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68000000003

第3章 德国天才女钢琴家:克拉拉·舒曼 真正的爱情是克制

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

1819—1896。德国女钢琴家。著名作曲家罗伯特·舒曼的妻子。

当你说到我们彼此需要对方,我还是无法停止爱他,他仍然是我的挚爱,还有我们所共同拥有的回忆。

——克拉拉·舒曼

真正的爱情是克制

陈丹青画画时有个癖好,就是一定要听音乐。要是音乐不在场,他的状态就上不来。

大多数时候,他听的是古典音乐,而且必须是已经听熟的那些曲目。假如听新的曲子,他就可能分心。他说,在画画的时候耳朵是没事的,所以耳朵会很认真地倾听每个音符,同时手在画画,等于你住在这个声音里面,然后做你自己的事情。

他经常听的有巴赫、海顿、舒曼、勃拉姆斯、肖斯塔科维奇、布鲁克纳……

名单里,其中我接触较早的是勃拉姆斯和舒曼。印象中小学音乐课上就听过勃拉姆斯的《摇篮曲》。还记得美丽多才的音乐女老师,弹着一架旧风琴,唱着《摇篮曲》,舒缓轻悠的旋律娓娓动听,郎朗上口,听一遍就记住了。

大一时买过一盘世界钢琴名曲的磁带,里面收有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梦幻曲》。那时恰是爱做梦的年纪,对未来怀有很多绮丽美好的梦想,行云如水的琴音就像为我插上了梦的翅膀,从此不忘。

只是当时我并不知道,舒曼和勃拉姆斯之间还有关联。舒曼曾经给勃拉姆斯当过钢琴老师,而在他们师生情谊的背后,还有一位美丽多情、才华横溢的姑娘,在舒曼和勃拉姆斯各自的人生画壁上,都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个女子,就是舒曼的妻子,勃拉姆斯的师母,德国女钢琴家克拉拉·舒曼。

1

认识克拉拉时,舒曼刚满20岁,是德国莱比锡大学法律系的学生。

这个在母亲看来极有出息的法律专业,在舒曼眼里却索然无味,令他提不起一点精神。

比一般糊里糊涂的年轻人幸运的是,敏感细腻的舒曼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听过帕格尼尼的演奏会后,他找到了心的皈依,他立志要做一名音乐家。

彼时,莱比锡是德国著名的艺术中心,舒曼在一次业余活动中结识了当地最有名的音乐教师维克,一颗想要在音乐世界里茁壮成长的心生根发芽了。

他毛遂自荐请求跟从维克老师学习,惜才如命的维克预感到这是棵好苗子,于是帮舒曼一起去说服他的母亲,母亲最后妥协了。

由此,莱比锡大学法律系的学生舒曼便改弦易辙,放弃了法律,如愿以偿地走上音乐之路。

为了潜心学习,他搬进维克老师的家。

维克老师的掌上明珠正是克拉拉。那一年,她11岁,犹如一朵含苞待放的白兰花。虽然年纪尚小,却已头戴“神童”光环。

克拉拉5岁即跟从父亲学琴,9岁就举办了独奏音乐会。这是一个令人仰望的天之骄女,但在舒曼眼中的她,却只是个聪明可爱的小妹妹。

舒曼比克拉拉大9岁,练琴的间隙,他常带着她一起玩耍。

克拉拉很崇拜舒曼,因为这个大哥哥不但会弹琴,还会编童话,她总能从他那里听到新鲜又好玩的故事。

而舒曼呢,也很喜欢克拉拉,他对她精湛的琴艺十分欣赏,每当创作出新的钢琴小品,总会让她第一个试奏。彼时,他俩最爱玩耍的保留节目是四手联弹。

快乐无忧的时光一晃而过。

不知从哪天起,舒曼发现自己眼中的克拉拉悄悄变了样。从前没长开的小姑娘如今变得亭亭玉立,满满的少女气息让他无处可逃。而舒曼在克拉拉的眼里,则多出一份成熟男人的魅力,她多看他一眼,心中小鹿便四处乱撞。

