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为财、为名利刻意追求,势必大动心思斤斤计较,生活变得繁杂,烦恼重重。久而久之,已无羞耻之心。你也许不知道,英国最高勋位“嘉德勋位”本起源于一根吊袜带。1348年,爱德华三世在一次庆功舞会上邀请一位女士跳舞,正在舞中,女伴的吊袜带突然掉了下来。爱德华三世很自然地为她捡起袜带,并若无其事地系在自己的腿上,边系边说:“谁以为邪恶,谁就可耻。”舞会结束后,爱德华国王决定,要让全体臣名都能获得这样的吊带的光荣。他将吊袜带改成了一条漂亮的绶带,上面写着:“谁以为邪恶,谁就可耻”。将他授予英雄。就这样,国王的恶趣味变成了最高荣誉,那些执着于追求最高荣誉的人是不是觉得诧异呢?
在春日暖阳下,独自与自己的心灵对白,享受这一刻孤独带给我的美丽。打开窗户,请进阳光,打开一本书,读一读心情,细细欣赏,对自己微笑,欣赏自己的时候,心情真好。人生路途,难免一个人独处,独处是一种能力。当自己一个人时,和自己的影子对话,可以探听自己灵魂的深度,可以测出自己对自己感觉的真实程度,喜欢自己,完善自己,愉悦自己美丽的生命之花。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里,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人要学会享受孤独,使之成为一种美丽。喧嚣尘世,宁静的心态最为可贵,其实,宁静如一泓清泉,要靠自己内心去净化。学会享受孤独,是一种能力,天马行空,让思绪飘摇,心如自在莲花,有时也是一种清雅。
找点闲暇、积点闲钱、忙里偷闲来点闲情,功名利禄等闲视之,安心做个等闲之辈,不亦乐乎,不亦快哉!这一连六个“闲”字,道出了一种心态。一种别样的境界和情怀。
找点闲暇,可以让心灵平静归于自然;积点闲钱可以让生活恬淡有味;忙里偷闲,可以让身体轻松愉悦;来点闲情,可以让日子如白云悠悠,宠辱不惊;功名利禄等闲视之,可以让人生淡泊宁静;做个等闲之辈,可以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生命需要许多角落,而闲适是一个不起眼的抽屉,尽管里边没有因为仰仗物力所获得的财富、地位和高贵,但至少能让自己在忙碌的世界保留一份从容和宁静,供心灵自由散步。脚踩大地,身在人世间,心存星空处,忙里偷闲,闲庭信步,没有观众,只见心灵独舞,独成一幕婆娑风景。
8.独自享受读书的快乐
面对生活的多彩,我们选择了人生。
面对人生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我们选择了拥抱与品味,拥抱书籍,品味快乐。
读书之乐,源于目而富于心,愈久弥深,古人云:书中日月长。书中有秦汉的冷月,唐宋的乐舞,明清的悲歌,将世事沧桑,人生百态尽展眼底。在月夜里,去拜访孔夫子的儒雅,去聆听鲁迅大师的教诲,去感悟老庄的哲性,心灵在瞬间完全进入了净化的状态。
读书之乐,源于史而净于心,愈真愈纯,打开一部文书,犹如一部历史的长卷,谛听历史的脉搏;咀嚼人生的甘苦;庄子的超脱。李白的孤傲,陶潜的隐逸,岳飞的壮怀,鲁迅的激昂——历历在目,心境与文字互为水乳,身不由己地跟随作者进入如诗如画的意境。古贤今哲所论述的广泛空间,纵横万里,上下千年,读之陶冶性情,思之心境畅然。
读书之乐,源于文而悟于心。愈精愈深。徜徉书海,就拥有了整个宇宙:楚辞的风骚,汉赋的酣畅。唐诗的典丽,宋词的俊逸。观沧海,望星空,明月清风。杏花春雨,金戈铁马,大江东去,疏梅横斜,暗香浮动;残荷冷雨,优雅淡远……
读书之乐,源于意而通于心,愈长愈远,潜心书海,酿就读书人一份无拘无束的快意,而所谓的增长知识都是在似春雨润物,春蚕食叶般的快乐阅读中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同一本书年轻时读,多半出于猎奇的心理。不能心置其中,中年时读,或许就能领会书中精髓。年高时读,则犹如人置高处,一览无余。或许如古人所说的,“少年读书犹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而年老读书则如台上观月”。综其视之,读书的品味也是渐入佳境的。
读书之乐,使你如风,掠过千山万水,黄河黄山,长江长城。使你如鹰,飞过绿色,蓝色与红色的家园,领略西双版纳与大兴安岭,倾听雅鲁藏布与喜马拉雅。
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成名成家,但每个人都应胸中有兴味,口中有趣味,为此我们会走向阅读;不是每个人都要事必躬亲,每个人却都需要广见闻,明事理,为此我们也会走向阅读。在今天,走向阅读是一件极其自然和必然的事情。
从小学到大学,从学习到工作,回首一步步成长中与书亲密接触的历程,曾经为追求知识而拼命读书,随着时光渐逝,阅历渐丰,阅读中我们会越来越看重心灵的契合。自然也有为“需要”而读书的时候,但只有心灵契合之下的阅读,才能让人真正享有读书之乐。林语堂曾说:“兴味到时,拿起书来就读,这才叫做真正的读书,这才是不失读书之本意。”
