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沿着那条溪水找了半天时间,正发愁没有收获。再往前行,来到了一座山脚处,这里溪水潺潺,翠竹掩映。问一位当地人,这里是什么地方,回答是:奎溪。再沿山路前行,有一狭窄的山坳口,极像陶渊明描写的景象。赵大海兴奋地喊起来:“马路、温暖,你们看,这不就像‘桃花源记’写的桃花源山口吗?”
马路和温暖也看出来了,温暖高兴地说:“咱们把‘桃花源记’拿出来比照一下。”
赵大海拿出“桃花源记”读起来:“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温暖指着山口:“快看,这不就是‘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吗?”大家朝温暖指的方向看去,看到一束光线从山坳口的那边照射过来。
马路也说:“我们沿路走来的小溪也具备行舟的条件,所以武陵渔人就是从那条小溪舍舟上岸后,沿着这条山路的山口进入桃花源的。”
赵大海又朗读起来:“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三人快步进入山坳口,就看到一座用山石建的古老的茶亭。过茶亭,便豁然开朗,一个安然恬静的村庄展现在眼前。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农田、鱼池、竹林,多条乡路相通,几条小狗懒洋洋地躺在路边睡觉,听到几个人过来,只是抬抬眼皮,又接着睡去。
赵大海说道:“在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被视为人间天堂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桃花源一直被视为不可能实现的梦幻世界。陶渊明的这篇文章也与刘晨阮肇故事、荥阳人故事一起归为神异小说了。在《幽明录》中刘晨阮肇的故事,写刘、阮二人由剡县入天台山,迷而不返,偶于水边遇神女,被邀至洞府,与神女成婚,居十日求归,而家乡已非原貌,人间已经过七世了。另外,在《搜神后记》中的荥阳何姓人在仙人引导下进山洞得田数十顷。这些故事都是说明,当时的人们追求自由的世界。”
温暖说:“陶渊明的桃花源和老子的小国寡民理想,其实都是很平常要求,耕者有地,自劳自食,本来应该如此,却成了遥不可及的梦幻天堂。”
赵大海点头补充道:“是呀,这个被后人视为道家小国寡民和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形象,展示的乌托邦世界,实际上有着现实根据。在那个动荡年代,确实有许多人在寻找这样的人间天堂,流传着很多这样的故事,比如刘敬叔《异苑》所记武陵蛮故事,武陵蛮人逐鹿入石穴,攀梯而上,豁然开朗,‘桑果蔚然,行人翱翔’。《桃花源记》文中所交代的时间、地点都可考,而对桃花源生活的描写,虽与现世的动乱、政治的暴虐、人生的苦难形成鲜明对比,也不是都是空想。《宋书·夷蛮传》记载:‘宋民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入蛮。蛮无徭役,强者又不供官税,所居皆深入重阻,人迹罕至焉。’武陵一带蛮人居住深山之中,没有徭役,称为五溪蛮。中原百姓为逃避战乱或赋税徭役,多有逃入荆蛮之地者。《桃花源记》中提到的南阳刘子骥,在《晋书·隐逸传》有记载。苏轼、王安石都认为陶渊明所描写的,实有其人其地。”
温暖说道:“如今有很多地方都在争夺桃花源的原型地所有权,湖南桃源县的逃船洞、江西庐山的康王谷、重庆的大酉洞、京津交界处的盆山、道教的茅山洞天等。其实很多地方都有像桃花源与世隔绝的环境。但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不一定就是陶渊明的桃花源呀。”
马路激动地说:“真正的桃花源,我们找到了,太好了,在这里咱们也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了。”
一位村民走过来问道:“你们进我们村子找谁呀。”温暖忙说:“我们是来旅游寻找桃花源的,你们这里地名叫什么?”
