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够优秀?是他们天生不够优秀,还是有人在不经意间偷走了他们的优秀?如果是有人偷走了,那这个人又是谁?他是怎么偷走的呢?
错误的优秀观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在一个教育座谈会上,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问了家长一个问题:“在你们的观念中,什么样的孩子是优秀的呢?”
家长们面面相觑,经过讨论,他们一致认定:优秀的孩子怎么说也应该是成绩比较优秀的吧!其他方面,比如比较讨老师欢心、同学羡慕、让家长感到自豪,也无非是建立在“学习成绩优秀”的基础上。因此,优秀首先必须是“学习好”、“有特长”。
以上是这些家长的观点,也可能是这个社会的主流观点。在生活中,我们就经常听到一些父母夸奖别人的孩子在班里学习成绩拔尖、钢琴弹得好……说话间,羡慕之情溢于言表。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像别人的孩子那样优秀,家长们请家教,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培训班,其目的就是要把孩子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优秀人才”。如此一来,孩子则苦不堪言。这些被强迫接受“教育”的孩子,非但没有像家长们希望的那样成为所谓的“优秀人才”,还会变得厌学、不负责任、逃避生活……渐渐地,家长们对自己的孩子失望了,甚至因此对孩子失去了信心。
正是在这种“学习成绩好就是优秀”的观念的推动下,一个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无论他的人文情怀多么淡薄、心理空间多么狭窄、精神世界多么苍白、动手能力多么差劲、创新能力多么弱,都会成为其他家长羡慕的对象。而这样的教育使得这些孩子变成了“考试机器”。这些孩子在顺境中或许还平安无事,可要是遇上不顺,遇上挫折、挑战,他们就会崩溃,就可能会走极端。出现这种情况时,他们就会危害自己、亲人以及社会。这难道就是所谓的优秀?
现在,让我们先来看一看以下的故事:
叶松从小就是邻里孩子的榜样。他在班里门门成绩都得第一,人也比较懂事、乖巧。因此,老师特别喜欢他,而家长也引以为豪。
叶松的变化是在初中以后。
经过自身的努力,叶松终于考上了某名牌大学的附中。在这所中学里人才济济,加之中学课业繁重,叶松慢慢觉得有些吃力了!
第一次月考的时候,他考了班级的第11名,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当然,这个班上的孩子全是尖子生,叶松能考这样的成绩已经不容易了。可是叶松自尊心强,受不了这个打击,也不懂得判断分析自己所处的环境跟小学的不同之处,因此,一下子不知如何是好了。
回到家里一说,爸爸妈妈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就狠狠地批评了孩子一顿。这让叶松更加觉得伤心。
后来的几次考试,虽然叶松都很努力,但还是没能像小学那样冲到第一,慢慢地他有些失望了,对学习也失去了信心!
再后来,叶松的成绩越来越差。为了避免不让爸爸妈妈难过,更因为不想让爸爸妈妈责打自己,他竟想出了先杀亲人然后自杀的荒唐主意。
如果以成绩来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的话,那么,小学时期的叶松无疑就是家长眼中的优秀孩子,但也是因为曾经的优秀湮没了孩子的才智,令其最后迷失了自己。这是多么惨痛的代价呀!试问家长,这样的“优秀”你还需要吗?
其实,真正的“优秀”并不在于孩子在课堂上回答了多少问题,考试中是否名列前三名,是否擅长很多种技能,而在于这个孩子是否有良好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
因此,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的特点,你基本上可以认定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
(1)他(她)是一个人格健全,有旺盛的生命力以及蓬勃斗志的孩子!