问世间,哪个少年不多情?又有哪个少女不怀春?何况他俩朝夕相处,何况他那么优秀,她亦如此出色。更何况,他们还有共同的音乐爱好。

爱情的种子就这么暗地滋生了,破土而出的气势,压也压不住。

一边是爱徒,一边是爱女,原以为这份爱情会得到维克老师的祝福,没想到却遭到老人的强烈反对。

维克不是不喜欢舒曼,但那仅限于艺术领域的欣赏。而他对女儿的培养是有计划性的,他希望女儿能够成为一个享誉世界的音乐家,他不想那么早就将女儿嫁做他人妇,假如要嫁,那也应该嫁给一个有钱有名望的人。显然,还没有混出名堂的舒曼不是合适人选。

都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维克从心里不情愿女儿被舒曼抢走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早年与克拉拉的母亲离异,他在克拉拉身上倾注了太多的心血,他不愿意将自己的果实轻而易举就拱手让与他人。

克拉拉成了两个男人之间抗衡较量的靶子。歇斯底里的维克开始想方设法拆散两个年轻人。他将舒曼赶出门,禁止他们再见面;他带着克拉拉离开莱比锡,到处旅行演出;他不准克拉拉弹奏舒曼的作品;他甚至威胁女儿,如果她胆敢再去私会舒曼,他就准备拿把手枪将舒曼干掉。

让他恼羞成怒的是,平时对他言听计从的两个年轻人,这一次双双跟他唱起了反调。大家长蛮横作风的粗暴干涉非但没能使维克如愿以偿,某种程度上反而激发了这对小情侣的逆反心理。他越是干扰,两个年轻人的心越是靠拢。见不到面的时候,他俩就靠鸿雁传书来互诉相思之苦。

1839年,德勒斯登皇家歌剧院座无虚席。一袭白裙的克拉拉,宛如女神般动人。舒曼得知克拉拉在此举办独奏音乐会后,偷偷坐进了观众席。

克拉拉的演出非常成功,最后演奏安可曲时,她自作主张放弃了父亲为她安排好的曲目,而是演奏了亲密恋人舒曼为她作曲的那首唯美浪漫的《梦幻曲》。

维克当下气得鼻孔生烟,奈何制止已无济于事。一曲《梦幻曲》最终赢得满场好评,克拉拉和舒曼的爱情同时昭然天下。

和维克反应不一样的是,克拉拉和舒曼的恋情得到了众多朋友的支持。学法律出身的舒曼最终想到去寻求法庭的帮助,历经11个月的诉讼,终与心爱的克拉拉结为合法夫妻。

2

1840年,21岁的克拉拉嫁给了30岁的舒曼。

四年苦恋终于花开。

在1947年好莱坞拍摄的黑白电影《梦幻曲》里,我看到这样一组镜头。

温馨小屋。阳光热烈。他深情款款地对她说:

“你可知道一首名叫《献词》的小诗吗?我帮它谱了曲。”

他的双手开始在琴键上翩翩起舞,优美流畅的旋律如河水流淌。

“你是我的生命,是我的心,

你是我的欢乐和痛苦,

你是大地,我在那里生活,

你是天空,我在那里飞翔,

在那里我永远将苦闷都埋藏。”

“这是我送给你的结婚礼物,是特别为你创作的,也是我仅能为你做的。”温柔的琴声,是他向她表白的情话。

“我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它有多美。”她依偎在他身旁,情不自禁伸出修长的手,像从前那样,他们默契地在键盘上联手弹奏出美妙的音符。

琴音如诉,一个多么美丽而沉醉的新婚之日。

这天,在莱比锡的乡村教堂里,克拉拉头戴桃金娘花枝编成的新娘花冠,舒曼把他作曲的26首歌曲编成了歌曲集《桃金娘》,当作新婚礼物送给了克拉拉。

《桃金娘》里的第一首就是意境优美的爱的《献词》。

《献词》的歌词来自浪漫主义诗人吕克特。这是一首感人肺腑的爱情诗,恰如舒曼对克拉拉的情感,真挚深沉得如十月枝头挂满的沉甸甸的果子。

舒曼通过节奏速度音高的变化,谱写出不同阶段的情感变化。炙热而急迫的情感初期,舒缓呢喃的稳定期,以及幸福落地后更为澎湃的激情期,细腻、唯美,深深地打动人心。

事实上,这并不是舒曼第一次为克拉拉谱曲,脍炙人口的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也是他曾经写给克拉拉的“情书”。

