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46600000011

第11章 云五扶乩

大出版家、大学问家、大政治家王云五,我说他曾经“扶乩”,你一定说我在危言耸听。唉!是真的。近日我披星戴月、头昏眼花,拼着老命在写“王云五传”。一部《王云五全集》,一部《王云五先生年谱初稿》,再有一部《商务印书馆与新教育年谱》,都是上百万上千万字的大书,让我弄得纸页翻飞。边看边叹息:“这老先生,也太能写了!”没想到书中指出,这还只是王云五文字的一部分。抗战时期,他写了九年日记,有一千多万字,存放在香港亲戚家中;没想到日本人占领香港,那位亲戚因为惧祸,一把火都烧掉了。其中有多少重要资料啊,心血啊!弄得王云五好痛心,从此很久没再记日记。

直到一九六二年的一天,王先生在台北心情尚好,突然觉得旧日的创伤已经抚平,官又做到“行政院”副院长,很有些乏味;自觉老之将至,趁现在七十六岁年龄,精神尚可,写一部“自撰年谱”吧。他思考了一天,便动起笔来。三年之中,他辞去官职,一面做大学教授,一面做台湾商务印书馆董事长,一面写他的年谱,一写就是三百万字,年龄也到了八十岁。众人劝他正好此时出版,王先生不肯,自觉篇幅太长,另外其中私密的事情也有许多。当然,王先生满目沧桑,胸中自有雄兵百万,倒也不怕什么糗事见人,只是八十大寿之际,他在人们心目中,实在都是大好人物。

生日那天,他跑到医院去“避寿”,没想到蒋介石亲自来到他家中,打着牌匾“弘文益寿”,为他祝福。王云五连呼“折煞折煞!”如此之高的社会威望,自然要对自己、对社会承担责任。于是他从三百万字的“自撰年谱”手稿中,摘出一百二十万字,出版了《岫庐八十自述》。这篇幅也不小了,其中惊人之语也不少,十年前大陆出版了他的节录本,只有二十万字,是由王云五的大公子王学哲摘编的版本。直到去年,那部全本才由九州出版社出版,该社的张海涛总编辑告诉我,一字未删。这倒让我想起七年前,大陆出版的《商务印书馆与新教育年谱》,书中经常见到“此处删去××字”一类括号文字,看上去有些滑稽,又让人想起《废都》的文字奇观,但那是贾平凹在做虚拟调侃啊,彼一时,此一时,社会总是要进步或退步的。

说远了,言归本文题目。我写“王云五传”,重点在读《王云五先生年谱初稿》,此书是王云五的学生王寿南写的,他能读到王云五许多未发表的资料,包括那部“自撰年谱”手稿,书中引用不少。其中一段写道,王云五十岁时,父母因其多病,让他每周去一个李老师主持的“仙坛”,求得神仙保佑。没想到王云五见到李老师扶乩时,如神仙下凡,竟然在沙盘上写出字来,于是倍感惊奇,信以为真。李老师也说王云五有仙骨,决定收他为徒。确定在某日,为王云五穿上小型袍褂,戴上金顶小礼帽,三叩首后,跪着念一经咒,然后在沙盘上方手持乩木,过一会儿,乩木果然自己动起来,在沙盘上写出一行字,王云五个子小,看不见,李老师念道:“余乃文昌帝君下降也。汝王齐颇具仙骨,勉之,勉之。”就这样王云五入了道,法名“王齐”。在此鬼混期间,王云五还见到盛宫保宣怀前来扶乩,保佑父亲平安,李老师唱道:“羲皇之后有斯人,孝子贤孙证夙因。”王云五听来是在拍马屁,自觉神仙不会这样说,于是对扶乩产生了动摇,他的迷信也渐渐觉醒。这些都是《王云五自撰年谱》手稿中的片段,不是我的杜撰。

同类推荐
  • 混血时代

    混血时代

    《混血时代》是由作者阿库乌雾所创作的散文诗集。该作品由《虚构血脉》《解码血族》《献祭血城》三部分构成,共六十五篇散文诗。《混血时代》作者将这个时代命名为“混血时代”。在时代洪流的作用下,作者表现出对文化混血、族群混血的充分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其对本民族失落的焦虑与挣扎。除此之外,在《混血时代》中,作者还表述了自己乃至世界各地各族人文知识分子所应该关注并予以严肃思考的命题,即关于种族变迁,关于信仰危机,关于人性变异,以及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等主题。由此,《混血时代》是一部作者对世界万物的观察、解释,也是反映彝族传统文化的民族志。
  • 热读与时评

    热读与时评

    本书分“现象观察”、“新作短评”、“女性写作”、“历史小说”、“西部小说”、“荐语与序言”六个栏目,从宏观扫描和微观考察两个方面,对90年代以来的90多部长篇小说进行了追踪与论评;获过奖的、得好评的和有争议的各类作品,都在认真的观照之中给予了自己的评说;开放的视野怀精到的品评,既有益于读者理解具体作家作品的精妙与独到,也有助于读者了解长篇小说创作长足演进的情形与态势。对于想在浩如烟海的长篇小说之林中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作品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还可能起到“长篇小说导读”的作用。
  • 公安卫士的情怀

    公安卫士的情怀

    王华聪是红土地上公安战线的一名领导干部。他异常勤勉,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牵手缪斯,用心情浸染文字,写下与发表的诗词作品达300余首之多。
  • 戴明贤集(第六卷):九疑烟尘

