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黑脸去摧折权贵,让青天来为民做主。
从庙堂到江湖,包公身影定格成中国清廉文化永恒的象征。
肇庆端州区的包公祠坐落于城西厂排街,祭祀宋代名臣包拯(999—1062)。
包拯生活在北宋前期。宋太祖、太宗之后,便是真宗、仁宗,包公生长在真宗时期,为官在仁宗时期。包拯出生的时候,寇准39岁,范仲淹11岁,晏殊9岁。而到包拯9岁的时候,欧阳修1岁;21岁以后,司马光、王安石相继出生。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包拯虽没有出将入相、为文修史,但他把自己独特的身影留在历史中,留在宋元的话本里,留在明清的小说里,也留在世人的心中。千百年来,他的事迹、故事广为传播,影响深远。他是黎民百姓呼唤清官与盼望治世的精神寄托,他是集中体现秉公执法、一身正气的精神力量。直至今日,他依然是民间最具号召力的代表公平与正义之化身,他的影响力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
不过,端州包公祠是今人新建的,并非古代遗存。
古端州包公祠初建于包拯死后不久的北宋神宗熙宁年间,时任知州蒋续选址州衙仪门之左立祠。后兴废不常,祭祀无制。直到明成化元年(1465),肇庆知府黄瑜上书朝廷,包公祠得以进入国家祀典,享受春秋少牢之礼。虽如此,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包公祠建在衙门内,上香祭拜,须出入森严衙门,甚为不便。大约四十年后,肇庆知府在府衙外的西面、相距百余步的地方另创包公祠。从衙门内到衙门外,包公祠的香火更加旺盛了。
祭祀先贤,古已有之。先贤按地域分,有名宦、乡贤之别。一般地说,生于其地而德业、学行著于世者,谓之乡贤,非其地人但在其地做官而惠泽于民者,谓之名宦。因而,同是包公祠,同是祭祀包拯,肇庆包公祠属于名宦祠,合肥包公祠则属于乡贤祠。因为包拯是合肥人,曾在肇庆做官三年。《宋史·包拯传》载: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包拯二十九岁中进士,但因父母年老,他以建昌路远,辞职不就任。朝廷以和州与合肥相邻,派他去和州监税,他的父母不愿离家去和州,包拯毅然辞官归养。按照宋代的规定,官员可以辞官在家侍养父母,待他们去世后,守丧三年,然后再赴朝为官。包拯因此“十年无宦”,大约到1037年,料理完父母后事的包拯才正式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到扬州天长县(现属安徽省)做知县。
做了三年天长知县之后,包拯来到岭南,出任端州知州,史称:
(包拯)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包公清廉自守,痛革宿弊,不再加征端砚,离任“不持一砚归”的高风亮节更是千古传诵。此外,据《肇庆府志》记载,包公在端州看到百姓用水依赖江水,生活不便,便凿井七处,散布城中,后人称之为“包公井”。包拯重视民生,振兴教育,建米仓、星岩书院等,皆班班可考。端州之任,是包拯为官地方的一个缩影。他曾有诗明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包拯在端州三年,很好地践行了自己的为官准则。
包拯为官“清”、“直”,惠泽端州,赢得了端州的人心。明代人在重建包公祠的碑记中说,对于老百姓,最大的不幸莫过于官吏之贪,政治不清,“惟直可以塞奸邪之路,惟清可以澄贪浊之源”。而包拯治理端州,重民生,减赋税,清风直道,浩然天地间,百姓能不尸祝俎豆、建祠祭拜吗?这正符合《祭法》所谓“法施于民则祀之”的祭祀精神。
包拯一生真正做官的时间为26年,岗位换了20多次,做过端州等地方官,也做过监察御史等“台谏”官,还有开封府尹、户部官,最后是枢密副使。无论在哪里,无论在什么位置上,包拯不改本色,一以“清”、“直”行事。
