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68000000004

第4章 永远的英国王妃:戴安娜王妃 女神也曾自卑过

戴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

1961—1997。英国王储查尔斯的前妻。被人们叫作“慈善天使”。

没有什么比去帮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更能让我感到幸福了。任何身处不幸的人呼唤我,我都会毫不迟疑地奔向他们。

——戴安娜

女神也曾自卑过

2012年,我看过柴静的一个专访视频,受访者是英国前王妃戴安娜的胞弟——斯宾塞伯爵。

当时我记住了视频里的一句话,那句话是这么说的——

“戴安娜总是说,自己只是一个脑小如豆、其笨如牛的乡下姑娘。”

之所以记住了这句话,是因为它和我印象中的戴安娜并不一样。

素昧平生的异国他乡的陌生人提及戴安娜,也难免心头一动,出现在我们脑海里的她的肖像照,哪一张不神采奕奕?

金发、浓眉、高鼻、深目、笑容爽朗、齿若编贝……分明就是一个知性智慧的时尚icon啊,又怎么会和乡下姑娘搭上边?

不过,从这句话里,我听出了戴安娜对自己的不喜欢、不自信和不认可。

被无数人抬头仰望的高高在上的王妃,内心却是如此胆怯和自卑。在万众瞩目、光鲜亮丽的背面,难道早已千疮百孔?

1

1981年7月29日上午9点,伦敦城里所有教堂的钟声在这一刻准时敲响。成千上万的英国民众纷纷走出家门,涌向教堂。

这一天,是英国举国上下共庆的日子,32岁的查尔斯王子迎娶灰姑娘戴安娜,皇家仪仗队护送着婚礼车队驶向教堂,路边挤满前来观看婚礼的普通百姓。

20岁的戴安娜,身着象牙色真丝塔夫绸的梦幻婚纱——大号蓬蓬袖、荷叶边V领、裙摆长达7.6米、镶嵌着1万颗珍珠,像童话里的公主降临凡间,登上了圣保罗大教堂的台阶。

她戴着斯宾塞家族的头饰,在《丹麦王子进行曲》的音乐中,走向神圣的婚姻殿堂。

当天,BBC(英国广播公司)用了33种语言全球直播,超过7亿观众观看了这场世纪婚礼。

羞怯的英国姑娘戴安娜对未来满怀憧憬。她简直不敢相信,这大海捞针般的幸福会降落在自己的头顶。

原先,她总是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夜间,麻雀变成了凤凰,她成了无数女人仰望和羡慕的对象。

在此之前,查尔斯的恋人是戴安娜的姐姐伊丽莎白,由于伊丽莎白性格高调,不被保守低调的王室接受,两人关系便止步不前了。

退而求其次,查尔斯将目光转移到伊丽莎白的妹妹戴安娜身上。她不施粉黛,脸上的婴儿肥还没有褪尽,是个十分有趣可爱、活泼大方的姑娘。

他被她吸引了。当时,他已近而立之龄,急于物色一个姑娘,好早点完成结婚的任务,为王位带来继承人。

情感清白又出身贵族、长相和性格都不错的戴安娜,显然是个不错的人选。没多久,他们的关系就上升到谈婚论嫁的阶段。

当查尔斯王子向戴安娜求婚时,这个天真烂漫的姑娘一口应允了。

她被突如其来的幸福撞晕了,哪里会想到,这一天,将会成为她人生的分水岭?

2

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两人婚姻的初期是甜蜜的。

他们乘着游轮去度蜜月,依偎在一起观看马球比赛。当他比赛获奖后,她笑意盈盈地当众给了他一个热吻,并亲自为他颁奖。他们出席派对时相拥共舞,幸福满溢。闲暇时,他们也会如普通情侣那样,手拉着手一起去户外散步。

婚后不久,她为他生下威廉王子,两年后,喜获第二个儿子——哈里王子。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很多照片记录了那段温馨的岁月——

她抱着威廉王子,他拿着威廉的玩具,三个人在奥克拉合影,满满的烟火气息弥漫;

他们一人抱一个儿子,站在黑格涅夫庄园的花丛中拍下全家福;

他们带着孩子一起去海岛度假,骑着单车环岛游……

那时,她的笑容如春水荡漾,那是一股发自内心的欢快奔腾的清泉。

那时,他有娇妻爱子相伴左右,夫复何求?