村民看看他们说道:“你们找桃花源就找对了,以前有专家曾经来过我们这里,认为我们这里非常接近桃花源记的原型地,这里的地名是安化县奎溪。”
赵大海问道:“我们想在你们村里住几天,体验一下世外桃源的生活,有没有‘农家院’住呀,我们给饭钱、住宿费。”
村民想了想说:“那就住我家吧,我家有空余的房子住。”
赵大海说:“好啊,你贵姓?”村民回答道:“我姓张,张之勤,你们是从那里来的?”
赵大海指着温暖说:“她也是你们安化人,我们俩是北方人,从长沙过来的,你们这里有苗族的村民吗?”
“没有啊!”张之勤答道:“我们这里的村民都是500年前的宋代时期,从溆浦迁移过来的张轼的后裔。”
“这里有原住民吗?宋代以前呢?”赵大海有些糊涂了。
张之勤摇摇头说:“没有,听老人讲,自从这里的山口被外界发现,原来居住这里的村民都突然失踪了,不知去了哪里。”
“是吗,你们这里的山上有山洞吗?” 赵大海很失望。
张之勤说:“我们这里有几个山洞,在山口的山坡上有马妖洞,传说是当年马援乘战马曾经藏过身的山洞。山上有的山洞很深、如若迷宫,很危险,有时从洞里飘出烟来,挺神秘的,我们都不敢去。听说以前有人进过山洞,遇见了仙人,后来那人出家了。”
赵大海忙问:“是不是在云台山做方丈的那位。”
“你是怎么知道的?”张之勤回过头来疑惑地看着赵大海。
赵大海笑道:“前几天我们去过云台山,见过方丈。”
这里的房屋都是古老黝黑的木制房,黑瓦大坡顶,房屋旁的木杆上的卫星天线,才有了时代感。否则真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张之勤家的房屋很大,是个四口之家,他妻子见有来客,忙去张罗做饭,张之勤便去收拾客房。马路问道:“你家这房子有历史了吧。”“是呀,已经传了好几代了,具体什么时候建的我也说不上来。”
温暖问道:“在你们这里是不是有金雁的传说?传说秦代时期,有一只金雁从北面飞到了你们的山沟里,给你们这里带来了吉祥幸福。”
张之勤看看她:“你听谁说的,我没有听说过。不过,听我父亲说,以前他在苗寨见到苗人供奉鸟,他们管鸟叫‘嘎闹’。还供奉枫木树,为了祈求保佑,给老枫树烧香、挂红,按时祭祀;修建房屋时,也必须找大枫木作第一个中柱,那样才能富贵发财,求子也去拜枫木树。”
赵大海问:“这里有没有庙或塔之类的建筑。”
“没有,我们拜佛都是去镇外的庙,好了,你们休息一下,就出来吃饭吧。” 张之勤说完走了出去。
赵大海对马路说:“看来那些山洞可能是有些秘密的,我记得云台山的方丈给我们看的对联,是有个洞字,咱们再看看那幅对联。”
一看上联是:“云中鸡犬随天去”,下联是“台下风雷自洞来”。那只秦代的金雁会不会就藏在秘密的那些山洞里。
马路对赵大海点点头说:“看来这只金雁不在苗寨,而是还在秦代避乱的原住民手里,山洞是咱们唯一的线索了,明天我们就去深入山洞探险。”
清晨,鸡鸣第二遍了,赵大海和马路起床,屋外又传来狗叫的声音,马路洗着脸说:“这里真是‘鸡犬相闻’啊,我们也体验到陶渊明在桃花源‘停数日’时的感受了。”
温暖来喊他们吃早饭,饭摆在屋外的树下,赵大海看看树说:“这是桂树啊”,张之勤:“是呀,要是在开花季节,很远就能闻到桂花的香味,上次做的桂花酱到现在还没吃完呢。”
赵大海又去看房屋周围的几棵树,马路问:“胖大海,你对树也懂啊。”赵大海点点头,又指着周围的几棵树说:“这棵是樟木树,那棵又高又直的,是名贵的楠木树,古代宫廷殿堂用的金丝楠木大多采自湖南的深山老林里,经过历代的砍伐,现在竟成稀罕物了。”
张之勤抬头看着树说:“是呀,这些树都是祖上留下来的,不能随意卖啊,都几百年了,才这么粗。去年有外乡人,出六万元要买我这棵楠木树,我都没卖。”
从张之勤家出来,三人先出山口,到汽车里把所以的探险装备都背在身上,然后向桃花源的深处进发了,村里的村路很多。
赵大海说:“桃花源记说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真是这样。阡是南北、陌是东西,小路也四通八达。”
三人走过田地,穿过一片竹林,开始爬山。温暖边走边说:“现在是四月天,要是在夏季,山上有蛇,就不敢爬山了。”
“有蛇不要紧,我是许仙,没准还会发生一段艳遇呢。” 马路装出得意的样子。
温暖冷笑道:“你就臭美吧,蛇咬你一口,你就知道艳遇的后果了。”
山上植物茂密,找了几个山洞,洞都很浅。近中午了,三人坐下休息喝水,马路背靠山岩坐着,一会马路奇怪地站起来说:“我怎么好像听到有一种奇怪的叫声,你们听见了吗?”