(2)他(她)能够自己处理遇到的任何事情,不会总是寄希望于别人。
(3)他(她)有很强的感受力,热爱生活与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
(4)他(她)有同情心,能体谅别人。
(5)他(她)耐挫能力强,有上进心,有责任心,热忱。
(6)他(她)有自信心,自我意识强。
(7)他(她)有判断能力,不会盲目地跟别人攀比。
(8)他(她)懂得自己在做什么,有自己擅长的东西!并不一定学习成绩优秀。
(9)他(她)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自立能力和良好的心态。
总之,家长应该多角度地看待优秀这个问题。因为优秀从来不拘泥于哪一种方式,更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型。每一棵大树都有它们各自的姿态,如果我们非要说哪一种姿态才是“最美”、“最佳”的,那显然不合时宜。
因此,如果我们的孩子学习成绩并不突出,不能考到班级前三名,也不具备有多项才艺技能,家长千万不要因此就否认了孩子潜在的优秀。应该多了解、多观察你的孩子他(她)在哪一方面有着突出的潜能,如果孩子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某种潜能且拥有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身心,那么,家长就不要再去为难他们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男孩子,高中没毕业就辍学回家,到父亲所在的单位当了一名工人。父母都感到没脸见人,出门就怕谈起孩子。
而这个让他们很没面子的孩子在工厂中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车间里脱颖而出,当了车间主任。再后来,他又建立了自己的工厂,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成了一位小有成就的企业家。
这时,他的父母才认识到,儿子虽然学习不怎么样,但他同样是优秀的。从此,只要有人跟老人谈起他们的儿子,老两口就会感慨地说“以前我们总觉得学习成绩好才是好孩子,现在我们知道了,能把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做好,那就是优秀的!”
这个故事的道理不言而喻,事实上,每个孩子都可以是优秀的。作为家长,我们在培养孩子方面要做的工作就是让孩子轻松愉快地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让孩子感到自己是成功的。这样的孩子即使在班里成绩不拔尖,将来在社会上也会找到合适的位置。
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他的学习可以不“拔尖”,但是,他不可以没有自己。如果家长曲解了优秀的含义,一味地要求孩子一定要考高分,一定要在班上考到前几名,那么,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孩子非但不会因为你的期望达到你需要的优秀,还可能因此精神负担太重,忧郁、惶恐、没有自信,最终,连自己的潜能都丢失了!
所以,只有父母对优秀的概念有比较明确的了解,才能正确地把握培养孩子的尺度,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这样,想让你的孩子不优秀都难。
过高的期望让孩子不堪重负
“望子成龙”这恐怕是普天下父母亲的共同心愿。尤其当今社会竞争异常激烈、就业压力大,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就更高更严了。为了把自己的子女打造成“龙”、“凤”,家长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千方百计地给孩子创造教育的环境和发展智力的条件。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家长就急着给孩子报各类的培训班、提高班,把孩子的课内、课外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以为只要照自己的安排进行,就有光辉灿烂的前程等着孩子。
从此,孩子的字典里只能有“成功”,不能有“失败”;只能有“学习”,不能有“玩乐”;只能有“进步”,不能有“落后”……在沉甸甸的期望之下,孩子渐渐失去了明媚的笑容,变得疲惫不堪。
事实上,家长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本无可厚非。但美好的期望一旦脱离实际且变为固执的强求,那么不幸便会频频出现。过重的学习负担剥夺了孩子童年的欢乐,厌学、弃学的心理由此滋生;过高的期望迫使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四体不勤、郁郁寡欢,日后难以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复杂的人生,有的甚至未步入社会悲剧便发生了。“望子成龙”结果成“虫”,很多时候都是家长一手造成!
下面,让我们先来看几则小故事。
(1)丹丹刚会走路时就表现出对舞蹈的热爱。丹丹4岁时,妈妈把她送进了舞蹈班。妈妈认为孩子天资聪明、形体又特具舞蹈条件,她跳舞应该是很棒的。
可是,让妈妈失望的是,丹丹不但没有表现出任何优秀,还不如别的孩子。为了孩子能胜人一筹,丹丹的妈妈课后总是督促孩子练习,妈妈经常对丹丹说:“丹丹很聪明,只要努力了,一定能和其他人跳得一样好,甚至超过别人。”可是,每次练习时孩子都不情愿,妈妈连哄带逼,就这样坚持了3年。
渐渐地,妈妈发现丹丹对舞蹈失去了兴趣,每次上课都无精打采的,课后也不练习,还表现得很烦。
(2)小牧刚上3年级,爸爸给小牧报了一个奥数班,说要想上好的中学必须学好奥数,可小牧根本就不感兴趣。试学了两个月,陪读的听得津津有味,而小牧就是提不起劲。以后,发展到只要一上数学课,小牧就昏昏欲睡。他私下里跟自己的堂姐说:“我特别恨数学,尤其是奥数!”