只是,当婚姻褪去最初的新鲜,时间这个刽子手,慢慢为他们揭开了生活中狰狞的一面。

她和他的矛盾渐渐露出冰山一角。

她嫁入王室时才20岁,还是个天真烂漫的姑娘,一夜之间变成狗仔队围追堵截的对象,一举一动放大在世人面前,毫无隐私可言,这让崇尚自由、热爱随性生活的她陷入惊慌失措的境地。

一面要适应为人妻为人母的新角色,一面又要注意在公众面前不能出错,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每次出席重要的公众场合,她都紧张得需要长时间的哭泣来缓解心中的胆怯,因为她不会说多国语言,也不熟悉政治话题,无法轻松地融入会谈,这让她备感难堪,觉得自己笨得简直像头驴。

她有一肚子的烦恼想找人排解,可是找不到合适的人。她寄望丈夫能给自己一点鼓励,谁知查尔斯并不以为意。她试图和王室里的仆人们亲近,可别人却因为她的王妃身份而对她自动回避。

孤独,渐渐演变成了生活常态。她变得自卑、压抑、沉默,她被讨厌的抑郁症缠上了。

从前,她是个多么活泼自信的女孩啊。她爱跳芭蕾舞,在家乡奥尔索普庄园里,常常旁若无人地翩翩起舞。

1985年圣诞,带着残余的一点自信,她走上了伦敦皇家歌剧院的舞台,跳了一段芭蕾舞,想送给查尔斯作为圣诞礼物。

她满心以为他会惊喜笑纳,但事实却是丈夫并不领情,还略有微词地批评她这样做是种轻佻的行为,有损英国王室保守克制的形象。

查尔斯的否定加剧了她对自己的轻视。还有什么比不能赢得丈夫的欣赏而更令人沮丧的呢?

查尔斯王子毕业于剑桥大学,喜欢高雅艺术,爱读书。而她呢,连高中都没有毕业,喜欢听流行音乐。一个爱慕阳春白雪,一个沉溺市井烟火,他们几乎没有共同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在个性方面的隔阂越来越大,婚姻的华美袍子上渐渐爬满了虱子。

在和她结婚之前,查尔斯其实还有个情人名叫卡米拉。当他对婚姻失去经营的信心后,他同卡米拉恋情复燃。当时卡米拉已经成婚,查尔斯却还和她藕断丝连。

丈夫的婚外情大大刺激了戴安娜,单纯的姑娘原以为丈夫最爱的是自己,殊不知,他心中挚爱的位置,住着的是另外一个女人。

而更让她无法接受的是,她比卡米拉年轻,比卡米拉貌美,情场上输给一个处处不如自己的女人,让她羞愧难当。

两个人的婚姻里怎么可以容纳三个人同行?她为此患上了暴食症和厌食症,情绪无法自控时,甚至采取自残的极端行为。

她用刀片划伤了自己的大腿和手臂,并多次自杀未遂,种种自虐行为,只为吸引丈夫的关心。而他呢,对她的行为只送上不可理喻的表情,漠不关心的反应让她如坠冰窟,心寒意冷。

可更为痛苦的是,碍于保全王室面子,她在公众场合还要强颜欢笑,扮演夫妻恩爱的妻子。当人们向她投来羡慕的目光时,他们不知道那对她来说是一种多么大的讽刺。

骨子里她是想挽救婚姻的。5岁那年,父母离异,她感觉天都塌下来了,她并不希望自己重蹈覆辙,不希望她的威廉和哈里也遭遇如她般失去完整家庭的心灵创伤。

可是,婚姻不是一个人的,它需要男女主角齐心协力,共同经营。当一方铁定心要冲破婚姻的篱笆,另一方又能奈他何?