赵大海和温暖互相看看,又听一会,摇摇头。马路便四处打探起来,走到一处堆干树枝的山岩边,观察一会后,压低声音道:“这里藏着一个山洞,刚才的声音就是从这里传出来的,你们过来看看。”
赵大海过来看了看洞口:“好像这是人为故意挡住洞口的,欲盖弥彰,说明这个山洞里可能有什么秘密。”
三人进入山洞,用手电筒照看,山洞很狭窄,突然从黑暗处窜出来一只刺猬,从温暖的腿旁跑了出去,温暖惊叫起来。马路看了看周围说道:“刚才听到从洞内传出来的声音,原来是这只刺猬呀。”
走一会,只见一堆石头挡在洞中,慢慢地搬开一些石头,跳过去后,向洞内深处前进,却仿佛进入了巨龙的腹腔,继续前行,洞内便开始宽阔起来了。
马路突然有了疑问,小声说:“这里怎么又像桃花源记写的‘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不会是桃花源里又套一个小桃花源吧。”
温暖眨眨眼说:“那怎么会呢,桃花源也不会搬到山洞里来呀。”
再往里走,就听到哗哗的流水声,一条地下河展现眼前,水很清,水里还有一种颜色极浅、眼睛极小的鱼。
“胖大海,你看这是什么鱼呀,眼睛这么小,嘴还撅撅着。” 马路看着感觉奇怪。
赵大海走到地下河边,仔细看了看说:“这是因为在山洞里,没有光线,鱼的眼睛已经退化,常年在黑暗的环境里,眼睛没有用了,有的山洞,水里的鱼都不长眼睛了。撅长的嘴有黑暗巡航的作用。”
温暖指着水中说:“你看,那条鱼通体透明,骨骼内脏清晰可见,这应该叫玻璃鱼吧。”
沿着地下河走一会,前方就没有道走了,洞内都是水,竟成了水洞。赵大海向水中扔了一块石头,看了看说:“水挺深的,不能淌水进去,没有船是进不去的。”
温暖用手电照了照指着前面石壁:“你们看,那石壁的大裂缝里好像有些竹竿。”马路慢慢攀石壁过去一看,高兴地说:“这里放着一只竹筏子,我去拉下来,放到水里。”赵大海取出一个铁钩子递给马路,不一会竹筏子就被马路拉过来了。竹筏是用竹皮细条绑住十几几根大毛竹做成的,还很结实。另外还有一根长长的竹杆,一看,就知道是撑船用的。
温暖问马路:“你说,这里有这个竹筏,说明了什么问题呀。”
“这说明山洞里面一定有秘密,小小竹排向东游,请大小姐上船吧。” 马路朝温暖做了个请的动作。
竹筏在水道上行进,温暖见洞水非常清澈就用水壶接水。马路摇摇手说:“千万别喝这水,这水里要是有鱼卵的话,你知道喝后会有什么后果吗?”
