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56100000008

第8章 天下有亟事(3)

五大臣到日本后,便上书朝廷,盛赞日本的立宪政治,认为日本所行之宪法,是参考了欧洲宪政的结晶,至为致密。五大臣回国后,端方认为应仿效日本明治维新之先例,先宣布六条誓文。载泽等也认为为了防止革命,舍立宪而外别无他途。于是清廷下定决心,实行“宪政”。

清政府在光绪三十一年六月十四日(1905年7月16日)下了一道上谕,宣布派员考察西洋各国政治。这一事实表明清政府的政策将发生重大的变化,准备由政治上闭关转变向开放,由恪守祖制转而进行改革,由“中体西用”转向效法“西体[75]”。

1905年9月24日上午,考察政治五大臣载泽、徐世昌、绍英、戴鸿慈与端方一行启程,京师各学堂师生、绅商界人士、大小官员以及驻京各国公使均前往送行。五大臣肩负着改革中国的使命登上火车,十一点钟,火车正似开动,忽然一声巨响,革命党的恐怖分子吴樾制造了炸弹爆炸恐怖事件,当场炸死和炸伤十余人,吴樾也被当场炸死,五大臣中载泽受轻伤,绍英受伤严重。结果第一次由清政府派出考察宪制的活动就半途夭折于恐怖活动中,中国的宪制改革又被迫推迟。

《时报》评论说:“五大臣此次出洋考察政治,以为立宪准备,其关系于中国前途最重且大,凡稍具爱国心者宜如何郑重其事而祝其行。乃今甫就道,而忽逢此绝大之惊险,虽五大臣均幸无恙,然此等暴徒丧心病狂一至于此,其罪真不容诛哉!”《大公报》亦惊呼“此真出乎人情之外而莫能索解”,同时提出政府不应畏难而退,而应“奋勇前进”,“急行其志,无俟踌躇”。端方在致上海报界电中说:“炸药爆发,奸徒反对宪政,意甚险恶,然益征立宪之不可缓也[76]。”一些督抚、将军和出使大臣致电政府说:“此事必是革命党人中所为,盖恐政府力行新政,实行变法立宪,则彼革命伎俩渐渐暗消,所以行此狂悖之举,以为阻止之计。当此更宜考求各国政治,实行变法立宪,不可为之阻止[77]。”

1905年10月18日,为了预防革命党的破坏,清廷设立巡警部,任命徐世昌为尚书,徐一时难以脱身;绍英创伤未愈,不便远渡重洋。同月,改派山东布政使尚其亨和顺天府丞、新任出使比利时国大臣李盛铎代之。11月25日,清政府下令设立了考察政治馆,这是一个在政务处直接领导下,研究、编选各国宪政资料供朝廷参考的新型机构。

鉴于爆炸事件的教训,考察政治大臣商定分别出京,属员人等一律免送。12月7日,戴鸿慈、端方乘车出京,19日由上海放洋。载泽、尚其亨、李盛铎十一日出京,1906年1月14日由上海放洋。随同考察的还有湖北、奉天、广东、湖南、江西等省派出的官绅。

此次出访的重点是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德国和日本,主要任务是考察政治。载泽、尚其亨、李盛铎一行于1906年1月16日抵达日本,后经美国赴英国,再赴法国,最后到比利时。6月6日考察完毕,李盛铎赴比利时出使大臣任,载泽、尚其亨7月12日回到上海。

戴鸿慈、端方先到日本参观,1906年1月23日抵美,后取道英、法抵达德国,继之考察奥、俄、意,并经丹麦、瑞典、挪威、荷兰、瑞士,其间于6月初在布鲁塞尔与载泽等会晤,商定回国后应行各事。7月21日回到上海,张謇、汤寿潜、赵凤昌等先后四次与之讨论立宪问题。8月6日到达天津,同袁世凯讨论了筹备立宪及改革官制等事。8月10日回京复命。

考察政治大臣出访为时半年左右,他们考察了十四个国家,考察的范围很广,概括起来,活动有四个方面:一是参观,如议院、行政机关、学校、警察、监狱、工厂、农场、银行、商会、邮局乃至博物馆、戏院、浴池、教会、动植物园等,几乎无所不包;二是请政治家、学者讲解宪政原理;三是调查各项制度;四是搜集翻译各类图书和参考资料。