1992年,戴安娜去了趟印度,她穿着鲜红色的衣服,独自坐在泰姬陵前留影。

泰姬陵是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心爱的妃子而建的,它因爱情而生,它更是爱情的象征。

形单影只地坐在象征爱情的泰姬陵前留影,没有人知道,戴安娜的心中划过多少难言的忧伤?因为这一年,她的爱情搁浅了,她和查尔斯正式分居了。

两年后,查尔斯在电视上公开了他与卡米拉的恋情,媒体的大面积曝光,加速了他与戴安娜婚姻的解体。

1996年8月28日,查尔斯王子与戴安娜王妃正式离婚,这一年,是他们结婚的第15个年头。

15年的婚姻叫作水晶婚,只可惜,他们亲手打碎了这块如童话般晶莹剔透的水晶。

她的无奈,在于爱她的人多如恒河沙数,但她终究没能赢得丈夫的心,自卑掠夺了她的光彩。而他的错误,在于没有坚持自己的心爱。其实婚前他就爱慕卡米拉,只是由于卡米拉不是处女不被王室接纳,然后,他就错误地放弃了卡米拉,又错上加错地将婚姻的枷锁套在了无辜的她的脖子上,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他毁了她。

现在再次回看那场万众瞩目的童话般的婚礼录像,会发现,她当天的表情娇羞含情,他的眉宇间却锁满心事。

这场婚姻,实际上从开始就注定了结局。幸福只是时光深处的一抹春光,曾经繁花似锦,最后满目苍凉,只余一声叹息……

3

当戴安娜婚姻触礁之后,可喜的是她找到了新的情绪安放点,那就是慈善事业。

与其与一个不爱自己的丈夫整天纠结于儿女情长,倒不如到那些需要她的贫困人民中去释放她的光和爱。

戴安娜丢掉王室的繁文缛节,以普通人的身份火热地投入慈善活动中。她要努力成为她自己。

她走访了儿童收容所和儿童医院,把无家可归的孩子们抱在怀里,呼唤民众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她去医院探访艾滋病患者,和奄奄一息的病人亲切握手。当时,对于艾滋病患者,人们避之唯恐不及,就怕一不小心接触感染到病菌,而戴安娜却不惧与病人握手拥抱,成为第一个与艾滋病患者接触的英国王室成员,给病人们带来极大的鼓舞。

她胸前佩戴着“红十字”标志,穿着棉布衬衫和卡其布裤,亲自踏进非洲安哥拉雷区,提醒民众警惕地雷,成为世界反地雷运动的代表人物,并和被地雷炸伤的孩子亲切交谈、亲密合影。

她还拍卖自己的衣物来筹集善款,用于乳癌和艾滋病的救治工作……

有人质疑她是在作秀,她淡然一笑,说:“这不过是一个人道主义的援助。”

虽然她的婚姻是不幸的,但某种程度上,也许正是这种不幸,造就她完成了从尊贵王妃到慈善天使的涅槃,也因此为她赢得了无数民众的爱戴。

斯宾塞伯爵曾经这样解释姐姐为什么走上慈善道路,他说:“戴安娜有一次向我解释说,是她内心感受的煎熬把她与那些被抛弃的人连在了一起,并受到了那些人的拥戴。在此,我们走进她的另一个真实世界。尽管拥有地位、魅力和掌声,戴安娜内心深处却一直是个没有安全感的人。她几乎像孩子一样,渴望为他人做好事,以期解脱自己深深的无价值感。”

一个高高在上的王妃,竟然有深深的无价值感,足以证明她的内心是多么自卑,多么缺乏安全感。

小时候父母离婚给她带来巨大的心灵阴影,她因此常处在被人遗弃的惶恐之中,可以说,从童年起,她就成了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而丈夫查尔斯的爱情背叛,更加深了她的自卑感,加剧了她的不安全感,所以,她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在需要她的人那里找回一点自信,而慈善,为她带来的正是她所需要的。

4

在英国本土,很多民众都有“戴安娜情结”。

他们喜欢她,因为她从不将自己置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她会和他们握手拥抱,她的热情和微笑打破了王室严肃冰冷的形象,她的亲民风范为她吸引了无数忠粉,所到之处从不乏夹道的热烈欢迎,他们亲切地唤她“人民的王妃”。

除了亲和力,戴安娜吸引民众的还有另外一点,那就是她打扮时尚,自带迷人气场,完全摒弃了英国王室保守的着装风格,成为引导潮流的先锋者。

她身高178cm,肩膀宽阔,长期运动换来的健美身材简直就是天生的衣架子。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她,着装零差错,加上一头蓬松的金发、白皙的皮肤,像模特一样展示着她非凡的服饰水准,引得民众竞相模仿,她成为大家的国民女神。

作为一名时尚偶像,戴安娜是无愧于这个称号的,她能完美地驾驭各种色彩,巧妙地使用配饰,塑造出高贵优雅的形象,比如:

她在橘色外套上别一枚花朵造型的胸针,给冬天带来一抹春色;

她穿着金属双排扣的黑色外套,英姿飒爽;

透过她的米色大衣,她知性而迷人的气质一览无余;

一袭淡蓝色低胸连衣裙,勾勒出迷人的锁骨,性感妩媚;

白色针织长裙让她温柔似邻家姑娘;

随意潇洒的牛仔服则将她的活泼与青春散发出来;

湖水般的草绿色礼服衬托得她如一株植物一样清新;

粉色的风琴裙让她像个可爱又甜美的元气少女……

当然,在她的彩色衣橱里,最醒目的颜色非宝蓝色莫属。宝蓝色被称为“皇室蓝”,是欧洲皇室贵族最尊贵的颜色。

当年,戴安娜与查尔斯订婚时,在皇室提供的珠宝设计中,戴安娜一眼挑中了一枚18克拉的椭圆形蓝宝石戒指,蓝色的宝石像湖水一样深邃,流光溢彩。

皇室蓝与她的蓝眼睛相得益彰,烘托出她超凡脱俗的气质。她穿着宝蓝色露肩礼服,体态优雅,一颦一笑,直射人心。

如同她在慈善事业上收获了民众的拥戴,在穿衣这件事上,她同样找回了自信,正是这两点自信支撑着她在不美满的婚姻中艰难前行了那么多年。

如今,戴安娜的那枚蓝宝石戒指早已易主,戴在了威廉妻子凯特王妃的手上。而戴安娜王妃的着装风格也深深影响了凯特王妃,凯特王妃在很多场合的着装都或多或少与戴安娜王妃的风格相似,也许,这正是凯特王妃向婆婆戴安娜的一种致敬。

5

1997年8月31日,是一个不同寻常的黑色日子。

法国巴黎塞纳河畔,呜咽一片。

前一天,离婚后的戴安娜和男友多迪来到巴黎度假,狗仔队为了抢得第一手新闻,对他们穷追不舍。

当晚,当戴安娜乘坐的奔驰车行驶到爱尔玛大桥下时,因司机想要甩掉紧追其后的狗仔队而加快了车速,结果车子失去控制,一头撞向隧道内的石柱,导致多迪当场毙命,戴安娜在次日凌晨宣告不治。

这一年,戴安娜年仅36岁。一夜之间,15岁的威廉王子和13岁的哈里王子失去了疼爱他们的母亲。

噩耗传至英国,举国上下为之叹息。四面八方的陌生民众带着鲜花、卡片,自发来到戴安娜王妃生前居住的肯辛顿宫以及王室所在的白金汉宫。

鲜花如海,卡片上写满深情,无数张面孔在风中哭泣。虽然戴安娜并不完美,但对英国民众来说,她永远是他们心中无可替代的女神。

艾尔顿·约翰也是浩瀚悼念大军中的一员。这位被誉为“英国乐坛常青树”的著名创作歌手,是戴安娜王妃生前崇拜的偶像,也是她的好友之一。

没有人能体会艾尔顿失去挚友的那种切肤之痛,汹涌如潮的情感无处安放,只能借助音符的力量,释放他对戴安娜无尽的思念。

他连夜改写了从前的一首音乐作品,在1997年9月6日戴安娜王妃的葬礼上,以好友的身份,身着素衣,坐在一架黑色钢琴前,自弹自唱了这首特别为戴安娜重新填词的安魂曲——Candle in the Wind 1997(《风中之烛1997》):

“永别了,我们的英格兰玫瑰,愿你永远盛开在我们心中……你的一生,就像风中之烛,即使大雨倾盆不止,光芒从不随夕阳消失。你的足音将永远回响,在英国最青翠的山冈上。蜡烛终会燃尽,你的传奇却将永世不朽……永别了,我们的英格兰玫瑰……”

令人心碎的旋律透过电视机,感染了全球数亿名观看葬礼直播的观众。

戴安娜去世后,其家人将她的遗体带回家乡奥尔索普庄园。她的弟弟斯宾塞伯爵为姐姐造了一个人工湖,将她葬在湖心的小岛上。这个小岛,外人禁止入内,只有亲密的家人才可以抵达。

生前被狗仔队当作围猎对象的戴安娜,如今终于获得一片宁静,安睡在绿树掩映、微风轻拂的湖水中央,只是这片宁静是用那么年轻的生命换来的,令人心酸不已。

费雯·丽临终前曾说,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有两件事情她还会去做:一是还会选择当演员,二是还会选择嫁给奥利弗。如果人生可以重来,让戴安娜重新选择,她还会选择再嫁入王室吗?她会不会找个兴趣相投的平民男子结婚,琴瑟和谐地白头偕老,过上普通人平凡却有尊严的生活?