《童年情景》由13首钢琴小品组成,年少时我听的那首《梦幻曲》,便是其中的第7首。

那些小品从成年人回忆童年情景的角度出发,刻画了舒曼和克拉拉烂漫无邪的年轻岁月,充满了童趣的活泼和温柔。比如《捉迷藏》,飞快跳跃的旋律让我不禁想象着舒曼带着克拉拉一起捉迷藏的欢快开怀的画面;《在壁炉旁》,柔和舒展的旋律让我联想到欧洲油画、温暖的壁炉、古典的音乐、两个相近的心灵;《奇怪的传说》,夸张突变的节奏令我想象舒曼给克拉拉讲的那些故事一定又离奇又刺激又好玩……

舒曼把对克拉拉的爱恋、思慕、宠爱,统统融入作品中,那些灵动而富有生命的音符,洋溢着舒曼的浪漫主义精神,那是他向亲密爱人克拉拉倾诉的绵绵情话啊。音符只有被弹奏时才能变成音乐,而文字只有被注入爱情后才能变成情话。

婚后,两人的日子琐碎而幸福。舒曼负责赚钱养家,不时有佳作诞生,克拉拉相夫教子,为舒曼生了一窝孩子,这个因爱结合的艺术家庭看上去多么美满。

只是,噩运有时来得猝不及防。

婚前,舒曼就有精神抑郁的倾向,结婚数年后,精神问题日渐严重。他经常性地头疼,出现严重的幻听现象,优美的音符变成凌厉的鬼叫,无休无止的耳鸣令他疯狂。病情发作时,他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精神上的虚弱使得他赖以生存的管弦乐团指挥工作难以为继了。一次,他在指挥中途就因头晕而不得不停止。他颓败地下岗了。

一家之主失去了赚钱的能力,直接后果是这个大家庭的经济陷入了困顿。这么多张嘴靠什么养活?坚强的克拉拉临危不惧,她执起了丈夫的指挥棒,一个女人抛头露面指挥一个由男人组成的交响乐团,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克拉拉还开起演奏会,她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谋取养活一大家子人的生活费。她在音乐会上只演奏丈夫舒曼的作品,当然,她的保留曲目则是舒曼的《梦幻曲》。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舒曼有家传的精神病史,即便有克拉拉的悉心照顾,他的病也并没能好转。

1854年,一个严寒的冬日,处于精神恍惚状态的舒曼竟然跳入冰冷的莱茵河,所幸被人发现,救上了岸。这次自杀未遂后,他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两年后,他在精神病院里孤独地死去,离去时年仅46岁,正值壮年,而克拉拉那年才37岁。