这个宪法考察团成员的背景是耐人寻味的。载泽同慈禧关系密切,正因为如此,他被任命为此次考察研究宪政任务的主导者。他是个聪明、有眼光的满族官员,对国外的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端方,也被慈禧给予高度评价,也是热衷于接受西方先进的技术。戴鸿慈是一位资历很深的官员,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他就成为改革的支持者。对于李盛铎和尚其亨并没有太多的介绍。不过,在五人中,李是唯一有过国外经历的。成员的背景对此次考察宪政改革的出访有着非凡的影响,大体而言,这些人既不是彻底反对改革的传统主义者,也不是全盘否定传统的改革派,而是希望集中在传统框架内进行改革[78]。

回国后,载泽等派人编辑书籍67种,并将其中30种分别撰写提要,进呈慈禧和光绪阅览,另将400余种外文书籍送交了考察政治馆。戴鸿慈、端方也带回许多资料,为供朝廷采择,他们赶写出《欧美政治要义》一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欧美各国的政体和制度,之后又编撰了《列国政要》一百三十三卷。这些书籍和资料大致叙述了各国政治的源流与概况,便于改革政治之参考,而且也使慈禧和光绪帝等开始注目世界大势[79]。不过,清政府对宪政运动的影响也疑虑重重,甚至警告绅商不得干预政府事务,并指出在君主立宪的各国,主权是属于君上的,虽然“庶政公诸舆论,而施行庶政,裁决舆论,仍自朝廷主之”[80]。这一表述说明清廷依然是在中国经验的基础之上进行着所谓的欧美式改革。

中国语境

清中叶以前,中国的知识者对未来的发明与想象主要是围绕着“中国”的历史经验,然而随着清中叶以来中西文化的相互影响,这一发明与想象的场域在空间上得到了延伸,透过传教士和中国知识者的译介,西方的历史经验(包括思想经验)被引入中国,它们和传统中国的历史资源一样,成为人们建构未来的素材。于是,像议院、宪法等新词出现了。新的政治词汇的出现表明,中国已经不再拥有一个无须解释的过去。因此,执着于一个无须解释的中国本土的过去,而削弱一个译介过来的西方的存在,或者仅仅视西方为近代中国历史的起点,这两种尝试都无法解释“现代”和“西方”在中国二十世纪的政治—法律话语中获得合法性地位的过程[81]。

对此,西洋的中国学学者柯文(Paul A.Cohen)提醒我们从中国语境中存在的中国问题(不管这些问题是由西方造成的,还是与西方毫无关系)开始,而不拘泥于外在的标准,也就是说要从置身于中国语境(Chinese context)出发来寻求中国史自身的“剧情主线(Story line)”,因为“这种新取向(指从中国内部研究的取向——作者注)的主要特征,是从置身于中国历史环境中的中国问题着手研究。这些问题有的可能受西方的影响,甚至是由西方造成的;有的则和西方毫无联系。但是不管怎样,它们都是中国的问题。说它们是中国的问题有两重涵义:第一,这些问题是中国人在中国经历的;第二,衡量这些问题之历史重要性的准绳也是中国的,而不是西方的[82]”。

在这一问题上,王人博先生的解读更为透彻: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宪政哲学”实际上只是对西方政治哲学的一种诠释,我们所扮演的只是一个跟随者的角色。当然,这并不是说西方的宪政原理不需要中国的解释。理解西方,特别是真正理解西方宪政的真正知识,这是中国宪政化的一个逻辑上的前提。毕竟,中国的宪政化是中国人的,也是中国性的,也许它自身就存在一个如何完成西方宪政哲学的本土化复述的问题,需要西方宪政被中国重新定义的一系列的事件[83]。

事实上,当时的很多中国士绅也正是在中国经验的基础上思考西方式的新问题。光绪三十三年(1907),《新译界》刊载了汤化龙的《议会论》。在这位改良派的“进步”士人看来,“立宪政体之至理,固不外吾孔教所提倡之王道也”。