(3)有个孩子期末考试后高高兴兴跑回家报喜,谁料妈妈却冷冷地说:“这还高兴?还没进前三名呢。”孩子一听这话,像泄了气的球一样,一下子变得无精打采了!
(4)有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是班里的学习委员,酷爱学习,是老师心目中的“尖子生”。但父母对她的期望过高、要求过严,父母要求女儿每门功课必须在98分以上,有时考了95分,虽然在班里名列前茅,但父母仍不满意,对她严厉批评。在父母的严厉管教下,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学习丝毫不敢怠慢。后来渐渐地她便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对学习也产生了厌倦。
(5)一名高中二年级的女生,因为会考两门不及格,打开煤气自杀了!她留下的遗言是:“妈妈,你让我太辛苦了!”读者无不潸然泪下。
与中国大多数的家长一样,这位女生的妈妈节衣缩食,风里来雨里去送女儿学钢琴、上各种培训班,一心要把女儿培养成出类拔萃的人。她不能容忍女儿有一点点惰性、一点点娇气、一点点落后,要是女儿有一处做不到便施以严厉的惩罚。当这个女孩到了十三四岁的“叛逆”年龄时,母女间便开始冲突不断。冲突的结果是女孩子常常被怒不可遏的母亲赶出家门。最终,女孩子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这样的故事在现实中太多了。家长的“高标准”、“高期望”给孩子带来的往往是巨大的压力与心灵创伤。这种创伤是难以弥合的!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规律——期望值越高,失望值越大;反之,期望值适宜,才会产生很强的满足感。这个规律用在家庭教育方面也同样合适。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那么,即使孩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家长也会熟视无睹,对孩子的优秀一点都不满足。这种不满足的情绪波及孩子,使孩子产生焦虑、抑郁、恐惧、自闭、表达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孤僻不合群等问题,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最终可能导致孩子的心理严重扭曲,行为失常,甚至自残、自杀、伤人等更严重的后果。这与我们教育的原意背道而驰!
因此,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期望值放低一点,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让孩子用力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目标。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原来自己的孩子不必是“龙”,他可能是善于冲刺的小马驹,也可能是耐力超群的小牛犊……可是,他们同样很优秀!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调整与把握对孩子的期望呢?
1.拓宽期望面,不要只局限于智能与学业
以智能高低、学业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成功、将来是否有前途是现代社会的流行病。但事实上,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有许多评价标准。
很久很久以前,罗马有个小男孩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成天郁郁寡欢。
有一天,父亲把他带上罗马一座高高教堂的塔顸。到了塔顶,父亲对他说:“往下瞧瞧吧!亲爱的孩子。”父亲指着像蜘蛛网般的街道说,“通向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一样。假如你发现这条路达不到目的地,那就走另一条路试试!”
多么聪明、豁达的父亲!他以一种恰如其分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孩子取得成功的期望。
2.期望应符合孩子的能力水平与志向爱好
从自己的好恶出发,形成对孩子的期望,替孩子设计一个未来的蓝图,是一些家长乐此不疲的事情。甚至在家长心目中,对孩子期望的高低也会出现攀比心理。但现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家长的期望不切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往往事与愿违。
聪明的家长在对孩子有所期望之时,不妨先评估一下孩子的智能特点、兴趣范围、个性特征。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分析一下,孩子的优势在哪里,不足之处又有哪些。
家长们要记住,要以孩子自身作为参照,以他的特长为出发点,而不要以周围人或者自己的喜好作为期望的参照与出发点。
3.表达适度,激发动机
要将期望转变为现实,得让孩子把家长的期望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如今的孩子,生存于信息时代,生活在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中。所以,他们生来就被置于五彩缤纷的天地里,享受着众多成人给予的关爱。在这样的生存空间里,孩子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一种被动的习性,习惯于等待信息与指令。比如说,凡事都要大人说了才去做,每天在电视屏幕前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被动地接收着电视上的“精彩节目”。如此一来,那些真正源自于内心的需求与动机则显得相当缺乏,导致主动性与创造性水平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