在克拉拉和舒曼共同生活的16年里,她为他生了8个孩子。舒曼曾经形容这是他和克拉拉共度的16年“诗与花的生活”。

只可惜,春光美好的日子未免太短,太短了。

3

1896年,一位白发苍苍的花甲老人抱病从瑞士坐上了驶往法兰克福的列车。他去赴一场葬礼。

因为心急慌忙,途中乘上了相反方向的列车。等他赶到法兰克福时,葬礼早已结束。暮色苍茫,草木呜咽,他伤心不已,老泪纵横,今生今世,他再也没有机会看她最后一眼。

他踉踉跄跄地奔到她的墓地,拿出一把小提琴,为墓中人演奏了一首无人知晓名字的作品。

琴声如昨,往事如烟。时光回流到1853年,那一年,他与她,初相识。

他叫勃拉姆斯,德国著名作曲家。她是他的师母,克拉拉·舒曼。

和舒曼一样,勃拉姆斯也是在20岁那年初次见到克拉拉。

那年,勃拉姆斯是个名不见经传的音乐爱好者,而舒曼在当时已经名气斐然。

勃拉姆斯仰慕舒曼的才华,很想向他求学,但因生性腼腆,一直不敢开口。后来在朋友的极力鼓励下,他才鼓足勇气,带着自己创作的作品以及朋友的推荐信,敲响了舒曼家的大门。

这一敲,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

舒曼温和礼貌地接见了这个贸然来访的清瘦英俊的陌生男子。这份亲和让精神紧张万分的勃拉姆斯放松下来,他调整好状态,坐在舒曼的钢琴前,行云如水地弹奏了自己作曲的《C大调奏鸣曲》。

刚弹了几节,舒曼就拍拍勃拉姆斯的肩膀,示意他停下来。“我得让我太太也来听一下!”舒曼两眼发光地说。

于是,穿着一件白色连衣裙的克拉拉出现在勃拉姆斯眼前,这下轮到勃拉姆斯眼前一亮。

34岁的克拉拉,浑身上下散发出熟女成熟优雅的气质,而长年浸淫音乐,艺术气质也高贵脱俗,与众不同。勃拉姆斯被她深深吸引了。

他不敢怠慢,以炉火纯青的技艺将自己的奏鸣曲圆满奏完。

当天,舒曼、勃拉姆斯和克拉拉三人都激动万分。舒曼马上邀请勃拉姆斯来他家住下,是晚,他在日记中写道:“勃拉姆斯来看我,他是一个天才。”而克拉拉则在日记中这样写:“今天从汉堡来了一位了不起的人——勃拉姆斯……他只有20岁,是由神直接差遣而来的。罗伯特说,除了向上苍祈求他的健康外,不必有别的盼望。”

当时,舒曼和克拉拉已经有了7个孩子。从小在汉堡贫民窟长大的勃拉姆斯,会很多野外玩耍的本领,他不拘小节、自由随意的性格很快为他赢得“孩子王”的称呼,他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带他们游泳、捉迷藏,弹奏自己创作的《摇篮曲》哄他们睡觉,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克拉拉的家务压力。

此后,勃拉姆斯跟着舒曼学习,朝夕相处,他爱上了美丽端庄的师母克拉拉。尽管,克拉拉比他大了整整14岁。

当他发现自己不可抑制地爱上了师母之后,他并没有失去理智,而是做出了痛苦的抉择:他决定离开舒曼和克拉拉的家,他不能破坏尊敬的师父师母的婚姻。尽管,他心里有一千一万个声音在呼唤着“不”。

勃拉姆斯离开之后,个人创作时有佳音传来。而此时,舒曼却陷入了精神抑郁的深渊。

在舒曼跳入莱茵河自杀未遂被送进精神病院后,身怀第8个孩子的克拉拉陷入了绝望之中。

勃拉姆斯听闻消息后,于此时重新回到了这个家。患难之中见真情。勃拉姆斯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克拉拉承担起照顾一家老小的重任,并时常代克拉拉去探望住在医院里的舒曼。

事实上,虽然之前他离开了这个家,但他从来没有忘记这个家,他一直在默默关注着他的老师、他的师母。他的心何曾与他们分离过一分一秒?

1856年,舒曼在精神病院里去世。克拉拉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勃拉姆斯向克拉拉表白了心迹。

电影《梦幻曲》里,关于勃拉姆斯向克拉拉求婚的那个片段,心酸得令人动容。

月光如水,繁星如缀。勃拉姆斯深情地对克拉拉说:“我已经离开你四年,我很想和你共度此生,但似乎有违常理。现在我看见你孤独的生活、孤寂的身影,我知道我有接近你的权利。克拉拉,嫁给我好吗?我爱你,简直无法控制自己。”