旅人涉沙漠,跨骆驼而前,途次蒸炎如燬,飞风卷尘,目眩喉暍,望呵须野斯而不至(呵须野斯为沙漠中清泉涌出,椰子繁茂之地),困顿疲惫,几于欲死。未几至矣,憩绿阴,酌清泉,神苏心爽,英气快复。念永留于此,非其初意,复跨骆驼,背呵须野斯而前进。吾数千年之历史,何相似耶?其时代则大沙漠也,社会则旅人也,王道则呵须野斯也,历朝则呵须野斯与呵须野斯之间也,霸术则骆驼也。社会者其初傲然驱霸术,意气扬扬而发轫,未几乱交至,霸术之力不能及,乃低徊顾步,俯思王道,至于命穷势亟,溃裂四出,渐返省而挹王道之涓滴。姑苏其消沈颓废之气,以为后图之备,既再发韧,亦终役于霸术。文化不进,千年如一日。王道之所谓至理,与霸术不得分袂,故历朝惟异偏重势力之人,偏重势力遂长为立国之基础。社会久彷徨于偏倾之状态,然王道之至理,既发明于近世文明以前,近世文明,复载王道之至理以实现,动机所迫,不能强也,及至于今立宪政体之议喧阗朝野,使立宪政体而果行于吾国也,则自今以往,到于立宪实行之日[84]……

这一段阐释表明欧美只被中国视为某种手段,立宪也仅仅是解决治乱问题的新方法,“立宪政体者,永绝乱萌之政体也[85]”。陈顾远先生认为,从法律层面来看,清廷“随同欧美”进行变法的根本目标在于:循王道,行霸术而后建立“中国本位的新法系[86]”。换言之,立宪话语被政治化了,化约为中国王道的一部分。

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

1906年9月1日,清廷发布上谕宣布预备立宪,上谕中说:

我朝自开国以来,列圣相承,谟烈昭垂,无不因时损益,著为宪典。现在各国交通,政治法度,皆有彼此相因之势,而我国政令积久相仍,日处阽险,忧患迫切,非广求智识,更订法制,上无以承祖宗缔造之心,下无以慰臣庶治平之望,是以前派大臣分赴各国考察政治。现载泽等回国陈奏,皆以国势不振,实由于上下相睽,内外隔阂,官不知所以保民,民不知所以卫国。而各国所以富强者,实由于实行宪法,取决公论,君民一体,呼吸相通,博采众长,明定权限,以及筹备财用,经画政务,无不公之于黎庶。又兼各国相师,变通尽利,政通民和有由来矣。

时处今日,惟有及时详晰甄核,仿行宪政,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以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但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若操切从事,徒饰空文,何以对国民而昭大信。故廓清积弊,明定责成,必从官制入手,亟应先将官制分别议定,次第更张,并将各项法律详慎厘订,而又广兴教育,清理财务,整饬武备,普设巡警,使绅民明悉国政,以预备立宪之基础。着内外臣工,切实振兴,力求成效,俟数年后规模粗具,查看情形,参用各国成法,妥议立宪实行期限,再行宣布天下,视进步之迟速,定期限之远近。着各省将军、督抚晓谕士庶人等发愤为学,各明忠君爱国之义,合群进化之理,勿以私见害公益,勿以小忿败大谋,尊崇秩序,保守平和,以豫储立宪国民之资格,有厚望焉[87]。

诏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及时仿行宪政,“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88]”,以立国家百年有道之基;第二,因目前百废待兴,民智未开,故须改革官制以除积弊,广兴教育以启民智,厘财备武,以资立宪之基;第三,待预备工作初具规模,再为妥议立宪之期,期限长短俟机而定。

1906年11月,颁禁烟章程,严禁鸦片;1907年7月,下诏满汉平等;8月,筹立资政院以为议院基础;9月,新修刑律草案,命各省筹设咨议局,改考察政治馆为宪政编查馆。这道上谕,可以说是清末预备立宪的“总纲”。

首先,预备立宪的原则,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也就是说,立宪的大政方针的决定权掌握在清廷之手。这表明清廷从一开始就紧紧控制了立宪的内容与进程,一切都是根据清朝统治者的意志和“需要”来进行的。这事实上决定了这场立宪的性质。

同类推荐
  • 一本书读完人类一战的历史

    一本书读完人类一战的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大战之一,那血雨腥风的战场,那惨无人道的杀戮,那血肉横飞的场景,让人刻骨铭心、回味无穷;又让人惊心动魄、唏嘘不已,本书从一个个硝烟弥漫的战争故事中,让你品读一战的著名战役,记住历史,珍惜和平。
  • 商汤灭夏

    商汤灭夏

    夏王朝统治了大约四百多年,到了公元前16世纪,国势日衰,江山开始摇摇欲坠。夏朝最后一任君主夏桀即位后,统治更加残暴。商部落因为畜牧业发展得很快,到了夏朝末年,汤做了首领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商汤看到夏桀十分腐败,决心消灭夏朝。夏此时已是众叛亲离,而商汤领导有方,所以夏桀的军队很快被打败,桀也遭到了流放。于是,夏朝就被新建立的商朝代替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商汤灭夏》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商汤灭夏的有关内容。
  • 我的老子是崇祯