    戴明贤集(第六卷):九疑烟尘

    本书收历史题材小说短篇六篇、中篇一部、长篇一部。讲述了吴汉槎、狄仁杰、秦桧、杜衍、欧阳修、米芾、龚自珍、军营歌伎严蕊、唐仲友、何腾蛟等的故事。作者有着独特的文化视角,认为过度使用小说创作的虚构权,会削弱阅读的信任感。因此本书稿中的大小故事情节,均有出处,其史料来源包括正史之外的野史、笔记等等。作者认为野史笔记中的记载,往往更接近真实,合乎情理。书稿诸多故事中只有一个虚构人物,即何腾蛟的随身护卫何七。本书保持着一种慢速、朴拙的手工感,写人、叙事、状物,针脚绵密细致,回味悠长。文学家擅长的场景和细节描写等,也使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变得亲切感人,活生生立在纸上。
  • 阿光和阿光们

    阿光和阿光们

    “……始创于一八六五年的百年老字号‘茂芝堂’,秉承‘药为百病之茶,茶为百病之药’(见《本草拾遗》)的古训,以创制‘茂芝堂’甘和茶、午时茶而闻名遐迩。其‘解暑清热,消滞祛湿’等药效,使身处湿热气候的广东人民受益于百年。不断发展创新,‘茂芝堂’业已发展成集药茶、饮用茶的生产、销售、科研于一体的国有企业……”这里述的,是引一段茶叶包装上的说明文字;却不是为着打什么商业广告,而是想叙说一段埋藏在我心中多年的关于我的同辈人的故事。
热门推荐
  • 捉妖有挂是种什么体验

    捉妖有挂是种什么体验

    如何才能救民于水火普度众生?沈有德以为斩尽世间妖邪便是普度众生!沈有德以为驱除蛮族便是普度众生!沈有德以为安抚乱民便是普度众生!最后他发现他错了,害民之贼不在深山,不在江湖,不在塞外,而在庙堂!
  • 高峰原妙禅师语录

    高峰原妙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让学生勤奋好学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勤奋好学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勤奋好学是求知启智的根本途径,也是育人成才的重要条件。本书从“乐学好学”、“刻苦勤学”、“勤学苦练”、“立志勤学”、“虚心好学”、“自学成才”等方面,精选了众多勤奋好学的故事。希望通过阅读本书,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朋友养成勤奋好学的好习惯。用知识来充实自己,武装自己,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本书选取青少年易于接受、便于理解的内容,每个故事结尾都有一个小总结,以加深对故事思想内容的理解,并结合当前形势,告诉青少年应该怎样做,这对于他们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形成,将起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作用。
  • 新解冰鉴

    新解冰鉴

    《冰鉴》是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著作,深受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的喜爱。不同于一般的江湖相书,《冰鉴》强调声音、容貌、神态、气色的密切关联,注重在动态变化中寻求新的平衡,介绍了识人、相人的重要方法。在《新解冰鉴》中,作者以《周易》的高远思想境界关照、解析《冰鉴》,不仅详细讲述了透过外表看到他人本质的具体方法,还揭示了依靠修为改变个人命运的深刻哲理和具体途径。
  • 谋妻

    谋妻

    她原是女尊王国武功高绝、戎马半生的一代女帝,却重生到了群雄纷争的男尊世界,以流民的身份,过着卑微贫贱朝不保夕的生活。年龄幼小武功尚未恢复,她只得凭借着权谋机变和过人的勇气,在乱世中为自己为家人开辟一片可随性而为的平安乐土……只是,她一心养成的“天下霸主”、“左膀右臂”,为何在不知不觉中将她谋成了妻?!
  • 霍日里河啊,霍日里山

    霍日里河啊,霍日里山

    孩子们的眼中,我已老了。可我不信。我真的老了么?我才71岁,比起我90多岁的爷爷奶奶,我还年轻着呢。我还能啃骨头,还能嗑榛子。我的牙齿一颗也没脱落。可这还比不上额特沃呢。她嗑起榛子来,比我厉害,连续嗑上一碗,也不皱皱眉头。别看她脸上淌着河流,站着山坡,心可年轻着呢。体格比我还要结实。她也才70整岁。我们在一起走过了那么多的岁月,彼此的血液都快融到一块了;彼此的长相都相像了。有时候从她的身上能看到我的影子,从我的身上又能看到她的样子。我们一同走路,一同有一搭无一搭地说话,没觉得累。她常爱说的话是,人上了年纪,能吃能睡能走是福,有个伴儿陪着走路,更是福分。
  • 谈天

    谈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七零娇妻奋斗生活

    七零娇妻奋斗生活

    新书《八零娇妻奋斗生活》求收藏,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因救人意外出车祸死亡,却不曾想重生了,一睁眼就看见家徒四壁,烂泥墙,漏风瓦。最后得知这是上世纪70年代,张晓燕傻眼了,这个日子没法过了,除了穷还是穷,幸好,她发现自己重生还带着金手指。在农村有干妈,家里有龙凤胎弟妹,谁曾想干妈是有企图的。
  • 太阳的芳香:巴尔蒙特诗选

    太阳的芳香:巴尔蒙特诗选

    本书是俄罗斯白银时代诗人巴尔蒙特的诗歌精选。在诗歌创作中,巴尔蒙特不懈地追求音乐感,在诗句结构、音韵节奏、语言锤炼等方面锐意创新,从而为推动俄罗斯诗歌的进展作出了贡献。巴尔蒙特的许多诗篇,抒发了两个世纪之交社会动荡时期知识分子的彷徨与苦闷,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良知,但是无力改变社会现实,只能发出孤独的哀叹。译者根据巴尔蒙特的诗歌主题编选这本诗选,共分为八辑。本书是“诗歌俄罗斯”系列的第四本。
  • 庄子通

    庄子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