只是,人生没有那么多“如果”,这一辈子,戴安娜再也没有机会可以重新选择。

2015年5月2日,戴安娜长子威廉王子的女儿诞生。小公主取名为夏洛特·伊丽莎白·戴安娜,“夏洛特”是“查尔斯”的女性形式,“伊丽莎白”是其曾祖母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名字,而“戴安娜”毫无疑问取用的就是威廉的母亲的名字。

这个名字别有深意,它同时在向威廉的父亲、祖母和母亲致敬。虽然,戴安娜没有赢得丈夫查尔斯的心,但显然,儿子威廉是在意母亲的,在给女儿起的这个名字里,寄托了他对母亲的绵绵思念。

“你的一生,就像风中之烛……蜡烛终会燃尽,你的传奇却将永世不朽……”事实上,直至今日,每年戴安娜的忌日,无数民众依然会唱起《风中之烛1997》,依然会采取各种形式来纪念这朵英格兰玫瑰,她亲切的笑容,鲜活的形象,为慈善事业付出的努力……并没有随风而逝。

虽然,她的生命短暂如昙花一现,刹那芳华却始终萦绕在人们永不褪色的记忆里。

就像斯宾塞伯爵在姐姐葬礼上的致辞中所说,戴安娜是那么独一无二,那么细腻复杂,那么超凡脱俗,那么无可替代。她的美丽,无论内在或是外在,都在我们心里永不磨灭。

是的,戴安娜身上有着那么多的优点:美丽、知性、善良、时髦……可惜的是,就是这么一个在外人眼里优秀的女子,却将自己迷失在深深的自卑里。

其实,她哪里需要自卑,她真的不用自卑,因为在这世上,没有谁是完美的。她不是,查尔斯不是,卡米拉也不是。

更多一些质感:

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曾有过自卑的经历。读书读不成学霸,自卑;长相不尽如人意,自卑;身材臃肿肥胖,自卑……

自卑的后果就是把别人的优点无限放大,再把自己的缺点无限放大,误以为自己是全天下最差劲的那个倒霉蛋,这明明就是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嘛。

其实,事情哪有你想象中那么糟糕?自卑不是什么洪水猛兽,相反,它是人人都可能遇到的正常现象,无关性别,无关年龄,无关阶层,戴安娜王妃就是一个实例。

我们一生中,总会遇到许多让我们望其项背的人,在他们面前有些自卑,这不是什么奇耻大辱。你所要做的,就是别害怕,不逃避,正视它,把它化为努力的动力,去战胜它,让别人来望你的项背,这样的感觉是不是很棒?

成长的道路上,自卑只是一个小小的顿号,努力跨越过去,未来的路就会光芒万丈。

同类推荐
  • 戴望舒作品集(四)(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戴望舒作品集(四)(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戴望舒作品集(4)》本书分为小小的死亡之歌、呜咽、关于迦尔西亚·洛尔迦等部分。
  • 一生最爱纳兰词

    一生最爱纳兰词

    《一生最爱纳兰词》在历史的记忆里,纳兰性德有着许多传奇而浪漫的标签。多情的翩翩公子,善骑射,精搏击,满族正黄旗御前一品侍卫,而他武将的骨子里住着一个多情的文人。他经历过几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红颜知己,初恋情人,恩爱娇妻……她们纷纷走进他的生命里,又一一离去;他结交放荡不羁的布衣文人,纵享诗酒年华,恣意潇洒。这短暂的生命里,欢欣也好,痛苦也罢,都成了他诗词的养料。翻开《一生最爱纳兰词》,你将品味纳兰词的至美意境,感受纳兰性德的真情人生。
  • 鲁迅的鼻子