    我的老子是崇祯

    我的老子是崇祯,我是崇祯的儿子朱慈烺,现在的身份是明朝太子。虽然有一个便宜老子还在撑着大明这艘船勉强不沉没,但他还是不靠谱,要想扶大厦于危倾,还得自己亲自出马!
  • 回到明末去当兵

    回到明末去当兵

    惊天伟业从小兵干起!现代特种兵穿越到了明末成了一个小边兵,没有任何外挂,有的只有特种兵的体质和一腔兵者热血,时值朝廷腐败,内忧外患,天灾人祸,千疮百孔,大明朝已如风口之灯……管他呢,上天既然让老子来到这个乱世,身为兵者就要执干戈以卫桑梓!看我凭一双铁拳,内惩国贼,外驱鞑虏。
  • 宋辽金夏:刀锋上的文明

    宋辽金夏:刀锋上的文明

    宋辽金夏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最激烈的时期。中原文明与周边的游牧文明在一次次碰撞中互相吸收,经历矛盾、冲突、血与火的淬炼带来的阵痛,最终顽强不屈地发展着。在这三百余年里,华夏人民以充满激情的创造力以及百折不挠的意志力,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遗产和精神遗产。在这个文明灿烂的伟大时代,纷争迭起,战火连绵,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在历史长河中大放异彩。赵匡胤继五代之乱而起,南征北伐,建立赫赫大宋;萧太后巾帼不让须眉,稳定国政,促进契丹壮大;元昊野心勃勃,开疆辟土,终成西夏霸业;完颜亮文才武略,改制迁都,推动金国汉化。更有文臣忠义,武将忠勇——寇准、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辛弃疾、文天祥,不以生死贫富移其志;杨业、狄青、韩世忠、岳飞、李庭芝、张世杰,不以成败利害动其心——共谱一段悲怆壮阔、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热门推荐
  • 门

    彩云挣出被长亮攥得生疼的手,理了理长亮蓬乱的头发,柔和而平静地说:“若是在几年前,听到这话,我一定会哭得稀里哗啦,但经历了这么多年的磨砺,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当初,我选择放手,就是不想让你痛苦,可现在如果我们俩人再选择彼此的幸福,就会让许多人承受痛苦,包括双方的儿女和父母,这就是责任。几年前离开你的时候,我无数次产生过轻生的念头,怎么也无法面对残酷的现实,怎么也无法相信像我们这样相爱的人也会分离。”
  • 医原

    医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词缀高效记忆:轻松背单词

    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词缀高效记忆:轻松背单词

    书中所收录的单词都是从历届研究生英语考试题中提炼出来的。编者利用先进的电脑统计分析技术,对历年考试题中出现的单词进行系统的电脑分频,将历年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单词甄选出来,标注为常考单词。考题中出现频率较低的,但是考试范围内的单词,标注为普通单词。极大地方便了考生有的放矢地去背单词。
  • 萌妻养成记

    萌妻养成记

    药王谷与世隔绝,偏偏却出了个顽劣的桑枝,捣药,下药,不学无术,一,二,三,四五六七……师兄个个绝代芳华,身怀绝技,桑枝挑呀挑!二师兄会背锅,四师兄太温柔……呀,好难选,进了宫后,桑枝才发现,美人多的数不清,想找个执手度年华过日子的男人真难!
  • 重生再恋:傲娇总裁,强势宠!

    重生再恋:傲娇总裁,强势宠!

    【双重生甜宠文】上一世,结婚五年,在享受慕雨宸两年的宠之入骨后,沐雪晴迎来了长达三年的弃之如履,最终落了个‘畏罪自杀’的下场。重回17岁,为避免前世惨剧重现,沐雪晴试着远离慕雨宸,却不想这货画风妙变,恨不得将眼睛贴在她身上……
  • 就像宇宙不存在