“什么后果呀?” 温暖诱惑地看着马路。
马路笑起来:“生个半人半鱼的美人鱼呗。”
“我把你这烂嘴贴上封条吧,竟胡说呢。” 温暖捣了马路一拳。
马路不服道:“西游记里,唐僧和猪八戒不就是在女儿国喝了河里的水怀孕的,所以说这里的水不能随便喝。”说完,却拿过温暖手里水壶喝起来。
温暖问道:“怎么样,能喝吗?”
“挺甜的。”马路笑了起来。
赵大海“嘘”了一声:“别说话,前面有个岔道,左边的洞口下有个木桩,可能是拴船用的,咱们就从这里上去看看。”
马路用绳子拴住竹筏,“便舍船从口入” 三人走一会,看到洞的深处“仿佛若有光”,洞口狭窄,只容一人通过,再走数十步,光线越来越亮,出洞口,便豁然开朗,一个巨大的“山洞”展现眼前。
赵大海想,怎么在这山洞里,好像也有桃花源记的描写痕迹:“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三个人被眼前的景象呆住了,这里与其说是山洞,不如说是一个开放的大天坑,阳光斜照进来,从洞内望上看去,好像是一个巨大的天井通到外面山顶,天井下的四周都有非常多的山洞,不曾想,从外面看到的一座山,里面竟然有这么大的空间。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天井下竟有田地、鱼池、桑树、竹林。也是桃花源记描写的:“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大洞的周围还与很多的小洞相连,也有“阡陌交通”。从远处的一个山洞里流淌出的水,形成一条地下河,流过天井下,又从另一个山洞流走了,地下河上还有一座木桥,桥上爬满了树根。使人恍如“半入仙境半人间” ,莫非这里又是一个世外桃源。
更让三个人惊奇的是,远处有身穿着远古服装的人在田地里干活,温暖不由自主地读起《桃花源记》来:“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说完又掐了一下自己的胳膊,自言自语道:“我不是在做梦吧。”
这时候又“鸡犬相闻”了,从一座屋后跑出一条狗来,对着三个人叫起来。那些正在干活的人回过头来,看到突然出现的三个人,大惊。一个人跑到一间大些的木屋前敲起了鼓,一看这面鼓,好像就是在一个木盆上蒙上整面兽皮,这鼓声低沉,却在洞内声声回荡。
马上就从各处跑来几十个人,其中一个好像洞主模样的人,手拿一把青铜剑,其余的人都拿着木棍。那中年洞主问道:“你们是何人?来自何处?为什么擅闯我们的仙洞。”
马路挥挥手,信口说道:“别误会,别误会,我们是武陵渔人的后代,是来桃花源探奇的,在山洞里迷路了,才无意中闯入贵洞。”
那洞主眉头紧皱说:“我们这里曾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自称武陵渔人的到过我们这山里,住了几日,嘱其不要为外人道说,他回去后还是说出去了,好像还有人写了一篇文章。让天下人都知道了我们这山里藏有一个桃花源,竟成了公开的秘密。幸亏在那人走后,我们的先辈们就把山口外的桃树都砍掉了,并堵住山口。否则,我等的隐居生活就被尔等扰乱了。现在我们躲到洞里,还是被你们骚扰,我看你们不是武陵渔人,是‘无灵愚人’。”
“不还是武陵渔人嘛。” 马路嘟囔道。
温暖小声说:“你没过过愚人节呀,怎么还没听出来。”
赵大海上前拱手说道:“我们是看了以前与你们一样归隐的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敬慕你们这里的隐居神仙般的生活,才特地相访,绝无恶意。”
那洞主听后,剑锋垂下,说道:“你们赶紧走吧,不要打扰我们。”
赵大海又拱手道:“请允许我们权留数日,让我们也过一下神仙洞府的生活吧。”
