。[10]起始之时,他不得不考分,以免受责罚,或讨父母欢喜,或者充其量,是为了一个他目前还无法想象或渴欲的未来美好愿景。因而,他此时之景况与交易有些类似;尽管他将要得到的奖赏,将实实在在的是天然奖赏或正当奖赏,但是在得到之前他并不知道。当然,他是逐渐获取奖赏(reward);乐享(enjoyment)萌发于辛劳之中,无人能够指出何日何时辛劳结束乐享开始。不过,正是趋近奖赏之时,他才能够为奖赏而渴欲奖赏(desire it for its own sake),这种渴欲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初步奖赏(a preliminary reward)。
论到天堂,基督徒之景况与此学童极为相似。那些因眺见神而得永生的人,无疑深知,天堂并非贿赂,而是他们尘世门徒生涯之圆成;我等未臻此境之人,无法以同样方式得知这一点。而且,除非藉由不断之顺服(obedience),并进而在我们越来越有能力渴欲终极奖赏(to desire the ultimate reward)之中,得到初步奖赏(the first reward),否则,我们根本无由得知。随着这一渴欲之加增,我们对它或恐是利欲的担恐,便渐行渐消,最终明白这想法着实荒谬。然而,对我们绝大部分人而言,这不会一日之内完成;诗歌取代文法,福音取代律法,憧憬转化顺服(longing transform obedience),乃渐次之事,恰如海浪渐次托起搁浅船只。
不过,我们跟学童之间,还有一项重要的相似之处。倘若他是个富于想象的孩子,他极可能会陶醉于适合自己年龄的英语诗人及传奇作家,一段时间过后,才开始隐约觉察,希腊文法将带给他越来越多的同等享受(enjoyment)。他甚至会怠慢希腊人,偷偷阅读雪莱[11]及斯温伯恩[12]。换言之,希腊人将会真正满足的那丝渴欲,已经在他心中,附着于一些对象(objects)上面。这些对象在他看来,跟色诺芬[13]及希腊文法无关。假如我们原本为天堂而被造,我们心中就已有了对“得其所”(our proper place)之渴欲,只不过尚未附着于真正对象(true objects),甚至还和真正对象相互争竞。我想,这正是我们察觉到的。无疑,有那么一点,使我的类比失效。学童应做希腊文法练习之时,所读英文诗歌,可能跟希腊文法练习引他走向的希腊文诗歌一样地好,因而,以弥尔顿[14]为鹄的而不航向埃斯库罗斯[15],他的渴欲并未找错对象。可是,我们的情形就不同了。假如恒常之至善(transtemporal,transfinite good)[16]就是天命,那么,我们一门心思渴欲的任何其他的善,必然在某种程度上是靠不住的(fallacious),它与那真正会满足我们的对象,充其量只具有象征关系(symbolic relation)。[17]
【§5-6.企求天堂,只因此地并非天堂】
谈说这份对自己那方遥远国度的渴欲(this desire for our own far off country),甚至你我此刻心中即能找到的这份渴欲,我感到有些情怯,甚至有些下作。因为,我是在试图揭开各位心中的那桩难以平抚的秘密(inconsolable secret)[18]——这桩秘密深深刺痛了你,以致你出于报复,称其为乡愁(Nostalgia)、浪漫情愫(Romanticism)或少年意气(Adolescence)。这一秘密,既令人心碎又令人心醉,以至于每次贴心对谈之中,正当呼之欲出,我们又吞吞吐吐,不禁哑然失笑。我们说也不是藏也不是,尽管我们既想说出又想隐藏。无法说出,因为它是对从未出现于我等经验之中的某种事物之渴欲(desire);无法隐藏,则因为我们的经验不时暗示它,我们就像个恋人,一提到某个名字,便没法若无其事。最为常见的权宜之计就是,称它为“美”(beauty),以为这样就有了个了断。华兹华斯(Wordsworth)的权宜之计是,把它等同于自己过去的某些时光。这一切,都是自欺欺人。就算华兹华斯真的回到了过去的那些时光,他找到的也不是事情本身(the thing itself),而只是其提示物(reminder);他所记住的,到头来本身还只是桩记忆(remembering)。我们以为美就在其中的那些书籍或音乐,一旦信靠它们(trust to them),也会辜负我们;它不在(in)它们之中,只是经由(came through)它们,它们给我们带来的是对它的憧憬(longing)。