此时,背景音乐响起,餐厅的小提琴手拉奏的恰是勃拉姆斯的作品《A大调圆舞曲》。罗曼蒂克的琴声中,可以感受到克拉拉心动了。

然而,戏剧性的是,一曲终了之后,小提琴手又转拉起舒曼的作品,是那首充满无限回忆的爱的《献词》。

怎能忘记,那些你侬我侬的绚烂往事?怎能忘怀,那些百转千回的温暖音符?此时,能明显感觉到克拉拉的心绪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终了,她噙着眼泪对勃拉姆斯说:“当你说到我们彼此需要对方时,我还是无法停止爱他,他仍然是我的挚爱,还有我们所共同拥有的回忆。”

克拉拉不是不爱勃拉姆斯,只是在她的心中,始终抹不去舒曼的身影。

“即使化为尘土,克拉拉,你死去的最爱依然填满你我之间任何一个缝隙,直到死亡再度降临为止,这样,我怎能拥有你?”这是勃拉姆斯对克拉拉的内心独白。

克拉拉和勃拉姆斯从此天各一方,再也不见。直至双双死去,两人都保持着单身的状态。

勃拉姆斯的深情,克拉拉不是不知道,她曾经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勃拉姆斯是我身边最具有同情心的朋友,他少言寡语,但他的神情掩饰不住他的心。他与我一起悲伤地悼念我们爱的人(舒曼),还有,他不放过每一个可以让我开心的机会,通过音乐。我知道对于年轻的他来说,他明白自己在牺牲什么,而这种牺牲,毋庸置疑,是为了我。”

正如舒曼为克拉拉写过很多作品,勃拉姆斯也为克拉拉创作过很多作品。勃拉姆斯曾经说:“我最美好的旋律都来自克拉拉。”他的著名的《c小调钢琴四重奏》,就是为纪念克拉拉而写的。

关于勃拉姆斯与克拉拉之间的微妙关系,舒曼并非一无所知。

舒曼对勃拉姆斯的情感犹如维克对舒曼的情感一样复杂。一方面,他同每个正常人一样,认为爱情是自私的,他不能接受别人分享他的爱人,哪怕那个别人是他心目中认为无可替代的接班人。但同时,他也爱才惜才,尽管为人挑剔,他并不吝啬对勃拉姆斯的真诚夸奖。

他人生中的最后一篇乐评,便是向德国乐坛推荐勃拉姆斯。文章中,舒曼给予勃拉姆斯极高的评价,赞扬他“是一个把时代精神加以理想表达的人物……他出神入化的天才演技把钢琴变成了众声汇合,时而哀怨呜咽,时而响亮欢呼的管弦乐队……他仿佛是急湍汹涌的洪流,直往下冲,终于汇成了一股奔泻的飞沫喷溅的瀑布,它的上空闪耀着宁静的彩虹,蝴蝶翩翩飞舞,夜莺婉转歌唱”。舒曼的厚道大方由此可窥一斑。也难怪勃拉姆斯即使对克拉拉心动,也誓死捍卫老师和师母的尊严。

克拉拉去世之后,勃拉姆斯像被抽走了灵魂。这个世界上从此再也没有令他牵挂之事,11个月后,郁郁绝望的他追随着她飞去了天堂。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勃拉姆斯对克拉拉爱而不得的遗憾,感动了后人。

我曾经在某个论坛上看到有人说:爱上勃拉姆斯的妹子一定不少。

与其说是爱上,倒不如说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更为勃拉姆斯的深情所折服。勃拉姆斯为了克拉拉一生未娶,他给她写过无数封情书,却一封也没有寄出。每当他创作出新的作品,首先想到的就是寄给克拉拉,听取她的意见。他一生敬重她,爱慕她,即使身体远离,他的心一直与她同在。

他是她一生的蓝颜知己,是她最为牢固的精神支柱,而她在他20岁时就占领了他的心房,成为他心中无可替代的唯一的最心爱的人。这个“唯一”和这个“最”字令无数妹子羡慕不已。

我想萨冈也是喜欢勃拉姆斯的,因为她曾经写过一部中篇小说,书名就叫“你喜欢勃拉姆斯吗……”。

假如有人也来问我这个问题:“你喜欢勃拉姆斯吗?”