那洞主想了想说:“好吧,但是有一点你们必须承诺,辞去后,‘不可为外人道也’。”
赵大海忙说:“我保证,回去后绝不写‘桃花洞记’,不告诉任何人,让你们继续平静地生活下去。”
三个人随那洞主和众人向那些房屋走去,这些房屋均为竹木结构,大多数都建在周围的洞里,洞里的房屋都没有屋顶,是呀,山洞即可为屋了,要屋顶何用。
赵大海看看这些人的穿着,仿佛时空又回到了远古时期,再看面料材质,男人都是麻布,女子则是丝织衣裙,看来这里养蚕织布,耕种养鱼,过的是自给自足的生活。
赵大海此时想起曹操的对酒诗:“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
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路无拾遗之私,——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曹操的理想世界,在这里实现了。
来到一座大一点的屋子,那洞主一家“设酒杀鸡作食”招待三人,马路看那把青铜剑,只见剑锋犀利,寒光逼人,剑柄已被摸的幽亮,一看就知道,这是秦代时期的青铜剑,而且,这把剑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使用着。
那洞主见马路看他的剑,就说:“这是祖上传下来的宝物啊,传了几十代了,才传到我的手里,简单在石头上磨磨,就能削铁如泥。”
洞主的妻子做着饭,温暖要过去帮忙,被洞主的妻子笑着劝回:“不用帮忙,你们坐着喝茶说话吧。”
他家的女儿叫阿妙,是个19岁的姑娘,很萌的样子。由于多住洞窟,气候湿润,所以皮肤洁白如脂玉,身着丝质长裙,质朴自然,有若飘飘仙子。过来与温暖说话,两人互相看对方的衣服装束,都觉稀罕。
屋角有一架纺线架,还有一个木制的织布机,桌子上摆着一面铜镜和一面乌黑幽亮的镜子。温暖过去在铜镜前照了照,镜面有些发乌,看不太清楚了。阿妙指着那面乌黑幽亮的镜子说:“祖上传下来的铜镜我们磨不亮了,现在我们用的镜子都是用黑木细磨制成的,而且是越用越幽亮。”
温暖感到奇怪:“木头也能做镜子呀?大海哥,你懂木材,怎么木头也能做镜子吗?”大海接过木镜,仔细地看了看说:“这是乌木,也叫阴沉木,本质坚硬,黑颜色,木纹细腻,切面光滑,打磨得法是可以达到镜面的效果。”
“在前面的岩壁上还磨出一块乌黑光滑的石头镜子,只要往上面泼一盆水后,就可以当镜子照了。”阿妙指着外面说道。
温暖惊奇道:“啊,石壁也能磨成镜子啊,你们在这样自然的环境中,还真能想办法呀。”
阿妙点点头:“一会我带你们去看看。”
温暖从自己包里拿出一面化妆小镜子,送给了阿妙:“这个镜子是玻璃水银制成的,送给你了。” 阿妙高兴地用小镜子照起来,又拿给妈妈看,赵大海也将一把跳刀送给了洞主作为礼物。
赵大海又问:“你们是什么时候找到这么大的洞窟的?很早以前你们应该是住在外面的山沟里吧?”
洞主说:“听祖辈传说,先人秦时避难到这山沟里,很长时间相安无事,后来外界发现我们,只能搬到这洞窟里继续过清净的生活。开始来时,听说这天井里都是腐烂的野兽尸体遗骨,瘴气很厉害,当时很多人得病,就找了些草药熏,慢慢才好起来了。”
赵大海想,他们对瘴气的认识还是有限的,认为在南方深山老林中,湿热蒸郁能使人得病的是有毒气体,是动植物腐烂后生成的毒气。其实致病的瘴气是由蚊子群飞叮咬造成的。大量带有恶性疟疾病菌的蚊子聚集在一起,远远的看就像一团黑沉沉的气体。人畜被它们叮咬过后,便会感染疟疾。在森林里乌烟瘴气过后,人就倒下了,实际上瘴气就是蚊虫群飞而成的,而这些蚊子能传播疟疾,中国人称疟疾为瘴气。用雄黄、苍术等中药材,经常拿来烧熏,也可以除瘴。