    鲁迅的鼻子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高价买草、有这样一位总经理、防盗绝招、我的朋友杨金远、吹牛的雅与俗、致北京交警一把手、我是这样变俗的、作序与穿超短裙、南湖公园、妈祖作证:钓鱼岛自古是我们的、春天的期待、我们的想象力有多大等。
  •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杨牧诗选:1956—2013

    杨牧诗选:1956—2013

    和白岩松、梁文道一起读杨牧,生活不只是眼前,还有诗与远方。杨牧的诗创作,主要累积于原刊诗集十四种。各集收特定阶段长短作品数十首,又以辑分,鱼贯胪列,略识其时代先后,突出外在语境之表情与命意,则主题风格也可能随时浮现,外加完稿年份各别注记,背景形迹更见显著,则所谓诗集之为阶段性创作之反省,或对未来的展望,其理自明。
热门推荐
  • 仙判之路

    仙判之路

    简介:地球末法时代后期,天降神碑于现代都市,有域外修士降临。昆仑山崩断,大道复苏,秦明为追寻神话修仙的踪迹,而随域外修士前往了异域。问道仙判,敢问路在何方?修仙尽头,只为追寻那一丝成仙的契机。不在风华绝代之时成至尊,便在气血枯败之际化腐朽!
  • 故事会(2017年3月下)

    故事会(2017年3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轻花昫

    轻花昫

    妖和人,终是无法相恋的吧?不管再怎么努力,再怎么付出,终归会形同陌路。从今天开始,我要把自己的心埋在很深很深的地方,直到自己也忘却那段感情。
  • 洞玄灵宝九真人五复三归行道观门经

    洞玄灵宝九真人五复三归行道观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现代人家常菜

    现代人家常菜

    《现代人家常菜》邀请知名营养专家对每一种食材的保健功效都做了准确的定位,并对食材间的搭配、特殊人群的饮食宜忌以及各种常见病的饮食宜忌都做了简要介绍,能指导读者针对个人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各种食材,烹制健康美味的菜肴。
  • 兽王·世界之巅

    兽王·世界之巅

    现在他已经是浮龙岛的主人,并且与新联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杜木干用毒物来修炼毒功,兰虎若想救出风柔,与杜木干之间必有一场恶战……独孤奇的回归。火鸦力量的觉醒,使得新联盟的势力迅速膨胀。各方势力为了应对嚣张的新联盟,也推选出代表结成联盟,但是却遭到了新联盟和杜木干的狙杀……独孤奇不加遏制地吸取力量。使得火鸦获得了机会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掌控独孤奇的身体。火鸦的力量日渐强大,为了再次封印它,获得贪狼神兽指点的兰虎等人开始齐聚风、霜、水、火、土五大神剑来克制火鸦,一场关系地球安危的大战即将在世界之巅拉开序幕……
  • 农女本色

    农女本色

    穿越不可怕,就怕穿过来被绑架!初来乍到,不知道自己是谁!人生地不熟,不知道哪里是家!捡个家,种个菜,绣个花。写写字,作作画,品品茶。田园生活,自得其乐,万事俱备,只欠桃花!可是,这突然掉下的桃花未免太多了些,她杂么觉得自己有被砸死的危险捏?一句话简介:身世不明农家女,富家安国满桃花。
  • 沉醉

    沉醉

    那一天,他是一轮明月,她不经意间仰望,就迷失在那皎洁的清辉里。从此,她梦里的那弯玉钩,夕夕成玦。浩荡的东海边,师父说,人就像贝壳,只有找到那相属的一半,才能牢牢护起一枚珍珠。她从江南的烟雨,一直走进塞北的飞雪里,身后依旧是当时的月光。然后才发现,他不是她的另一半贝壳,也不是她的月半弯,而是另一颗遥远的星子,无法触及。洞庭荷花盛开,姑苏枫叶转红,钱塘江潮涨起,大理春光明媚,我都会写下来告诉你,因为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知道这十年,你从来不曾在那日清晨离去,你只是藏在了我的心里,融入了我的生命里,陪着我一同呼吸。
  • 四世同堂(全集)

    四世同堂(全集)

    本书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表现了抗战时期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该书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与顺从的选择、国家与个人的选择,种种艰难的选择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 与古人一起吟诵古文(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与古人一起吟诵古文(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与古人一起吟诵古文》所收篇目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较高,是历史保留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本着开拓青少年视野的目的,本书只收录了少数几篇中学课本中的古文,大多都是教材之外的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