我的回答一定会是这样的——

“当然,我也喜欢勃拉姆斯,为他的深情和他的无私。”

更多一些质感:

电影《后会无期》里,有句台词是这样的:“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

克拉拉和勃拉姆斯的爱情,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作“爱就是克制”。

克拉拉爱着勃拉姆斯,但她清楚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和对舒曼的难以忘怀,所以,她在新一轮爱情面前主动选择止步不前。

勃拉姆斯当然想和克拉拉厮守终生,但最终,理智战胜了情感,因为他知道,爱情,绝不是自私地占有,不是不顾一切地饮鸩止渴,若相守变成一种道德的负罪和折磨,他愿为她选择回到孤单。

这段爱情看似对勃拉姆斯不公,但其实他也有为爱守护的幸福,他在自己的深情里是快乐的。

同类推荐
  • 千家诗

    千家诗

    本书汇聚《千家诗》的各种今注今译成果,按照七绝、五绝、五律、七律的顺序分为四个部分编排,每部分篇目保持原有顺序。除订正讹误外,还作了详尽的注解,加入丰富的译文,使之更加通俗易懂,并尽量体现诗歌的韵律美。同时配以古典雅致的画作,使读者在诵读经典的同时,更直观形象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浑然天成。本书为每首诗都标注汉语拼音,为孩子们扫清阅读障碍,更易诵读。
  • 意思

    意思

    这是一本写给光阴的书。轻缓而清淡的细节,清澈而质朴的情感,组成了系列关于时间流淌过乡村生活的故事。乡村生活,是中国大多数人的共同记忆。作者在这样的记忆里,叙述的不仅是故事,更是一种生活秩序、情感秩序。秩序里那种规律性的东西,随着乡村的消失,迁移到当下人的生活中重新建立了起来。以眺望远方的方式,守望已逝的乡愁。作者文笔清丽,叙述视角巧妙,故事中蕴含着清灵的哲思。
  • 宋朝的江山风月

    宋朝的江山风月

    读宋词的过程,就是亲近一棵大树的过程,有树在,或者能在刹那中遇见古人,或者能在微尘中显现大千。作家选取15位成就最高的词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细腻优美而又富有穿透力的文字,为读者还原词人们生活的时代、生平、故事、心理,还原了那个时代的特有的文化氛围、生活情致和审美韵味,既新颖而又富有感染力。
  • 阿金文集:有了你,从此不再孤单

    阿金文集:有了你,从此不再孤单

    本书由阿金著,之所以叫做《阿金文集:有了你,从此不再孤单》就是因为作者所有的文章都是业余时间做的日记,所涉及的内容广泛而不精。为了更好地阅读,作者把这本《阿金文集:有了你,从此不再孤单》分成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一篇中篇小说《有了你,从此不再孤单》,讲的是一个很美的爱情故事。
  • 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

    精心收录33篇美誉最多、极具代表性的散文,如《随遇而安》《多年父子成兄弟》《我的小学》《午门忆旧》等经典篇目。“随遇而安”为汪老的散文名篇,这四个字代表了他作品的精髓,也写尽了他的人生。经历过曲折岁月的汪老,用笔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随遇而安、恬淡安闲的美好世界。通过这些文字,去探寻人性中至真至善的一面,用温情和纯净来洗涤这尘世的苦闷、忧郁和惶惑,自在而活。
热门推荐
  • 一切刚刚好的爱情

    一切刚刚好的爱情

    他追,她躲,她的深情全部给了别的男人,他不忍看她一次次的受伤,但却无可奈何,终于,他想放弃了,她却勇敢的站在他面前,与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问她为什么,她不说,但心里回答,我在等自己死心,不让怎么爱你。
  • 好身体离不开养生学

    好身体离不开养生学

    中医养生虽然听起来似乎很陌生,但是如果能把其中的方式方法为己所用,确实有着不可低估的功效。要不为什么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皇亲贵族们都有自己秘不外传的“私家医生”呢?翻开本书中的内容你会发现,原来中医其实是一本好玩的故事书,而养生更是在日常的闲话中就可以轻轻松松实现的。
  • 揪住你不放(中篇)