包拯曾三度任台谏官,作为朝廷的言官,包拯敢于上书言事,不畏权臣,刚直不阿。他自己愿做唐朝魏徵式的“忠直无隐之臣”,同时上书宋仁宗,希望皇帝成为像唐太宗那样的“英明好谏之主”。包拯曾抄写了三篇魏徵的奏疏,请仁宗“置之座右,以为龟鉴”。事实上,仁宗恭俭仁恕,虚怀纳谏,容受直言。
仁宗皇帝临御天下四十年,自有其圣神明智之贤,善容正人,延谠议,使其谋行忠入,有补于国,卒大任以股肱者,惟孝肃包公止尔。
宋仁宗与包拯之间君臣相得,颇有“君圣臣直”的意思。包拯因此能行直道,敢于言事,其激烈果敢,虽皇亲国戚,无所畏惧。《曲洧旧闻》记载的一则轶事,颇能体现包拯敢于直言的形象:张尧佐除宣徽使,以廷论未谐,遂止。久之,上以温成故,欲申前命。一日将御朝,温成送至殿门,抚背曰:“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上曰:“得得。”既降旨,包拯乞对。大陈其不可,反复数百言。音吐愤激,唾溅帝面。帝卒为罢之。温成遣小黄门次第探伺,知拯犯颜切直,迎拜谢过。帝举袖拭面曰:“殿垂向前说话,直唾我面。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岂不知包拯为御史乎?”
温成,仁宗宠妃张氏。张尧佐乃温成的伯父,仁宗的伯丈人,“国丈”也。包拯数次弹劾张尧佐,言语剀切,不给皇上留面子。包公说,张尧佐是凡庸之人,“徒缘私宠,骤阶显列”。批评仁宗任用张尧佐“上违天意,下拂人情”。
因为包拯刚直不阿,不结党羽,唯以直道行事。老百姓中流行一句谚语:“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把他比作阴曹地府秉公执法的阎罗王。他守法持正,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他的节操。
再看包公之“清”。后世把包拯看做中国古代清官的代表,但这一“清”字含义丰富,可以指清心。俗话说“清心寡欲”。“清廉”和“正直”,它的根基在于“治心”,必须时刻保持“心”的“清”。唯有如此,才能做到“欲”的“寡”,才能克制欲望,超越欲望。进而,才能真正做到“清廉”和“正直”。
可以指清廉,洁身自好,不受民财。包拯一生都在对贪污受贿行为斗争,他说:“廉者,民之表;贪者,民之贼。”提倡严惩贪渎。其“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可以指明察、公正。清官一定是有能力的,无私无党的,能够惩恶扬善,还以公道。
包拯一生清心、直道,足迹所至,关心民瘼,为民做主;打击权贵,为民申冤;鞠躬尽瘁,为民办实事。因此,各地的百姓把包拯视为青天大老爷,包拯死后,许多地方为他建祠立庙,端州包公祠仅为众多祭祀包公的祠庙之一。
俎豆馨香之中,人们希冀表达两层意思,一是怀念包公,祭拜之时,聊表敬仰之思。一是把包公作为为官行政者的楷模,使为官者肃然兴其仰止之思,勃然笃其思齐之志,人人争做包公式的清官,播清风而秉直道,则社会、百姓有赖焉。从这个角度看,包公祠是一种纪念,更是一种激励和教育。
包拯去世,“忠谠之士,哭之尽哀;京师吏民,莫不伤感,叹息之声,闻于衢路”。不仅如此,宋元明清以来,人们不断发掘包公身上的优秀品质,加以渲染、传播。主要通过戏剧、小说及瓦舍勾栏的说唱艺术进行艺术创造,用许多幻想和夸张的故事情节把包公“执法如山、铁面无私、清廉正直、料事如神、为民申冤、严惩贪官、不畏权贵”等高贵品质具体化、形象化了。
例如,包公本来是白脸,逐渐被戏剧化成黑漆漆、油亮亮的黑脸。这不是丑化包拯,而是把包拯塑造成铁面无私,寄托了老百姓的一份愿望:让“黑脸”来摧折权贵,靠“青天”来为民做主。
又如,史籍记载包拯断案,着墨很少。《宋史·包拯传》只有“割牛舌”一案:“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但后世以“公案文学”面目出现的《百家公案》、《龙图公案》里却有150多个包公断案的案件。至少到元代,民间流传的包公则是一位公正、精察、神明的判官。