所谓契合,可以是读者与作者的感悟契合,也可以是读书的心境与环境契合,二者皆可让人物我两忘,深味读书之妙。在这样的阅读中,我们的心灵插上个性的翅膀,翱翔蓝天;在这样的阅读中,性情的花园会去除粗芜的杂草,盛开鲜花。
生活的脚步匆匆,世事的表象纷繁,选择能够让自己保持心灵沉静的阅读,一份拨开浮躁展露深思与真谛的沉静,在风雨飘摇的夜晚,在雪落无声的早晨,在温馨如染的枕上灯下。乔羽老先生有一句话:“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这就是从阅读中得到的最大财富,不管这个世界变得如何的物质化,我们的心灵永远需要呼吸,需要自由自在地遨游,而阅读以一种如此美妙的方式,在我们精神的小屋上打开一扇敞亮的窗,窗外是一道能够让我们感受温暖、放松和愉悦的彩虹,是这彩虹,让我们的心灵通往自由的王国、自在的彼岸。
9.抛开烦心事,找回迷失的自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牵挂得太多,我们太在意得失,所以我们的情绪起伏,我们不快乐。在忧虑之际,我们如能多想想:“我不是为了忧虑而工作的”;“我不是为了忧虑而教书的”;“我不是为了忧虑而交朋友的”;“我不是为了忧虑而结婚的”;“我不是为了忧虑而生儿育女的”。那么我们会为我们烦恼的心情辟出另一番安详之地。
假如我们能够适时地将心中的那些烦心琐事抛开,解放迷茫的内心世界,就能找回在生活中迷失的自我。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必然会受到来自于诸多方面烦恼的干扰,令我们身心疲惫、痛苦不堪,然而心病还需心药医,只有我们从内心摆脱这些烦恼的束缚,将它们全部抛开,就能让心灵得到真正的轻松。
慧能在讲经期间,偶然有一阵风吹过,旗幡随风飘动起来,这引起僧人们的议论。一位僧人说:“这是风在动。”另一位僧人不同意这种观点,说:“不是风动,而是旗幡在动。”两人意见不统一,争论不休。慧能听到议论,走上前去说:“既不是风在动,也不是旗幡在动,是诸位的心在动。”
慧能禅师一语道破“风动”与“幡动”的本质皆为“心动”。内心空明、不被外界所扰,这是坐禅者应该达到的基本境界,也是人们行事处世的快乐之本。
一首名为《无题》的诗偈,正好诠释了慧能禅师的意思——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此偈的首两句描写大自然的景致:春花秋月,夏风冬雪,皆是人间胜景,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然而禅师将话锋一转又说,世间偏偏有人不能欣赏当下拥有的美好,而是怨春悲秋,厌夏畏冬,或者是夏天里渴望冬日的白雪,而在冬日里又向往夏天的丽日,永无顺心遂意的时候。
这是因为总有“闲事挂心头”,纠缠于琐碎的尘事,从而迷失了自我。只要放下一切,欣赏四季独具的情趣和韵味,用敏锐的心去感悟体会,不让烦恼和成见梗住心头,便随时随地可以体悟到“人间好时节”的佳境禅趣。
一个无名僧人,苦苦寻觅开悟之道却一无所得。这天他路过酒楼,鞋带开了。就在他整理鞋带的时候,偶然听到楼上歌女吟唱道:“你既无心我也休……”刹那之间恍然大悟。于是和尚自称“歌楼和尚”。
“你既无心我也休”,在歌女唱来不过是失意恋人无奈的安慰:你既然对我没有感情,我也就从此不再挂念。虽然唱者无心,但是听者有意。在求道多年未果的和尚听来,“你既无心我也休”却别有滋味。
在他看来,所谓“你”意味着无可奈何的内心烦恼,看似汹涌澎湃,实际上却是虚幻不实,根本就是“无心”。既然烦恼是虚幻,那么何必去寻找去除烦恼的方法呢?
只要我们正在经历生活,就免不了会有一些事情占据心间,挥洒不去,让我们吃不下、睡不着,然而这些事情却并非那么重要,只是我们庸人自扰罢了。
有一位成功的商人,虽然赚了几百万美元,但他似乎从来不曾轻松过。
他下班回到家里,刚刚踏入餐厅中。餐厅中的家具都是胡桃木做的,十分华丽,但他根本没去注意它们。他在餐桌前坐下来,但心情十分烦躁不安,于是他又站了起来,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他心不在焉地敲敲桌面,差点被椅子绊倒。
他用手敲桌面,直到一个仆人把晚餐端上来为止。他很快地把东西一一吞下,他的两只手就像两把铲子,不断把眼前的晚餐一一铲进口中。
吃过晚餐,他立刻起身走进起居室去。起居室装饰得富丽堂皇,他把自己投进一张椅子中,拿起一份报纸。他匆忙地翻了几页,瞄了瞄大字标题,然后,把报纸丢到地上,拿起一根雪茄。他一口咬掉雪茄的头部,点燃后吸了两口,便把它放到烟灰缸去。
他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他突然跳了起来,走到电视机前,打开电视机。等到画面出现时,又很不耐烦地把它关掉。他大步走到客厅的衣架前,抓起他的帽子和外衣,走到屋外散步。他持续这样的动作已有好几百次了。他在事业上虽然十分成功,但却一直未学会如何放松自己。为了争取成功与地位,他已经付出了自己全部的时间,然而,在他拼命工作、拼命赚钱的过程中,却迷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