    就像宇宙不存在

    据说,上帝在人的脑子里安装了七根弦,一弦不少,智商和情商都是超一流之人,若是缺了一根,则是个常人,缺了两根,就是个庸人了,缺三根以上者,则为智障。陆晓晗从童年一直到青年,都是一根不少,且弦弦相通的人,所以他成了这个世界的宠儿,一路顺风顺水地茁壮成长。陆晓晗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父亲是名教授,母亲是外科医生,自己从小就学习好,小学是语文课代表,初中是数学课代表,高中是学习委员,十七岁保送上了一流大学,接着读研读博,毕业后分到一家省级研究所,不到四十岁就做到了正高职称的研究员。
  • 暴君嗜宠之妃不妥协

    暴君嗜宠之妃不妥协

    本文一对一,男女双洁,男主暴躁喜怒无常,女主性格活泼气死人不偿命,剧情欢乐无极限。因为阎王的粗心和爱喝酒的毛病,让本来还可以活好多年的张二丫提前死亡。为了掩盖阎王犯错的证据,张二丫只能魂穿在一个古代女子沈清幽的身体里。穿来就是有夫之妇,可怜张二丫现代十八岁的年纪还没嫁人,还没体会过婚礼。夫君极其不友好,经常暴跳如雷,还经常惦记她的小命。“你是谁?谁准你爬到孤的屋顶的?还从孤的屋顶摔下来,想死的话,孤成全你。”额头暴起的青筋在述说着主人的坏脾气。“你吓到我了,你知道吗?”“我想杀你,你信吗?”语气很不友好,可以说是恶劣。“信。”眨眨眼睛特诚实的回答。沈清幽穿着太监的衣服,跟着王爷出宫的随行队伍,一起出宫。本以为从此天大地大,天高任鸟飞了。没想到一声“皇弟,孤有家事要解决,你先等等。”上前揪出沈清幽,“皇弟慢走,孤就不送了。”拎着沈清幽的小领子就给抓了回来。“宇文昊天,我警告你,快放手,你这样拎着我,很不舒服,还很没有面子。”宇文昊天一路拎着沈清幽的领子,路过的人都在看着。“你穿成这样,混进孤的皇弟队伍里,你把孤的面子放哪里了?”听她这么一说宇文昊天转头就怼了沈清幽一句。“我只是想出宫。”“皇宫里有茅厕,不需要去皇弟府上。”什么鬼?简直就是在对牛弹琴嘛!“你是孤的女人,孤不准你出宫,你就老老实实在宫里呆着。”“你侵犯人权,非法拘禁,我可以告你。”宇文昊天用看白痴的眼神看着被自己拎在手里还活蹦乱跳的女人。沈清幽的表情也尴尬的空白了一下。这不是坑人吗?忘了这个天下他最大了。沈清幽心中的小人咬着小手绢哭唧唧。简介无能,请你移驾正文
  • 四季养花大全

    四季养花大全

    《四季养花大全》依季节特性,详细阐述养花、护花的方法,内容科学、实用而富于生活化。本书不仅对四季养花的要点,如水、肥、土壤、花盆、修剪、病虫防治等,进行了综述,而且选取了每一季中最常见、最需要注意的花卉品种,以图解的形式,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详细说明。《四季养花大全》还精心收集了养花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以问答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并在附录中作索引,以方便读者查找和阅读。
  • 摇曳在风中的纯白

    摇曳在风中的纯白

    忆起他们的青春,陌生的人,却在机缘巧合或者命运的安排下,相识相知,有着同样的欢乐,同样的落寞,同样的灿烂,同样的迷惘,也同样有自己心里的未来。却总有那么一天,各自要奔向自己的世界,心里构造的那个未来,不管彼此之间的种种,落下的印记有多么的深刻,海誓山盟,天长地久,都会有分开的那么一天。但,没有任何人,任何事物能取代记忆中的那些人,那些事。直到淡忘,甚至遗忘。时间总是静悄悄的,让人觉察不到它又流失了多少,窗外的雨依旧不停的下,依稀可看到纯白的杯底,她才察觉到她在这里坐了将近一下午。他说,“我知道你一直钟爱这里,我便与你买下了这里。”他说“我怕你找到这里后,不确定又走掉,我便没有改名字,”“我一直栽种这解语花,因为你说过,这花还叫思乡草”,他说“你是解语花,便一定思乡。而我则在这里等你的归来。”她静静听他说。嘴角浅浅笑意。却已经泪流满面。
  • 深宫暗涌:臣妾只求休书

    深宫暗涌:臣妾只求休书

    皇上,让臣妾白白地跟你混日子,这样没有前途的事情臣妾做不到,臣妾真的做不到啊!所以,亲,给臣妾一纸休书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