在明代《百家公案》、《龙图公案》为代表的公案小说集里,包公的位置已经发生了由边缘到中心的地位转变。明代在塑造包公破案的精察时,也把他由人逐渐上升到神。与宋元神化的包公相比,明代的包公神通广大,已不仅仅是一个“日断阳、夜断阴”的判官,上至玉帝,下到阎罗,各路神仙无不为包公提供便利,包拯有点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到处可请到神仙帮忙。
到了清代,石玉昆借鉴包公民间故事创作出古典名著《三侠五义》,前二十七回以包公故事为主。包公麾下四大门柱张龙、赵虎、王朝、马汉的由来,公孙策的出世由来,包大人三口铜铡的由来,展昭辅佐包大人的由来等等,都是《三侠五义》创造出的故事情节。在《三侠五义》中,包公的地位比以前有所上升,神力也更广大。
当然,后世对包公的塑造也把一些原本不属于包公的事嫁接到他身上。例如,包公为嫂子抚养成人,固有“嫂娘”之说(实际上是他的儿子包绶由他的长媳养大)。一些故事完全是杜撰,如仁宗认母。
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把包公形象的演变看做是违背历史真实的。我们所要关注的是,千百年来,人民为什么要如此创造包公的形象。换句话说,包公形象是“层累”地造成的,有其深刻的原因。包拯身上固有的品质是人民塑造清官和为民申冤的判官的基础。其次,公案文学本身的魅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凡负冤含屈讼狱平反之事,与老百姓本身有直接利害关系,其事最亲切,故最易于流播。因此,公案文学是把包拯塑造成“青天”之神的重要媒介。最后,包公形象塑造与包公祭祀相得益彰,进一步增强了包公的神性。包拯去世后,合肥、肇庆、开封首先建立了包公祠,其他包公曾经履迹所到之处(如沧州、祥符)也祭祀包公。馨香俎豆之间,人们逐渐把包公当作神灵崇拜。
肇庆市为适应廉政建设的需要,把包公祠扩建为广东省廉政教育基地,这一举措将会使“孝肃之风”在这片包公曾经做过三年知州的山山水水之间发扬光大。
包拯所代表的清官文化对我们今天的反腐倡廉具有重要的启示。
第一,把法制建设与官员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结合起来。抑制赃官墨吏,整饬吏治,是政治和法律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问题。在中国历史上,夏商以来的历代王朝,均都为此殚精竭虑,制定出了越来越详尽、越来越严厉的法律禁令。但是,事实却是禁而不止,贪赃枉法之风愈演愈烈。这表明仅仅依靠法制是不够的。而包拯能成为清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个人品质高尚,有执政为民的胸怀,忧国忧民,把一己之私利放在一边。无私才能无畏,无私才能为民众鞠躬尽瘁。清官包拯启示我们,政治清明,官德培养很重要。
第二,防微杜渐,拒腐蚀,廉洁自好。包拯从未做官时,就注意拒绝诱惑;做官之后,更是不受民财,保持简朴的生活,以身作则。正己之后方能正人。
第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为人民办实事、解疑难的执政能力。一个糊涂官,一个不实事求是、没有科学头脑的官员,给人民带来的一定是灾难,而不是福祉。
包公,历史上的一个清官,中国社会的一种文化象征。只要有社会不平存在,就会有特权霸道和贪赃枉法的事发生。这种情况下,在人民心目中,包公就会站在公正的社会法律一边,站在受欺受压的民众一边,排除权贵和金钱的干扰,执法如山,铁面无私。如此这般,包公的形象当然会受到人民的崇敬和礼拜。所以,从本质上看,对包公的崇拜,实际上是对社会公正的崇拜,是对正义的崇拜,是对政治清明的崇拜,是对廉洁奉公的崇拜,是对不畏权贵、不通关节、执法如山的崇拜。
(赵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