    揪住你不放(中篇)

    胡增官,编辑、记者,福建连江人,1964年出生,现在武夷山市新闻中心任职。在全国上百家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百万字后,2004年开始小说创作,已在《十月》《福建文学》《时代文学》《厦门文学》《青海湖》《延河》等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有作品被《中篇小说选刊》转载。已出版小说集《活得比蟑螂复杂》、散文集《阳光碎片》等。福建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苏阿芳的女儿过几天出嫁。她这个女儿不省心,挑挑拣拣到了三十挂零才谈拢一个,敲定完婚日子。了却心头的事,苏阿芳该高兴才是,苏阿芳愣是高兴不起来,她撂下这头心事,高高挑起那头的心事。
  • 狮子的心

    狮子的心

    小雌狮白雪生来毛色纯白,好似乞力马扎罗山巅上终年不化的积雪,十分漂亮。然而,这是一种不祥的颜色。自古以来,非洲狮的皮毛都是金黄色的,与金色的草原浑然一体。这既是狮群狩猎时的伪装色,也是幼狮的天然保护色。白雪醒目的毛色暴露了同胞的行踪,给狮群带来接二连三的灾难……在环境极度恶劣的纳特龙盐湖边,失去父母的小狮子白雪学会了隐蔽自己,学会了狩猎,不放弃任何生存的希望——因为它相信自己有着一颗狮子的心。多年之后,白雪成为了草原上最优秀的猎手。它的勇敢、它的机智、它的善意,使它重新赢得了狮群的信任。然而,当白雪重新回归狮群时,它雪白的毛色又会给狮群带来怎样的命运?
  • 崇祯故事

    崇祯故事

    华裔士兵开着炮车穿越明末,去追寻一段历史,追求一个女人。QQ书友群:912093696(风清月莹)
  • 前夫的小院

    前夫的小院

    山连着山,暗红色的石头山,七高八低毫无规则叠挤在一起,连绵不断;淡黄色的土山坡上杂草茂盛,野酸枣互相牵扯着勾挂着,叫不来名字的结有果实的各种七高八低的灌木,大多数扎根在石头缝缝里,极难采摘。夏天,长满大片野花和荆条的阳坡坡上,远看去青一块红一块、蓝一块紫一块,说不清是什么图案。秋天里的沙棘漫山遍野,像金灿灿的黄飘带,自由落洒,颇为壮观。冬天雪后,白茫茫的一望无际,土山、石头山混为一体,肃静威严像条卧龙在休眠。山际把天和地分成两半,弯弯曲曲的那根连线画不出它的头在哪起源、尾在哪结束。
  • 天黑请别出门

    天黑请别出门

    我叫黄鑫,我是一位寻尸人,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虽然很匪夷所思,但却是真实发生了的……
  • 弦歌盈耳

    弦歌盈耳

    福建师范大学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百年老校,又是学科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木铎百年,金声玉振,近40万校友遍及海内外,现注册就读的各类学生达10万之众。薪火相传,自强不息,上百个学科荣获博士授予权,新百年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温故知新,鉴往知来,为此而征集出版的这套纪念文集《弦歌盈耳》,留存着广大校友的珍贵记忆,
  • 兰馨儿

    兰馨儿

    睁开眼睛,醒来的那一刻她懵了,眼前的一切都变得那么的陌生,人、环境、还有国度……
  • 一拳正义

    一拳正义

    一拳超人世界里的埼玉老师因为某种原因,穿越到了海贼王的世界在这个多彩缤纷而又处处隐藏着邪恶的世界里英雄的存在,给平凡的人们带来了光明正义执行!不论是海贼或是海军任何作恶者,都应该受到制裁!第一世界:海贼。第二世界:龙珠。第三世界:我的英语学院 第四世界:一拳超人 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盾之勇者成名录,火影忍者世界接连开放中……(特别备注:后续还会穿越到其他世界,在任何世界观下,老师都是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