[19]这些事物——美,自己过去之回忆——是我们所真正渴欲之物的好意象(good images);假如它们被误认为是事情本身(the thing itself),它们就会变成又聋又哑的偶像(dumb idols),令其崇拜者心碎。[20]因为它们并非事情本身;它们仅仅是我们还未见过的花的香气,从未听过的曲调的回响,是我们从未造访过的国度传来的消息。[21]你是否以为我就像在编织咒语(spell)?也许是吧。不过,请想想你读过的童话故事。咒语一则用来解除魅惑,一则用来施加魅惑。你我都需要所能找到的最强有力的咒语,以便从加在我们身上将近百年的世俗魅惑(evil enchantment of worldliness)中苏醒过来。我们的全部教育,几乎全都旨在压制这一羞怯而又固执的内心呼喊;几乎所有的现代哲学,都处心积虑地说服我们,人类之美好(good of man)可以在尘世找到。值得一提的是,进步论或创造进化论[22]之类哲学,本身反倒见证了这一真理,即我们的真实目标其实在别处。当他们想要说服你,尘世就是你的家,请注意他们是如何着手的。他们一开始,试图说服你,尘世可以变为天堂,因而诱你在尘世心生放逐之感。接着,他们告诉你,这一幸事(fortunate event)在遥远之未来,因而诱你心生认识,故园(fatherland)不在斯世斯地。最后,为防止你对自有永有者(the transtemporal)心生憧憬,这样就会唤醒你并进而坏了他们的事,他们随手操起修辞,确保你不回过头来想:即便他们所许诺的全部幸福都会降临尘世之人,每一代人依然因终有一死而失去它,包括最后一代人,因而全部故事终将归于虚无,甚至连个故事都不是。这一派胡言,体现在萧伯纳先生笔下莉莉丝(Lilith)临终演讲中,[23]亦体现在柏格森的这一观点,即生命冲动(élan vital)[24]能够跨过所有障碍,甚至跨越死亡——仿佛我们能够相信,这一星球上的任何社会进步或生物进化,将延迟太阳之老化或推翻热力学第二定律[25]。
任他们怎么说,我们依旧意识到一种渴欲,是任何天然快乐(natural happiness)都无法满足的。[26]然而,是否还有理由去假定,实存(reality)会对此渴欲提供满足?“感到饥饿并不证明我们有面包。”[27]然而我想,这并没说到点子上。人肚子饿,是并不证明他将得到面包;漂流大西洋,会饿毙。不过,人之饥饿,确实证明了他这一族类藉摄食补养身体,他居于其中的世界存在着可食之物。同理,尽管我并不相信(我倒希望自己相信),我对天堂之渴欲(desire)就证明了我将乐享天堂,但我认为,这一渴欲是一个很好的迹象,表明天堂存在,有人将乐享它。[28]一男子可能爱一女子,却不会赢得她的芳心;可是,假如所谓的“坠入爱河”这一现象,发生在一个无性世界,那才是咄咄怪事。[29]
【§7-8.圣人立象以尽意】
这就是人心中的渴欲(desire),仍徘徊彷徨,拿不准其对象,仍大概上看不到此对象真正所在之方向。但是,关于此对象,我们的圣书给了些许说明。当然,那只是象征性说明(a symbolical account)。[30]天堂,依定义,在我等经验之外;而一切可以理会的描述,却必定关乎我等经验之内事物。[31]因而,恰如我等之渴欲独自为自个创造的图景,圣经中的天堂图景也是象征;天堂并非真的充满宝石,恰如它并非真的就是自然之美,或一首美妙乐曲。其间差别仅仅在于,圣书上的意象具有权威(authority)。它出自那些比我等更亲近神之人的手,而且经历了数世纪基督徒见证(Christian experience)之检验。这一权威意象,起初对我并无多大吸引力。乍看上去,它与其说唤醒我的渴欲,倒不如说令其冷却。这恰巧是我应预料到的。关于此遥远国度(the far-off land),倘若基督教能告诉我的,超不出我之气禀(temperament)令我能够忖度的范围,那么,基督教就不会比我自己高明多少。倘若它能够给我更多,那么可以预想,它不会像“到手的铜”(my own stuff)[32]那般立刻吸引我。对一个仅仅够得着雪莱的孩子,索福克勒斯初看上去索然无味(dull and cold)。假如我们的宗教是客观的(something objective),那么我们切莫因其中一些因素看上去令人困惑或拒人千里之外而转移视线。因为正是那令人困惑或拒人之处,才隐藏着我们尚且无知又需要知道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